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8016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docx

旬阳大地复肥A标段工程测量放线施工专项方案修3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编制根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3

第四章测量程序3

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3

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4

第三节工程定位5

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6

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8

第五章基础测量8

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9

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9

第二节垂直度控制10

第三节标高控制:

11

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11

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1

第一节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11

第二节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12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12

第八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12

第一节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2

第九章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14

第十章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4

第一节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14

第二节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15

第三节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5

第四节测量管理制度16

第一章编制根据

1、规划局放线办和建设方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

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

3、本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其它现行质量验收规范。

4、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

5、《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建设部)》

6、《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7、资料收集,土方开挖之前需收集的资料主要有:

地质勘探报告、地下管线资料,根据上述资料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实际情况,编制确定开挖路线、开挖方法等并编制详细的土方施工方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

职工经济适用房A标段

2

建设单位

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

西安思维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4

监理单位

陕西华秦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5

勘察单位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

6

施工单位

陕西长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7

建设地点

陕西省安康旬阳县鲁家坝

8

建筑面积

25253.91㎡

9

结构类型

剪力墙结构

10

质量标准

工程符合国家GB50300-2013各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等级

11

工期要求

总工期为580天

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从场地平整、建筑位置测设、基础施工、建筑物结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轴线定位和高程测量;为了检查基础沉降的位移,在施工过程和一定使用期间内需要进行变形观测。

施工测量是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先导,也是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指导的有效手段。

因本工程属于群体建物,工程量较大,由A/B二个单体工程组成,各个工程之间的高差与工艺流程都有关系,因此在放线时一定要注意。

第四章测量程序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测量小组,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

1.测量工作量大,其结构形式复杂,外形变化多样,结构高程变化多,测量的工作量很大,测量精度要求高。

为此,项目成立专项测量小组,制定专项测量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2.基础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难度大。

工程轴线繁琐,场地狭窄,车辆较多,这很容易破坏测量的固定桩。

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需要首先作好充分的准备。

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内业的准备工作,二是外业的准备工作。

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才能使施工测量工作顺利有序地进展,有效地减少无谓的返工和质量缺陷。

1、内业准备工作

内业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必须学透图纸,把所有施工图全部看明白,并进行审核。

掌握要施工构筑物中测量放线地形图的重点、关键。

二是准备各种需用的资料、测量器具,资料方面如坐标及有关水准基点的绝对标高;器具方面要准备好需用于工程中的各种仪器、工具、材料,并重点检查仪器的完好性、灵活性。

三是研究该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应注意的重点、关键部位,与工种之间的配合,安排好测量工作的实施计划,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展。

2、图纸的学习掌握重点

对建筑总平面图,主要掌握朝向、水准标高(即定的0.00为绝对标高多少、房屋之间的间距、地物。

为室外准备或草测场地提供依据。

对建筑部分图纸,主要掌握首层平面图的轴线条数、编号,轴线(或开间)之间的尺寸,查看总尺寸与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相符。

记住和了解这些尺寸,主要为建筑定位放线之用。

对结构部分图纸,首先是掌握基础平面图。

要与建筑图核对轴线、尺寸,确认无矛盾后,放线才不会引起下一步施工的出差错。

如未绘,则要及时提出,在土建施工时能放出线定出位置,方便施工。

3、有关资料及器具的准备

施工测量放线所需资料是根据所建工程的地域、环境、位置,以及所建工程的结构构造等因素去准备的。

房屋以方格网定位的,就要查阅该地区方格网的布点情况的资料;了解水准基点的位置以及考虑如何引进,并确定在新建筑附近什么位置设立施工用的水准基准点。

本项目测量仪器一览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经纬仪

KOLIDA

1

水准仪

DS3-A

1

激光铅垂仪

DSJ-2

1

第三节工程定位

根据建设方和放线办提供的放线依据和资料,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对本工程进行定位测量,并请规划局放线办认定。

本工程建设单位书面及现场指定的坐标控制点和高程点如下:

A标段工程的平面位置依据河堤线及派出所围墙线相交点为准,A标段工程现场高程测量依据:

