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841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3精选教育文档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

1、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选择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之一。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  )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土地买卖相当的频繁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确立

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2.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A.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B.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C.商人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D.农产品成为商品流通主体

3.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

这带来的影响是

A.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4.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

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

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

这说明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5.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宦官田全操凭借辟仗使之权,强征休祥坊民的地课。

坊民300余人聚集抗议,后又与田全操手下的吏卒发生殴斗,事件以坊民获胜而告终。

这表明当时

A.城市平民经济实力和自信心增强

B.市民力量增强能够左右政局发展

C.传统城市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D.晚唐宦官专权受到民众有效制约

6.

1644-1883年,越南各王朝共派出60多批使者到中国,贡品主要有金香炉、沉香、白色土绢等,清朝皇帝的回赐物品总价值一般会高于员品,以显示大国风度。

这表明古代中越贸易往来

A.中国对越南商品需求量大

B.有利于中越经济文化交流

C.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

D.促进了中越商品经济发展

7.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

“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奢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

材料说明宋代

A.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

C.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8.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

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

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

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

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9.

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到:

“(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

”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10.

《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这表明东南沿海

A.农业经济转型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C.经济地位上升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11.

战国时某改革家基于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实施“平籴法”,把好、孬年成各分为上中下三等,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

这一做法(  )

A.加速了井田制度的瓦解

B.遵循了市场的价值规律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D.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2.

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从“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的。

上述现象表明

A.西汉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B.西汉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C.地契成为土地所有权凭证D.西汉政府禁止开垦荒地

13.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

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

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匹,有通宵不寐者。

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其衣食全赖此”。

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

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15.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面、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16.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B.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C.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D.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17.

淸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

“米每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每石,自五钱至九钱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

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

”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

据此可推知

A.官员腐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B.货币按税已取代了实物赋税

C.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俸禄改革

D.为强化集权克扣地方的军费

18.

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

”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19.

汉初,土地荒芜,民生凋弊。

汉高祖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穀、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汉文帝及臣僚晃错等人均提倡“孝悌力田”、“贵粟贱商”。

这表明()

A.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B.抑商是当时统治者的现实选择

C.重农抑商思想在中国开始兴起D.重农抑商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20.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21.

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C.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22.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比例下降为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比例上升为70%左右。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23.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24.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正确的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①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

黄宗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A.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B.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农产品尚未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D.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

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

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

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

……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

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人就把中国视作廉价劳动力的无尽源泉。

1845年左右以后,厦门、汕头建立起输出苦力的网络,送往美洲,主要是秘鲁的银矿与古巴的甘蔗园。

19世纪中叶,苦难的民众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先是出发前被关进棚屋,之后被堆叠在船舱,许多人死于途中。

然而这种刺激起来的或是自发的移民浪潮却引起美国工会的敌视,种族仇恨高涨起来。

山东与黄河下游的中国农民也纷纷迁至东北定居下来,东北人口由1910年的1500万增至1940年的4400万,同时,广州人、客家人、福建人大批迁往东南亚的法属、英属、荷属殖民地,两者构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口迁移现象。

——据(法)谢和耐著《中国社会史》整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人口迁徙有何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环境对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影响。

下面是某同学读过白寿彝著《中国通史》后,整理的一个公式:

工商业发展=(生产工具十生产技术十劳动力十生产关系十市场)×政治环境指数

该公式表明,政治环境具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工商业发展的各要素。

(注:

若用数字表示政治环境,当政治环境良好时,“政治环境指数”>1;当政治环境恶劣时,“政治环境指数”<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某一时期的政治环境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问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685年,康熙皇帝宣布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设立粵、闽、浙、江四大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此后,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无力接待外来商船。

于是,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俗称“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行制度,乃是清廷实施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英国对华贸易垄断权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

1842年“十三行”在战火中走向消亡。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

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

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XX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3)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这两个外贸公司都在19世纪中期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有何不同?

试卷答案

1.材料指出“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可以推测当时已经有了土地买卖,但不能说明其频繁,故A项错误;材料“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可以得出古代已经有了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故B项正确;耕者有其田强调按劳动力分配土地,材料只有土地所有权的证明,不能证明劳动力均有土地,故C项错误;地契是个人所有土地的依据,故D项错误。

B

2.B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材料“后获得政府许可”说明政府仍是食盐贸易的主要垄断者,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于购田置地”可知,该商人用田地来守财,体现了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商人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主要是指政府放松对其身份的各种限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主要体现他靠食盐贸易发财,农产品在明清之前就已经成为商品流通主体,故D项错误。

3.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经济政策。

据“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对外贸易的繁荣”可得出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而是国内市场,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阐释的明朝修改海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对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制度的落后,而不是题意的原因,故D项排除。

4.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庄园经济的发展。

据所学可知儒学在汉朝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且材料中阐释的佛寺庄园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没有涉及儒学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中无信息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佛教庄园的影响,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可得出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中央集权受到威胁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5.A

本题考查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反映唐朝后期宦官田全操凭借特权强征休祥坊民的地课,引起坊民300余人的聚众抗议,最后坊民与田全操手下的吏卒发生殴斗并以坊民的胜利而告终,反映唐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平民经济实力和自信心增强,故选A。

B、D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唐朝时期城市格局仍以坊市制度为主,故C错误。

6.C

古代中国兴盛朝贡贸易,这种贸易通常“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日的在于宣扬国威,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故答案选C项。

其它三项都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7.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宋代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度而不是冲击,排除A;材料提到“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但不等于政府放松了监管,排除B;“人文思想兴起”不符合史实,排除C;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闾阎之卑,倡优之贱”“尚多奢侈,未合古制”“衣冠之制,上下混一”说明“消费观念的变化”,故D正确。

8.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材料主要提到租佃关系下“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能够调动佃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故D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生产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不抑兼并”,排除A、B、C。

9.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利玛窦在明朝后期来到中国,此时正是明末农民战争时,排除A;“维持生存”需要的是农产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手工业领域,排除B;明朝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符合题意,故C正确;明朝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开始居主要地位,排除D。

10.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从材料“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可知土地由种植粮食作物变为种植经济作物桑树,农业经济发生转型,故A正确;1600年时“传统手工业受冲击”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东南沿海与其他地方的比较,看不出“上升”,排除C;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排除D。

11.考点: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分析:

本题以李悝变法为内容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考查李悝变法中“平籴法”对小农经济的作用.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平籴法”是在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这样可以平衡粮食价格,防止商人垄断粮价,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故C项正确.

“平籴法”的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巩固封建统治,与井田制度的瓦解无关,故A项错误.

“平籴法”虽然遵循了市场的价值规律,但是不是题意的主旨,故B项错误.

“平籴法”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故选C.

12.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土地私有制在战国时期确立,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并无买卖交易发生”矛盾,故排除;据材料“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可知地契成为土地所有权凭证,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矛盾,故排除。

13.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材料没有反映官营与私营手工业的地位问题,故A项错误;纺织业属于农户的家庭副业,纺织业发达,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据材料“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可得出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突出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14.B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租佃关系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产生的,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知管子主张用分户经营取代集体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故B项正确;重农的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提出,而管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故C项错误;分户经营并不能说明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

15.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工匠、名医、名卜等通过技艺,均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效益,可见当时社会价值体系出现了多元化,故选B。

战国以来直至明清,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始终且根深蒂固,故A错误;C、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6.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发展。

分析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见,古代中国秦汉至明清时期,传统的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故A错误;汉代丝织业中心在关中仅长安一地,其他均分布于黄河下游地区及四川一地,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