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83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docx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

放大镜下晶体教学评语(共6篇)

第1篇: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教师

韩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

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1/3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

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物质

味精

记忆中

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

(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

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

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32、制作我们的晶体

师:

(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

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

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

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3/3

第2篇: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教师:

韩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

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

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物质糖盐味精记忆中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

(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

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

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师:

(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

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

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

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第3篇: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通过两个实验,观察晶体、制作晶体,并进行食盐记录。

3、通过欣赏各种晶体,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

放大镜、(白糖、食盐,都为粗颗粒的)味精各1包、玻璃片1片、蜡烛1只、火柴

1、试验单、书本。

师:

制作的食盐和味精的晶体,浓盐水、滴管、采集的晶体标本PPT:

各种晶体PPT,观察和制作提示教学流程:

一、观察常见的微小晶体,了解晶体的特征

1、引出研究的问题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用放大镜来观察,我们今天继续用放大镜观察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的物质,叫晶体。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白糖、食盐、味精他们都是晶体,谁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一画这些晶体。

2、实验一:

借助放大镜观察晶体观察提示:

实验器材:

放大镜、食盐、白糖、味精

思考:

放大镜下的细微颗粒和肉眼看到的颗粒形状一样吗?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学生汇报,先介绍白糖的观察结果:

小组长汇报后组员补充,汇报完后,询问其他同学的看法,了解大多数同学的观察情况,得出:

白糖的颗粒形状是正方体。

依次介绍味精和食盐。

汇报完后请学生概括:

谁能来总结性的说说观察的结果?

师提示:

不同晶体颗粒形状怎么样?

同种晶体颗粒形状怎么样?

生回答。

总结:

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3、观察其它晶体,概括晶体的共同特征

二、自制晶体实验二:

制作晶体

实验器材:

蜡烛、食盐溶液、味精溶液或白糖溶液、玻璃片实验猜想:

我们制作的晶体和未融化前的晶体会一样吗?

操作提示2:

(1)把玻璃片用木夹子夹住,在离外焰5厘米以上的位置加热,缓慢移动玻璃片,使受热均匀。

(2)有一半的溶液析出晶体后就不再加热,让水分自然蒸发。

(3)请仔细观察结晶的过程,和结出晶体的颗粒形状。

师:

已经看清楚操作提示的小组来领材料。

2、学生领取玻璃片,制作并观察晶体。

学生领取玻璃片,制作并观察晶体

学生反馈,教师帮助不成功的小组寻找原因:

是因为加热过度,晶体失水的缘故。

3、学习制作大晶体

师出示自己培养的大晶体,学生观察,阅读课本第9页学习培养的方法。

建议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培养。

三、回顾课前的问题

反馈学生的课前提问,能解决的解决,不能的引导课后再研究。

第4篇: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

鸣矣河小学田静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

3.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4.了解晶体用途。

5.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

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

2.演示材料:

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

教师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2.描述:

学生描述这些晶体的不同和共同特征。

3.小结:

这些物质,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

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

1.谈话:

白糖、食盐或碱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今天我们来仔细观察它们。

2.观察:

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3.汇报交流: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盐和碱面的样子。

三、制作晶体

1.对话:

我们自己也来制作晶体。

2.对话:

我们在四年级时怎样分离食盐和水?

用了哪些方法?

3.小结:

我们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是减少水分,即把食盐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食盐重新析出。

另外还有一种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4.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得到的,如海水蒸发可以得到盐的晶体。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

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石晶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制作方法是减少水分法。

步骤如下:

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

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

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

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它。

5.分组制作晶体:

学生用白糖、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6.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食盐或碱面晶体,并画图记录。

7.对制作晶体的活动进行小结。

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1.欣赏更多的晶体:

教师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晶体。

2.讲解: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

如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叫做激光晶体。

例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

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我们今天的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

如果没有这些半导体晶体,我们就不能看到高清晰度的电视,也不能清楚地听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亲人传来的声音。

此外,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

利用这种晶体做光源,人们就能在一根头发丝般的光导纤维中传递几十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

3.小结:

晶体的用途还很多很多。

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

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犹如冰山之一角,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五、课外延伸,了解有关晶体的知识,观察身边更多的晶体。

教后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观察了昆虫世界之后又探索的新的领域——晶体,晶体非常美丽也非常有用,但学生对晶体是陌生的。

