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4066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docx

地形的变化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

地形的变化_七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分析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火山、地震等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对火山、地震都分布在板块构造带上及对全球构造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阅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带。

  通过读外力作用的四幅景观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外力作用的基本形态,初步认识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读图分析,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海陆变迁的事例和现象,,培养学生从现象追踪本质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材分析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地形的变化”这部分,是在前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陆地地形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中抽象而难于理解的知识较多,为全章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直观性,突出重点,不再扩大讲授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教材首先从现象入手,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

以生动、鲜明的例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不断演变而成的,而且目前仍在不断变化着。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法建议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用质疑的方式,提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然后从实例入手,使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提的问题要具有很大的悬念,吸引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证据,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海陆不断变迁的结论。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是什么原因?

  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也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地表形态如陆地和海洋,陆地上的高山、平原、高原、盆地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从而自然引出“地形为什么变化”。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从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两个方面讲述了地形变化的原因。

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初中教材只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知识,用了大量的景观图和示意图,通过形象和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要求上,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促使地形变化的力的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

  ②力的表现形式(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

流水、风等);

  ③各种表现形式的形成原因(只以教材提出的为准,不必展开);

  ④力作用于地球表面的结果(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⑤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

最后总结了陆地表面形态是两种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两点说明:

第一,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教材在编排时,有意把有关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的知识,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这里并未详述(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讲述,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中讲述,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讲述)。

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把褶皱和断层的内容安排为选学。

教师可在教学中可以灵活掌握。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法建议

  “地形为什么变化”仍然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实例,例如: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

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

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

引出内力作用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这里可以以喜马拉雅山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为例,讲述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也可以选学课文“褶皱和断层”,讲解地壳运动对地形的作用。

具体步聚如下:

  1.观察书页受挤压变形的实验,让学生讲讲书页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2.利用四幅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讲清褶皱、断层的原因,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3.组织讨论“想一想”:

(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

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

所有这部分内容必须用形象直观的图帮助学生理解。

  而这样的运动一直都在发生,但很难被我们感知。

世界上有哪些地壳运动我们能够感觉到呢?

转入显著的地壳运动表现形式:

火山、地震。

  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可让学生联系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地震、火山知识、来讲述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

通过两幅火山、地震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火山、地震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并读图:

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为什么?

读图了解:

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观察分析四幅图,了解风、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最后总结:

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关于“地形的变化”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地形的形成;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

  阅读各类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地形的变化

(导入):

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

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就我们个人的人生的阶段,是不可能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

但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

你能提供出证据吗?

(学生活动)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这里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海陆变迁

实  例

证  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三节   地形的变化

(提问):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

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

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

(计算机演示)或(实物演示):

书页受挤压变形,为什么会发生变形?

(受到力的作用)。

  分析褶皱和断层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的形成?

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褶皱:

岩层受力变形,表现为隆起和凹陷;断层,岩层受力断裂,表现为岩层沿断裂面的上升和下降。

(讨论)p36“想一想”

  

(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

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

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

  

(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

(由于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位错动而隆起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

这种运动叫地壳运动。

(学生活动)这样的运动很难被我们感知。

但在小学我们却学过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形式,是什么?

火山、地震,读图片P35图3.25火山爆发和图3.26地震后开裂的景观图。

通过两幅图,地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这些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都来自地球内部,称为内力作用。

(板书):

内力作用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计算机演示)

  1)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示意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为什么?

提示:

这种分布和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因为这些地方是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

  2)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四幅景观图,这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是从那儿来的?

表现为那几种形式?

(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称为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风、流水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图1:

由于河流强烈的下切作用,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

两坡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

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下切作用就越强。

流水的下切作用以山区最为强烈。

  图2:

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降低,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它的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

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图3:

在干燥地区,因为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

  图4:

风沙堆积就形成了沙丘。

(组织讨论):

P37“想一想”有人把地球的内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塑造者,把地球的外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师。

这是为什么?

