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310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生命教育课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教育课标.docx

《生命教育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教育课标.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教育课标.docx

生命教育课标

黑龙江生命教育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

四、课程管理建议……………………………………………

五、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社会竞争压力日

益加重,加之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使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

道德观念、健康意识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面临严重的威胁与

挑战。

为培养青少年学会尊重与珍惜自己的生命,获得身体与个性全

面、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其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给予有效帮助和正确

引导。

同时,鉴于目前学校开设的各专题教育分散、不系统、难以发挥

应有作用的现状,急需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规律,整合

各专题教育,吸纳相关教育资源,组成生命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地对青少年进行生命关怀教育,以开启生命智慧,提升人生境

界,实现生命意义。

因此,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生命教育》课程是在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rl以学生为

中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线的具有综合活动性质的地方课程。

本课程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在生命中的教育和为了生命的教育;是教育

者根据生命的特性,在个体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爱

护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彼此尊重和敬畏生

命,并在交互影响中实现创新生命、幸福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

《生命

教育港程是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

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

值教育、死亡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目的、有计划、有

系统地开设,旨在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

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生命教育》课程是以生命的活动为圆心,以认识生命、爱护生命、

发展生命和幸福生命为主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

需要,对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

育、毒品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多个专题教

育进行有机整合为四个领域即生命与自我教育、生命与他人教育、生命

与社会教育、生命与自然教育的一种课程形态。

综合性体现在生命教

育内容的综合、课程类型的综合、课程实施途径的综合、教育形式的灵

活多样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拓展整合上。

(二)实践性

生命教育是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不仅通过语言或理论,而更多地通过生活实践来教育人,既源于现实生

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这决定了生命教育必须是围绕现实生活而展开的

各种实践活动,从而给人以心灵震撼和人格陶冶,促进人的成长和

发展。

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

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必须强调活动的真实性和体验性,只有真实,孩

子们才能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

的意义,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三)人文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不同年

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并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门课程。

其设置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身价值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位置,

围绕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关注学生情感世界

和生命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而展开的,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进而使学生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乐趣,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和谐持续的发展。

(四)开放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教育,具体表现在多方

整合拓展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注重开放性与现场生成性

的教育过程、多元多样的教育评价、从课堂到家庭到社区及青少年活动

基地的广泛延伸的教育时空等。

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

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

景的学生学习需要。

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广泛存在

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体验与内化。

只有将

生命教育的课程放到广阔的社会、时代与文化背景当中,帮助他们不断

扩展并丰富其学习经历,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生活意义,才能真正促进

个体生命成长,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基本理念

(一)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价值

以生命为本的理念强调在课程建构中要回到生贫之中,遵循生命

之道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义为核心,不仅要关怀自己

的生命,还要关怀他人的生命,不仅要关怀人类的生命,还要关怀其他

物种的生命,使万物和谐共生,以实现生命快乐、幸福、自由地发展。

于这一思想,本课程强调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愉悦、

民主、宽松的生命成长空间,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孩子鹦I导学生用客

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使他们更加珍爱生命,珍惜人生,体悟生

命的价值。

(二)以平等为前提,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生命的个体形式是具体的、独特的、丰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

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

生命在总体上具有多样性,本课程强调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不将人类个人意志强加给其他生命,

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对个体生命来说,都是独一无二

都是生而平等的,都有存在、生活、发展的权利。

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和

权力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

尊重生命体现在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尊重生命的兰

性及其共在的生命世界。

因此,本课程提出不分地域、国家、种族

种,无论贫富、有无残疾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使他们i

生命的尊严,这是生命公平、公正的体现。

(三)以回归生活为基点,坚持生命教育无痕

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

生命以生活为载体,生活是人的

生命的存在形式,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

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生活乐趣。

因此,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学的

生活实际,以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事件等为内容,遵循理论与生活

统一的原则,采取活动、体验、启发、陶冶、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潜

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验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使学生在体验中认同、内

