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32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docx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

(一)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

--有感于5.12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

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

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

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

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

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

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

因为他看到:

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

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

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

信是这样写的:

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

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

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

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

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

李佳明的回答是:

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

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

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

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工作、生活在杰克--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对待同事,只有杰克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我们个人的发展。

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同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

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

(二)  站在两周年的节点上,回望这片哀伤之地、悲壮之地上的低回、奋起与重生,不能不让人再次感叹,我们从灾难中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痛苦,更是脚踏实地的前行。

  “更加”,是在汶川灾后重建的报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词:

校园要更加坚固、住房要更加舒适、设备要更加完善......所有的“更加”,实际上是两个“更加”:

家乡会更加美,生活会更加好!

两周年过去,这样的“更加”,也已经慢慢落实成了展现眼前的图画:

北川新县城,塔吊林立,9月底将形成城市基本功能;3002所需重建的学校,已有2609所竣工。

  灾难本身并不会让我们前行,带来进步的,是我们在对抗灾难时积累起的经验、凝聚起的智慧和激发出的精神。

所有的“更加”,并不是建立在灾难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抗灾难的人之上。

如果没有重建地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的同时挽起衣袖,怎会有被地震破坏的工厂重新马达轰鸣?

没有对口支援地区不分你我的倾力援助,怎会有“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奇迹?

没有全国人民的心心系念守望相助,怎么有明亮教室里孩子们的清亮书声、怎么有整洁砖房中升腾的袅袅炊烟?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前行,并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更加”。

经历了汶川地震的考验,经历了震撼天地的生死救援,经历了国旗低垂的举国哀悼,经历了热火朝天的恢复重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对种种考验、磨难。

  20xx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强震。

这一次,人们没有张惶,国家立即启动一级响应预案,救援队伍迅速进入灾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和数据;这一次,没有犹豫,微博成为新信息传播方式,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明星们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播放娱乐节目;这一次,没有疾呼,应对自然灾害,进行心理救助,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自觉......是的,这就是深重国殇换来的坚实进步,这就是汶川废墟生长起的不屈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

“与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树”。

  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这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一道,成为灾难为中国带来的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玉树7日,国旗再次为遇难的同胞低垂,各报纸、网站,以黑白铭记生命;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玉树灾区儿童与中外小朋友手拉手,被众人高高举起......不仅是对灾难中陨落生命的尊重,我们也看到王家岭井底井外对生命的坚守,看到西南旱灾中爱心如甘霖滋润心田。

哪里有需要帮助、需要尊重的个体,哪里就是汶川,就是玉树。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难道不是汶川精神的延绵?

  汶川,两年过去,灾后重建将进入“造血阶段”:

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

玉树,一个月过去,抗震救灾则将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

灾难总会过去,生活仍将继续。

或许,总结面对灾难时得到的经验、汲取对抗灾难时迸发的力量、传承战胜灾难时凝聚的力量,才是对灾难中不幸遇难者最好的告慰,对灾难后继续生活者最好的激励,也才是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的意义之所在。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三周年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

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

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纪念日。

在此,首先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

  虽然岁月已经变迁,尽管历史成为过去,但是那一刻,必将永远的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那痛彻心扉,那血流成河,那一片废墟...都将会象一个烙印一样,永远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时光轮回,带走了昨日的伤痕,却带不走我们深深的缅怀!

365个日夜的变换,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

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可地震的每个瞬间,发生在灾区的每个动人的场景我们依然清晰记得:

  我感动的是,温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安抚受灾百姓!

  我感动的是,那群身着迷彩服军装的人,他们,用最直接和最朴素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我感动的是,一些老师们,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和孩子,他们用生命践行着为人师表的诺言!

  我感动的是,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和共和国的军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又一个重生的太阳和希望!

  我感动的是,聪明机智的林浩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孩子,他们用稚嫩的行动展现出这个国家和民族在腾飞和复兴中所具有的坚强的基石和坚挺的脊梁

  我感动的是,一些不远万里来到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他们在这次特大的自然灾害中无私奉献,也自我成长!

