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5151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docx

十三五武汉城市规划及重点投资方向精品管理资料

武汉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

一、城市简介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

“江城、大武汉、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

(一)经济产值

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是巨大的,武汉各区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再继续.武汉在2016年全国城市GDP排名里的第9名,经济总值高达1.19万亿元.

2005~2015年这十年间,武汉的GDP增幅达到了387%,大多数年份的增速超过现有一线城市.预计到2018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二)产业结构

2016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上年的3.3∶45。

7∶51.0调整为3。

3∶43。

9∶52。

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31.60亿元,增长2.8%,快于第二产业投资15。

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2%,比上年提高4。

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446。

11亿元,增长12.6%.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9。

0%、17。

0%、19。

0%.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

8%,比上年提高1。

1个百分点。

(三)人口数量

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及下辖各市统计局数据整理,2016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076。

62万人,比上年增加15。

85万人;户籍人口833。

84万人,增加4。

57万人,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2011~2016年,武汉市净流入人口持续增加;2016年,武汉市净流入人口达到242。

78万人。

(四)城市标签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居全国第一.依托强大的科、教、文、卫实力,近年来,武汉通过不断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使全市经济大幅向前迈进,并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BAT等新兴产业巨头纷纷都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创业环境在中国大陆排名前十强,被认为是中国五大创业中心之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中国十强、中国大陆第七。

随着全市经济大步发展,武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硬件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特别是备受年轻人青睐,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近年来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是除北上广之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海外留学生主要求职目的地之一,经多年积累武汉逐步铸就富有活力、年轻的创新城市新形象,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二、发展规划

图表: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表: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公示稿)

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的特大型城市,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规划交流与合作。

2016年底,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等行业提出协同发展的要求.武汉迈向我国城镇体系塔尖正式进入国家战略。

根据武汉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十三五”规划,城市格局将由“1+6”向“133”转变,即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而长江主轴、长江新城是本次规划的大亮点之一。

如上图“武汉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公示稿)”所示。

图表:

武汉13市辖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序号

市辖区

“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方向

1

武昌区

实现“互联网+"与金融、文创、商贸、旅游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产业和消费领域的渗透应用,推进“三网融合”和智能互联感知网络建设。

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加快智能家居、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对新型清洁能源的研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对废水、污水、餐厨垃圾、建筑废物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回收及循环再利用产业。

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加强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及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疫苗、药物的研发制造,建立健康大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探索新型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2

汉阳区

力争到2020年,形成1个千亿板块(生命健康板块)、2个500亿板块(商贸板块和汽车板块)以及若干个百亿板块(食品医药、轻工电子、新材料和房地产板块);做强食品医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壮大新材料、轻工电子两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会展、路桥工程设计建设高端服务业,提升商贸服务、生命健康、汽车服务、房地产支柱服务业,拓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和教育等新业态

3

江汉区

构建“外引内培"的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全市楼宇总部经济高地;推动集聚发展,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立足培植新增长点和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新兴及市场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文创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社区服务业

4

江岸区

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先扶持发展金融业、加快发展商务商贸业、优质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壮大创意设计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5

硚口区

构建“1+3+N”的开放产业体系,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作用,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商贸、工业服务、健康服务,积极培育优势服务业增长点——专业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房地产及建安、现代物流

6

洪山区

突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推动软件及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转化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动漫游戏产业、工业设计产业、时尚设计产业、出版传媒产业;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创新发展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服务业,重点发展杨春湖高铁商务区

7

青山区

积极引导公路交通运输装备、工程装备、综采装备、铁路装备、机电装备、新能源装备六大支柱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发展;推进军民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一机、北重在信息制造、工程机械、在线检测及测量仪器、安防公共安全、新材料、新能源车辆等军转民关键技术应用领域的本地转化;重点发展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包括高速、高精度、重载轴承,大型传动件,高压智能液压元件,高性能泵阀,特种电机,高强度紧固件;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包括笸箩铺村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羊山窑子、王老大、色气湾村设施农业园区和青山区食品加工园

8

东西湖区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突破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以通用航空产业为重点,突破发展临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食品烟草医药产业,汽车及机电产业;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及商贸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创意设计产业;创新性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9

汉南区

加快培育发展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及卫星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提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健康食品等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集群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着力建设八大产业园区——先进制造产业区、商务城、智慧生态城、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出口加工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港口物流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活型服务业,突出商贸服务、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三大核心领域

