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808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二、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三、消毒方法的使用

 1、粪便:

可用生石灰以1:

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2、食、饮具:

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3、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

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 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4、患者衣、被单:

阳光下曝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

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6、饮用水:

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7、灭蝇:

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8、生活污水:

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9、垃圾:

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防可治。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到“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勤通风、晒衣被”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

⑴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

  ⑵晨检无症状后,儿童方可进入教室。

  ⑶饭前便后要洗手。

  ⑷上一堂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的方法。

  ⑸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⑹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让儿童带回家,并请家长读给儿童听。

  ⑺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

  ⑻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晒被褥。

  ⑼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公共电话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及时消毒儿童粪便。

  ⑽儿童入托时,托幼机构校舍门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⑾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消毒。

  ⑿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

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⒀教职工入园上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

  ⒁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

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⒂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托幼机构,患儿痊愈2~3周后再上班、带课。

  ⒃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

不让患儿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患儿每次大便要消毒,患儿痊愈2~3周后方可入托。

  ⒄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

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

  ⒅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利用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9)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托幼机构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小学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

1、每日晨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做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

2、发现患病学生,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不得接触其他任何儿童。

立即对患儿接触过的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处理。

  3、每天早晚校舍通风和/或消毒半小时。

  4、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课,熟知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

  5、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同学。

  6、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

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

  7、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8、在学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利用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9、每天用消毒液对学校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10、每个学生带给家长一张宣传单,带回家读给其家长听,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1、在流行季节避免不同小学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

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

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家庭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

1、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看护人接触幼儿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彻底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饮食卫生:

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与他人共用餐饮具。

  3、食饮具清洗消毒:

食饮具要彻底清洗定期煮沸消毒。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或煮沸消毒。

4、出行卫生: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5、家庭环境卫生: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门窗通风,勤晒衣被毛巾等,定期清洗玩具。

 

  6、家庭中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风疹预防小知识

一、什么叫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极少发生死亡和并发症。

风疹病毒呈球形,直径50-70mm,中心为核糖核酸和衣壳,外有脂蛋白膜。

风疹病毒不耐热,56℃30分钟完全灭活,对低温稳定,-70℃可保持活力3个月,风疹病毒对人及猴有致病力。

二、哪些人易患风疹,哪些人具有传染性?

风疹病人和健康带毒者具有传染性。

风疹病人在出疹前一周和出疹后一周内都带有传染性。

风疹病人以儿童为主,成人可能有过隐性感染,且抵抗力较强,不易患病。

约有50%的人感染风疹后不出现皮疹或其他症状,成为带毒者。

接种过风疹疫苗和得过风疹的人有免疫力,不会感染风疹。

三、风疹是通过哪些种方式传染的?

  1.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方式。

  2.垂直传播,为先天性风疹的传播方式。

妊娠早期的妇女感染风疹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接触传播。

风疹患儿自粪便、尿中排出的病毒,可经手传播给患儿的护理者。

四、风疹的流行有哪些特征?

 1.地理分布:

世界各地皆有,温带地区发病率高,热带及亚热带发病率低,城市多于农村。

 2.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最高,3-5月份达高峰,夏秋季发病率低。

每隔6-9年发生一次周期性大流行,这与易感人群的积累和人群流动有关。

  3.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发病为主。

妊娠妇女患风疹,可引起胎儿畸形。

五、风疹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潜伏期:

14-21天。

2.前驱期:

约1-2天,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流涕,伴有结膜出血。

3.出疹期:

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部,迅速向下蔓延,一日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疹。

皮疹是细点状淡红色斑疹,面部,四肢皮疹较少,部分融合似麻疹。

而躯干,背部皮疹密集又类似猩红热。

皮疹一般持续3日,故有人称皮疹"一日似麻疹,二日似猩红热,三日即退疹"。

皮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

伴有全身低热,上呼吸道炎、肺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肿大明显。

轻度鼻炎症状可持续5-6天。

风疹病情比较轻,过程短,不会留下后遗症。

六、风疹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寝室、教室要保持开窗通风,尽量到空气流通处活动。

2.尽量减少近期寝室间窜门、聚会、聚餐活动。

3.保持个人卫生和寝室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4.发现病情学生应立即到校医务室报告,并做好隔离措施。

5.患风疹后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多食水果,多饮水。

每天监测体温,预防并发症。

 

腮腺炎的预防常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腮腺炎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以侵犯其它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本病起初症状:

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

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可加重。

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腮腺管呈明显红肿状。

病程一般是1-2周。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以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人口密集和居室不良的处所容易流行。

潜伏期常为14-21天(最短8天、最长30天),多发于5~15岁,但成年人亦可发生。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对该病的预防措施是:

a.在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口较多的电影院、市场等公共场所去;b.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c.病后即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些;d.用药应遵医嘱到医院就诊,遵医嘱隔离冶疗。

 

保护儿童健康积极预防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0-2天,平均14-16天。

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属于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

水痘多发于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水痘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等儿童集体中流行。

  一、传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患者疱疹液污染的物品传播

  三、易感性与抵抗力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尤其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患水痘后个体终身免疫,但可患带状疱疹。

  四、控制和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一般水痘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至接触后3周。

带状疱疹患者不必隔离,但应避免与易感儿童及孕妇接触。

  2、切断传播途径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

可用84液消毒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被污染用品,托儿机构及学校出现的水痘暴发,应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3、保护易感者

  一旦感染了水痘,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病期间不能上学、入托,轻者会在面部留下疤痕,重者可引发脑炎、肺炎及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水痘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难以隔离预防,所以,建议家长尽早对未患过水痘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可到区疾控中心免疫门诊或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门诊接种此类疫苗。

  五、家庭护理

  1、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

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在儿童中目前还未普遍施行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因此预防水痘,主要靠隔离好病儿,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2、发热时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3、嘱咐和管理病儿不要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

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可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戴在病儿手上。

如果疱疹破了,可涂1%的紫药水,如有化脓可涂抗生素软膏。

4、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5、个别水痘病儿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

如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预防流腮、水痘、麻疹、风疹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免疫接种,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抗病毒的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