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84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教学法试题五套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A.加强大脑营养 

B.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C.加强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D.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

9、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根据(B)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

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

D.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

10、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B)

A.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课程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传授知识

11.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B)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

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考试分数高与否

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12.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C)

A.教师

B.教师和学生

C.学生

D.以上三点都不是

13.有教师在讲静脉的结构和功能时说:

“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想出个办法,长出了瓣膜”,这位教师这样讲,违背了讲授的(A)

A.科学性和思想性

B.思考性

C.系统性和逻辑性

D.兴趣性

1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D)

A.洋葱根尖的培养应从实验前3~4天开始

B.让洋葱底部接触到杯内水面,以培养出根尖

C.待根尖长到1~2厘米后,剪下备用

D.剪下的根尖首先应染色、在经漂洗、解离后制片

15.一个测验对同一个学生施测多次,其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则可认为这个测验具有较高的(B)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D)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17.标准化考试是(A)的考试

A.具客观而规范的标准,对误差作严格控制

B.用标准分来评分计分

C.由专门的测验机构编制并组织实施

D.采用选择题等客观试题进行

18.生物学考查不常用的方法有(D)

A.课堂提问

B.作业

C.书面测验

D.观察法

19.教材分析的顺序是(C)

A.钻研大纲→分析教材体系→明确目的→确定方法

B.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方法

C.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体系→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确定方法

D.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分析教材体系→确定方法

20.培养中学生记忆力常用的方法有(D)

A.加强大脑营养

B.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C.加强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课程标准是 

教学 

、 

评估 

、教材编写和命题的依据。

2、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 

引导学生,学生是 

主体

3、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还是提问,从一个完整的段落来看,其基本结构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引入、介入、核评

4、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中学生物学实验分为:

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5、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

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和选择课程资源。

三、判断题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课堂中的学习是获得大量信息的过程,所以应采取接受学习,并且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2、在竞争学习情境中,个人达成目标的努力会妨碍别人达成目标;

在合作学习情境中,个人达成目标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人达成目标。

因此,合作学习中不存在竞争。

3、只要都参与教学中,就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太绝对)

4、备课就是教师写教案的过程。

(备课包括:

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选择课程资源)

5、考察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考察他掌握知识的数量。

6、陶行知提出教学应具有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7、惩罚是控制行为的消极刺激手段,运用惩罚后,学习者的反应发生的频率会减少,所以惩罚不是一种强化手段。

(强化技能中的语言强化:

表扬、鼓励、批评、处罚)

8、运动员通过观看新闻报道知道服用兴奋剂能使自己的成绩快速提高,这不是一种学习行为。

9、实验教学中,小结环节包括态度、学习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的总结。

10、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

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

第四题,简答题,每题4分,共四题。

共16分。

1.简述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简述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内容(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

3.简述直观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4.

(1)直观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5.

(2)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3)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7.(4)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8.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9.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10.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11.(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12.(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五、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

1、教师在讲解DNA分子的结构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DNA分子结构发现背后的科学史故事,又通过动态图来展示语言难以表达清晰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加速了学生的理解进程。

再如在讲基因的表达时,即使通过课本上的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具体的表达过程,而利用多媒体动画便可以使整个过程完整清晰的表达出来,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以上这些教学实例均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

(1)、请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目的和作用。

(3分)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空间。

(2)、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和要点。

目标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直观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反馈原则;

最优化原则。

2、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板书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1)、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2分)

问答式

(2)、说出运用板书技能所应遵循的原则。

(4)

1、根据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2、设计版书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

以字为例,字形要正确,不能写错字,字体要端正,写字的笔顺要正确。

除文字外,板书的语言也要规范,书写的形式要工整,不能潦草,马虎。

3.板书设计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4.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写道教案上。

六、教学设计题(12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体要求是:

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某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其次介绍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最后简单的交代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依据上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并能用能量流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能量流动的过程,树立自学的意识及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初步学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感悟并发现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

(卷二)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在(A)

A、检查学习,巩固知识B、激起动机,建立联系

C、传授知识,形成知趣D、明确目的,形成概念

2.下列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目的的是(A)

A、获得反馈信息B、引起学习动机

C、明确学习目的D、激发学习兴趣

3.以下不能体现STS教育特点的是(D)

A、概念领域B、创造力C、过程技能D、模拟描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C)

A、要求学生及时表达

B、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C、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

D、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观察过程

5.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D)

A、概念图包含交叉连接

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C、概念图是按照递进的形式表现的

D、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6.简易教具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C)

A、时效性强B、设计新颖C、推广快捷D、材料易取

7.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根据是(B)

A、教学内容和教具价格B、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C、教学时数和学生年龄特点D、教学时数和教具价格

8..在学生独立实验的主要环节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A、组织教学B、指导性谈话C、演示实验D、学生操作

9.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B)

A、导言B、教学进程C、教学板书D、教学设计

10.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参透吸水,显示了知识哪个方面的分析(C)

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11.生物教学活动的特点是(C)

A、有针对性、有鲜明性B、有随意性、有趣味性

C、有组织性、有计划性D、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12.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具有较鲜明的特性,指的是(A)

A、过程性B、针对性C、鲜明性D、趣味性

13.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形成果(D)

A、创新意识B、探索勇气C、交往能力D、结题文章

14.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C)

A、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B、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C、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

D、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人类的文明

15.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同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过程,属于下面哪类教育观念(B)

A、新的教育价值观B、新的教育过程观

C、新的教师观D、新的学生观

16.设计板书要注意(B)