10

蔡甸区

发展战略性新型工业: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环保新能源;形成5个支柱产业(商贸服务、宜居地产、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和5个新兴增长点(“互联网+”、文化体育、科技、总部经济、金融业)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促进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快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11

江夏区

支持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2

黄陂区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以卓尔通用航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北车装备修造基地、中航森瑞、翰宇药业、海大集团等企业和产业项目落户黄陂区为契机,大力培育发展以航空技术、无人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航空技术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时尚产业、食品制造业、新型建材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业等千亿板块;优化调整第一产业

13

新洲区

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以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综合性物业相配套的现代临港物流基地;推进形成“一心两带三园"的工业产业总体布局:

“一心",把阳逻经济开发区及阳逻街、双柳街、仓埠街“一区三街”作为全区工业发展的重点核心片区,提升新洲在大临港板块中的主引擎功能。

两带”,一是依托长江岸线,覆盖仓埠、阳逻、双柳等街的沿江重点产业带;二是依托新施(道)公路,覆盖沿线各街镇的沿新施(道)公路特色产业发展带。

“三园(区)",即阳逻经济开发区、古龙产业园和问津工业园(暂名)三大园区,阳逻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力装备、金属制品、耐用消费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古龙产业园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产业;整合现有的邾城、汪集、李集工业园,规划建设问津工业园,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日用消费品工业等

三、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2016年12月22日,《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定位于支柱产业,聚焦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则为先导产业,培育发展成长型产业。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68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以上;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

图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6000亿元

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建设光电子产业园、武汉未来科技城、光谷软件园、光谷激光产业园、武汉软件新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园、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以及东湖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积极在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等地的专业园区培育发展

重点布局移动互联、集成电路、物联网、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着力突破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照明、移动互联、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大容量存储、新型智能终端、新型路由交换、新一代基站、超大容量光纤传输、超强超快激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强力推进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显示面板、红外传感器、光通信芯片等重大项目,策划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基地,引进系统集成电路设计、6—8英寸芯片、基板玻璃、触摸屏、LTPS、OLED、智能平板电视等一批重点项目

图表: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

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东西湖区打造产业集群,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区、新洲区、武汉化工区等地专业园区为重要辅助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与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现代健康服务等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推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仿生科技等技术大规模应用,超前布局生命、信息、纳米等科技的融合创新领域

推进湖北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植物源重组蛋白药物生产基地、武汉友芝友肿瘤治疗性双靶向抗体药物产业化基地、武汉健民集团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湖北天济药业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中国医药集团与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疫苗生产基地、湖北凌晟药业头孢菌素药物产业化基地、海特科技园、喜康(武汉)生物医药模块化大分子药物生产基地、鼎盛联创酵母蛋白培养基地、博雅干细胞研发基地、疫苗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生产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图表: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

集中力量建设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在新洲区发展机电装备制造,在江夏区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在黄陂区发展临空装备制造,在青山区发展船舶装备制造

促进数控机床、数字控制、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推广,发展智能控制系统、数控切削装备、数控成型装备、汽车零部件加工装备、电子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与工艺,加强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等智能关键技术、智能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水平

建设智能汽车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海洋工程装备研制生产基地、深海装备创新平台、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中心;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图表: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以武汉化工区为主要依托,以江夏区、新洲区为重要辅助

重点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抗污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推进陶氏化学华中业务中心、PPG化学汽车高性能涂料研发中心、深圳光华伟业化工基地、中国钢研集团特种钢华中生产基地、ET低碳改进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化基地、武汉“膜"技术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进程;重点引进石墨烯与碳纤维、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项目

图表: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主要依托,以武汉化工区、武汉新港为重要辅助

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核电技术等新能源细分产业领域,同步发展核电服务、储能和动力电池等

重点支持圣德利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燃料电池、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大力提升风电、核电、页岩气开采核心部件及整套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

图表: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以青山区为主要依托,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产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相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新兴环保节能服务

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相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与产品、新兴环保节能服务业等细分产业领域

重点支持污水治理基地、绿色环保材料及包装基地、青山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东湖烟气脱硫基地、光谷绿色动力节能环保产业园等环保产业板块的建设与发展

图表: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数字创意文化技术装备产业集群,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数字演艺、数字会展等产业,新城区、风景区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创新,加强内容和装备的协同创新,提升设计服务创新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数字传媒产业,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支持设计创意与工业、时尚、建筑、城市规划等融合发展;对武汉市历史文化建筑、街区、名镇、名村、考古遗址以及“汉派"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