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晶体,但什么是晶体学生不知道,感觉很神秘。

本课是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种晶体:

白糖、食盐、碱面入手进行研究的,让学生知道其实晶体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晶体。

第一个环节,本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这三种物质,再用高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然后把用放大镜观察的晶体形状画下来,让学生知道晶体都是有着各自一致的几何形状的微粒。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自制晶体,学生非常投入,食盐的晶体很容易制成了,但是白糖的晶体怎么样都看不见,学生产生了争论,有的人说白糖不是晶体,我让学生课下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虽然在课上关于没有看到白糖的晶体,但我相信学生在对晶体产生了兴趣,一定会圆满解决这个问题,下节课一定告诉我答案。

第5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教学反思教科版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避免发生,但是我忽视了)。

我让学生提取晶体,当年学生制成了糖水和盐水两种液体,我随口就说你们随便提取那种晶体吧!

好了,有点学生提取盐的晶体,有的学生提取糖的晶体。

当时我还暗自得意,这下子学生有收获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向着我预料的方向发展:

提取盐晶体的小组没有问题,能够提取到白色的晶体,但是提取糖的晶体的小组就不对了,加热的玻璃片开始没有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加热的糖水开始变成咖啡色,慢慢的开始颜色变深,呈褐色了,还有一股香味,学生高兴极了,继续加热并没有出现糖的晶体,继续冒泡,我马上想到生活中的现象了,做红烧肉的时候把糖直接加热就可以溶化了,我犯了一个生活中的错误,这个可怎么办啊?

当控制好学生后,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学生说了很多,基本都是停留在推测的表面。

具体什么原因,我也把握不准,解释说盐和糖的熔点不同,盐的熔点比较高,而糖的熔点比较低。

我又问学生,对于今天的提取晶体的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一个学生说:

一种提取晶体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物体,每个物体都应该有独特的提取晶体的方法。

我很高兴,学生在科学方法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课后,我上网查阅了资料:

盐的熔点:

804摄氏度,糖的熔点185--186摄氏度。

看来我还是解释对了,还好没有误人子第。

反思这节课:

教学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由于没有认真细致的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但有时确实不会考虑到),导致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把生成的意外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进行展开教学,一来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因为“意外”而被科学家引起重视的,二来也可以让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三来可以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意外”有何不可?

当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应该的、都是好的,这次,我只是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意外”,才没有搞的一团糟。

所以平常让学生做的实验教师最好事先做一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才会有个全面的把握。

用心爱心专心1

第6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

(二)教学反思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本课以食盐、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观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

课前除了为每一个小组准备现成的晶体观察材料之外(食盐\\\\味精\\\\白糖),还应制做准备些通过水分蒸发而结晶出来的晶体,这样的晶体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

而这些晶体的制作,教师应早做准备,如果靠自然蒸发,盐结晶过程较短,而白糖和味精的结晶过程较长,所以要提早一两天准备,以免影响教学。

在观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时,应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样子,通过控制放大镜的发放来保证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然后再安排利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活动,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晶体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味精、白糖是“有规则外形”比较肯定,但对食盐的规则外形比较怀疑,因为在放大镜下,食盐晶体颗粒并没有如此规则的形状结构,这是因为我们提供的食盐小而潮,学生观察到的往往不是一颗食盐晶体,再因为这些食盐加工的原因,所以形状看上去是不够规则。

这里应该肯定学生的发现,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可以将后面“制作晶体”的教学内容提上来,制作一杯饱和浓盐水,然后滴在玻璃片上进行加热,制作出食盐晶体。

这样的食盐晶体,就比较有规则,并且细节特征更加明显。

考虑到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就只制作一个食盐晶体,课外要求学生依此方法制作白糖、味精等晶体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了晶体特征后,应结合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晶体图片,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

像雪花晶体这种越是奇妙而漂亮的,越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晶体的观察兴趣。

对于矿石晶体,可以结合学校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进行观察以加深认识。

制作一个大晶体,有一定难度。

作为拓展活动,也就有弹性了,学生能在课外制作出一个大晶体,就给加分。

其实,我们买来的海蜇皮中,经常就有大块的食盐晶体,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给学生看一下,激发他们制作大晶体的兴趣。

用心爱心专心1

放风筝教学评语

大学教学评语

大学英语教学评语

教学评价评语大全

教学大赛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