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381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硫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

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集结

知识元

硫的理化性质

知识讲解

(一)存在形式:

1.游离态:

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2.化合态:

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黄色晶体,俗称硫黄,质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

由于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以下是常见的硫化物。

化合价

-2

0

+4

+6

物质

类别

FeS、Na2S、

HgS、H2S

S

SO2、H2SO3、

Na2SO3、NaHSO3 

SO3、H2SO4、

NaHSO4、Na2SO4 

可见,硫单质的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氧化性:

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Fe+SFeS  2Cu+SCu2S(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Na2S(研磨会引起轻微爆炸)

Hg+S==HgS(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

与非金属反应:

H2+SH2S(H2S是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有强还原性。

② 还原性:

与氧气发生反应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

S+O2SO2 

③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 +3H2O

例题精讲

硫的理化性质

例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溶于水

B.是一种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故A错误;

B.硫是淡黄色固体,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C正确;

D.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例2.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故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能与Cu、Fe、O2等物质反应,S作氧化剂

C.硫燃烧得SO3,可以制得硫酸

D.S与Cu反应生成Cu2S,而不能生成CuS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自然界中硫元素可以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如火山口处有硫单质,故A错误;

B、硫与金属Cu、Fe反应表现氧化性,与氧气反应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硫燃烧只能得到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C错误;

D、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则S与Cu反应生成Cu2S,而不能生成CuS,故D正确;

例3.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溶于水

B.是一种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故A错误;

B、硫是淡黄色固体,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C正确;

D、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例4.下列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单质

氧化物

氧化物

酸”直接转化的是(  )

A.硅

B.硫

C.铁

D.铝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硅不是变价元素,故A错误;

B.硫是变价元素,硫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故B正确;

C.铁是变价金属元素,但铁的氧化物不和水反应,故C错误;

D.铝不是变价元素,故D错误;

例5.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SO2

B.H2SiO3

C.CuCl2

D.Fe﹙OH﹚3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单质硫和氧气化合得到二氧化硫,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和水不反应,硅酸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故B正确;

C.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C错误;

D.氢氧化亚铁可以和氧气、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故D错误;

例6.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黄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B.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C.SO2是黄色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D.SO2不稳定,极易转化为SO3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硫单质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是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故C错误

D.二氧化硫需要催化剂加热或浮尘催化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当堂总结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知识讲解

SO2的理化性质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状态:

气体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   沸点:

-10℃

毒性:

有毒  密度:

比空气大     溶解度:

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

(二)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SO2的水溶性

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

SO2的易溶于水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SO2水溶液呈酸性

SO2的漂白性

滴加品红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振荡后溶液褪色。

加热后试管中的溶液又呈红色。

SO2具有的漂白性,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

(三)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从物质分类角度入手,SO2是一种重要的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CO2相似,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二元中强酸,只能存在于水中)

扩展:

改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可用“

”表示。

(2)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 SO2+NaOH====NaHSO3

(SO2+2NaOH===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

SO2+Ca(OH)2=CaSO3↓+H2O ;  SO2+CaSO3+H2O=Ca(HSO3)2(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与碱性氧化物的作用   SO2+Na2O  

Na2SO3

(4)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5)与某些盐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

 Na2SO3+SO2+H2O===2NaHSO3

 2.S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SO2中的S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SO2+X2+2H2O=H2SO4+2HX(X2 :

Cl2、Br2、I2 )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SO2+2FeCl3+2H2O==H2SO4+2FeCl2+2HCl

SO2可以被H2O2、Na2O2、HNO3、O3等多种强氧化剂所氧化

3.SO2的特性:

漂白性

SO2可以与有色的有机物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受热又可以分解得到原物质,因此SO2漂白作用不持久。

(四)SO2的污染

酸雨:

空气中SOX和NO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

(五)SO2的用途

①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②用于杀菌消毒等。

③用于工业制备三氧化硫

SO3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三氧化硫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16.83oC,沸点44.8oC。

2.化学性质:

属于酸性氧化物,是H2SO4的酸酐;S元素为+6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①与水反应,放热:

SO3 +H2O=H2SO4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SO3=CaSO4

③与碱反应:

Ca(OH)2 +SO3=CaSO4+H2O 

3.工业上制取硫酸的原理:

S→SO2→SO3→H2SO4

   

SO3 +H2O=H2SO4

例题精讲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例1.下列有关二氧化硫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不恢复到红色

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二氧化硫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常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所以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故A正确;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恢复到红色,故B错误;

C.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例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四种溶液中,有关现象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SO2有氧化性

B.试管②中溶液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

C.试管③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有酸性

D.试管④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SO2与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淡黄色沉淀,故A错误;

B.试管②中溶液褪色,因为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B错误;

C.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试管③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故C错误;

D.SO2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生成硫酸,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有还原性,故D正确;

例3.下列溶液中:

①澄清石灰水②氯化钡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三氯化铁溶液⑨浓硫酸,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①②⑦⑨

B.①③⑧

C.①④⑤

D.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①二者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区别,故选;

②二者与氯化钡溶液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选;

③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褪色,二氧化碳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别,故不选;

④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二氧化碳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别,故不选;

⑤二氧化硫与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别,故不选;

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现象不同,可区别,故不选;

⑦二者均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选;

⑧三氯化铁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变化,而与二氧化碳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别,故不选;

⑨二者与浓硫酸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选A;

例4.由下列仪器组成一套制取SO2并验证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装置(图中铁架台、铁夹等省略).提示:

装置①用于制备H2S;装置③中E管气体向上流出.

