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47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1.商汤伐夏时说: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

“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2.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材料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礼治为先C.礼法并重D.仁政思想

3.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

该材料的主旨是

A.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B.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D.封建社会允许社会流动

4.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

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

这反映出唐朝

A.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B.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5.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

下列最能反映材料主旨的是

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6.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材料说明

A.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不断发生

C.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D.清代的北京城环境污染极其严重

7.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8.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该报刊的观点

A.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9.清末曾有商人提出:

“今日中国之政治现象,则与股份公司之性质最不相容者也。

……故振兴实业之关键在于通过立宪确立法治、限制政权、保障民权来改良政治环境与政治组织”。

该观点反映了

A.商人成为晚清政治的主导者B.“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兴起

C.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经济发展对政治改革的推动

10.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于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早期维新派人物薛福成认为“西国各学各事之所以能胜人者,……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有公司,亦合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所以鲜有败事也。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发展工商业B.主张中国推行议会制度

C.推崇西方的制度D.西学内涵比洋务派缩小

12.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统治B.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D.材料的背景是陈独秀领导五四运动

13.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

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

这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

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

14.下图为1972—1988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

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1972

32

60

1975

156

304

1980

1059

3755

1985

3865

3856

A.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B.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15.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

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怎么样也算一极。

”下列说法与材料无关的是

A.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B.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

C.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D.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

16.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

这说明中国外交

A.在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D.全面深化上合组织合作

17.“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

”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

A.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B.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

C.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D.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18.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

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

这里论述的是

A.罗马法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加灵活实用

1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

①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

②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

③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

④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

这说明

A.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B.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21.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1所示),这种国际体制

A.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

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22.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贸组织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23.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

“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这一观点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B.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24.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

“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25.“(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

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

”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文艺作品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3分,第27题12分,第28—31题四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分,共50分。

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救助与社会治乱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良吏痛击时政所言:

苟百姓之不存,则社稷不得固其重……故治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

唐朝政府利用赈谷、赈银、赈工等赈济方式救济灾民,对濒临生命危机的灾民进行紧急救助,遣返安置流离失所的灾民,减免赋税,免除差役,以休养生息。

扶助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州县关顾鳏寡人员的婚姻。

尊崇优待高龄老人,赏赐八十岁以上老人财物。

对收成不好的贫民“或贷种子,则至秋而偿”,还规定:

“流民还者,给复二年,田园尽,则授以逃田”。

——胡柏翠《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

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

……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政府强制或引导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并承担必要的财政责任,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救济制度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10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7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革命”一词,在古代是天命更易。

在近代,政治革命通常意指:

对于当时制度与秩序不满的人群,秉持一定的理念,由下而上发动群众力量,推翻统治者,建立新政权,而且随着新体制当权,通常还进行社会革命,改变社会价值,以贯彻掀起革命的理念。

在近代世界,这种革命屡次出现,但以其重要性而言,当以美国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及中国的革命,影响最为深远。

——摘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近代“政治革命”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说明:

就材料中列出的近代革命中任选一国作为例证展开诠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28、29、30、31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法治中国”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何以尊于禽兽!

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

“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

……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

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9分)

(2)材料二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

(6分)

29.(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前)农民不仅终止了农奴身份,而且变成土地的拥有者。

十八世纪,所有教区事务由官吏管理。

这些官吏不再是领主的代理人,也不再由领主任命。

一些官员由省总督任命,其他官员由农民选举。

所有的官员由中央政府监督控制。

贵族阶级失去了先前的政治权力,但极大地增加了金钱上的豁免权和个人优势。

它的特权对于法国人民来说是如此的无法解释,令人憎恨。

十八世纪,欧洲政体半数濒临崩溃,一般来说,大陆东部地区不如西部地区的制度坍塌严重,但到处可见旧制度的老化衰退。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作为旧制度的产物,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革命的开端和导火线。

我还会补充道,人们在其内部摧毁贵族制度时,他们也会将自己推向集权化。

这种状况下,推动人民的这一倾向比起阻碍它要容易得多。

在人民内部,所有权力逐渐集中,只有下大力气,才可能使之分裂。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老化衰退”的表现和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并与近代民主政治相融合的原因。

(6分)

3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强加的。

”“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采取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

”…….“如果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胁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须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的话: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

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

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

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

——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

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讲话(1977年11月)

(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这一政策变化的因素。

(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

(6分)

3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洪亮吉(1746—1809),祖籍安徽歙县,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朴学、经学、训诂学、史学、舆地学,并因人口方面的学说而著称。

其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他指出:

“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

“曰: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

君相有法乎?

曰:

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

禁其浮靡,抑其兼并。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洪亮吉人口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洪亮吉人口思想的影响。

(6分)

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B

C

C

A

B

D

C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B

B

A

D

B

C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3分,第27题12分,第28—31题四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分,共50分。

26.(23分)

(1)形成救济多种弱势群体的制度,对象广泛;采取赈济、紧急救助、安置灾民、减免赋税、借贷等多种救济形式;注重救济与生产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

(6分)

(2)特点:

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政府通盘考虑的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制度)。

(4分)

原因:

由于自由市场意识浓厚,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主张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市场能自行解决。

(6分)

(3)借鉴:

通过立法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防止社会惰性;积极引进民资参与社会保障;培养社会保障意识。

(7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7.(12分)

示例:

以中国革命为例

面对晚清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革命政党,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社会革命,如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奖励发展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一等(12~9分)紧扣题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全面。

二等(8~5分)能基本扣住题意,合理引用史实,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题意,未引用或引用错误史实,表述混乱。

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9分)

(2)近代西方法律传入的影响;清朝出现统治危机;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

(6分)

29.(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表现:

领主庄园经济瓦解,农民土地所有制确立;贵族、教会势力衰落;中央集权加强(3分)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贵族经济实力下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削弱了教会势力;路易十四改革打击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6分)

(2)大革命前,中央集权的加强加速了贵族制度的瓦解;法国大革命中,中央集权动员了人民,对外抗击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对内有力地推行资产阶级的原则,摧毁旧制度,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

(6分)

3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3分)

变化原因:

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解决,外部力量(美国)的推动。

(6分)

(2)影响:

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

(4分)

历史启迪:

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谈判,用“土地换和平”方式解决阿以问题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历史趋势潮流;应建立长效和平机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一点即得2分)

3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历史背景:

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

(3分)

成因:

政局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

(三点既得6分)

(2)评价:

①洪亮吉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

②洪亮吉扬弃了传统人口的思想。

洪亮吉否定了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人口多视为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观点,看到了人多的负面影响。

③受时代所限,洪亮吉没有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钥匙,但却给后人以思想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