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2271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docx

四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课题

我的家乡在哪里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具/实验准备

中国地图、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了解家乡的相关资料、彩笔

教学框架及流程

课前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看地图,找家乡  

(三)、画家乡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家乡的自然环境

(二)、了解老家

(三)、小结升华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歌曲导入:

1.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

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2.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指名学生,问:

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市()区()镇”填空说话。

3.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也很多。

今天,我们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来认识自己的家乡。

(出示中国政区图)地图就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

瞧,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

谁了解它们的特点及作用?

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比例尺表示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

▲表示山峰,☆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

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具体方位。

2.读懂了地图,我们来找一找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我们来看一看,家乡重庆位于祖国的什么位置?

它的周围有哪些邻居?

邻桌的同学可以相互议一议。

(相互议论后汇报)重庆位于祖国的西南方向,它的西面是四川,北面是陕西,东面是湖北、湖南,南面是贵州。

3.关于家乡,你们在调查中还了解了些什么?

(出示建议:

讨论小组找到的资料,可以相互补充;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勾出你们认为特别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资料,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资料:

人口、面积、特产、风景点、称号、文化习俗、革命传统等。

①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因为家乡的山特别多,地形不平。

家乡还有别的称呼呢!

重庆得名是庆贺双重喜庆之意,简称“渝”;山城:

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江城:

长江、嘉陵江在城市中央交汇;雾都:

冬季雾多;火炉:

夏季长,温度高──气候;第四个直辖市。

 ②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

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包括了红岩村13号、《新华日报》旧址、曾家岩周公馆等。

重庆有多处风景名胜:

四面山、长江三峡、黑山谷、万盛石林、南北温泉……

③家乡的特产很多:

江津米花糖、红橘、合川桃片、怪味胡豆、白石驿烤鸭、山城火锅……

④我的家乡重庆有3000余万人,总面积8.2万平方千米。

家乡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每到晚上,山城到处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灯光连成了一片,与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⑤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的历史名城。

它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长江三峡文化……

⑥重庆人热情好客、勤劳能干,做事、走路都风风火火的。

而且,重庆出美女,这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

三、画家乡

1.人们都说,祖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重庆版图又像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2.看来,每个人对家乡都有自己的看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家乡的模样,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吧。

  用手中的笔画一画家乡在地图上的轮廓,再涂上颜色,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四、全课小结

板书

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看地图找家乡

课题

我的家乡在哪里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交流对老家的了解。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家。

  

教学难点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具/实验准备

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老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家乡的自然环境

(一)重庆的地形特点

外地人常常赞叹咱们重庆人太能走路了,爬坡上坎也是那样轻松、自如。

这些都与重庆的地形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出示教材中的地形图)

1.请结合地形图四周的文字和图片仔细读读这张地图,想一想家乡的地形与图中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

我们的家乡与其他地区究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小组为单位相互议一议,说一说。

2.交流:

重庆的地形与家在山地、丘陵的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

3.从这些介绍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祖国地形种类齐全,不同地形人们的生活情况也有所不同。

(二)、重庆地形图 

1.(出示中国地形图)这是我国的地形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谁能借助图例,仔细读读这张地图,并说说你看懂了些什么。

2.(出示重庆地形图)谁能结合这张地形图说说重庆属于什么地形?

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重庆的地形主要是山地、丘陵。

二、了解老家

1.了解了家乡,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老家。

谁知道“老家”指什么?

祖辈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户口本上的籍贯。

2.你的老家在哪里,你是怎样了解到老家的?

谁来为我们介绍介绍你的老家?

生介绍自己的老家在哪儿、在地图上查找,介绍资料。

例:

我的资料是向爸爸、妈妈了解到的。

我的老家在四川自贡,那里物产丰富,盐的储蓄量特别大,闻名于世。

老家曾经是恐龙安居乐业的天堂,现在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修建了巨大的恐龙博物馆。

老家一年一度的灯会也十分棒!

我的老家在江苏常州,那里有很多名小吃:

五香萝卜干、大麻糕、芝麻糖?

?

还有历史悠久的黄杨木梳子。

这是我自己回老家看到的。

我的老家在浙江温州,是一座靠海的美丽城市,是海鲜的出产地之一,海水清而蓝,房屋都不是很高。

温州的服装和皮革都非常有名。

这是我上网查找到的资料。

我的老家重庆。

老家的温泉十分有特色,有东、西、南、北四大温泉。

老家的名居很多,有宋庆龄故居、曾家岩周公馆、红岩村、新华日报社旧址?

?

