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442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docx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

工程经济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工程的基本经济问题?

1,确定工程项目的开发或运行管理的目标、水平及标准,

2,正确计算和预测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中的投资与费用

3,正确计算和预测建设项目的效益或收益

4,确定工程项目可行或不可行,在有限资金条件下正确选择最好案或可行项目排序、排队。

5,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各阶段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与最高的生产、管理效率。

2工程经济学的任务:

对不同技术可行案的投资与效益分析、预测,判断案的可行性;选择最优案、或排定案秩序,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可比性、相容性、完备性、公正性

1,可比性(4种)满足需要的可比性,时间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满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要求的可比性。

2,相容性:

经济分析中的理论法与项目的目标应一致,如公共工程和私营企业的经济目标不同,理论法也有差别,前者侧重国民经济评价,后者侧重财务评价,评价的参数和法要与之对应;相容性还指经济分析中效益与费用的因果关系清晰。

3,完备性:

针对某一目标的备选案必须完备,以免遗漏真正的最优案。

4,公正性:

分析、评价人员的客观公正性,反对任偏见或偏袒、护短的主观性和不做深入研究的主管臆断。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法(6种)

1,对比法:

有无对比和前后对比

(一)有无对比法:

有项目相对与无项目的对比分析,求出项目的增量效益。

有项目状态:

指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后,在计算期,资产、费用与收益的预期情况;

无项目状态:

指不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时,在分析期与项目有关的的资产、费用、收益的预计发展情况。

经济分析一般遵循有无对比法。

(二)前后对比法:

项目建设前和建设后在有关的资产、费用和效益的实际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

注意排除项目以外的影响。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3,多目标协调与主导目标优化相结合:

从宏观是拟定能真切处理个部门之间、个地区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案,选出综合效益最大和主导目标最优(较优)的案。

4,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法:

将工程作为一个系统,计算效益费用,进行总体评价;各部门各地区分摊的费用和效益作为子系统,评价各子系统的经济效果,即分项评价。

5,多维经济评价法:

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行业、地区、全国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6,逆向反证法:

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基本要素

资产: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区组织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

投资:

是货币形式的资产投入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活动,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获得资产增值与累计。

当项目建成投产时,工程总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其价值也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转移到产品总成本费用中,并从产品的销售收入得到逐步回收。

折旧:

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称为固定资产的折旧。

影响折旧的因素

(1)折旧的基数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的折旧额。

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计算折旧的法:

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

费用分摊: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

主次分摊法、指标系数分摊法、

最优替代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专用工程投资比例分摊法、可分投资剩余效益法。

注:

分摊对象:

共用工程投资费用/剩余投资费用。

边际费用:

工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功能说增加的费用。

可分离费用: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中包括与该目标与不包括该目标总费用之差。

剩余费用: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总费用减去各分离费用之和的差值。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步骤:

书p43-44六个步骤。

 

第四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1.利率(折现率):

根据未来现金流量求现在的现金流量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

2.计息次数:

项目整个生命期计算利息的次数。

3.现值:

表示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始点上的价值。

4.终值:

表示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上的价值。

5.年金:

某一特定时间序列期,每隔相同时间收支的等额款项。

6.等值:

不同时期、不同数额但其“价值等效”的资金成为等值,又叫等效值。

7.单利法:

计息时,仅用最初本金来计算,先前累计增加的利息不计算利息;即常说的“利不生利”。

8.复利法:

计息时,先前累计增加的利息也要和本金一样计算利息,即常说的“利生利”、“利滚利”。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

定义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利息与利率

利息

利息I=目前应付(应收)总金额(F)-本金(P)(绝对尺度,常被看作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利率

注意决定利率高低的因素

1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

2在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3借出资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也影响利率的波动,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

4通货膨胀对利息的波动有直接影响,资金贬值往往会使利息无形中成为负值;

5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贷款期限长,不可预见因素多,风险大,利率也就高;反之,贷款期限短,不可预见因素少,风险小,利率就低。

计算

公式

公式名称

计算

公式

一次支付终值

已知项

欲求项

系数符号

公式

一次支付现值

P

F

(F/P,i,n)

F=P(1+i)n

等额支付终值

F

P

(P/F,i,n)

P=F(1+i)-n

偿债基金

A

F

(F/A,i,n)

年金现值

F

A

(A/F,i,n)

资金回收

A

P

(P/A,i,n)

 

利息的计算

项目

利息

本利和

单利法

复利法

其中:

In——第n期利息;P——本金;F——期末本利和;i——利率;n——计息期。

1.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0元,如果存款利率为8%,第五年末可得款为()。

A.29333元

B.30500元

C.28000元

D.31000元

知识要点:

