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564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docx

甘肃省玉门一中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四月月考试题

第一卷(共8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

“清明之日,桐始华。

”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

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

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

“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

”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

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

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

插柳有多种形式。

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

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

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

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

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

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

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

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

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邢莉)

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A.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D.到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课内基础知识考察(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参差/扪参历井

B.萧瑟/呼啸砧板/鸩毒千载/装载歌曲/曲解

C.朔漠/横槊赋诗衣裳/霓裳幽咽/呜咽行伍/琵琶行

D.马嵬/葳蕤商贾/辜负运筹/应酬和诗/沟壑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据崤函之固(名词,险固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副词,坚固,坚决)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道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C.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隔绝)枯松倒挂倚绝壁(形容词,陡峭的)

D.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辈)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

6.下列各组,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所守或匪亲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但见悲鸟号古木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⑥合从缔交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A.①③⑤B.②⑥⑦C.②④⑥D.③⑤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危乎高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初为霓裳后六幺呕哑嘲哳难为听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8.下列词类活用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①则耻师焉②却匈奴七百余里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互己⑤天下云集响应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⑦树之以桑⑧闻舟中夜弹琵琶者⑨问君西游何时还⑩吾从而师之

A.①②⑤B.①⑤⑩C.④⑥⑧D.③⑦⑨

9.下列语句,属于同一句式的是()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相郡。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輮以为轮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⑦使快弹数曲⑧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⑨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⑩生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A.①③⑥B.②⑤⑨C.⑥⑦⑧D.④⑦⑩

10.下列语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是()

A.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B.年十七,好古文。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学不可以已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意思相同,都指下层百姓。

B.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战国四君子:

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孟尝君,楚国贵族,姓田名文;春申君,齐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喉、伯等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贫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听颖师①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③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④百鸟群,忽见孤凤皇⑤。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

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②尔汝:

对话时你来我去,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

③划然:

忽地一下。

④喧啾(jiū):

喧闹嘈杂。

⑤凤皇:

即“凤凰”。

1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嗟余有两耳嗟:

叹息B.失势一落千丈强强:

强壮

C.推手遽止之遽:

急忙D.未省听丝篁省:

懂得

13.从表现手法上看,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B.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B.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D.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14.下列对诗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代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B.“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

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

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

C.“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D.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本题共2小题,共8分)

月圆①杜甫(唐)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流寓夔州时所作。

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

②绮逾依:

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

指月圆。

③列宿:

众星。

15.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

16.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本题共3小题,共5分)

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也。

……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7.以上论述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1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率赂秦耶?

(率:

大概,大略。

)B.盖失强援(盖:

因为。

C.以事秦之心。

(事:

侍奉。

)D.礼天下之奇才(礼:

礼遇)

19.下列各句中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B.灭六国者,六国也

C.铸以为金人十二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四)翻译

20.翻译下列语段。

(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①将《过秦论》中的“然秦以区区之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分)

③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分)

(五)默写

21.按照文字提示,默写相关语句。

(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①《琵琶行》中有多处对“月亮”的描写,诗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有哪些?

请写出:

a:

;b:

;c:

②,。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③《荀子·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④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首先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其次是加强文教德化,使百姓“,”。

⑤“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说的是《咏怀古迹(其三)》中的:

⑥屈原在《九歌》中以“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凋零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杜甫《登高》中的“”一句就受其影响。

⑦《锦瑟》中以采用起兴手法,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⑧《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梨花阿来

①雨打梨花深闭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都是吟咏梨花的诗句。

循着这些诗句所暗示的情感路径,我自己也来发现梨花的美丽。

依我个人的趣味,在同属蔷薇科的春花中,梨花最美。

②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

原因在于它相较其他蔷薇花更厚一些的花瓣。

白色花瓣太薄,就会被花萼的颜色所映照,白色中便渗入了别的色光。

杏花的花萼是棕红的,花瓣便白中泛红。

李花花萼为绿色,白光中便泛出如玉的绿来。

梨花被长长的绿色花柄举起来,相较花冠显得狭小的萼片的绿色就无法透过厚实的花瓣。

于是,眼前五枚花瓣组成的花冠便只是一片纯净清洁的白色了。

这白色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像别的白色花那样反射阳光。

而是吸引着阳光,使那白色变成了一团凝固的光。

十朵二十朵由长长的绿色花柄托举着,簇拥在枝头。

而这如丝如玉的白中,还有非常漂亮的红色点缀。

花将开未开之时,花蕾松动开了,就要绽放的花蕾边上晕着一线浅浅的红。

花朵盛开了,散发隐隐的香气了,引来蜂蝶了,白色花冠中心簇生的雄蕊上,花丝顶着一点一点的红色花药。

古希腊的天神宙斯说过:

只有短暂易逝的,才被我造得如此美轮美奂!

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些油然而生的惆怅。

面对过于美丽的东西,人很容易会生出对于造物神奇的感叹。

③梨树虽是人类成功驯化的植物之一,但还没有驯化成一种仅仅只提供花的观赏性而不结果实的那种纯粹的园林植物。

也就是说,梨在这个世界上,虽也年年开放洁白如云的花朵,但还会结下累累的香甜果实。

④在今天,我们的城市中,任何一种结出甜蜜的果实的植物的出现,肯定是对市民道德水准的一个巨大挑战。

所以,园丁们只植下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树站立在身边。

至于那些引诱我们时时想伸手的,又会于伸手的同时自感道德危机的果树就自然只能生长在城外乡下了。

梨树虽然花朵胜雪,繁盛时漾在半空如云如雾,更能妆点我们的生活,园丁们也不大会给它发放入城镇,让其摇着满枝果实让脆弱的人性接受残酷考验。

⑤最近在罗马,常见街边树上挂着黄澄澄的柠檬与橙子,觉得也非常好看,挂果的树与开花的树相比,也自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但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

我只是有点遗憾,为什么结果的树就不能站在我们城市的中间,散布比花香更为持久的果香?