老家的人也与众不同,小伙子朴实、勤劳、能干,姑娘们泼辣、大方、漂亮。

这些资料有些是我从书上找到的,有些是我平时就知道的。

  ……

3.大家的介绍都挺不错的,看来,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

今年春节,你跟着父母回老家过年了吗,都了解到些什么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交流情况)

4.谁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情况。

引导交流:

①了解回老家的路线、交通工具。

②了解老家的风土人情。

③了解老家还有哪些亲人,准备礼物。

④了解老家的过去、现在

5.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对老家都有着深深的感情,毕竟,那儿是我们祖辈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

关于家乡、老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生自由说)

6.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别的地方的小朋友是怎样介绍他的老家的,一起去体会体会不同地方的人,相同的浓浓家乡情。

(生自由读教材最后两页相关内容及自己搜集的材料)

三、小结升华

是啊,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怀念自己的老家呢?

无论我们离开它多久,心中总有一份牵挂、一份思念。

无论什么时候,关于家乡、老家,我们都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就因为这份浓情厚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成为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

下面,让我们自由地品味品味吧!

板书

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自然环境

老家

课题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家乡风光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学生准备

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框架及流程

课前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二)、演一演,猜一猜  

(三)、画一画,评一评

(四)、说一说,唱一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家乡的光荣榜

(二)、家乡人物知多少

(三)、爱家乡 我在行动

(四)、总结升华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家乡风光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

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板书

设计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家乡风光美

课题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名人。

2.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名人。

教学难点

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具/实验准备

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名人。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家乡的光荣榜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组画面,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多媒体播放图片,教师介绍。

2.四川的名人真不少,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杰出人才。

这节课,就来夸夸咱们家乡的人。

二、家乡人物知多少

1.你们肯定知道很多家乡的名人,谁愿意把知道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

2.这样吧,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会儿,我们举行一个擂台赛,比一比是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名人最多。

(学生交流。

3.举行“家乡人物我知道”擂台赛。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欢迎你们走进今天的“家乡人物我知道”擂台赛的比赛现场。

为了更好地参与比赛,我们现在把全班编为红队、蓝队、黄队、绿队,在比赛中,队员合作抢答题目,哪组同学举手最多,就可以获得答题机会。

答对者就叮以将彩旗插到自己组上,最后,获得旗帜最多的队就是优胜队。

准备好了吗?

第一环节,必答题。

哪个队先来?

第二环节:

抢答题。

(提醒学生:

现在我们是以小队形式参与比赛,队员间要互相支持,哪怕你不会回答,你也可以举手为你的队友抢答题机会。

第三个环节是自由介绍,只要能说出两个重庆名人,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就可以得到一面旗。

4.师宣布比赛结果,并表彰获胜的小队。

恭喜获胜队,你们赢得了今天的比赛,说明你们平时都是喜欢观察生活的孩子,也表扬其他几队,在比赛中你们体现出了你们团队的合作精神,你们真棒!

三、爱家乡 我在行动

1.是啊,美丽的重庆养育了勤劳的重庆人,这些勤劳质朴的人又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更美丽富饶,让重庆这个名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那么作为重庆小主人的我们,也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是吗?

那么你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

对,这些都是同学们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也是我们对家乡的一种承诺。

2.这样吧,让我们在小组里面把我们自己想做的,能做到的,做成一张小小承诺卡,写完以后,可以装饰一下,我们比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漂亮。

3.学生合作完成。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来进行介绍,其余的只展示,不介绍。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了重庆美丽的现在,从你们的行动中,我仿佛看到了重庆辉煌的明天。

此时此刻,我能感受到大家作为重庆人的那种骄傲,是啊,我骄傲,因为我是一一重庆人,我骄傲一一因为我也能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板书

设计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硕果累累  

              (家乡的人)   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 

课题

浓浓乡土情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难点

 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

教具/实验准备

电子课件

(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学生准备

家乡的相关资料

教学框架及流程

课前调整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五)、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探老屋、老街,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理

(三)、护老屋,表爱家乡之心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讨论交流

(三)、家乡美食

(四)、总结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下面我将用几种不同地方语言向大家问好。

大家听好了。

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

尤其是那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同学们,我们都是重庆人,喝着长江的水长大,在群山的怀抱中生活。

这山之城、水之都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巴渝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艺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你们知道巴渝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巴渝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

巴渝文化史) 

师:

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勤劳智慧的巴渝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

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 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

(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师:

我们掌声有请第一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语言艺术──摆摆龙 门阵,讲讲重庆言子,要不要得!

