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796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4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docx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19~24)

难点19平衡结果求取值

通常是由起始数据求平衡结果,反其道则难度增加,若由平衡结果求取值范围,则更难。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若273K下,某容器容积为10.0L,容器内存在如下平衡:

2NO2+4SO2

4SO3+N2

各物质起始量分别是:

NO2:

2.0mol、SO2:

amol、SO3:

4.0mol、N2:

1.2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8.0mol。

只要a的取值合理,按上列数值投料平衡就不会发生移动,此时a为。

●案例探究

[例题]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如图19—1)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19—1所示的可逆反应。

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B和C均为4.0mol、D为6.5mol、F为2.0mol,设E为xmol。

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请填写以下空白:

图19—1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__________。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

其理由是。

命题意图:

化学平衡移动考题,以前是求x的某一个具体数值,本题是求x的一个范围,这主要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

勒夏特列原理。

错解分析:

通常平衡计算题是已知起始量求平衡结果,本题反其道而行之,已知平衡结果,求起始量的取值范围,增大了试题难度,结果:

(1)不少学生不会解。

(2)问答错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左右两容器内温度相同这一客观条件。

解题思路:

(1)由于左侧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左侧气体总物质的量总是:

4.0mol+4.0mol+4.0mol=12.0mol。

当x=4.5时,反应起始时右侧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6.5mol+4.5mol+2.0mol=13.0mol。

要使隔板位于反应器中间,右侧反应最终结果必须是:

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与左侧相等,即12.0mol;这样,右侧反应必须向气体物质的量缩小的方向,即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移动(评注:

原题中说成:

“右侧反应起始时向××方向进行”是不确切的,因为只要可逆反应一开始,就会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

下面求x的最大取值。

方法①(列方程法):

设达到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消耗amol,则:

D(g)+2E(g)

2F(g)

n始6.5molxmol2.0mol

n平      (6.5-a)mol(x-2a)mol(2.0+2a)mol

(6.5-a)mol+(x-2a)mol+(2.0+2a)mol=12.0mol

那么,(6.5-a)mol>0mol

(x-2a)mol>0mol

解得:

x<7.0

方法②(极限思维):

由于起始时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则它的极限结果是nD=0或nE=0,二者具其一或其二,这时x可取最大值。

D(g)+2E(g)

2F(g)

n始6.5molxmol2.0mol

极限①0mol(x-13)mol15mol

极限②(6.5-x/2)mol0mol(2.0+x)mol

由极限①得:

(x-13)mol+15mol=12.0mol,解得:

x=10,此时:

nE=(x-13)mol=-3mol,显然不合题意,应舍去。

由极限②得:

(6.5-x/2)mol+(2.0+x)mol=12.0mol,解得:

x=7.0mol,可见,x的最大极限为7.0,即x<7.0,因为当x=7.0时,nE=0mol,显然不合题意。

(2)只要注意题设:

“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

”显然,当x=4.5和5.0时,右侧反应的温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整个反应器的温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对于左侧反应来说,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建立的平衡,A的物质的量是不相等的。

答案:

(1)正反应7.0

(2)不相等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的,平衡状态不同,所以A物质的量不相同

●锦囊妙计

由平衡结果求取值有两种方法:

1.列方程法:

根据反应移动的方向,设出某反应物消耗的量,然后列式求解。

2.极限思维:

有口诀如下:

始转平、平转始,欲求范围找极值。

极限思维是解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歼灭难点训练

1.(★★★)题设同例题,求右侧平衡不移动时x的取值。

2.(★★★★)题设同例题,求右侧平衡起始时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x的取值范围。

3.(★★★★)若nD=3.0mol,不论平衡如何移动,其他条件同例题,求x的取值范围。

4.(★★★★★)在某条件下,容器中有如下平衡反应:

A+4B

2C+D(正反应放热)

此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而D的物质的量为dmol。

(1)改变a的取值,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并限定达到新的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2到2d之间变化,则a的取值范围(用a和d的关系式表示)。

(2)如果要使本反应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到2d之间取值,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从下面列出的选项中选择)。