A、直观性、说理性和判断性B、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C、叙述性、抽象性和直观性D、合理性、诊断性和发散性

17.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C)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B、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

C、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18.下列不属于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的是(B)

A、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B、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C、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9.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A)

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外在动机

C、强调信息的储存D、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20.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B)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 

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二、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备课就是教师写教案的过程。

(备课包括:

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选择课程资源)

2.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问题,通过亲手实验而获得新知识,这属于探究性实验。

3.生物学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制定的,而单元目标、教学目标和课时计划是由生物学组长制定的。

(单元目标由学科组长制定,教学目标、课时计划由教师计划)

4.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刺激与行为的形成所遵循的规律中的频因律。

5.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材料但不传递学生知识,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属于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6.在教学过程中的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

(期中考试属于形成性评价)

7.耶格的STS课程的五个学习领域包括:

概念、过程技能、创造力、态度和应用与连结。

8.教师走到学生身边,站住,倾听讲话,观看其活动,或做到正在进行讨论的小组边,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这体现的是活动强化。

(动作强化)

9.在讲授“人体的免疫功能”时,老师问:

“ 

假如你过敏了怎么办?

如果你父母对花粉过敏,那么你是不是也对花粉过敏呢?

”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属于悬念导入。

10.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

语音和吐字、音色和音域、语调和节奏以及词汇和语法。

(音量和语速)

三、填空题(共10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2、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3、在心理学领域中,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4、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我监控,二是教学监控。

5、板书的类型有:

提纲式、表达式、图示式、综合试、计算式。

6、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集中小节、领悟主题、巩固练习。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提问、讲解、导入、教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等。

8、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教的工具和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9、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10、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导入的结构顺序。

1引起注意

2激起动机

3组织指引

4建立联系

2.备课需要怎么做?

1了解学生

2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

3选择课程资源

3.突出重点的方法有哪些?

1指出重点的意义,引起关注和重视

2以直观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全神贯注地思考

3估计出可能遇到的障碍,采取巧妙的办法

4用时间来保证、用语言来强调、用板书来体现、用重复来强化、用联系来巩固

4.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5.合作学习的含义有哪些?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2教室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哟啊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五、分析题(共1题,共15分)

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

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

答:

(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

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

①不适度的自尊心;

②学习动机不强;

③意志力薄弱。

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卷三)第三组期末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讲解技能类型的是(C)。

A.解释式B.描述式C.提问式D.原理中心式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D)

A:

实验法B:

分类法C:

调查法D:

观察法

3.在探究技能中,能够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对整个探究的事件做一个将要被证实的陈述的是:

(A)

A.构建假设B.预测C.推论D.辨别控制变量

4.关于布鲁纳的发行学习描述正确的是(A)

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外在动机

C强调信息的储存D强调教师指示性的语言信息

5.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A)

A.以学生为中心B.以书本为中心

C.以课堂为中心D.以教师为中心

6.变化技能的目的不包括(D)。

A.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B.利用多种感官信息传输通道传递信息。

C.唤起热情,丰富学习环境。

D.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7.通过放映各种有声有色,能动能静,变化多样,新奇生动,以及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教学影片,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的方法属于演示技能类型方法中的(B)。

A.展示法B.声像法C.分析法D.归纳法

8.先行组织者是指(C)

A教师

B学生

C和学生交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

D学习材料

9.下面错误的是(D)

A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B科学教育是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

C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

D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10.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A)

A.经济的需要B.情感的需要

C.应用的需要D.求知的需要

11.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C)

A.因果分析B.要素分析C.层次分析D.网络分析

12.下列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的是(A)

A.体验B.模仿C.应用D.使用

13.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是(B)的不足之处之一。

A.模型B.标本C.挂图D.替代物

14.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的方法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A)。

A.系统归纳B.比较异同C.集中小结D.领悟主题

15.比较容易掌握的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B.经验导入C.原有知识导入D.直观导入

16.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下列不属于生物教学评价的是(B)

A.诊断性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配置性评价

17.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的是(D)

A.进行多次评价B.采用多元方法C.兼顾多重目标D.配置性评价

18.在教学过程中的年段考试、期中考试等教学评价属于(A)

A.形成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9.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植物叶片标本,使学生认识正常叶、虫叶和病叶,该情景属于实作评价中的(A)

A.辨认试验B.样品模板C.仿真表现D.结构化表现测验

二:

填空题

1.不同类型的导入,都有相似的顺序包括:

_引起注意______、___激起动机____、组织指引、建立联系。

2.板书的类型包括:

提纲式、表格式、_图示试______、_综合试______、计算式和方程式。

3.根据以下概念图,可以知道__节点_____,_连线______,__连接词_____,___层次____是概念图的四要素。

4.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__先前概念_____是如何转变为_科学概念______的理论。

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_______、__能力_____、_心理倾向______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6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的过程,要注意走出“____以教材为中心____________”的误区,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处理教材。

7._行为主义学习理论_______________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有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___认知主义学习理论_____________把学习看做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知、辨别、和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8.教案只能反应出实际教学的_预测______,因此在应用中不能__固守_____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9.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_教师______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__建构自己的知识__的过程。

10.生物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____和__教学场景的直观.

11.简易教具制作的原则_科学性原则_____、启发性原则、_实则性原则___、简易化原则、____艺术性原则____、安全性原则。

12.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__解剖学实验_____、生理学实验、__分类学实验_____。

1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效标参考_____评价和____常模参考__________评价两种。

三:

判断题

1.建构主义的来源是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对)

2.儿童行为主义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的性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对)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