  我感动的是,爱心涌动的捐款和捐物,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善良与真诚,这优良的传统和美德,必将生生不息,永远流传下去,是全体中国人永远的传家宝!

  我感动的是,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国家便动用了数十几万的军队参与求援,但当时的情况,西藏闹事问题、奥运会火矩传递问题、国外反华问题,国内事务繁重,如此大规模的决定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更加深入,为安抚人民、鼓舞士气和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赢得了先机!

  我感动的是,为了纪念512遇难的人们,党和政府决定把2008年5月19日----2008年5月21日设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哀悼三日,中国全境和所有驻外领事馆全部下半旗致哀。

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第一次为平民的死亡下半旗,它表明了国家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我感动的是,全中国和全世界对汶川和四川的关注,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好了,我们的自我救援能力强了,因而,我们这次的自我救援和抗震救灾才会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

  我感动的是,国家决定对灾区实行对口支持和帮扶,由东部,中部的二十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省的各个受灾县市区。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对口帮助下,汶川、北川、青川、汉旺镇、红白镇,还有都江堰等重灾区,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一切都展示着,四川,它不会被遗忘,并将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

  8年到11年,弹指一挥间,三年过去了,那些在512中逝去的骨肉同胞们和朋友们,你们在天堂过得还好吗?

我们在08年8月8日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全世界都为中国惊奇,并且,平生第一次,我们的金牌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08年下半年,我们还成功发射了神洲七号载人飞船。

我们中国人,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却完成了一些西方大国一二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你们,也应该为是中国人而骄傲!

虽然我们现在遭遇了并正经历着这场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但我们相信,在伟大的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定会战胜这次危机并取得胜利的!

  三年了,季节已经一个轮回,春回大地,灾区的人们大都告别了临时板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往的生活正在恢复,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有好好的活着,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但我们的日子还是有了新的变化。

同学们,512让我们害怕过,512让我们不堪回首过,但512更让我们成长起来:

我们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懂得了珍惜,学会了坚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感恩,我们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隆湖一站学校----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

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同学们,三年了,在历经512后,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开始渐渐成长起来。

大家不再是不懂事的一代,老师相信同学们对社会、民族、国家、生活、生命和价值应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512让我们学会了相处与沟通,学会了团结与友爱,学会了奉献与付出,学会把个体放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

历经512的洗礼,我们以后的生活必将走得更加从容,同学们也必将成为祖国的栋梁!

  桃花去了春又红,太匆匆,那些在512中逝去的骨肉同胞们和朋友们,虽然你们走了,但我们却还要活着。

我们要完成你们未完成的事业,我们要做完你们曾经没有做完的事情。

  512,我们忘记你!

  512,我们铭记你!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四)  5.12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

是一个我们曾经举国悲痛的日子。

我们夜不能寐,为远在四川的同胞们祈福,捐款捐物。

祈祷他们早日平安。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5月9日,举行一个升旗仪式后就向公众开放!

”从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暨北川老县城指挥部获悉,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命名为“裂缝”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9日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其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

”据北川老县城指挥部工作人员景先生介绍,“裂缝”是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从同济大学设计的36套方案中优选出来的。

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征新生和希望。

  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发现,该馆采用自然流畅的顺时针参观路线,在一楼设置了序厅、灾难厅、抗震救灾展厅、缅怀厅和观众休息区;在二楼设置了灾后重建展厅、抗震救灾精神展厅和尾厅,以此来展示那一段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光辉历程。

  动静转换再现灾难发生瞬间

  从序厅进入由抽象山石构成的灾难厅时,参观者可通过动态与静态空间的转换,感受到“5-;12”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同时,大型折幕投影中的动态影像,再现了昔日山川秀美、祥和幸福的景象。

然而,瞬间暴发的“5-;12”特大地震,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山崩地裂、飞石滚落、大地颤抖的情景中......影像最终定格于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的历史时刻。

  当一切归于沉寂,静态空间中“汉旺钟楼”的指针停止了跳动,倾斜倒塌的混凝土墙体与具有体量感的巨幅照片,将震后灾区断壁残垣、瓦砾遍地的景象,无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组组记录着地震波及范围、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的数字,以及损毁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和汽车残骸等实物,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走进抗震救灾展厅,一座倾斜断裂的拱门,象征失去的家园和曾经的美好。