1Z101083等值的计算(年金终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按等额支付序列(年金)终值公式:

F=A[(1+i)n-1]/i

式中:

F——终值;A——等值年金。

解题技巧:

对于本题F=A[(1+i)n-1]/i=5000[(1+0.08)5-1]/0.08=29333元

式中:

F——终值(第五年末可得款额);A——等值年金(年存入款额)。

故A为正确答案。

2.某企业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连续向银行贷款30万元,年利率10%,约定分别于第三、四、五年末等额还款,则每年应偿还()万元。

A.23.03

B.25.33

C.27.79

D.30.65

知识要点:

1Z101083等值的计算(年金终值与资金回收的计算)

解题思路:

考查资金等值换算的灵活应用,对于一个复杂现金流量系统的等值计算问题。

为了简化现金流量,一般情况下先将已知现金流量折算到一点。

解题技巧:

本题首先画现金流量图,年初现金流量画在上一期末,年末现金流量画在本期末。

本题既可以将已知现金流量折算到第二年末,也可以折算到第五年末。

如果折算到第二年末,则相当于两笔贷款在第二年末的价值为30(1+10%)2+30(1+10%)=69.3万元。

然后再看还款现金流量,这相当于年初借款69.3万元,然后在连续三年末等额偿还。

已知现值求年金,用资本回收系数答案:

C

A=69.3×(P/A,10%,3)=69.3×

3.某人存款1万元,若干年后可取现金2万元,银行存款利率10%,则该笔存款的期限()

A.10年

B.小于8年

C.8~10年之间

D.大于10年答案:

B

知识要点:

1Z101083等值的计算(利用复利终值公式求计息期n的计算)

解题思路:

利用资金等值换算公式。

即利用复利终值公式F=P(1+i)n,求n.

解题技巧:

由复利终值公式可知(1+i)n=F/P,F=2,P=1,i=10%(1+10%)n=2/1=2

当n=8时,(1+10%)8=2.143>2,而(1+i)n是n的增函数,所以n<8。

4.若i1=2i2,n1=n2/2,则当P相同时,()。

A.(F/P,i1,n1)<(F/P,i2,n2)

B.(F/P,i1,n1)=(F/P,i2,n2)

C.(F/P,i1,n1)>(F/P,i2,n2)

D.不能确定(F/P,i1,n1)与(F/P,i2,n2)的大小答案:

A

知识要点:

1Z101083等值的计算(一次支付终值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公式F=P(F/P,i,n)=(1+i)n的记忆熟练程度。

解题技巧:

对于本题(F/P,i1,n1)=(1+i1)n1

(F/P,i2,n2)=(1+i1/2)2n1=[1+i1+(i1/2)2]n1

所以(F/P,i1,n1)<(F/P,i2,n2)。

5.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A(F/A,i,n)=(P/F,i,n)×(A/p,i,n)

B(P/F,i,n)=(A/F,i,n)×(P/A,i,n)

C(P/F,i,n)=(P/F,i,n1)×(A/F,i,n2),n1+n2=n

D(A/P,i,n)=(F/P,i,n)×(A/F,i,n)

E(A/F,i,n)=(P/F,i,n)×(A/P,i,n)答案:

B、D、E

知识要点:

1Z101083等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主要考查资金等值计算公式的含义,(F/A,i,n)表示将各年的年金折算到终点时使用的系数。

此时年金和终值等价;(P/F,i,n)表示将终值折算为现值时使用的系数。

此时现值和终值等价;(A/p,i,n)表示将现值分摊到各年所使用的系数。

此时年金和现值等价;(A/F,i,n)表示将终值分摊到各年所使用的系数。

此时年金和终值相等。

解题技巧:

答案A:

等式左边表示将年金折算到第n年末的终值;等式右边表示先将终值折算为现值,然后将现值分摊到各年;等式左边为终值,右边为年金,因此等式不成立。

答案B:

等式左边表示将终值折算为现值;等式右边表示先将终值分摊到各年,然后将各年年金折算为现值;等式左边为现值,右边也为现值,因此等式成立。

答案D:

等式左边表示将现值分摊到各年;等式右边表示先将现值折算为终值,然后将终值分摊到各年;等式左边为年金,右边也为年金,因此等式成立。

答案E:

等式左边表示将终值分摊到各年;等式右边表示先将终值折算为现值,然后将现值分摊到各年;等式左边为年金,右边也为年金,因此等式成立。

故选B、D、E.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包括:

2资金的使用时间。

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

②资金数量的大小。

资金的数量越大,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

③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

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大;反之,后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小;