鲁家坝西桥头南侧河堤向南靠河边第二根立柱地平面高程235.20m进行高程控制。

根据以上控制点,用经纬仪引测4个控制点到现场内适当处将其保护起来。

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

(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用经纬仪投放出各轴线。

主控轴线位置时,均布引线,并设置定位桩,用砼保护起来,并用红油漆作为测量标记。

(2)平面控制点标桩的保护

平面控制网点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

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易产生下沉和位移)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负责保护,并负责定期复核。

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

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25mm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将其浇灌于混凝土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

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混凝土围护。

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

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部门,申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代表进行验线。

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3、本工程的控制网分为基础及裙楼轴线控制网,主楼轴线控制网。

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内建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2)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建设单位和遵义市规划局提供的高程点建立高程控制网。

用水准仪测设到场区作半永久性水准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第五章基础测量

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根据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将经纬仪架设主轴线控制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得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正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2)在进行基础顶位放线前,以建筑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在基坑的护壁面上用墨线弹出各轴线十字线,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3)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轴线长度

允许偏差

L<30m

士5mm

30<L≤60m

士10mm

60<L≤90m

士15mm

90<L

士20mm

2、基础部分标高控制

(1)基础标高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挖孔桩或基坑的井圈上,便于施工中使用。

(2)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于士3mm。

(3)基础放样程序:

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施工至第二层板面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

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

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2、楼层上部结构周线垂直控制,采用外控制和内控结合的方法。

下面一人,上面二人配合放线。

轴线引测到楼层后,与外侧到边梁的轴线复核,合格后放细部轴线。

3、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每个单元需要做四个控制点位,按照控制点位置用100X100X5钢板作为标记点。

在钢板面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用墨线弹出作为标志。

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x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能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5、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用激光铅垂仪向上投测。

6、楼面的标记基点上不得堆放材料等东西,顶板排架避开放线点。

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8、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限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9、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经纬仪放出四条控制线。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出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

第二节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用经纬仪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出墙大角边竖直通线。

第三节标高控制

每层柱拆模后,应在距本层楼面标高500mm高度的柱上弹出一条水平墨线,并用红色油漆标记,以此作为控制的依据,也作为楼地面和窗台、门洞的控制高度依据。

1、标高传递:

在建筑物正立面和侧立面结构的外墙上各设两处标高传递点(主楼可在电梯井道内),作法为在距楼面标高0.5m的钢筋砼柱上用红色油漆作标记,采用水准仪测出标高至楼面,作好标记。

2、传递误差:

按三级水准测量为准,并且每两层作一次全高的校核工作并用鉴定过的50米钢尺向上量测。

3、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

士2mm,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士10mm。

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第一节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第二节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应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用经纬仪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上层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电梯井壁的垂直度是测量控制的重点之一,每层井壁的垂直度误差<5mm,井壁全高的垂直度误差<15mm,井壁的尺寸误差小于规定值。

第一次井壁脱模以后,测出井壁的中线,用红油漆作为中线标记,以后施工中,把中线向上投测,并每两层作红油漆标记一次。

在楼层放线时,弹出电梯井的边框线,并延伸到楼面上500mm,以便井壁的中线相互校核,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复核。

第八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第一节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观测单位进行)

(1)沉降观测的目的:

1)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

(2)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

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2)地基回弹观测;

3)地基分层与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4)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如表2-1所示。

表2-1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中误差(mm)

相邻点高程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复核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0.30

(n为测站数)

3、沉降观测点设置:

按到图纸设计设置沉降观测点;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7、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

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位、观测次序。

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

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

第九章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以上有关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施工测量记录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

/T185-2009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或若干册装订。

第一十章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表2-2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KOLIDA

1

工程

开工

即组

织进

2

水准仪

DS3-A

1

3

激光铅垂仪

DSJ-2

1

4

钢卷尺

50mm

2

7.5m

3

5.0m

4

5

水准标尺

5m

2

第二节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表2-3

姓名

岗位名称

薛门门

技术负责人

吴世兵

质检员

彭方斌

施工员

刘佳

测量技术员

龚德群

测量工

第三节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第四节测量管理制度

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公司技术部制定的《计量器具管理实施细则》。

3、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

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6、经常与专业测量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上。

7、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

8、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9、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10、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

 

陕西长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