大体量的不规则墙体,寓意着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它与缝隙中救援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形成强烈对比,既使观众联想到救援过程的异常艰难,又突出了抗震救灾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重建之后再还人间锦绣巴蜀

  当观众从“重建之门”进入纪念馆二层,看到的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大型重建规划沙盘模型,展现的新汶川、新北川等一批重点重建项目,传达出灾区人民无比幸福的喜悦之情。

  走进抗震救灾精神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丰碑式浮雕墙。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巨幅国画与鲜艳的五星红旗,及珍贵的视频资料,带领观众重温抗震救灾斗争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它与《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大幅油画,将整个展览推向高潮。

尾厅,自然在展厅的结尾之处,一棵硕大的“生命之树”的抽象雕塑与序厅中的主题丰碑雕塑,遥相呼应,点明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整个展览的主题。

而全景画《再还人间锦绣巴蜀》则把中华民族战胜大灾难,重建的美丽巴蜀再度呈现在人们眼前。

  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免费向人们开放。

把当时当地的那一段影像让我们看到。

看到坚强不屈的精神,也看到重建的信心和希望。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

临改革三十岁,值西开整九载。

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

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

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

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

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

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

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

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

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

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

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

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

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

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

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

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一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六)  清风徐来,红日升起,雄壮激越的国歌旋律在校园的高空飘扬的时候,同学们,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是多么幸福安宁的生活?

你有没有为此对这份幸福充满感恩?

这些日子,我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些,但是我还想到了同一蓝天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我们的四川同胞们,他们遭遇到毁灭性的人生浩劫,正经受着的家破人亡的悲伤,正面临着大片大片废墟的茫然无措。

  真相是如此残酷,了解真相更是令人痛苦。

但是,哪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的中国人不突然放下手头的工作泪眼婆娑地盯着新闻里一个又一个关于同胞们受灾的镜头,哪一个流着中国血喝着黄河水的中国人不倾耳收听抗震救灾的行动?

  下面,我想就我所了解的四川地震的有关情况为大家作个具体的介绍。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包括北京在内的近半个中国都有震感。

此次四川地震震级高,又属浅源性地震,释放能量剧烈,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城镇村庄,医院银行工厂学校家园等顷刻间倒塌,甚至粉碎性地被摧垮,而正在工作的人们,正在午休的人们,正在编织着美好理想的人们瞬间被倾斜钢筋水泥板砖瓦等灰色灾难所覆盖。

据新华社快讯:

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伤病198347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

  学校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

雅安地带受灾学校492处,倒塌教室307间,目前学校停课。

北川老县城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学生伤亡严重。

其中北川中学共有两栋教学楼,老教学楼全部坍塌,新教学楼一二楼也已坍塌,3楼以上的学生得以在废墟上逃生,但一二楼的学生全被掩埋在废墟底下。

  面对突然降临的天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领导,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没有旁观,没有沉默,而是以各自的方式与相同的爱开始了抗灾----

  据新华网5月13日电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胡锦涛心系灾情,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6日到四川后,他就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国务院温家宝亲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于12日晚上11点40分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4日,抵达地震重灾区四川北川县察看灾情。

在15日晚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说,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我们的好面对着四川人民的受灾几度哽咽甚至泪流满面,为了让将受灾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他向部队下达指示说:

“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当他温家宝听闻彭州10万群众被堵山中时说:

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当他得知通往灾区的路段严重受损无法使车辆通过他要求部队步行也要赴重灾区时说:

“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

”他在视察路上不断鼓舞救援人员的信心说:

  “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

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

”看到被救出的孩子他绠咽着说:

“你别哭。

政府会管你们的。

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

  这是我们英明的领袖,他们一直和灾区的人民在一起面对灾情的伟大之举。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

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并组成救灾工作组即赴四川汶川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民政部紧急调拨数万顶救灾帐篷以及其它救灾物资支援灾区;解放军总参谋部立即发出指示,要求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总参谋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成都军区紧急出动6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