省和自悟,而不是强硬的教化和驯化。

学生只有在这种无痕的活动和

体验中接受教育,才能产生震撼生命的共鸣。

(四)以和谐为目标,营造健康的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的历程中进行的,一个健全的生命会在社

会、自然、自我之中获得养料和力量,继而成长和发展。

生命向内探索

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系,生命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

会和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

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四种关系中得以

体现的。

因此,生命教育课程要帮助学生追求并建立这种人与自我、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尊重、爱护自然界、社会中的各

种生命体,领悟建立和谐、良好、健康的共生环境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生

命教育的目标课程。

(五)以自主探究为路径,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

自主性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人的生命成长是自主、能动的,具

有自主权,包括人的生理发展和精神发展都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发展

的主动权只能在自身。

生命教育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生命教育

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和分化性;进行分层活动、分组探究、分类指导,

使学生的生命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

因此,生命教育应挖掘

学生的生命潜能,尽可能地适合每个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为他们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生命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为前言,阐述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

路。

逸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

知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动与表现。

第三部分为生命教育内

容标准,按照1--9年级的顺序,逐年级地描述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

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第四部

分为实施建议.曲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

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五个部分组成。

作为地方课程,本标准的设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的结构,在“以生

为本”和“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生命的高度立足于生命的特性,

以提升生命价值为核心,以实现幸福生命为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及实际需求,按照生命发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围绕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的主线,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

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四个领域中逐步展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实际的内容,使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有效载体。

生命教育内容涵盖广泛,在横向上,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民族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归纳整合为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教育、生命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生命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生命与自然关系的

教育的内容。

并且,本课程以个体生命为着眼点,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生命,实生

命的和谐与幸福。

生命教育在纵向上,围绕个体生命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层砍

1.认识生命。

了解生命的基本特性、生命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

影响生命成长的主要因素,理解生命中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懂得生

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

2.爱护生命。

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掌握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

学会处理生命危急时的干预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预防各种

伤害生命事件的发生。

3.完善生命。

保挣心理和隋绪健康,促进社会l生良好发展,形成积极

乐观、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合理规划人生,追寻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体悟自我实现的幸福。

在生命教育三个层次中,认识生命是基础,爱护生命是关键,完善

生命是目的。

三者在递进中紧密相联,缺一不可。

每一节课主题内容

的设计,可围绕这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展开,以实现本节课目标。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按照年级(1q年)由低到高的顺

序分段,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三个层次,围绕个体生命活动的四方面关

系,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采取同一主题,螺旋上升

的方式加以组织,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体验到感悟,进而内化

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深人,贯穿全书,形成了由低

到高、各年段上下衔接、逐步递进、全面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命

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是为突出生命教育课程实践性和体验性

特点,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设置的。

这些活动带有一定的典

型性、指导性和启发性,应当融人教育教学中,并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重要依据,但教材编写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造和补充。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生命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发生发展的现

象和规律,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帮助他们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态度和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生命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关爱环境、珍惜资源、尊重人类

文化的多样性和关注全球发展的责任意识,并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

会做人,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体悟到生命的价

值和意义,完善健康人格,为其生命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

1.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教育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个体生命的孕育以及生命中的各种生理和心理

现象;认识生命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认识两性差异;学会自我情绪的表

达与调控;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掌握

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能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生命与他人关系的教育

熟悉开放的国际视野下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

生命的共在性以及他人存在对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人与人

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共同合作、彼此尊重、善于沟通;同情弱小,积

极面对人际冲突,树立宽容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健康的

人际关系。

3.生命与社会关系的教育

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个体生命首先要社会化,适应社会的要求。

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的个体生活方式;学会处理个人

与集体的关系,既要维护个体的正当权益、权力和自由,又要遵守所在

群体、社会的制度、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引导学生

思考死亡与人生的问题,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还要了解世界的伦理,关心人类的生存危机,树立地球村的观念,实现

