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087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

精选教案范文《三借芭蕉扇》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写了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悟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性格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借芭蕉扇》精选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6个生字,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象声词使表达更具体生动。

2、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体会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复述课文。

3、品读原著,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品读原著,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学过程:

课前激趣:

师: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

播放音乐《猴哥》

师:

刚刚播放的音乐赞扬的是谁?

生回答:

孙悟空。

提问:

说说你对他的印象。

生回答:

……

师:

孙悟空有很多经典的动作和语言,谁能来表演他的动作或语言。

生表演xx的动作和语言

(设计意图:

课前通过看视频,听猴哥的音乐,能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课堂,并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表演孙悟空的经典动作和语言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看学生对孙悟空了解多少,三是为了解孙悟空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复述课文做铺垫。

一、课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故事《三借芭蕉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

4、教师相机板书:

怎样借?

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看到课题质疑,一是看学生通过课题读出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懂之处,二是学生提出问题让课堂学习有了方向性,三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只有能提出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视野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检查预习

1、三借芭蕉扇,扇还有一个读音。

指名读:

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朝孙悟空一扇,扇起一阵狂风,把孙悟空刮到天上去了。

2、提问:

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3、生回答:

扇字做名词读扇shan,做动作时读扇shan。

4、师:

这篇课文很有趣,语言很有特色,比如课文里很多地方都用了拟声词。

课件出示:

前面有一座xx,燃着大火。

前面有一座xx,呼呼地燃着大火。

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

提问:

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火很大,句子更生动形象。

出示另外两句带拟声词的句子,指名读。

B、铁扇公主没留神,咕噜咕噜把孙悟空也喝到肚子里去了。

(吞的声音)C、天空起了乌云,沙沙地下起雨来,好凉快哟(轻轻地读)

5、你会用拟声词说话吗?

6、学生用拟声词造句

(设计意图:

扇字的读音检查是让学生知道扇的两种不同的读音,在作动词时读第四声,在作名词时读第一声。

而且扇字在课文里出现了很多次,检查能让学生把字音读准确。

拟声词的检查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象声词使表达更具体。

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把拟声词装在心里,灵动起来,培养他们对拟声词的敏感度和会自如地使用。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

扇的读音清楚了,拟声词的作用明白了,现在就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快速地浏览课文并完成桌上的学习单。

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填写。

自主学习一:

三借芭蕉扇

怎样借

结果

一借(3-5)段

彬彬有礼借

被扇飞

二借(6-15)段

变作小虫逼

借假扇

三借(16-21)段

xx妙计骗

得真扇

师相机附板书:

礼被扇跑

逼借假扇

骗得真扇

师小结:

你们看,这就是文章的层次,瞧,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你们真是了不起。

(设计意图:

设计学习单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既让学生感到新颖,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又让学生学会了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培养了学生快速扑捉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四、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师:

了不起的你们平常阅读写人的文章时,会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形象?

生回答:

1、通过抓关键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体会人物形象。

3、抓事情的经过。

师:

你们谈到的都是一些很好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体会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二:

xx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请默读课文,划记重点语句,做好批注。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板书体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出示文段:

(1)A、一借芭蕉扇

“师父,我借芭蕉扇去,你们在这儿等着。

”孙悟空翻了一个跟头,来到了翠云山。

他向铁扇公主行了个礼,说:

“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

”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故意说:

“你等着,你等着……”

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朝孙悟空一扇,扇起一阵狂风,把孙悟空刮到天上去了。

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C、教师小结:

动作是“行了个礼”,语言中用上了“请”字。

说明“一借”时,他很有礼貌。

(2)A、二借芭蕉扇

“铁扇公主,快把你的芭蕉扇借给我老孙!

铁扇公主还当孙悟空在大门外叫唤呢,说:

“不借,不借,就是不借!

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

“哎哟,哎哟,饶命呀!

我把扇子借给你,你快出来吧!

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C、教师小结:

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直打滚,侧面反应了孙悟空的聪明,让铁扇公主吃点苦头,才借到了扇子。

说明孙悟空是个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人。

(3)A、三借芭蕉扇

这个假牛魔王说:

“听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我心里可着急了。

你把扇子借给他了吗?

”铁扇公主说:

“我给他一把假芭蕉扇,这会儿呀,那猴子也许让火给烧死了。

”假牛魔王说:

“真的芭蕉扇呢?

拿来给我瞧瞧。

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

xx办法巧妙、有勇有谋。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通过抓关键词句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借就借了三次,真是一波三折,可见借扇过程困难重重,可孙悟空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再说那铁扇公主骄横跋扈,故意刁难,孙悟空敢于和她斗智斗争,最终靠他的足智多谋成功借回芭蕉扇。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略读课文是让学生把以往学到的略读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自主学习,所以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说说平时阅读写人的文章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形象,接着让学生用上这样的方法体会本堂课中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这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交流和汇报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表达出来,让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五、复述课文

1、师: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有趣吗?

