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222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四“寻觅文言津梁”重难点解析专题四课文目录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仔细理会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鸿门宴/司马迁/融会贯通秋水(节选)/庄子/非攻(节选)/墨子/

【专题内涵解说】本专题由“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因声求气”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第二板块“仔细理会”梳理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句义和文义的常用方法。

第三板块“融会贯通”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

因声求气【因声求气】这一板块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

保证学生读的时间,指导读的方法,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烛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一以记叙为主,一以议论为主;一以散句为主,一以整句为主,糅合散句;一是比较平静的叙述,一是激昂的议论。

一、烛之武退秦师【层次结构】第1段:

秦晋围郑。

第2段:

临危受命。

第3段:

智退秦师。

第4段:

晋师撤离。

【疑难解读】1、第一自然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为何围郑?

(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3、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4、第三自然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明确: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亡郑只对晋有利:

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舍郑会对秦有益:

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唯君图之。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同:

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

郑伯:

直截了当;烛之武:

迂回曲折6、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

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人物形象分析】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辞令赏析】《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

《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本文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

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

  第一层:

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

  第二层:

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反面推理,告之“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层:

从正面来说若“舍郑”,郑国则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害”,既进一步说明了不能灭郑的原因,又为后来秦郑联盟铺平了道路。

从第二、三层来看,烛之武的机警和智慧还表现在:

他能审时度势,明白秦伯是可以争取的。

郑被“晋侯,秦伯围”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但这两件事仅与晋侯利害相关,与秦伯关系不大,烛之武揪住了这一点。

他奉命去说 秦 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在说辞中,表现的却是处处为秦说话,处处为秦打算。

辞婉而理骋。

  第四层:

直陈往事,使秦穆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以此来瓦解秦晋联盟。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于简洁、温文尔雅的劝诫中勾勒出:

晋国言而无信的贪婪嘴脸,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

其言博而奥。

  第五层:

指出晋国灭郑之后,必然“阙秦”。

两个反问句,语气激切,字挟风霜。

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向秦伯指明了谁是真正的盟友?

谁是笑里藏刀的敌人?

谁是你争霸天下的障碍?

就当时的形势来说,秦晋两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烛之武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使“秦伯说,与郑人盟”。

真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的这段说辞,举重若轻,他能揣度时事,抓住矛盾的焦点,深入秦伯的内心,把握其心理;字辞端正委婉,既坦言事实,又不刺激秦伯,也不丧失本国尊严,不卑不亢,理由充分,分寸恰当,使“辞令”呈现出雄辩的逻辑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显示了“行人辞令之美”。

  【写作特点】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

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

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

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

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 秦 君并不是偶然的。

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

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

《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

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 秦 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

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

烛之武在说 秦 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

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 武说秦 君。

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

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 秦 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

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 秦 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 秦 君易于入耳。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 国的 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篇文章,除了描写外交辞令,还有叙事的描写。

无论记言记事,文字各尽其妙,短小精练,活泼生动,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全文总结】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

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

郑国忠于转危为安。

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二、谏太宗十思疏【题解】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

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

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

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

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

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

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

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文章简析】第一段:

1、正面阐述:

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

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

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简)第二段:

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第三段:

1、提出“十思”的内容:

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不纵欲(第5条),要勤勉(第6条),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第7、8条)应赏罚有度(第9、10条)2、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疑难解析】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

包含了什么观点?

明确:

比喻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观点: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其作用何在?

明确:

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3、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明确:

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4、作者如何巧妙地设喻说理?

明确:

①设喻要巧(喻体与本意要相切)②以喻明理(事要俗,理要切)③辞约意明(言简意赅方有用)5、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

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明确: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

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5、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明确: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6、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明确: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从第二段所述来看,作者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于何处?

明确: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宣扬了皇权神授论,这与他的封建忠君思想分不开。

8、“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一句以反问结束全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

明确:

作者以反问的形式启发太宗,讲明了十思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加坚定他实行开明政治的决心。

9、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明确: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重点指津】1、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而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

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加强了说服力。

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对比,使被说明的道理突出来了。

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

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戒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

2、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体又有所侧重。

它大体上是每两句成对,两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因而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

徐此之外,又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两条,也应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条件之内,因为选能择善权在人君。

但这两条与“十思”性质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选能择善。

果能做到“十思”,“宏兹九德”,选能择善,那么,政治前景一片光明:

(从秉性气质、品格能力区分)智、勇、仁、信四种人各尽其长,(从职役划分)文、武两类人各尽其用。

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重要句子解析】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评析:

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

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运用:

(翻译)源头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厚却指望国家安定,我虽然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评析:

