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2921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

×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

×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5.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1 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如:

“0”应划去得

2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3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6.规律:

(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7..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8.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9.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一个因数乘以n,另一个因数乘以n,积乘以n2。

10简便运算

加法: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见找4或,见找8或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变式:

(a-b)×c=a×c-b×c

减法:

减法性质:

a-b-c=a-(b+c)

除法:

除法性质:

a÷b÷c=a÷(b×c)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

25×4=100125×8=1000

加法交换律简算加法结合律简算乘法交换律简算乘法结合律简算

++++××99××

=++=++=××=99××

=1+=+1=1×=99×10

含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含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因数换减法因数换加法

+++×××99××102

=+++=×××=(100-1)×=×(100+2)

=+++=×××=100××=×100+×2

=10+1=1×1==450+9

乘法分配律更改因数的小数点位置

-×8×(20+3)35×+×101×乘法分配律提取式乘法分配律提取式乘法分配律(添加因数“1”)

××2÷99×+×8+×

=×(12-2)==99×+1×=×8+××1

=×10=80÷=(99+1)×=×(8+3-1)

=800÷16=100×=×10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因数换乘法

+×125

=+===××125

====××125)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因数换乘法

3200÷÷3200÷÷3200÷×33333×33333

=3200÷×=3200÷÷=3200÷÷=11111×3×33333

=3200÷1=1000÷=1000÷=11111×99999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11111×(100000-1)

÷×+290×÷

=+=×÷==290÷×

==1÷=5+=1000×

(一)小数乘法

一、填空

1、的十分之七是();的百分之十五是()。

2、比较大小:

×○×○

×○×10××0○

×○×135×○×18

(+)×4○×4+×4×○

3、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4、×=×=130×=×2800=

4、把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一个长方形长米,宽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如果长、宽各扩大到原来的10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6、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原数是()。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数大,原数是()。

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积是()。

10、×24用()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11、×的积有()位小数。

12、单位换算

千克=()千克()克时=()分

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80分=()时

13、把++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二、判断

①和的大小相同,精确度不同。

()

②一个数的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③×的积的小数数位有三位。

()

④两个大于0小于1的因数相乘,积比这两个数都小。

()

⑤×,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积就扩大1000倍。

()

⑥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⑦11×-=11×0=0。

()

⑧大于小于的小数只有两个。

()

三、选择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B、缩小1/10C、扩大100倍D、缩小1/1000

2、两个数的积是,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B、C、D、

3、、、这三个数()。

A、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B、相等、精确度也相同C、最大D、不相等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A、B、C、D、

5、计算×25的简便方法是()。

A、9×9×25B、(10-1)×25C、()×25D、×5×25

6、a×b<a(a≠0),b一定()

A、比1小B、等于1C、比1大

7、在20×6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那么积()

A、扩大6倍B、扩大倍C、扩大5倍

四.列竖式计算。

×××

验算:

(精确到百分位)

五、解决问题。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3台拖拉机小时可耕地多少公顷

2.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森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千克,释放氧气千克,150平方米的森林31天能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

3.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种包装的果汁,一种是瓶装的,元一瓶,妈妈买了3瓶;另一种是袋装的,元一袋,妈妈买了3袋。

妈妈买这些果汁一共用了多少钱

4.修路队第一天修路米,第二天修的路比第一天修的2倍少15米,两天共修了多少米(保留整数)

5.五

(2)班的51名同学到农庄参观,为每人准备一份午餐。

至少需要多少钱

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

1.行和列的意义: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

(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3.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

(2,4)和(2,7)都在第2列上。

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

(3,6)和(1,6)都在第6行上。

4.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个数。

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

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

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4.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5.取近似数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6.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7.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

如:

…………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

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如:

8.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二)小数除法

一、填空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的小数点对齐。

2、÷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3、÷=()÷82÷=()÷34

4、在○里填上“>”“<”或“=”。

÷○○÷÷25○1

÷○181÷○54÷○÷24

5、÷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6、2是的()倍,()个是.

里面有(),()的倍是

7、小数分为()小数和()小数。

8、……的循环节是(),可以简写成(),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填>、<或=

........

0()2()3.329()9.09

10、李师傅小时可以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每做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11、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分钟,锯成8段要()分钟。

12、在、、…………、、……这6个数中,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13、根据436×28=12208,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商。

÷=()÷=()÷280=()

14、25÷22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为(),保留两位小数是()。

15、把下列小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

.....