这故事是三借芭蕉扇,你最喜欢哪一次“借”?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这一次“借”来复述。

2、提出要求:

分角色表演或讲故事……

3、小组内练习分角色合作表演和讲故事。

4、小组xx汇报

(设计意图: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或讲故事,是对前一个环节的升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对人物形象更深刻地理解。

也是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的体现和学生能力的体现,这一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1、师:

同学们刚才表现得很精彩?

这么精彩的片段,原著中是怎么写的。

2、出示原著片段

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

“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

”铁扇公主笑道:

“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假牛魔王道:

“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

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

”铁扇公主说:

“大王放心。

”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

3、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4、提问:

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借?

(第三借)。

5、我们看课文里的第三借,出示课文里的第三借

这个假牛魔王说:

“听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我心里可着急了。

你把扇子借给他了吗?

”铁扇公主说:

“我给他一把假芭蕉扇,这会儿呀,那猴子也许让火烧死了。

”假牛魔王说:

“真的芭蕉扇呢?

拿来给我瞧瞧。

”在这儿呢”铁扇公主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

6、男生读原著,女生读课文。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原著还是课文呢?

我们的课文是白话文,原著是文言文。

其实文言文写的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是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当你好好品读原著时你会发现很多妙不可言之处。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并不局限于语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乐趣,并由此爱上语文,爱上母语。

于是我在这里安排了原著和课文的对比读,让他们不仅仅读课文,还可以去品读原著,去爱上原著,去感受经典带来的魅力。

七、课堂结语

师:

《西游记》是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

生回答: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杨俊说:

考查明代社会,不可不看《西游记》,外国人研究中国更不可不读《西游记》。

可老师觉得,考查中国历史不可不看四大名著,外国人研究中国更不可不读四大名著。

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古典醇香,感受那无穷的人格魅力吧!

(设计意图:

推荐四大名著,把阅读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板书设计:

26、三借芭蕉扇

一借礼被扇跑足智多谋

xx二借逼借假扇敢于斗争

三借骗得真扇不怕困难

副板书:

怎样借?

结果?

抓关键词,抓人物描写

教学目的:

一.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分段落复述课文。

二.通过熟读课文,认识孙悟空3借芭蕉扇的经由,学习孙悟空不怕难题、勇于斗争的精神,感受名著魅力。

三、通过学习文本,引诱学生主动想象,主动思索,主动浏览。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课件

教学进程:

1、导入:

一、前人很喜欢用"3"字,譬如李白就曾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中国传统小说也常常用"3"字来编写故事,譬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3碗无非岗";《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隋唐演义》中有陈咬金"3斧子定瓦岗";《西游记》中有"3打白骨精",还有咱们今日要学习的"3借芭蕉扇"。

二、出示、读课题:

3借芭蕉扇

(读课题明白:

①通过"3"感受到借芭蕉扇的不易。

②首要讲了孙悟空3借芭蕉扇,扇灭了大火。

③课题的关键词是"借"④描红"芭蕉"。

小结:

标题是文章的1扇窗户,透过窗户,当真察看,细细揣摩,咱们常常有新的发现。

2、总体掌控:

3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想了甚么设施借,效果呢?

请同砚们当真地读一读课文,说一说。

(1借,逼,铁扇公主给假扇;2借,骗,牛魔王骗回芭蕉扇;3借,打,铁扇公主献扇)[申明:

门生要与文本进行有用对话,首选得总体掌控文本,进行根本的概括。

]3、精读:

一、在三次借扇中,你对孙悟空的哪次借扇最写意?

请当真地读一读,并能说说你写意的理由。

二、交换:

第三次:

写意的理由:

借到了芭蕉扇;擅长(合作)借助外部气力:

"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勇敢善战:

"恶战";

不满意:

武力征服,如攻打伊拉克。

铁扇公主是无可奈何的献,而非毫不勉强地献。

练习:

(一)具体描写:

众神围得水泄不通、恶战。

(二)指出夸大的适当应用,有利于宣染氛围,把故事写生动。

(三)通过"叫"与"请"的对比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四)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第一次:

(若无生答,便请门生匡助教师答)

写意的理由:

机灵:

第二天;钻到肚子里;"3扇"

不满意:

粗心粗糙:

拿了扇子"满心欢乐",却不辨真伪。

练习:

(一)想象孙悟空入铁扇公主肚的情形。

设施:

平生读,余生闭目想画面,说画面。

(二)复述。

第二次:

写意的理由:

机灵:

伪装牛魔王欺骗芭蕉扇,设施奇妙。

不满意:

粗心粗糙:

拿了扇子因为性急,只知道了使扇子变大的口诀,却不问若何使它变小;识假八戒。

这也是他借扇失败的首要缘故。

练习:

(一)通过对话诵读,领会角色差别,情况差别,语气也差别。

法子:

先逐句进行。

给门生准备的时候:

再总体。

4、总结:

一、通过3借,饱满了人物形象,终究扇灭了火焰山,继续西行。

(齐读八、九自然段)

二、你想对xx说些甚么?