  (内力作用使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从而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所以,有人把地球内部力量称为地形的塑造者。

外力作用则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使得地形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地球的外部力量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

(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1] [2] 下一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

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

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

(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

(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

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

一般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方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方法: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

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

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设计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第三课时学习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和一些实践活动。

  活动的设计的原则是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准备一些材料,帮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具体的有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创造一个既有个性学习,又能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氛围。

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发挥。

  关于地图比例尺的教学,直接用校园平面图导入,因为是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学生感觉即亲切又好奇,找自己班级的教室,实地测量自己教室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平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兴趣,自然的进入了比例尺的教学。

教室长和宽测量出来以后,让学生运用小学所学平面图的知识,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

把教室的各种图形画在纸上,并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这就是所画教室平面图时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然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分析地图比例尺概念所孕含的三个层次。

  第一步:

先自己阅读关于地图比例尺部分的教材,找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地图册上的地图。

用三种方式表示出来。

  第二步:

利用课文中的做一做指导学生量算图上直线距离,运用比例尺换算成两地实地距离。

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这是比例尺教学的难点。

突破的方式是认真分析比例尺的公式----一个分式,比较教材做一做中的三个比例尺,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概念来判断分式的比值,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最后结合读图,可得出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从校园平面图中教室的具体方位和路线,引入地图的方向的判断。

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首先使学生明确三种定向方法,举出用每一种的例子。

例如城市交通旅游地图(北京),教师提问某一地名所在位置(如颐和园)学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作出回答,要求详细用到地面的八个方向,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对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通过阅读校园平面图和教材中的某村平面图,使学生能够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判断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用简图的形式用计算机课件复习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然后用教材中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让学生认识并总结经纬度递变的规律。

  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

可以采取先让学生阅读P19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手段〉教材P17图2。

3北京地图和图2。

4中国地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引课)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

(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

请两位同学上来,用圆规和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学生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

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

这个数值就是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

  

  (板书)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

  (学生活动)请阅读16带框的黑体字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数字写出来?

直线式?

(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完成P16做一做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P17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学生活动)1.请阅读P16做一做并填下表:

 

问题

答案

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

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

哪个小?

  两幅图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

哪幅图简单?

  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

哪个小?

    2.做P17做一做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复习反馈:

作练习(见习题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上辨别方向。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引课):

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

在校门的什么方向?

有几条路可以到达?

哪条路最近?

  (学生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地图上的方向

  (计算机课件)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学生活动)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北京市旅游地图,颐和园在北京市处于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计算机课件)图2.6某村平面图想一想。

师生共同完成。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学生活动)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断1.公路的村庄段2.公路的河流段3.在河流上方向有什么变化?

(公路的村庄段是东北-西南方向;公路的河流段是东西方向在河流上方向由东北-转向北-又转向东北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计算机课件)1)复习:

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学生活动)完成P18做一做

  ①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上,

  ②在经纬度呈弧度的地图(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

  总结:

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

  习题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识记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综合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教学手段〉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皮尺、指南针等工具,本市地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学生活动)阅读P19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学生实践活动)

  活动1:

  要求,每位同学做出一张图

  1.按顺序写出你家步行到下列地点所经过的街道、公路的名称:

小学、百货商店、菜市场、电影院、公园、邮局、银行、医院。

  2.上一题中的街道和公共场所,试做一副简单的街道平面图

  活动2:

  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用皮尺、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对校园内的校舍、操场(校园设施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自己定出比例尺,绘制几幅不同比例尺的校园平面简图(可以是局部的)。

  活动3:

  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到你生活的城市参观游览,首先,要为来到你家的客人设计一条一日游路线。

路线中应包括旅游景点至少2个、商业中心、,博物馆、著名的风味餐厅(吃一顿饭)、自己的学校。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拿到一份本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请画一幅一日游路线示意图,并注出主要的大街,重要建筑物和你们所到的地方。

  活动4,

  画一条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的名字,上下车的(包括转乘车)的车名和站名。

绘出方向标,说明学校位于你家的什么方位?

 

 

探究活动

暑假的一

[1] [2] 下一页

 地理课堂中的变化技能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级中学  张廷芳  256200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观察、训练的是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即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

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转换方式。

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变化具有可以传递信息;吸引对学生某一课题的兴趣,呼唤热情。

它能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

我国教育工作者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形容教学的变化。

国外教育工作者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从这些经验之谈中,可以看出变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变化技能大致可分为:

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一、                                教态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

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

教态变化的使用不需其它工具可以实现,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技能。

1、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

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

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

甚至会打起瞌睡来。

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

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过慢,造成疲沓气氛,使神经兴奋不起来,尤其是对青少年更不相宜。

因此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

使教师的讲解富有戏剧性或重点突出。

声音的变化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安静下来。

在讲解或叙述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配合体态语来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

如“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在讲解中把‘高’‘寒’加大音量放慢速度,效果极好,在一次检测中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题得分率100%。

   2、目光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人的洗、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