A.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反应容器内之压强

C.增大反应容器容积D.降低反应温度

E.减小反应容器内之压强F.减小反应容器容积

附: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

273K下,SO3是固体。

答案:

4.8mol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

右侧平衡不移动,表明起始时,右侧气体总物质的量与左侧相等,为12.0mol。

则:

6.5mol+xmol+2.0mol=12.0mol

x=3.5

答案:

x=3.5

2.解析:

仿照例题,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①:

设右侧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D物质的量增大bmol。

则:

D(g)+2E(g)

2F(g)

n始6.5mol   xmol  2.0mol

n平(6.5+b)mol   (x+2b)mol   (2.0-2b)mol

由n始得:

6.5mol+xmol+2.0mol<12.0mol

解得x<3.5

    (6.5+b)mol+(x+2b)mol+(2.0-2b)mol=12.0mol

由n平得:

    (2.0-2b)mol>0mol

解得:

x>2.5。

可见x的取值范围是:

2.5<x<3.5

方法②:

D(g)+2E(g)

2F(g)

n始6.5molxmol2.0mol

极限7.5mol    (x+2.0)mol   0mol

6.5mol+xmol+2.0mol<12.0mol

由题意得:

7.5mol+(x+2.0)mol+0mol>12.0mol

解得:

2.5<x<3.5

答案:

2.5<x<3.5

3.解析:

仿照例题,本题有两种解法。

方法①:

设反应向右移动而达平衡时,nD减少amol,反应向左移动而达平衡时,nD增加bmol。

D(g)+2E(g)

2F(g)

n始3.0molxmol    2.0mol

n平①(3.0-a)mol   (x-2a)mol(2.0+2a)mol

n平②(3.0+b)mol   (x+2b)mol   (2.0-2b)mol

(3.0+b)mol+(x+2b)mol+(2.0-2b)mol=12.0mol

由n平②得:

(2.0-2b)mol>0mol

解得:

x>6.0

可见,6.0<x<10.0

方法②:

D(g)+2E(g)

2F(g)

n始3.0molxmol2.0mol

极限①0mol(x-6.0)mol8.0mol

极限②(3.0-x/2)mol0mol(2.0+x)mol

极限③4.0mol(x+2.0)mol0mol

由极限①:

(x-6.0)mol+8.0mol=12.0molx=10.0

由极限②:

(3.0-x/2)mol+(2.0+x)mol=12.0molx=14.0(×)

由极限③:

4.0mol+(x+2.0)mol=12.0molx=6.0

则:

6.0<x<10.0

答案:

6.0<x<10.0

4.提示:

(1)A+4B

2C+D(ΔH<0

已知平衡amolamolamoldmol

极限①(a+d/2)mol(a+2d)mol(a-d)mold/2mol

极限②(a-d)mol(a-4d)mol(a+2d)mol2dmol

(横线上式子可不列出)

由极限①:

a-d>0;由极限②:

a-4d>0,且a-d>0;则:

a>4d。

(2)不知道A、B、C、D聚集状态,可排除B、C、E、F选项,从而选D。

答案:

(1)a>4d

(2)D

难点20等效平衡解题模式

等效平衡是指效果相同的平衡,即不论开始条件是否相同,只要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相等。

即可谓之等效平衡。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一定条件下,将2.0molSO2和1.0molO2通入下列容器中:

图20—1

活塞与大气相通,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平衡时SO2的质量分数为w。

则该容器内充入下列物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2的质量分数也为w的是________。

A.4.0molSO2和2.0molO2

B.2.0molSO2、1.0molO2和3.0molSO3

C.3.5molSO3

D.2.2molSO2和1.8molO2

E.4.5molSO2、4.5molO2和1.2molSO3

●案例探究

[例题]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催化剂

2SO2+O2

2SO3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_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____,c=。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命题的基本意图在于以化学平衡这一重要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来考查学生将具体事物抽象为一般规律的统摄思维的能力。

而且由于规律是要求以数字来表示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试题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知识依托: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错解分析:

本题切入容易——

(1)问较易,深入难——

(2)问较难、(3)问最难。

试题很抽象,不能推断出第

(2)问,也就不能推断出第(3)问。

解题思路:

解决本题有两种思维方法:

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都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方法1(归纳思维):

本题对化学平衡的考查由具体到抽象。

这与中学现行通用教材介绍化学平衡的主导思想相一致。

问题在于考生对化学平衡理解的程度。

本题设置了3个小问题,思维力度逐步提高。

(1)问最容易,它可作为解答全题的基础。

对于一个建立了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来说,无论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向反应速度将与逆向反应速度相等,这样就建立了化学平衡。

此时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对于平衡体系:

2SO2+O2

2SO3来说,无论是从2molSO2和1molO2的混合物开始反应,还是从2molSO3开始反应,都将达到完全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

按照上述分析,第

(1)问的答案,显然是c=2。

(2)问则有所不同,其反应的初始态既不是2molSO2和1molO2,也不是2molSO3,而是包含了SO2、O2、SO3三种气体物质,且已指定SO2为0.5mol。

解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如果能够把加入的各初始物质的物质的量转换为等价于a=2、b=1、c=0时,就一定会使反应达到与题设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就实现了题目所提出的要求。

现在题目设定a=0.5,那么对于b,符合逻辑的推断当然应该是

b=

=0.25

接着,要判断c的值,与a=2、b=1、c=0的初始状态相比较。

a、b的差值分别是

Δa=2-0.5=1.5

Δb=1-0.25=0.75

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

Δc=1.5

由于题设的初始状态时c=0,此处Δc为零与1.5之差,也即在

(2)中c=1.5(前已指出a=0.5,b=0.25)。

为回答第(3)问,需将

(1)、

(2)两问中的具体解“升华”为一般解,即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普遍规律。

从a=0、b=0、c=2和a=0.5、b=0.25、c=1.5两组关系中,不难发现下列两式可以成立:

a+c=2

2b+c=2

这是一组有普遍意义的关系式。

它们相当于2molSO2和1molO2反应建立起的化学平衡或由2molSO3反应建立起的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当然,这两个式子也可以写成其他形式。

方法2(演绎推理):

还可以提出另外一种方法,可以通过一次计算使3个问题都得到解答。

设反应在题设条件(2molSO2与1molO2为起始反应物)达化学平衡时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2SO2+O2

2SO3

起始时210

平衡时2-x1-0.5xx

设SO2、O2和SO3为起始反应物,其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和cmol,达化学平衡时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2SO2+O2====2SO3

起始时a   b   c

平衡时    a-y   b-0.5y   y+c

由于上述两个化学平衡是等价的,下列关系应当成立,并构成了一个方程组:

2-x=a-y

1-0.5x=b-0.5y

x=y+c

从上式可以得到

a+c=2

2b+c=2

这就是第(3)问的解。

若a=0,b=0,代入上式,得:

c=2

这就是第

(1)问的解。

若a=0.5,代入上式,得:

b=0.25,c=1.5

这就是第

(2)问的解。

答案:

(1)2

(2)0.251.5(3)a+c=22b+c=2

●锦囊妙计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恒温恒容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

反应物投料量相当。

如在t℃的VL恒温恒容甲、乙两容器中,甲中投入2molSO2和1molO2,乙中投入2molSO3,平衡时两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相等。

若某平衡反应为:

mA(g)+nB(g)

pC(g)+qD(g)

且m+n=p+q,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这时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

相同反应物的投料比相等;若投料物质不一样时,可依反应方程式转化后再作比较。

如温度t℃、体积为VL的甲、乙两恒温恒容容器中,甲中充入1mol的I2蒸气和1mol的H2,乙中充入3mol的I2蒸气和3mol的H2,那么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HI的体积分数相同。

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恒温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

相同反应物的投料比相等。

若投料物质不相同时,可依反应方程式完全转化后作比较。

如3L带活塞的甲、乙两容器,保持t℃和1标准大气压,甲中投入2molN2和5molH2,乙中投入4molN2和10molH2,建立平衡时,两容器中NH3体积分数相等。

●歼灭难点训练

1.(★★★)将2.0molSO2气体和2.0mol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mol。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等于nmol的是()