全方位生命的意义。

4.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教育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有存在的权

利,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爱护环境,善待自然,建立生命共同体,实践保

护地球的守则;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即可持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的可持续发

展的价值观、责任感与行为方式。

2.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反对宿命论,能够不断地进行生命的自我体

验和省思,体悟生命的神圣与可贵,培养乐观主义的生命态度。

3.增强学生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待

生命的美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自然的意识和环境伦理价值观,逐步养

成关心和爱护其他生命及自然环境的行为习惯。

5.培养学生开朗合群、善于沟通与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他们

把对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他人和自然,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具有坚强

的意志品质。

6.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不分种族、国家、地域,平等友好相处,

帮助弱势群体,具有正义感和宽广的人类情怀。

(三)行动与表现

1.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活动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在

参与中体验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的重要意义,进而养成对自

己、他人、社会乃至其他物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2.通过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感染和

陶冶,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的行动。

3.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积极向上地生活,恰当、健康地

与他人交往,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引导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所有生命的权利,能够

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中,正确地

实施自己的行为与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各年级有机衔接、综合交叉、循序渐

进、全面系统地反映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小学阶段(I--6年级)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

长发育特点和生命的起源,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

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内容标准(1年级“年级)

一年级

年级

模块

内容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生命与自我

1.熟悉人体的外部瑾奄,.了

解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

亍解人的感觉器官:

眼j耳、

口、鼻的功能及作用。

从外部

形态充分认识毕贪l准2,。

2.了解龋齿的形成,培养良

好的个人口腔卫生习惯。

3.培养良好的个人用眼卫

生习惯,做好眼保健攫,凹自

良好的视力对人生存的重要

性。

4.掌握有效预防水痘、沙眼

的知识,维护生命健康。

5.初步感知生命的由来,知

道是爸爸和妈妈共同给予

的。

6.初步树立饮食安全意识,

不食腐败变质食物、“三无”

食物等。

....

7.认识身边的危险源,例如:

萑囊燃銮套臻督露

面等。

学会防火、防煤烟爆

气,形成注意个人安全的意

识.根高毕命的安伞保障。

1.出示身体结构图或观察身

体,明确身体每个部位的位

置;做器官贴图或指认游戏

开展小竞赛了解各部分名称

及作用。

2.观看相关图解资料或通

过故事了解龋齿的形成,感

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交流

保护牙齿的方法。

3.观看相关图解资料了解护

眼方法;参观高年级学生做

操,并通过做一做的方式掌握

正确的姿势,开展规范性眼操

比赛。

4.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或采访家人等活动,了解预

防水痘、沙眼的方法,在班级

内举行交流会。

5.让学生欣赏成长照片、讲

述自己在哪些地方象爸爸,

或象妈妈?

6.讲饮食安全小故事;观看

相关专题宣传片;模拟情景

表演。

7.引导学生收集图片或资

料,通过图示使学生明确不

该做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分组模拟情景练习,掌

握正确做法。

10

_

年级

模块

内容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8、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

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明确良

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成长

历程中的必要性。

9、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

性,促进生命个体健康成长。

10.初步认识自己的独特

性,喜欢自己,知道自己是一

个有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独立

仑体:

由此让学生更加关爱

自己的生命。

11、掌握突发自然灾害来临

时自救自护的方法,保护生

命安全。

8.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

记录一周的学习情况,定期

汇报。

对学习习惯好,效果

突出的学生开展奖励活动。

7..牙展窒衣、整理书包等小

擂赍比赛;并让家长协助完

成孩子独立性培养的活动;

通过老师阅读材料和讲故

事,让学生建立自立意识。

10.说一说我与其他同学的

不同之处。

开展夸夸自己、

夸夸别人的活动;让学生画

画毯董别人的不同地方;组

织寒子游戏,看谁能让父母

最快找到自己,强化学生对

自己生命个体的关注。

11.讨论突发灾害来临时的

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演练。

生命与他人

1、了解新同学、新环境,提

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学会与同学相处,初步感

受伙伴关系的重要,让擎笙

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

!