三、你还晓得哪些《西游记》的故事。

四、恰是因为孙悟空的机灵大胆,唐僧师徒才得以战胜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

(播放《敢问路在何方》)

5、尾声:

本节课的收场其实不代表着咱们思惟的停滞,读到这儿爱思索的同砚确定又有了很多新的题目,课后无妨写在书上,我们下节课再来商讨。

教师这儿也想到两个题目:

本文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三借吗?

"3"于此处还有特其它含意吗?

"芭蕉扇"真的是"借"来的吗?

借用在标题中妥贴吗?

有更好的标题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品评课文语言。

2、领会课文写法,认识夸张的手法,感受课文借助动作、神情、语言来刻画孙悟空形象的方法,学习选择材料。

3、感受孙悟空神通广大以及敢于斗争、足智多谋等性格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品评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2、过渡:

今天,我说是来和大家一起上课的,实际上,我是想请各位同学帮我一个忙的。

还要感谢你们的老师给了我一个请各位同学帮忙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知道,课文是根据原著改写的,我觉得有些地方写得不是特别好,课前我对课文的6处句段进行了修改,重写了一篇课文,我对自己改写的课文很满意,我甚至还想请这本书的主编把课文换成我改写的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我写的课文?

二、品读课文

在把我改写的课文寄给教材主编之前,我想先征求一下各位同学的意见。

因为课文是给大家读的,所以各位同学的意见非常重要。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帮我比较一下,究竟是课文好,还是我改写的课文好。

1、自主品读,要求

先读读改写的课文,再读读课文,找出改写的课文和课文6处不同的地方,在改写的课文中画出来,想想:

是老师改写的课文写得好,还是课文写得好?

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只要能说出理由就行。

你想到的可能就是的答案。

2、互动品读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段品读。

品读目标:

(1)感受课文“夸张”的手法。

(2)感受课文是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情等具体表现主要人物孙悟空的性格特点的。

(3)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设想重点品读句段:

第一自然段描写火焰山的句子,孙悟空借扇被扇出五万多里的句子,钻到铁扇公主肚里借到假扇的句子,越扇火越大的句子,变成牛魔王骗到真扇的句子,大战牛魔王的句子

随机品读要点预设:

(1)这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

若要翻过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水。

点拨要点:

我写得不是简洁明了吗?

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

点出夸张的手法,想象:

假如你就站在火焰山的旁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2)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取出扇子一扇,把悟空扇出五万多里。

点拨要点:

“无影无踪”是一个成语,有什么不好的?

夸张,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比一比,我读我改写的句子,你们读课文,如果你们读得效果确实比我改写的句子好,我就接受你们的评价。

(3)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痛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点拨要点: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的?

好在哪里?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仿佛看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大家的交流和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谁能猜到我感受到的孙悟空是怎样的人?

(4)他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

点拨要点:

火苗比人高,不也能说明火很大吗?

一扇比一扇大,怎样读?

这样的情况有没有想到?

哪个词?

没有想到一扇比一扇大,怎样读?

(5)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

“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

”铁扇公主笑道:

“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假牛魔王道:

“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

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

”铁扇公主说:

“大王放心。

”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

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

“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

”铁扇公主道:

“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

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

”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里,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

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点拨要点:

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

孙悟空装牛魔王装得像不像?

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学做捶胸动作,练读孙悟空的第一句话;想象说孙悟空第二句话的动作、神情;体会第三句话中悟空的细中还有粗。

分角色读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的对话。

朗读体会最后悟空和铁扇公主动作行为中的得意和气绝的心情。

(读到最后的句子“悟空记在心上……径自出了芭蕉洞”我好像看到了孙悟空脸上的一种表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心情,是什么表情和心情?

)我觉得这段话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孙悟空的一些性格特点,你们能感受出来吗?

(6)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

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

牛魔王抵挡不过,大败而逃。

铁扇公主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点拨要点:

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

战斗如何?

用什么词来形容?

文中哪几个词能体现出来?

夸张,练读“水泄不通、岭动山摇、天昏地暗”表现“恶战”

孙悟空带着怎样的心情与牛魔王恶战的?

怒读。

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拓展品读

承认课文比改写的课文好,并质疑:

难道课文就达到最的程度了吗?

提出要求: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展开想象,写得更具体些、生动些?

交流点拨要点:

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与主要人物有关的内容,能表现他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内容可以再展开想象,具体描写,其他则不必再详写了。

粗心:

不知道变小的法子,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去

守信用:

把扇子还给铁扇公主

点拨:

课文主要表现孙悟空神通广大、足智多谋、敢于斗争、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所以对孙悟空的粗心、守信用等没有展开具体去写,说明课文在选材上处理的还是很好的。

三、布置作业

在大家的真诚帮助下,我知道我改写的课文没有原来的课文好,但是我一点儿不难过,反而十分开心,因为我发现(认识)了有这么多的语文能力很高的学生。

所以,我也十分相信,各位同学一定能改写出比我好的文章来。

课后,请同学们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重新改编《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或者读读原著,改编一个其他的故事,再请老师给一节课的时间,交流自己创编的故事,比一比,看谁改编的故事最精彩。

有时间就写下来,没时间能说出来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