这一句是对段首“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这一问题的总结性的回答。

在前文分析了“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的不同结果后,在此郑重地警告: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严肃地告诫: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

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确实切中要害,无怪乎唐太宗读后,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不但取消了当年耗费民脂的封禅“盛举”,而且常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

本言简意深,语重心长,能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运用:

(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写作特点】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仔细理会【仔细理会】这一板块以文本阅读为核心,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融入学习方法的梳理,根据解读内容的需要,穿插历史背景的介绍。

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难词释义】

(1)一词多义类:

负:

①依仗(负其强)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③背着(肉袒负荆)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背弃(负约不偿城)引:

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②拉(欲引相如去)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④掉转(引车避匿)幸:

①侥幸(则幸得脱矣)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③宠幸(幸于赵王)小结:

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2)引申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

穿(乃使其从者衣褐)刃:

杀(左右欲刃相如)舍:

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

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毕:

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归:

送回(毕礼而归之)破:

把……弄破(恐其破璧)急:

使……急、逼迫(大王必欲急臣)【层次结构】课文内容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廉蔺其人。

  此部分第1层(第1自然段)写廉颇功大威勇,第2层(第2自然段)写蔺相如本宦者令舍人。

  这部分是先交待廉蔺两人身份,为后文写廉颇恃功鄙视蔺相如导致将相交恶--和欢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

完璧归赵。

  此部分第1层(第3-5自然段):

相如出使。

写相如受重任,且非其莫属,长于谋略,勇于任事。

第2层(第6-9自然段):

完璧归赵。

写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实现诺言。

第3层(第10-13自然段):

全胜而归。

写相如不怕牺牲,维护国家尊严,立功为上大夫。

  这部分通过"完璧归赵"之事(相如第一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出他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

渑池会。

  此部分第1层(第14自然段):

相如从赵王会渑池。

写廉蔺皆为赵国栋梁,廉颇有政治头脑。

第2层(第15-16自然段):

渑池会。

写相如机智勇敢,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这部分通过写"渑池会"之事(相如第二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他智勇无畏忠诚爱国的英雄精神。

第四部分(第17-21自然段):

将相和。

  此部分第1层(第17自然段):

相如拜上卿。

写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是引发二人关系事情之由。

第2层(第18自然段):

相如退让。

写廉颇鄙视相如而相如退让,照应文章开头的交待,而二人交恶为后文欢和做铺垫。

第3层(第19自然段):

相如言明大义。

写相如借劝其舍人而言明大义,是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此事亦照应相如前二事,其形象更光辉照人。

第4层(第20自然段):

负荆请罪。

写廉颇知过勇改,坦诚可敬,亦衬相如境界高尚。

第5层(第21自然段):

将相和。

这部分写相如面对羞辱而明大义境界高尚而将相和(相如第三件事),也赞美廉颇知过勇改。

【文章主旨】通过描述"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刻画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颂扬了他智勇无畏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的爱国精神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赞杨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

【疑难解析】1、三件事: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

明确:

“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

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

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

完璧归赵―――――――――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辱赵与尊赵的矛盾廉蔺交欢―――――――――私怨与国事的矛盾2、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

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

明确:

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

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

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

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

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

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

3、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明确: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

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

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

面对秦王的易成求璧,赵国君臣深感“矛”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之行。

虎狼之秦易城求璧,城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4、蔺相如出使秦国连写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

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

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

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有“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

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延斥秦王。

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5、“渑池之会”在记载会场情况时,分别怎样描写秦赵御史的/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智谋?

明确:

记载会场情况时,秦御史“前书曰”``````,而赵御史却是蔺相如“顾召”而书的,只待赵王一鼓瑟,,秦御史立即上前大书一笔,借以羞辱赵国,而当蔺相如反击成功,需要记载时,却“顾召”赵御史。

“顾召”即回头招呼。

可见,赵王君臣在秦国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一筹莫展,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该记载时,赵御史尚在云里雾中,须待相如回头招呼才恍然大悟。

此外,“顾召”也同“前书”构成了三层对比:

一是秦赵双方对此,秦蓄谋已久,奸诈阴险,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二是蔺相如与赵君臣对比,赵君臣手足无措,怯懦无能,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拔俗;三是蔺相如与秦君臣对比,秦君臣傲慢霸道,蔺相如有理有节,士可杀不可辱。

6、“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

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

在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着一“会”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è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置赵王于优伶之地,不禁沾沾自喜赵王几近优伶,�面丢尽!

“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

蔺相如挽狂澜于既倒,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容器,其为乐器则为劣等,秦王无奈,击缶助兴,无地自容!

两个动词,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要献丑,秦国君臣满盘皆输!

7、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明确:

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

“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