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5096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docx

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

2021下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含简答材料分析题)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答案】

(1)此题说法正确。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阶级性。

(3)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教育尽管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制约,但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

(4)综上,题干说法正确,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答案】此题说法正确。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3.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

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

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答案】A

解析: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小狗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是刺激的分化过程。

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

4.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泊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答案】B

解析:

奥苏伯尔把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

认知内驱力是个人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许明想通过努力学习以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的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

5.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答案】D

解析:

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是生理唤醒、认知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在大脑整合的产物,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

6.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力

D.延迟满足法

【答案】B

解析:

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常用的几种心理治疗方法:

①强化干预法;②厌恶干预法;③转移注意法;④替代、延迟满足法;⑤团体辅导法。

其中,厌恶干预法是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清除一些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内隐致敏干预等。

老师要求李刚用拉橡皮筋弹自己的方法属于厌恶干预法。

7.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

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答案】A

解析: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在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

【答案】D

解析: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

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9.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文化层面

B.系统层面

C.技术层面

D.规范层面

【答案】B

解析:

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从四个相互联系的层面进行,分别是微观发生发展层面、个体发生发展层面、社会历史发展层面和种系发生发展层面(系统层面)。

10.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答案】C

解析:

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题干中的现象属于联觉。

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是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后像又称感觉后效是指在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短暂的时间的现象。

11.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答案】D

解析: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零迁移是指两种学习可能不发生影响。

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正迁移。

12.发达国家已经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式

【答案】B

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结构;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相对较长,这体现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3.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答案】C

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受教育者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我国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部分。

14.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答案】A

解析:

陶冶教育法简称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师利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实践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体现的是陶冶教育法。

15.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

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答案】C

解析: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又称“以学习者为中心”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罗杰斯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这种先天潜能得以实现,人的成长是在一个安全的心理气氛中先天潜能不断实现的过程。

16.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

解析: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7.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答案】B

解析:

英国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其与其他学科并列为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梭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是最先发展了儿童的人。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18.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答案】A

解析:

《学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出自《礼记》。

19.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段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解析: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20.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答案】D

解析: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教育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对前人创造的科学技术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创新,把前人创造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人,使他们能够生产出新的科学成果。

21.“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答案】B

解析: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在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个体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认识的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学生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题干表明教学活动具有简捷性。

22.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案】

(1)思想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2)专业素质:

爱岗敬业,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协作。

(3)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艰辛。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具有自律、自信、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23.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答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

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

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教科书的编写要兼顾各个学科的关系和各个年级的衔接。

2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答案】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

(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25.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答案】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功能:

①激发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

26.材料:

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

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

”她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

”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境2:

初二学生王芳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

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境3:

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

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得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9分)

(2)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9分)

【答案】

(1)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具有以下特点:

情绪的自主性、丰富性、跌宕性、逆反性、心境化等。

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学生的情绪两极化明显,具体表现在:

①爆发性和冲动性。

情景一中的张欣在妈妈表达了关心之后“暴跳如雷”,情景二中的王芳对好朋友“大声呵斥”,都是情绪外化的表现,体现出了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

②外露性和内隐性。

一方面中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而表现出一定的内隐性。

情景三中的岳勇成绩满意很想大声欢呼是情绪外露性的表现,但在同学面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体现了情绪的内隐性。

除此之后,中学的情绪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等特点。

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的阶段性特征。

③逆反性。

张欣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

(2)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①敏锐觉察情绪;能够自我觉察、了解自己当时的主要情绪,且大概知道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

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命中的一切,负性情绪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绪。

③正确调整情绪;善于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如转移法、补偿法、发泄法、升华法、调节认知、积极地自我暗示、幽默等。

④有效表达情绪;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体验,不要把情绪藏在心里,情绪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积累的情绪越多,心里的压力就越大。

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可以通过陶冶性情的艺术类兴趣爱好、身体锻炼、创造愉快的生活环境等来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27.材料:

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

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

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贾老师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家园,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

(6分)

(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2分)

【答案】

(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28.材料:

贾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将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对一组讲授了光学原理,另一组不讲授,只能从尝试中获取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

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其成绩相同。

这是由于在开始测验中,所有被试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

当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被试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处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问题:

(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何种学习迁移理论?

(4分)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分)

(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什么?

(5分)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5分)

【答案】

(1)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经验类化说(概括说)这一迁移理论。

(2)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3)贾德的经验类化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

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

这给教师一定的教育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①在学生的认知结构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需要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概括,形成具有结构性的内容,以增强知识对于新情境的适应性和可利用性。

②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方面,要做到:

①精选教材。

教师应在选择那些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的同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

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在教材原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进行原理、规则的迁移应用。

③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讲授必要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对于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则的迁移应用。

29.材料: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力度。

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逐一进行评估,评出一定比例的高效益学校,高效益学校评出后,由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种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

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效益高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于效益低的学校。

问题:

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

(18分)

【答案】该市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审查义务教育办学效益,提高义务教育的资源利用,促进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该市教育局的措施仍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具体的措施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唯“分数论”为主,不利于义务教育落实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也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体现在:

(1)义务教育指的是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出台的任何政策和措施必须以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为前提,促进义务教育效率的体提高为目的。

(2)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该市政府在出台政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均衡发展。

(3)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该市政策的出台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标准。

(4)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均衡分配义务教育资源。

该市出台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合理分配教育投入。

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提升。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促进义务的健康发展。

3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答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