④资金转的速度。

资金转越快,在一定时间等量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

10、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即产品价值形成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价值增值。

11、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

绝对尺度—利息(纯收益);相对尺度—利率(收益率)。

12、利息(I):

一定数额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后的绝对增值。

利率(i):

单位本金在单位时间(一个计息期)产生的利息。

13、现金流量图(资金流程图):

描述现金流量作为时间函数的图形,它能表示资金在不同时间点流入与流出的情况。

(三要素:

大小、流向、时点)

14、等值: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若两笔资金折算到同一时间点的价值相等,则这两笔资金等值。

15、实际利率:

计息期和利率期一致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

计息期和利率期不一致时的利率。

注:

若利率期为“年”,计息期也是“年”,则习惯上此时不提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分。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

相关概念

在复利计算中,利率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它可以与计息期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利率期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有效(实际)利率的概念。

名义利率

r=i×m

有效利率

特别注意

名义利率计算采用单利法;有效利率计算采用复利法。

1.已知名义年利率为12%,一年计息12次,则半年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分别为()

A.6.2%,6%

B.12.7%,12%

C.5.83%,6.2%

D.6.35%,6%答案:

A

知识要点:

1Z101020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计算

解题思路:

利用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i=(1+r/m)m-1,其中r/m为期利率,m为一定期间的计息次数。

解题技巧:

在本题中半年分为6个月,每月计息一次,共计息6次。

每月的利率是12%÷12=1%。

因此半年的实际利率为(1+1%)6-1=6.2%,且由上式可知,当r一定时,m越大,i越大。

半年的名义利率为1%×6=6%

 

第五章:

经济评价指标与法

项目经济效果评价

评价层次与容

层次

财务评价

计算分析项目的盈利状况、收益水平和清偿能力,以明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

暂不要求

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和测算项目计算期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清偿能力分析

分析、测算项目偿还贷款的能力和投资的回收能力。

抗风险能力分析

分析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期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对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考察项目承受各种投资风险的能力,提高项目投资的可靠性和盈利性。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静态评价指标

投资收益率(R)

总投资收益率(RS):

表示单位投资在正常年份的收益水平。

总投资利润率(RS’):

表示单位投资在正常年份的收益水平。

静态投资回收期(Pt)

表示以项目净收益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偿债能力

借款偿还期(Pd):

项目能够偿还贷款的最短期限。

利息备付率:

表示用项目的利润偿付借款利息的保证程度。

偿债备付率:

表示项目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对债务的保证程度。

动态评价指标

财务部收益率(FIRR或IRR):

表示建设项目的真实收益率。

动态投资回收期(Pt’):

表示以项目净收益现值收回全部投资现值所需的时间。

财务净现值(FNPV或NPV):

表示项目收益超过基准收益的额外收益。

财务净现值率(FNPVR或NPVR):

表示项目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

净年值(NAV):

表示项目平均每年收益超过基准收益的额外收益。

静态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公式

评价准则

计算

优点与不足

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

(1)若R≥Rc,则案可以考虑接受;

(2)若R<Rc,则案是不可行的。

按公式计算

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不足的是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指标的计算主观随意性太强。

总投资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若Pt≤Pc,则案可以考虑接受;

若Pt>Pc,则案是不可行的。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指标容易理解,计算比较简便;不足的是没有全面地考虑投资案整个计算期现金流量。

借款偿还期

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项目是有借款偿债能力的。

Pd=(借款偿还后出现盈余的年份-1)+(当年应偿还款额/当年可用于还款的收益额)

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那些计算最大偿还能力,尽快还款的项目,不适用于那些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

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税息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费用

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2。

否则,表示项目的付息能力保障程度不足。

按公式计算

利息备付率表示使用项目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

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当年应还本付息金额)

正常情况应当大于1,且越高越好。

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

按公式计算

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

动态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公式

评价准则

计算

优点与不足

财务净现值*

当FNPV>0时,该案可行;

当FNPV=0时,案勉强可行或有待改进;

当FNPV<0时,该案不可行。

按公式计算

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判断直观。

但不足之处是必须首先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率

一般不作为独立的经济评价指标

按公式计算

净年值

若NAV≥0,则项目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若NAV0,则项目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按公式计算

财务部收益率*

若FIRR>ic,则项目/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若FIRR=ic,项目/案在经济上勉强可行;若FIRR<ic,则项目/案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FIRR=i1+[NPV1/(FNPV1-FNPV2)]×(i2-i1)

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

但不足的是计算比较麻烦;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来讲,其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

动态

投资

回收

Pt’≤N(项目寿命期)时,说明项目(或案)是可行的;Pt’>N时,则项目(或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说明:

在净现值的公式中,ic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理解它将有助于学习动态评价指标;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一个重要的容和可考核点。

(4)综合理解

①Pt与Pt’

静态投资回收期Pt表示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情况下,项目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使用Pt指标评价项目就必须事先确定一个标准投资回收期Pc,值得说明的是这个标准投资回收期既可以是行业或部门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也可以是企业自己规定的投资回收期限,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动态投资回收期Pt’表示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情况下,项目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我们将动态投资回收期Pt’的定义式与财务净现值FNPV指标的定义式进行比较:

从以上两个表达式的对比来看,在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后,只要项目在计算期n年收回全部投资,即可保证FNPV≥0。

由此,就不难理解动态投资回收期Pt’的判别标准为项目的计算期n年的原因了。

在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后,项目获得的净收益在价值上会逐年递减,因此,对于同一个项目,其动态投资回收期Pt’一定大于其静态投资回收期Pt。

②FNPV与FNPVR

FNPV指标直观地用货币量反映了项目在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后,整个计算期的净收益状况,是项目经济评价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指标。

但是,在比选投资额不同的多个案时,FNPV不能直接地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率,而财务净现值率FNPVR指标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反映了项目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是FNPV的辅助性指标。

③FNPV与FIRR

在FNPV指标的表达式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基准收益率ic(又称标准折现率),它代表了项目投资应获得的最低财务盈利水平。

也就是说,计算项目的FNPV,需要预先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它的取值将直接影响投资案的评价结果。

FIRR是指项目财务净现值FNPV为0时所对应的折现率,它反映的是项目本身所能获得的实际最大收益率。

因此,它也是进行项目筹资时资金成本的上限。

通过分析FNPV与FIRR的经济实质,我们就能解释在多案比选时用FNPV和FIRR指标有时会得出不同结论的现象了。

另外通过对比FNPV与FIRR的定义式,我们还能得到以下结论:

对于同一个项目,当其FIRR≥ic时,必然有FNPV≥0;反之,当其FIRR

④FNPV与NAV

净年值NAV是FNPV的等价指标,它是运用资金回收公式将财务净现值等额分付到项目计算期的各年中,反映了项目每年的平均盈利能力。

在进行单个案的比选时,NAV与FNPV指标是等价的;但NAV指标通常用于寿命期不同的多案比选中。

 

⑤经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总结NPV

●FNPV、NAV、FNPVR之间的关系

●FNPV、FIRR、Pt'之间的关系

当FNPV=0时,FIRR=ic,Pt'=n

当FNPV>0时,FIRR>ic,Pt'

当FNPV<0时,FIRRnIRRi

⑥FIRR的计算法:

对于常规现金流量可以采用线性插值试算法求得财务部收益率的近似解,步骤为:

第一,根据经验,选定一个适当的折现率i0;

第二,根据投资案的现金流量情况,利用选定的折现率i0,求出案的财务净现值FNPV;

第三,若FNPV>0,则适当使i0继续增大;若FNPV<0,则适当使i0继续减小;

第四,重复步骤三,直到找到这样的两个折现率i1和i2,使其所对应的财务净现值FNPV1>0,FNPV2<0,其中(i2—i1)一般不超过2%—5%;

第五,采用线性插值公式求出财务部收益率的近似解,其公式为

⑦基准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基准收益率(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

它的确定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i1);

资金成本:

为取得资金使用权所制服的费用,包括筹资费和资金使用费。

筹资费:

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

代理费、注册费、手续费。

资金使用费:

因使用资金二项资金提供支付的报酬;如:

股利、利息。

机会成本:

指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建项目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最好受益。

ic≥i1=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

●投资风险(i2);

●通货膨胀(i3)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综上分析,基准收益率可确定如下:

若按当年价格预估项目现金流量:

ic=(1+i1)(1+i2)(1+i3)—1≈i1+i2+i3

若按基年不变价格预估项目现金流量:

ic=(1+i1)(1+i2)—1≈i1+i2

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1.某投资案寿命5年,每年净现金流量见下表,折现率10%,到第五年恰好投资全部收回,则该公司的财务部收益率为()。

年份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量(万元)

-11.84

2.4

2.8

3.2

3.6

4

A.<10%

B.10%

C.>10%

D.无法确定

知识要点:

1Z101036财务部收益率指标概念与判别准则。

B为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

主要考查对财务部收益率概念的理解。

财务部收益率是财务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解题技巧:

本题由于第五年恰好投资全部收回,所以财务净现值FNPV=0。

则FIRR(财务部收益率)=ic(折现率)=10%。

2.假设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