(教师用家乡话说) 

师:

人们说,重庆言子可以反映出重庆人的性格特点,你们能说一说是 什么特点吗?

 

师:

是啊,风趣、直爽是重庆人性格的一大特点,老师从你们的身上已 经看到重庆人的风趣和直爽了。

 

2.家乡音乐艺术。

 

师:

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

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 力,好吗?

(播放:

船工号子) 

师:

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

从船工号子歌声中,你能看到过去家乡人经 历过的什么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船工号子是船夫们拉船时唱的歌,过去我们家乡的交通主要是靠长江、嘉陵江的水运,但由于行走在长江和嘉陵江中的船大多不是机器船,逆水行舟时,只有靠船工们集体拉纤,在拉纤的过程中,船工们哼起了一种小调,由此便产生了船工号子这种音乐。

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

谁 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1)学生先介绍。

 

(2)教师播放川剧片段。

 

师:

川剧艺术有一个绝活,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变脸)同学们见过吗?

 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仔细看,数一数变了几次。

(播放:

川剧变脸) 刚才我听到同学们的赞叹声起伏不断,为什么赞叹?

(学生自由发言)是啊,我们的家乡艺术家们创造了这种神奇的变脸。

而且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川剧团演出的川剧《金子》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影响,这也是我们重庆 人的骄傲呀!

 

4.家乡的手工艺品。

 

(1)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2)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就是刚才提到的糖观刀。

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大街上经常都可以看到卖糖观刀的,那生动的造型常常都会吸引许多的小孩子,我也经常去买,什么猴子、鸡、龙„„栩栩如生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

回去以后就想:

这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反复的实践。

终于做成了!

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但出自我们家乡民间艺人手中的糖观刀却是形态各异,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重庆的磁器口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

(出示糖观刀的制作录像)

 (3)师:

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

家里有吗?

 

(体会:

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 

5.家乡舞蹈。

 

师:

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

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 乡的舞蹈艺术。

 

(1)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2)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3)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

我发现,许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融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 吧!

 

(4)师:

你们看一看,这个动作像什么?

 

(让学生探究摆手舞的形成和含义,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 活。

)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师:

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

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

现在, 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五)全课总结 

谁不眷恋生养自己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

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 的乡土情。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如果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可以上网查询。

(出示重庆热线网址)

板书

设计

浓浓乡土情

语言艺术音乐艺术

家乡的文化艺术家乡戏曲手工艺品

家乡舞蹈……

课题

浓浓乡土情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欣赏家乡的老街和老屋,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了解老街和老屋的形成、存在与气候、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学会欣赏家乡及祖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并树立一定的保护、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树立一定的保护、传承意识。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自己家乡特色老屋、老街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像考古学家一样一同走近家乡,开始我们的“考古之旅”,一起去品味那些耐人寻味的老街、老屋!

导出课题——

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二、探老屋、老街,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理

 

(一)探老屋

课件出示:

吊脚楼图片  师旁白。

2、考古专家在行动。

活动要求:

专家们通过刚才的欣赏,结合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吊脚楼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的发现。

注意:

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介绍吊脚楼。

3、交流

(1)师:

这位考古专家,请问贵姓,X专家,您好,请问你已经发现了什么秘密?

正是这样一群……的重庆人,铸就了这样古老、沧桑的老屋。

所以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探老街

A、重庆的老街

1、从吊脚楼走来,我知道了大家是一群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专家,但要成为非常出色的专家,还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下面继续我们的“考古之旅”,让我当导游带领大家走进咱们重庆的瓷器口古镇。

请边欣赏边捕捉信息,欣赏完之后,我们来比比看谁获得的信息多。

课件展示。

2、考古专家们,考验你的时刻到了!

准备好了吗?

请谈谈你所了解的瓷器口古镇。

3、你对咱们重庆的老街还有哪些了解?

4、小结:

大家看到了,正是这样的……铸就了这样的……老街;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老街,孕育了一个个……的重庆儿女!

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真为咱们重庆有这样的老街和老屋而骄傲、自豪!

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之情,继续我们的“考古之旅”,走进北京——中国人的家乡之府

B、老北京的胡同

1、课件展示北京胡同图片及胡同名。

2、师:

专家们,考验大家的时刻又到了,通过欣赏谁能说出几个胡同名?

北京胡同名的成因是什么?

3、师:

胡同的名称都是源于生活自然形成。

通过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胡同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生:

……

 4、师:

专家们,大家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就汇集成了老北京人的丰富饱满的生活!

其实,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