⑥植物园中有几株苍老的梨树。

那天坐在树荫下,望着开花的梨树出神。

和蔷薇科的其它春天盛放的品种相比,梨树的枝干又最为虬曲苍老。

最显眼的,是梨树厚厚的树皮,黝黑,深深龟裂,主干如此,分枝也如此,更显出枝头花朵娇嫩脆弱的美丽。

仿佛是为了增加人的这种感慨,梨树也为自己制造苍老与娇美的强烈对比。

⑦一个德国植物学家说过,花是人类情感最古老的信使,让我们在观赏的同时看到自己情感深处的秘密。

梨树就是这样,从最显老的枝干上,捧举出最纯净娇美的花朵,让人深味生命的秘密让人的情感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悲伤。

(选自《草木的理想国》,有删改)

22.文章开头作者引用唐宋诗人咏梨花的诗句,有何用意?

(4分)

23.第②段画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梨花的?

请简要赏析。

(4分)

24.第⑤段作者写罗马街边树上所见的风景有什么作用?

(4分)

25.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5分)

第二卷(共66分)

五、语言表达(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走,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还是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D.人民英雄的遗体今天运回了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早早的出门来为他送行,真是万人空巷啊!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记住乡愁》文化内涵浓厚,情感丰富而平实,故事感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传统香文化一直是礼乐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先祖制礼作乐,不是让人穷极口腹耳目的欲望,就是为了让人平息褊狭的好恶,从而返回人道之正途。

2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C.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六、作文写作。

(60分)

29.常有一些同学因为考试失利,挨了批评或跟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矛盾而心灰意冷,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的念头。

请写一篇议论文,劝说这些同学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要求:

注意多思善想,选好立论的角度;中心突出、观点鲜明;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四月月考答案

1.A

2.B

3.C

4.B.(A.shǔsaì/sècuì/cuīcēn/shēn;B.xiāo/xiàozhēn/zhènzăi/zàiqǔ/qū;C.shuòshang/chángyèháng/xíngD.wéi/wēigǔ/gūchóu/chouhè.)

5.C.“可以横绝峨眉巅”,越过,跨过。

6.C(第④句没有通假)

7.D(A……的样子/连词,然而B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动词,演奏/副词,无实义D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C:

①则耻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的使动用法)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活用作动词)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互己(名词作状语)⑤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⑦树之以桑(名词活用为动词)⑧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⑨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⑩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

9.B: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相郡。

(省略句)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③輮以为轮(省略句)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结构后置)⑦使快弹数曲(省略句)⑧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⑨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⑩生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

10.D11.C12.B项,“强”应是“有余”的意思。

13.D项从表现手法是直接抒情,其余为描述性语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4.C。

“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

《听颖师弹琴》一文,借凤凰间接(隐晦)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而《琵琶行》中,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比较直接,比较显豁。

15.答案: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

只需要概括,不要分析;先要判断“几幅”,前三联一句一景,六句就是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如第一句:

天空一轮孤月,清辉洒满楼宇;意思是对的,但语言上就不如“孤月当空,清辉满楼”简洁。

16.答案:

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

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虚中又有实;“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

二是表达效果的分析,这是关键。

17.弊在赂秦

18.A(率:

全都,一概。

19.A被动句(A被动句B判断句C定语后置D判断句)

20.略

21.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2.①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梨花;②都借梨花传达出无限的愁思,与下文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油然而生的惆怅相呼应;③奠定了全文欣喜而又忧伤的情感基调;④与结尾让人的情感在欣喜地同时又感到悲伤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每点1分,写出三点就满分,意思对即可。

2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丝如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梨花的特点;②运用衬托的手法,用一线浅浅的红衬托出梨花的纯白;③按照花期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④从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了梨花的情态,颜色和味道;⑤突出了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的特征。

(每点1分,写出三点就满分)

24.①与上文国内城市中没有挂果的树形成鲜明对比;②表达出果树散布的果香有特别的美感;③并借以流露对国内城市缺少摇着满枝果实的树的遗憾之情,④以及对国人道德水准危机和人性脆弱的担忧之情。

(或委婉地表达了对国人道德水准危机、人性脆弱的经不住考验的批评之意)(每点1分,写出四点就满分)

25.①苍老的树干能绽放娇美的梨花,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②枝干的苍老衬托出梨花的娇美,令人愉悦;③娇美的梨花美得脆弱,令人感伤;④由花及人,使人联想到生命历经沧桑与艰辛,依然可以绽放出美丽;⑤美好的一切可能脆弱易逝,必须懂得深深地珍惜。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

26.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使用正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形容剑门关,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此句说“无路可走”,使用错误;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万人空巷:

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7.C(A缺主语;B杂糅;D关联词搭配不当)

28.C(失陪,寒舍,千金使用不恰当)

29.依照高考评分标准批阅。

单选1.A2B3.C4.B5.C.

6.C7.D8.C9.B10.D

11.C12.B13.D14.C

18.A19.A

26.B27.C28.C(每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