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9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docx

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

1.1.1电梯组装对重架和轿架

1.1.1.1对重架的安装示意图

参见图10-1。

图10-1

1清扫地坑,拆除首层井道内阻碍对重架进入井道的横档。

2用卷尺测量实际底坑社度,确认与井道图所标识底坑深度是否相符。

若尺寸相差过大,则应适当增加缓冲器下底座水泥墩的高度。

3、将缓冲器底座与底坑地面之间捣制混凝土,有钢管面冲下安装,注意保护缓冲器底座上4个钢管孔下不被混凝土灌进。

混凝土应凝固2~3天。

缓冲器下底座简图如图10-2。

4在对重导轨的中心处,将环链手拉葫芦用两条钢丝绳牢固的悬挂在第三档导轨撑架上(距底坑地面约5~6m高处)。

5将对重架其中一侧的导靴拆下。

6用手拉葫芦将对重架搬入井道,导靴重新装上。

图10-2

图10-3

7将对重架放在两支撑木方上,注意支撑木方应避开导靴部位,参见图:

10-3。

木方边长为200×200,L值的计算如下:

L=180+缓冲器高度H+缓冲行程H1【L尺寸值应控制在±10mm以内】。

缓冲器高度及行程见表10-1。

8对重有补偿链时,应使补偿链安装支架远离轿厢侧,参见图10-4。

9通过在导靴与对重架之间插入垫片,调整左右导靴与导轨之间的间隙,间隙之和应在2—4mm如图:

10-5。

图10-4

图10-5

1.1.1.2加载对重块

1加载条件:

加载对重块前必须完成轿架的组装,轿架及对重侧曳引钢丝绳必须吊挂完毕。

2对重块发货数量可能由于轿厢壁板和地板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重块数量应以发货装箱单为准。

2.1首次加载数量(件)=对重块发货数量(件)-[载重量(kg)/45]

2.2按上表首次加载数量加载对重块。

快车运行前,再将剩余的对重块全部加载。

2.3最终加载数量再调试时由平衡系数测定试验确定。

3使用非单列对重架时,对重架各列装载要同件数,不同件数时要按图10-6装载。

4加载对重块后,必须同时安装对重压板,使对重块固定不摇晃。

图10-6

1.1.1.3组装轿架

1轿架示意简图,如图10-7。

2轿架总装图,如图10-8。

图10-7

图10-8轿架总装图

3轿架安装工艺(顶层组装)

安装顺序:

下横梁→立柱→拉杆→上横梁→轿底组件→底部返绳轮组件→轿厢绳头板

3.1将环链手拉葫芦用钢丝绳挂在井道顶部的预留吊钩上。

3.2将距离顶层用工作平台500以上的所有棚架完全拆除,见图10-9。

3.3在顶层门口对面,对混凝土墙与梯井后墙上打膨胀螺栓固定角钢,其上和井道门口架设两根型钢,规格根据轿厢尺寸、重量计算确定,并将端部固定。

如为砖墙结构,则剔墙眼。

图10-9

3.3.1先将固定于墙和厅门口的型钢找平,抬进下横梁放在型钢上。

调整两台安全钳嘴口与导轨侧面与楔块两间隙,基本调整一致。

楔块间距导轨侧工作在间隙为2~3mm,间距相等。

3.3.2将轿厢导靴安装在下横梁的导靴固定座上,用垫片调整轿厢导靴与导轨面间隙,保证两侧间隙之和不大于4mm,边线与上横梁的水平误差≤1mm。

参见图10-5。

3.3.3把轿架立柱搬入井道内,放在下横梁上,与下横梁用螺栓连接。

用绳索或电线在上下两个位置将轿架立柱固定在导轨上(左,右轿架立柱的作业相同)。

并用线锤测量,使立柱在整个高度上的铅垂度不大于1.5mm,并不得有歪曲现象。

3.3.4将上梁吊起与立柱联结,注意限速钢丝绳连接的位置应与现场作业井道布置图一致,调整上梁水平度不大于2/1000,并再次复查直梁铅垂度。

用线坠确认轿架立柱的垂直(≤1.5mm)后,拧紧轿架连接主力螺栓。

3.3.5将轿底组件搬入井道,用M20螺栓将轿厢托架和下横梁连接。

参见图10-10。

3.3.6把4条轿架拉杆装到轿底和轿架立柱上,应注意轿架拉杆的安装方向(圆棒必须向轿厢内侧,参见图10-11),调整锁紧螺母接触到拉耳后再拧紧半周。

图10-10

图10-11

3.3.7调整轿底的水平度。

1)拧松轿底的四个限位螺栓,使轿底称重橡胶处于工作状态。

四个限位螺栓到活络轿底的距离为6~8mm。

2)测量位置,参见图10-12:

A,B,C,D四个位置,A,B为X方向,A是地坎面,B是地坎面或轿厢地面,C,D为Y方向的轿厢地面。

水平度在2/1000mm以内。

3)调整方法:

Y方向的偏差利用四条轿底拉杆的固定螺母进行调整,如图:

X方向的偏差利用在轿底称重橡胶与框架之间插入垫片进行调整。

4)调整作业结束后必须将锁紧螺母紧固。

5)确认轿厢地坎到厅门地坎的距离为30±1mm。

图10-12图10-13

3.4轿底返绳轮安装

3.4.1按图10-14方式将轿底返绳轮吊至轿底下部,用M20×50螺栓与轿底托架连接。

3.4.2调整水平及位置:

1)轿底返绳轮水平应控制在2/1000以内;

2)采用垂线法调整轿底返绳轮位置。

在绳头板位置吊一垂线,与轿底返绳轮相切,确定位置轿底返绳轮,位置偏差控制在0.5mm以内。

3)将所有螺栓进行紧固。

图10-14

3.5轿厢绳头板安装示意简图,参见图10-15。

轿厢绳头板与对重绳头板在同一水平位置。

图1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