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333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docx

中医学第九版知识点

阴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证: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辨证论治:

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司外揣内:

外,指因疾病而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

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查其外部的象征,便有可能策之内在的变化情况。

疠气:

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阴病治阳:

指治疗原则。

阴分偏盛偏衰的病证,用调整阳分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培土生金:

即补脾益肺。

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

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

也称补脾益肺。

培土制(治)水:

温润脾阳,温肾保脾,治疗脾虚,脾肾两虚,水肿等病症的方法,因为肾属水,脾属土。

肾不纳气:

肾气虚而不能摄纳肺气的病证。

症见气短,气喘,动则喘甚而汗出,呼多吸少等吸气困难表现,面虚浮,脉细无力或虚浮无根。

多见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疾患。

肝肾同源:

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

《医宗必读》:

“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营气:

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

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汗同源:

由于汗为津液所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都来于水谷精气。

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心肾不交:

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

心居上焦,肾居下焦。

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

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

壮热:

是指病人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其体温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

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多兼面赤、汗多、烦渴饮冷、舌红苔黄等热盛之症。

潮热:

又名潮红,常见于更年期或者更年前期,常伴出汗及心悸而出现的燥热症状,多数情况下,由面部或者胸部开始,蔓延至全身,有人发作时可见到面部明显潮红。

每次发作可持续20~30分钟,发作次数不定,可一周出现几次,也可一天出现几次,甚至每个小时都出现。

天气和环境温度可加重潮热的发作。

中医一般认为病机为阴虚、湿热、胃肠实热而引起。

虚证:

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临床上以出现虚弱、衰退、不足为主的证候。

实证:

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剧烈,临床上出现一系列剧烈、有余的证候。

畏寒:

自觉怕冷,加衣取暖可缓解。

恶寒:

自觉怕冷,加衣取暖不可以缓解。

气虚:

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阴阳失调:

是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

同时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失调的概括。

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据。

气滞:

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

指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分活跃的微细物质,具有物质属性和功能属性,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藏象: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治病求本:

本,是指疾病的根本、本质。

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三焦:

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阴阳五行疗法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

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藏象概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生理功能及脏腑关系)

藏象概述: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

脏是指胸腹腔内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

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其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奇恒之腑生理功能: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脏腑关系:

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一脏一腑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决定了其生理功能上的密切联系。

它们是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构成脏腑相合的功能单位。

浮脉:

特征: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意义:

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沉脉:

特征: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以理解为"深脉"

意义:

沉脉为里证的主脉。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

迟脉:

特征:

迟脉是指每一息脉跳动不足四次,即每分钟脉跳在60次以下。

意义:

迟脉多见于寒证。

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常见疾病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黄疸、呕吐、神经官能症、疼痛等,治疗酌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或西医针对引起迟脉的原发病治疗。

数脉:

特征:

脉搏来去快速,脉率在每分钟100~139次(一息五至七至),脉律规整的脉象。

意义:

数脉多指主热证但也见于里寒证、表寒证。

因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数而有力为实热内盛;若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血行加速,脉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虚脉:

特征:

指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

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

意义:

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

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故脉按之空虚。

脏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脉。

实脉:

特征:

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

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意义:

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

大便不通或气疼。

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官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滑脉:

特征:

指号脉者感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

意义:

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

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9月)。

正常人脉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营卫调和、气血充盈的征象。

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弦滑脉)等。

涩脉:

特征:

脉来参伍不调,细(迟)短止或散,既脉律不齐,又脉力不匀,脉率可疾数、可迟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意义:

脉涩而无力,主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

脉涩而有力,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

结脉:

特征:

中医指慢而间歇的脉。

意义: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郁不调,症瘕积聚。

代脉:

特征:

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即止有定数,如每跳五次停一次;或每跳三次停一次,甚至有每跳二次停一次的。

意义:

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对应结脉。

脉结者生,代者死。

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都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方能维持正常。

2、温煦作用:

人的体温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和调节。

3、防御作用:

气能卫护肌表,防御外邪之入侵。

4、固摄作用:

固摄,就是控制,统摄的意思。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气的功能之一,即体内各种物质的化生和相互转化。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化生。

二是指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

血的生理功能:

1、濡养。

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腑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难经·二十二难》将血液的这一重要功能概括为“血主濡之”。

《素问·五藏生成》具体指出: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说明全身各个部分的生理功能无一不是在血液的濡养作用下才得以正常发挥的。

2、化神。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灵枢·平人绝谷》说: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说明人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津液的生理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津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所以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

与血液的功能比较而言,津液尤以滋润作用为主。

在经脉外的津液,遍布于各组织器官之中,外而肌肤、孔窍,内而脏腑、脑髓等,起着重要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相对而言,则输布于肌肤、孔窍者,多为津,以滋润作用为主;输布于脏腑、脑髓者,多为液,以濡养作用为主。

2.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

津液在营气的作用下,共同渗注进入脉中,化生为血液,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以保持滑利血脉,循运周身。

由于血液和津液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两者之间又可相互渗透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3.运输废物。

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各部的代谢废物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脉外的途径,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于体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如经皮肤汗孔排出的汗和经肾与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分外,即包含有许多代谢废物。

气与血的关系

①气能生血

血液的主要成分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

由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再由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由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

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弱。

故在治疗血虚病症时,应配伍补气药。

②气能行血

血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如有赖于A心气的推动,B肺气的敷布,C肝气的疏泄。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

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瘀血阻滞。

故在治疗瘀血时,不但要用A活血化瘀药,还常配以B行气或补气、行气、降气之品,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③气能摄血

血液能在血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主要是依赖气的固摄功能。

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为“气不摄血”。

临床上治疗因气虚导致的出血病症,常配伍补气药。

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对血的统摄作用。

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时必须用益气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血为气之母。

血是气的载体,并为其提供充分的营养。

气是活力很强的物质,容易逸脱,所以要依附于血和津液才能在体内存在。

如果气失去依附,就会浮散无根而出现气脱现象。

所以血虚气亦虚,血脱气亦脱,在治疗上多用益气固脱之法。

临床上常见到大出血时,气亦随之而丧失,称为“气随血脱”,说明血为气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靠于气的运行,离不开肺、肝、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

(二)如果津液的停聚,也会阻碍气的流通,影响有关脏腑的气机;津液大量耗损,也可使气随之而散脱。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①都是液体,②都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

所以二者都属阴。

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中的一部分,如渗出脉外,也就成为津液。

由于津液和血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有津血同源之说。

六淫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3.湿邪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易阻气机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4.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咽干

5.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咽润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阳性疮痈

七情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喜则气缓:

暴喜伤心则气短不续,喜笑不休,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养。

怒则气上:

暴怒伤肝,肝气上逆,面红目瞪,气逆呕血;甚则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

忧则气沉:

过度忧愁则情志沉郁,气机不畅及肺脾,胸闷腹胀,少气倦怠,痰多,食少便糖,脉涩。

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气结而伤及心脾,倦怠少食,健忘怔忡,嗜卧消瘦,脉沉结。

悲则气消:

伤及肺心,善悲欲哭,叹息,面色惨淡,神气不足,肺结。

恐则气下:

恐则伤肾,怵惕不安,精气下陷而遗精,脱肛,小便失禁。

惊则气乱: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而气乱,神志不安,心慌意乱,目瞪口呆。

戾气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疫疠之气,其性急速、燔灼,且热毒炽盛。

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多端、传变快的特点,且易伤津、扰神、动血、生风。

疠气为害颇似火热致病,具有一派热盛之象,但毒热较火热为甚,不仅热毒炽盛,而且常挟有湿毒、毒雾、瘴气等秽浊之气,故其致病作用更为剧烈险恶,死亡率也高。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疫疠之气致病可散在地发生,也可以大面积流行。

因此,疫疠具有传染性强、流行广泛、死亡率高的特点。

诸如大头瘟(由疫毒感染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虾蟆瘟(人体感受疫毒之后,以颈项肿大为主症,连及头面,状如虾蟆,故名)、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实际包括现代医学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3.特适性与偏中性:

特适性指疠气致病的病位与病种的特异性。

疠气作用何腑何脏,发为何病,具有特异性定位的特点。

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上产生相应的病证。

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

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

偏中性指疠气的种属感受性。

疠气有偏中于人者,偏中于动物者。

偏中于人的,则不传染给动物;偏中于动物的,也不传染给人。

即使偏中于动物的,因动物种属不同,也不互相传染。

饮食疲劳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一)饮食不节过饥:

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

气血不足,则抗病力降低,亦易继发它病。

过饱,则摄食过量,脾胃运化无权,可导致宿食积滞,脾胃损伤,则可见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症。

(二)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可见腹痛,吐泻,以及痢疾等病证。

或引发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可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

若蛔虫窜入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之蛔厥证。

(三)饮食偏嗜:

包括饮食偏寒偏热或五味有所偏嗜,可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病。

(1)饮食偏寒偏热:

过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以致寒湿内生,可见腹痛,泄泻等症。

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致胃肠积热,可见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生痔疮等病证。

(2)饮食五味偏嗜:

人体精神气血皆由饮食五味所资生,且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

饮食全面,营养互补,无所偏嗜,方能获取各种营养,保持机体功能正常。

若长期嗜食某种食物,则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亦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

如说: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又说: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食类偏嗜:

指专食某种或某类食物,或厌恶不食某类食物,或膳食中缺乏某些物质,或过食肥甘厚味等,久之亦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痰饮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

若痰饮流注于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2)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一旦形成之后,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

如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等。

(3)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均可停滞而致多种疾病。

由于其致病面广。

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淤血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疼痛:

瘀血阻塞经脉,气血不通利,即发生疼痛。

痛有定处,痛而拒按。

2.肿块:

不论外伤瘀血或内脏组织发生瘀血,瘀而不散,瘀久量多,聚凝成块,肿而不化,叫肿块。

3.出血:

血溢于脉管以外,瘀成大小不等的块状,不能存于脏腑或肌肤以内,迫行体外,形成出血。

气机失调的病机

(1)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

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

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

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

(2)气逆指气升之太过:

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阴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

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

(3)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

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

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4)气闭即气机闭阻:

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清窍闭塞,神识障碍的病理状态。

(5)气脱即气不内守:

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痪、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八纲辨证:

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问疼痛的要点是什么?

有何意义?

①问疼痛的性质和特点,部位,程度,时间,喜恶。

②,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为有利于问辨结合,正确判断疾病的性质,熟悉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提供依据。

③举例,如四肢痛,多见于痹证。

风邪偏盛,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寒邪偏盛,剧痛喜暖者,为痛痹;湿邪偏盛,重者而痛者,为湿痹;热邪偏盛,红肿疼痛者,为热痹;足跟酸痛者,多为肾虚。

问病人有汗出的意义何在?

问出汗意义:

汗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腠理而成,问汗可辨邪正盛衰,腠理疏密,气血盈亏。

问寒热的内容及意义

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寒

(2)恶寒轻发热重——外感风热(3)发热轻而恶风-——外感风邪Ⅱ.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寒邪其中

(2)久病畏寒——阳气虚衰Ⅲ.但热不寒:

(1)高热不退——里热炽盛

(2)日晡潮热——阳阴腑实证(3)午后潮热,入夜加重或骨蒸痨热者——阴虚。

Ⅳ.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发——邪在半表半里

问寒热的意义:

是辨别病邪性质,机体阴阳盛衰及病属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

五色主病

1.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

是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

是因阴虚阳亢,虚火炎上所致。

可见于肺痨等病人。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火形人面色稍赤;夏季面色稍赤为正常。

心病面赤而枯槁晦暗,如衃血,或如赫石者,为真脏色见;肺病面赤无华为难治。

2.白色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光白者,多属阳虚证;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因阳气暴脱,脱血夺气,则气血不荣,面部脉络血少,血行迟滞而兼血郁所致;若阴寒内盛,寒邪凝滞,面部脉络收缩而凝滞,亦可见面色苍白。

3,黄色:

主湿、虚,黄痘。

黄色属土,多为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乏源,肌肤失养而致。

常见于耳部皮肤及白晴等部,面色淡黄而晦暗无泽者为萎黄,属脾胃气虚;面目虚浮淡黄者为黄肿,属脾虚湿盛,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色黄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证属湿热熏蒸,色黄晦暗如烟熏为阴黄,证属寒湿郁阻:

小儿生后遍体皆黄,多为胎黄;小儿面色青黄或乍黄乍白可见于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