图表: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江夏区为主要依托,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在大汉阳地区建设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平台

加大混合动力汽车优势产品的示范应用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整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重点建设东风雷诺一期、东风本田三厂、通用汽车二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积极引进中国一汽、上海大众、三菱、中国兵器、乐行天下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并积极联合长沙、南昌等长江中游城市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图表: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重点领域

建设任务

到2020年,实现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380亿元

以新洲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为依托,以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武汉院区(东西湖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化产业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为支撑

优先发展新型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主导产业,推进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航天云制造、航天增材制造、航天新材料及新能源等航空航天相关基础产业

重点支持武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通航南屏产业园飞机制造中心、波音飞机总装厂、凌云汉莎飞机维修基地等关键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加快商业航天运载与发射运控系统项目、全球移动互联网项目、全球移动物联网项目、地球空间信息云项目、卫星导航应用与位置服务项目、“互联网+天基信息服务”系统项目、低轨宽带卫星、低轨窄带卫星、空间信息应用及车联网、船联网、工程机械联网等卫星应用服务体系项目的建设布局

四、投资重点区域

(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武汉出口加工区。

经过五次托管扩容,目前规划控制面积489.7平方公里。

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长江以北,东经114度9分,北纬30度29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武汉三环线和武汉外环线之间。

开发区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

2014年,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距离市中心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约30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40分钟路程。

武汉开发区内有八大园区,业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汽车产能近200万辆,位列全国汽车行业第一方阵,有“中国车都”之称;聚集了标致雪铁龙、本田、日产、雷诺、博世、法国兴业银行等43家世界500强企业,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外资企业聚集地和首屈一指的法国资本聚集区。

图表:

武汉经开区八大园区概览

序号

园区名称

占地面积

产业定位

1

制造产业园区

59.52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电器、智能装备等制造业

2

智慧生态城

89.82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服务业、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产业

3

商务城

70。

02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体育产业,着力打造城市综合体、工业设计中心等重点项目

4

出口加工区

1。

01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珠宝设计保税加工,保税物流、高端进口商品展示、跨境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5

港口物流区

17。

83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

6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25。

16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再制造、分装,同时兼顾发展汽车教育和研发

7

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

23。

61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和卫星产业,目前机场飞行区1600米长的跑道以及滑行道、停机坪已全面建成,航站航管楼、车库、赛事综合楼等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8

农业产业园

157。

77平方公里

依托邓南、湘口一带农业资源,打造5—8个全国驰名商标品牌,建立1—2个省级农业技术研发中心

—先进制造产业区:

2017年以来,先进制造产业区围绕项目精准发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签约东风雷诺智能焊装车间配套、东风乘用车小排量变截面涡轮增压等工业项目12个,涉及投资总额61。

64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1—10亿元项目10个.12个签约项目中,4个项目已开工,3个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其它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全部开工。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际赛车场)一期项目--封闭试验场选址已经确定,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生态智慧城黄陵矶公园.据悉,项目连接黄陵矶、西依龙灵山、东南傍东荆河,占地3600余亩。

武汉国际赛车场是国内第一个依河而建的赛车场,赛道长4.3公里,建成后可以举办除F1之外的所有国际大型赛车比赛.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年内,建成2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搭建“部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第二阶段是在3—5年内建设15平方公里的半封闭区,实施“有条件的自动驾驶”示范,第三阶段是5年后扩展至90平方公里,开展“高度自动驾驶”下的智慧城市服务示范。

—冰雪运动小镇:

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获悉,奥山集团将在该区建起武汉首个大型室内滑雪场,引进滑雪、溜冰等冰雪项目,打造华中首个冰雪运动欢乐小镇。

据了解,奥山集团冰雪运动小镇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室内滑雪场、真冰溜冰场等冰雪运动设施,引进山地摩托车、卡丁车、户外攀岩、山地马拉松等运动娱乐项目,并配套购物中心、度假酒店等商业项目,打造以冰雪为主题的运动、旅游休闲小镇。

二期将建设5A级城市度假休闲营地.项目靠近武汉开发区内的硃山和通顺河,周边山水资源丰富,附近有龙灵山生态公园,武汉鸟语林,以及规划的武汉赛车场项目。

(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对外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创建目的是为了吸引台湾和其它地区的投资。

2013年5月14日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后开发区将整合国家级开发区和国际空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