②,④,⑤装置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用:

浓硫酸、溴水、双氧水、品红溶液、烧碱溶液、澄清石灰水.

(1)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接):

J接    ,    接    ,H接D,    接    ,    接I.

(2)装置②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是       ;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是         ,目的是          .

(3)写出装置⑥中制备SO2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在装置③的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反应过程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答案】

C;B;G;F;A;E;

溴水;SO2+Br2+2H2O═4H++2Br﹣+SO42﹣;品红溶液;NaOH溶液;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2.4L;4NA

【解析】

题干解析:

A

(1)根据题意实验目的及装置特点可知,装置②③④是检验二氧化硫性质的,其中②④是课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③用硫化氢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所以导管的连接顺序为:

J接C、B接G、H接D、F接A、E接I,

故答案为:

C;B;G;F;A;E;

(2)装置②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所盛试剂为溴水,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品红,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溴水;SO2+Br2+2H2O═4H++2Br﹣+SO42﹣;品红溶液;NaOH溶液;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3)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故答案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4)装置③的反应为SO2+2H2S=3S↓+2H2O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的物质的量为

=1mol,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mol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体积=

=22.4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4NA,

故答案为:

22.4L;4NA.

例5.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⑥紫色石蕊试液.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①

D.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①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不选;

②H2S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沉淀,二氧化碳不反应,可鉴别,故选;

③SO2和酸性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二氧化碳不能,可鉴别,故选;

④SO2和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二氧化碳不能,可鉴别,故选;

⑤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可鉴别,故选;

⑥均为酸性氧化物,均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故不选;

当堂总结

漂白性总结: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物质

HClO、O3、H2O2、Na2O2

SO2

木炭

原理

将有色物质氧化分解

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

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在其表面

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物理吸附

效果

永久性

暂时性

暂时性

范围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褪色

可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分子

二氧化硫的制备

知识讲解

1.SO2制备

①反应原理: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说明:

此反应是应用强酸制弱酸,但由于SO2易溶于水(1∶40),所以Na2SO3应选用固体,而H2SO4宜选用较浓的溶液。

∙制备装置:

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净化干燥装置:

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2.SO2的鉴定:

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SO2的干燥:

浓H2SO4。

4.吸收SO2尾气:

可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碱液等。

5.SO2的用途:

制H2SO4、漂白剂、杀菌、消毒。

例题精讲

二氧化硫的制备

例1.由下列仪器组成一套制取SO2并验证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装置(图中铁架台、铁夹等省略).提示:

装置①用于制备H2S;装置③中E管气体向上流出.

②,④,⑤装置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用:

浓硫酸、溴水、双氧水、品红溶液、烧碱溶液、澄清石灰水.

(1)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接):

J接    ,    接    ,H接D,    接    ,    接I.

(2)装置②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是       ;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是         ,目的是          .

(3)写出装置⑥中制备SO2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在装置③的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反应过程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答案】

C;B;G;F;A;E;

溴水;SO2+Br2+2H2O═4H++2Br﹣+SO42﹣;品红溶液;NaOH溶液;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2.4L;4NA

【解析】

题干解析:

A

(1)根据题意实验目的及装置特点可知,装置②③④是检验二氧化硫性质的,其中②④是课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③用硫化氢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所以导管的连接顺序为:

J接C、B接G、H接D、F接A、E接I,

故答案为:

C;B;G;F;A;E;

(2)装置②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所盛试剂为溴水,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品红,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溴水;SO2+Br2+2H2O═4H++2Br﹣+SO42﹣;品红溶液;NaOH溶液;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3)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故答案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4)装置③的反应为SO2+2H2S=3S↓+2H2O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的物质的量为

=1mol,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mol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体积=

=22.4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4NA,

故答案为:

22.4L;4NA.

例2.如图制取SO2并验证SO2性质的装置图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①中为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为         ,实验证明SO2是      气体

(2)②中为红色品红溶液,现象为           ,证明SO2有       性

(3)④为紫红色高锰酸钾,实验现象为          , 证明SO2有       性.

(4)⑤的作用             , 反应方程式            .

【答案】

溶液变红;酸性

褪色;漂白;

紫红色褪去;还原;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题干解析:

(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显酸性,遇石蕊显红色,

故答案为:

溶液变红;酸性;

(2)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

褪色;漂白;

(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为紫色,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发生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

紫红色褪去;还原;

(4)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故答案为: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

当堂总结

浓硫酸的性质

知识讲解

(一)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油状的液体,沸点高,密度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二)黑面包实验

实验操作:

在烧杯中盛有一定量蔗糖,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

实验现象: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方程式:

 (蔗糖)

(三)硫酸的化学性质

(1)吸水性:

(可以是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也可以是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2)脱水性:

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H、O元素按H2O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成水分子。

如:

 ,所以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3.强氧化性:

a.冷的浓硫酸使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b.活泼性在H后的金属也能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与非金属反应:

d.能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例题精讲

浓硫酸的性质

例1.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B.强酸性;C.二元酸;D.强氧化性;(E)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    )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

(    )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    )

(4)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 )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    )

(6)在冷浓HNO3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

(    )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    )

(8)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

(9)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

( )

(10)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

( )

【答案】

(1)E  

(2)C  (3)A.D  (4)B.D  (5)B

(6)D  (7)E  (8)B     (9)BD   (10)D

【解析】

题干解析:

例2.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时要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