A.1.6molSO2+0.3molO2+0.4molSO3

B.4.0molSO2+1.0molO2

C.2.0molSO2+1.0molO2+2.0molSO3

D.3.0molSO2+1.0molO2+1.0molSO3

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A和1.0molB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xC(g)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C)。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反应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

(C),则x可能为()

A.1B.2C.3D.4

3.(★★★★)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Br2(g)

2HBr(g)

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见下表的“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不变,对下列编号

(1)~(3)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编号

起始状态(mol)

平衡时HBr(g)

物质的量(mol)

H2

Br2

HBr

已知

1

2

0

a

(1)

2

4

0

(2)

1

0.5a

(3)

m

n(n≥2m)

4.(★★★★★)在一定温度下,把2.0体积N2和6.0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如图20—2所示。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图20—2

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0体积。

试回答: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a∶b=1∶3)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完全相同。

那么:

①若a=1.0,c=2.0,则b=___________。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②若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

题设条件为恒温恒压,凡通入SO2和O2物质的量比与题干相同者都符合题意,不论SO3通入多少,都符合题意。

答案:

ABC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

依据恒温恒容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

投料量相等,将备选项中O2完全转化后,得如下数据:

A.1.0molSO2+1.0molSO3

B.2.0molSO2+2.0molSO3

C.4.0molSO3

D.1.0molSO2+3.0molSO3

与题干比较,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

B

2.解析:

恒温恒容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

①当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不等于生成物的计量数之和时,必须投料量相等(若投料物质不一样,则应依化学方程式转化后再作比较);②当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计算数之和时,投料比相等亦可(若投料物质不一样,则应依化学方程式转化后再作比较)。

依据前一种观点,可知B项可选;依据后一种观点,可知C项可选。

答案:

BC

3.解析:

“平衡不因压强的改变而移动”是此题一个很重要的已知条件。

H2(g)+Br(g)

2HBr(g)~n平(HBr)

(m+0.5x)∶(n+0.5x)∶y=1∶2∶a

解之,x=2(n-2m),y=(n-m)a。

答案:

(1)2a

(2)00.5(3)2(n-2m)(n-m)a

4.解析:

(1)题设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恒温恒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

相同物质的投料比相等(若投料物质不一样,可依化学方程式转化后再作比较)。

就本题而言,不论向原平衡体系中充入任意体积的NH3,还是充入任意体积的比例符合V(N2)∶V(H2)=2.0∶6.0=1∶3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建立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都与原平衡体系中同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先求原平衡体系中N2、H2、NH3的体积:

V(N2)、V(H2)、V(NH3)

N2+3H2

2NH3~ΔV

  1  3   2   1+3-2

        2.0-V(N2)  6.0-V(H2)V(NH3)2.0+6.0-7.0

V(N2)=1.5,V(H2)=4.5,V(NH3)=1.0

则a=1.0,c=2.0时,b的求法为

N2+3H2

2NH3

V平    1.5   4.5     1.0

①  1.0    b     2.0

因为NH3投入的多少对等效平衡无影响,所以

b=3.0

若求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c的范围,须先求加入多少c平衡不移动,即在已充入a体积N2和b体积H2的前提下,先求c的平衡不动量。

当然,这时a、b应为已知量。

设平衡不移动时充入NH3的体积为x

N2+3H2

2NH3

V平    1.5      4.5      1.0

②abx

则当

时,平衡不移动,解得:

x=

(或x=

所以,当c>

(或c>

)时;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

答案:

(1)①3.0逆②c>

(或c>

(2)适当降温或加压降温或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

难点21切割法

晶体结构微观,如何确定晶体内指定粒子的数目,需要通过想象而完成,因此显得特别难。

切割法是突破这一难点的一种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根据图21—1推测,CsCl晶体中:

图21—1

(1)每个Cs+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s+数目为___________;

(2)每个Cs+周围距离相等且次近的Cs+数目为___________;

(3)每个Cs+周围相邻的Cs+数目为___________。

●案例探究

[例题]图21—2中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氯化钠晶体中Na+或Cl-所处的位置,请将其中代表Na+的圆圈涂黑,以完成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每个Na+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_个。

命题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