()>()>()>()

16、从10里面减去()个后,还剩下4。

17、73缩小到它的()是。

18、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37÷9()÷()÷()

19、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商的小数点右边第20位上的数字是()。

20、两个数相除,商是,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

二、判断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2、一个数除以,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0倍。

()

3、两个小数相除,商一定小于1。

()

4、÷的商是3,余数是1。

()

5、11×-=11×0=0。

()

6、÷的商小于()

7、两个数相除商是,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倍,商还是.()

8、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9、是一个循环小数。

()

10、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

三、选择

1、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1的是()

①×②×1③÷1④1÷

2、下面各式中商最大的是(),商最小的是()

①÷②÷③×④÷

3、两数相除,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必须()

①扩大100倍数②缩小100倍数③不变

4、÷的商的最高位是()

①个位②十位③百位

四、解决问题

2、中秋节,好利来蛋糕房用一根70米长的红丝带包装月饼盒。

每个月饼盒要用1.6米长的丝带。

这根红丝带最多可以包装多少盒月饼

3、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公顷。

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5、小明带了40元钱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

他先花元买了6个笔记本,然后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作业本,每个作业本元,小明还可以买几个作业本

7、一辆汽车加93号汽油,加了升汽油付了元,如果这辆车要加34升汽油,应付多少元

8、一种小汽车过去行驶100千米用汽油升,经技术改造后,现在行驶100千米只用汽油升。

现在平均每千米比过去节约汽油多少升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千米,小时到达目的地,如果每小时行75千米,大约多少小时到达目的地(保留一位小数)

10、一列火车3小时行318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265千米。

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

11、李老师到文化用品批发部买奖品,按批发价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了144元,这样每枝钢笔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钢笔零售价:

元/枝)

12、在一个长7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片上,要剪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剪出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画出示意图)

13、食品店分装糖果,每袋装有千克酥糖和千克水果糖。

当水果糖用去千克时,酥糖用去多少千克

14、7位同学照合影,按规定定价元,洗4张照片。

由于他们每人要了1张照片,共用了17元。

加洗1张照片需要多少元

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

1、可能性: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

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公平性就是只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aa

3.

读作:

的平方,表示:

两个

相乘。

2

表示:

两个

相加,或者是2乘

5.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7.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8.解方程原理: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0.方程的检验过程: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

专题二简易方程

一、算一算。

1、2a+a=x-=×b=5d-4d=

÷=×4=-=+=

二、细心填一填。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米。

2、小丽买了5个笔记本,每个x元,付出了20元,应找回()元。

3、某班有学生40名。

女生有40-b名,这里的b表示()。

4、李明家九月份的用水量是12吨,共交水费c元,那么水费每吨是()元。

5、如果苹果每千克a元,雪梨每千克b元,那么:

①4a表示()

②2b表示()

③a-b表示()

④5(a+b)表示()

6、比x的倍少的数是()。

7、根据运算定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a+(2+c)=()+()+()a·b·c=()·(·)

3x+5x=(+)·()

8、方程100+x=250这样的解是()。

9、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x=()x×x=()b×8=()b×1=()a××a=()

10、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我每分钟骑v米,5分钟骑()米,a分钟骑()米,如果每分钟行150米,时间是30分,路程是()米。

1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叫解方程;()叫方程的解;()叫方程。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③求方程解的过程。

三、我是公正的裁判员。

(判断对错)

1、2a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

2、50+2x>72,这是一个方程。

()

3、x个相加,和是。

()

4、=()

5、ac-bc=(a-b)c()

四、用心选一选。

1、方程10x=5的解是()

A、x=5B、x=C、x=

2、下面各组中,两个式子结果相等的是()

A、42和4×4B、和×2C、52和5+5

3、与a相邻的两个数是()

A、9、11B、a-1、a+1C、a、a+1

4、一个长方形,长是20米,宽是b米,它的周长是()

A、20+2bB、40+bC、40+2b

五.看图列方程解答。

1.红花______朵,黄花______朵。

2.杏树______棵,桃树______棵。

六、列方程解文字式题。

1、一个数的4倍加上这个数的倍等于,

2、比一个数的倍少的数是,求这个数。

六、解方程。

12(x+=1445x-3×11=42(要检验)

2x—97=42x+25x=134

七、列方程解决问题。

1.爷爷今年69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5倍还大4岁。

小明今年几岁

2.北京和上海相距1320km。

甲乙两列直快火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相对开出,6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

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个隧道。

开凿了15天,甲队比乙队少开凿了120米,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5.

5.李爷爷家养羊284只,其中大羊的只数是小羊只数的3倍。

大羊和小羊各有多少只

6.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7.一幅画的长是宽的2倍。

做画框用了米木条,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24个头,从下面看有5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

每件大人衣服用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9.有两袋大米,甲袋重量是乙袋的倍,如果乙袋再装5千克大米,那么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

原来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

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

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

s=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

c=4a或者c=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

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

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

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专题三多边形的面积

(一)填一填。

(20%)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2、=()dm2公顷=(  )平方米

3200cm2=()dm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m2=()dm2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分米,它的高是()。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它的面积是()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斜边长10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如果梯形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那么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m2。

9、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cm2。

10、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面积()。

11、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米,下底2米,高2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与它等上、下底之和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12、一堆钢管有若干层,摆成一个梯形,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顶层有8根,底层有17根,这堆钢管一共有()根。

1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4㎝,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0%)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会扩大2倍。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

4、梯形只有一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

()

5、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

(三)选一选(10%)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高是2cm,底是()cm。

A、B、C、2

2、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A、>B、=C、<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cm。

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