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3212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2018年同步练习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6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2.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

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3.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

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

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B.

C.

D.

7.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

8.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

①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②蝙蝠的小嘴发出频率为105kHz的振动;③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65Hz的音叉,对以上一些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③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①②不是声源,人耳听不见它们发出的声音

C.①、②、③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③发出的声音

D.②、③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9.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10.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B 超成像B.声纳测距C.听诊器D.超声波清洗器

1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C.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

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3.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长度

14.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1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7.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18.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0.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

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

21.医院里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小

B.声音太大

C.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22.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7.0分)

2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这个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叫做______,高于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24.某种昆虫飞行时4s翅膀振动1600次,则它的频率是______。

我们______(“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5.超声波具有以下特点:

______性好、______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______。

26.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发现昆虫。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27.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哪个特点)

(1)声呐的应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_特点。

(2)B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_特点。

(3)超声波清洗器以及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_特点。

(4)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_和______效应工作的。

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______,②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____左右,声具有______。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_ 有关,关系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理由为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鞋的距离

2m

3m

1m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30.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__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______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______

②______

(2)短文B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

应用有:

______(填写一种)。

(4)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______左右。

31.材料阅读题

会“拐弯”的声音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军火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

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

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喜欢走温度______(高/低)的物质。

(2)每天不同时刻都有汽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早晨听到汽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

你能对此现象做出简单的解释吗?

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2018年同步练习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2.A3.C4.B5.C6.A7.D

8.C9.A10.C11.B12.C13.C14.A

15.C16.D17.C18.D19.A20.B21.C

22.A

23.20~20000Hz 可听声 20000Hz 20Hz  

24.400Hz 能  

25.方向 穿透 能量  

26.超声波 真空  

27.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 破碎能力强 方向性好 多普勒  

28.超声 音调 次声波 20Hz 能量 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9.机械闹钟 B 便于比较 泡沫塑料 衣服 锡箔纸  

30.超声 音调和 超声 音调和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次声波 次声波武器 20Hz  

31.低 早晚地表温度低  

【解析】

1.解:

A、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人听不到这两种声波,但是有些动物是能够听到的,故该选项正确;

B、次声波对人的身体的破坏性较强,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在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故可以通过对次声的研究来预测是否有自然灾害来临等,故该选项错误;

C、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故我们监测火山爆发通常是利用了次声波进行的,故该选项错误;

D、经超声波处理后的种子发芽期会提前,发芽率提高,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故选:

A。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超声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同时,最新研究发现,经超声波处理后的种子发芽期会提前,发芽率提高,因而超声波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对于次声波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在自然灾害中产生的声音大多是次声,人们常常通过对次声的研究来预测是否有自然灾害来临等。

能从人耳朵所能听到频率的范围的角度区分超声波和次声波,并熟悉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吉它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B错误;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

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噪声的控制,超声波的应用等知识点,是基础知识。

3.解:

A、超声波的定向性强,且较稳定,故A错误;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强,故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检查人体是否发生病变等,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故C正确;

D、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朵无法听到的,故D错误。

故选:

C。

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超声的特点包括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方便生活;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波。

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了解两种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其具体应用。

4.解:

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

故选:

B。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根据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能听到声音,从而判断能否感知到。

记住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5.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人听到声音一定是由物体在振动。

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出声音。

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

①当物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如低于20赫兹或高于20000赫兹,人耳就听不到声音,此时的声波被称为次声波或超声波。

当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时,由于人耳与物体之间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即使物体振动也不会听到声音。

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对C的分析,可知D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出声音。

(2)正常人要听到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振动物体发出的声波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振动物体和人耳之间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

(1)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不要将两者混淆。

6.解:

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

B、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错误。

故选:

A。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对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属于声现象基本应用的考查,难度不大,容易选择。

7.解:

A、声呐利用的是超声,故A错误;

B、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并进行回声定位,故B错误;

C、海豚可以发出超声波,通过回声定位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故C错误;

D、在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地震等灾害来临前会发出次声波,故D正确。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对次声波和超声波用途的了解。

超声波用能传递能量和信息,可用来进行回声定位、探测鱼群、清除污垢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次声、超声特点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8.解:

①手臂以每秒2次的频率上下挥动,发出了声音,是声源,但这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过低(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到;

②蝙蝠发出频率为105kHz的振动,也发出了声音,是声源,但这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过高(高于20000Hz),也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到;

③用小锤敲击频率为256Hz的音叉,音叉发出声音,是声源,音叉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故选:

C。

解答此题需要知道什么是声源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人耳要听到声音,首先是发声体的振动,振动频率要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20---20000Hz);其次要有传声的介质;再次人要有完好的耳朵。

此题很多同学认为只要发声体振动且有传声的介质,我们就能够听到声音,而忽略了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要知道人类的耳朵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听到。

9.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C错误;

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

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分别在是声源处、在传播中和在人耳处;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声音的利用有两个:

一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声源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声与能量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0.解:

B超成像和声呐测距系统都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且能传递能量;

听诊器是利用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来工作的。

故选:

C。

解决此题要知道超声波的特点是:

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所以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此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应用原理,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1.解:

A、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不是根据传播速度来定义的,故A错误;

B、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所以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故B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

B。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2.解:

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见,故B错误;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故C正确;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

C。

声速与频率无关;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汉语中的“高”有大的含义;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包括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减弱噪声的方法。

13.解:

A、海的深度,海水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月球周围有真空层,声音不可以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符合题意;

D、很长的钢管长度,钢管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均可以传播,惟独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根据这一条件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选项。

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4.解: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碎石,故A正确;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但并不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故B错误;

C、超声波能够成像,如B超,但人耳不能直接听到超声波,故C错误;

D、超声波定向传播能力好。

故D错误。

故选:

A。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超声波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超声波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5.解: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否则会影响听到声音的效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利用次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