.组织开展自我介绍、找朋友

等造艄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2.模拟情景表演,交流体会。

生命与社会

初步了解生命,观察生命由

生到死的过程,明白生命只

有一次,让学生形成珍爱生

命的意识。

观塞植物、动物死亡的图片,

了堡什冬是死亡;教师通过讲

故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死亡。

生命与自然

1.了解身边的自然世界,让

堂掌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受生命体的丰富性。

2.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

可以养花或小鱼,观察身

边有生命的事物,互相交流;

馋可以通过卡片识读的方式

认识生命体的多样性。

乏到校园、街道、公园中走

毒奄覆t蹙受大自然的美好;

收集相关图片做展示。

年级

模块

内容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二年级

生命与自我

1.了解流行性腮腺炎、中暑

表现,初步掌握预防方法,提

高学生维护生命健康能力。

2.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

况,了解男孩与女孩成长的不

同,有初步的性别角色意识。

3.了解身体的界限,认识三

类不同的身体接触,区分善

意和恶意的接触;学会保护

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

4.了解简单的家居安全常

识,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应

对技巧;掌握基本的紧急求

助和自救方法;了解野外活

动时的安全知识。

5.注意游戏活动和锻炼活

动中的安全。

不做危险游

戏,不模仿危险动作。

强化

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消除

学生成长中的危险因素。

6.通过活动训练培养学生记

忆力,提高学生记忆品质,并

以此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7.消除小学生易恐惧的心

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状态。

8.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

好,让学生的生命历程丰富

多彩。

1.请有过经历的同学现身

说法;老师和学生共同编辑

板报。

2.观看图片或视频资料,从

服饰、性格等方面区分性别

的不同。

3.采用教学道具,例如:

布娃娃做模拟情境训练,不

管陌生人还是自己熟悉的.人

都是不可以接触自己身体隐

私部位的。

4.故事引入,分组情境表

演;掌握ll0、120等紧急救

护电话的拨打方法,能够说

清楚时间、地点和情况;通过

听故事掌握与陌生人往的

技巧;通过观看漫画或图片

了解野外活动的安全知识。

5.进锄的模拟情景练习;

观看漫画图片,了解哪些行为

是危险的;有条件的学校可组

织临酎联新闻捆遒或倾听小

案例,加深学生安全意识。

6.开展记忆比拼等竞赛活

动,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7.让学生画出或写出害怕

的事情;同学间交流克服恐

惧心理的方法,引导孩子养

成独自睡觉的习惯。

8.组织学生开展特长展示

会;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养

成积极情趣。

年级

模块

内容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生命与他人

1.掌握受到他人欺负时的

应对方法。

懂得文明行为的

重要性,了解小学生的文明

礼仪,让自己成为维护校园

文明礼仪的使者。

2.学会面对老师、家长、同学

的批评,学会面对学习和游戏

活动中的失败,提高学生的耐

挫折性和坚韧性。

3.懂得关爱家人,感受爱与

被爱的快乐和幸福。

1.情境练习、模仿练习,学

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或者通

过看漫画等,知道受他人欺

负时该如何保护自己;采用

观看图画等方式了解小学生

应遵守.的文明礼仪,并建立

奖励机制,强化学生的良好

行为。

2.情境表演、听故事、做团

体训练中的突出重围、接受

现实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耐

挫折性。

3.讲述在成长历程中家人

最让你感动和体会最深刻的

事情;开展为家人每周洗一

次脚活动;开展快乐家庭照

片展;开展“感恩父母”的团

体活动。

生命与社会

1.初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

识。

2.学会合理安排假期,增加

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以

增长学生的生存能力。

1.讲述班级中体现责任的

事例;开展主题情景剧表演。

2.与父母共同制定合理假

期计划,利用假期去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