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1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考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

反射过程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而②传递到①只是兴奋由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B错误;

图中④是突触前膜,释放了神经递质,C正确;

⑤是突触间隙,含有的液体是组织液,D正确。

5.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会被大量消耗,下列有关此时机体调节活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B.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C.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

D.下丘脑合成和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活动都加强

【解析】大量运动后,血液中葡萄糖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即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ABC错误;

大量运动后,丢失了大量的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D正确。

6.醉酒驾车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巳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醉酒之人往往行动不稳,这主要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A.大脑B.脑干C.小脑D.下丘脑

【解析】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

醉酒之人往往行动不稳,这主要与小脑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受到影响有关,A、B、D均错误,C正确。

7.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垂体、肾小球、渴觉中枢B.垂体、肾小管、渴觉中枢

C.渴觉中枢、垂体、肾小管D.渴觉中枢、垂体、肾小球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因此A表示垂体;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所以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

产生渴觉的部位是C所示的大脑皮层中的渴觉中枢。

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

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早被发现的激素是胰液素

B.均可与双缩脉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抗利尿激素是在垂体细胞中合成的

9.切除垂体后的幼龄小白鼠可能会出现

A.智力发育正常

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C.甲状腺发育正常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升高

【解析】切除垂体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因此智力发育不正常,AB错误;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甲状腺发育不正常,C错误;

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10.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装置在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不是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时刻t3,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在图乙中的时间段,电位的变化主要与Na+内流有关

【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

而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正确;

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B错误;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

电极测的膜外的电位,t1~t2为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t3~t4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D正确。

1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是指机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B.—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抗体的种类数是不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人侵的宿主细胞

【解析】免疫细胞是指机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A正确;

由于细胞分化,浆细胞内的基因只有一部分表达,有的基因没有表达,因此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多于其产生的抗体数目,B正确;

记忆细胞的功能是当抗原消失后,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C错误;

效应T细胞攻击的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12.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C.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

D.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

抗体一般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错误;

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是异物,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C正确;

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D正确。

13.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黑色方框)做的一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方框)中含有生长素的是

A.琼脂块A和B

B.琼脂块A和D

C.琼脂块B和C

D.琼脂块B和D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第一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从上向下,过一段时间后含有生长素的是A;

第二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下向上,即D含有生长素。

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图中第一组胚芽鞘中段的形态学上端在上面,生长素从上向下运输;

第二组胚芽鞘中段的形态学上端在下面,生长素从下向上运输。

据此答题。

1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浸泡插条的下端,必然导致插条的生根效果不同

D.开花期遭遇大雨会影响授粉的黄瓜,及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预防减产

【解析】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

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由于生长素具有双重性,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浸泡插条的下端,则插条的生根效果可能相同,C错误;

开花期遭遇大雨会影响授粉的黄瓜,及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进而预防减产,D正确。

1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植物激素直接有关的是

A.果树整枝修剪B.培育多倍体植株

C.培育太空南瓜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解析】果树整枝修剪是根据生长素的两重性原理,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来扩大树冠,从而提高产量,A项正确;

培育多倍体植株是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所得,与植物激素无关,B项错误;

培育太空南瓜是利用太空的高辐射和失重等特殊环境容易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原理,与植物激素无关,C项错误;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的目的是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与植物激素无关,D项错误。

16.下列实例能证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的是

①植物的向光性②顶端优势③根的向地性生长④茎的背地性生长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解析】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①错误;

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性,②正确;

根的向地生长,即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③正确;

茎的背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大,基近地侧和远地侧都体现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④错误。

综上所述,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是②③,故选D。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衰老脱落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可从植物细胞中提取乙烯利来促进果实成熟

D.在某些植物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

【解析】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正确;

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B正确;

从植物细胞中提取的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而乙烯利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

在某些植物中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D正确。

18.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绘制出如下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

B.生长索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

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

D.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

【解析】图中显示背光侧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细胞伸长,与细胞分裂无关;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燕麦胚芽鞘部位①变化不大,部位②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细胞大,发生弯曲,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作用于尖端下部,促进题图中部位②的生长弯曲,故选B。

19.下图表示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大的是

A.

B.

C.

D.

【解析】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A正确;

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是成年个体较多,将来的死亡率增加,所以种群密度会先增大后降低,B错误;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C错误;

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D错误。

20.下列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具有多种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

D.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可以存在地理隔离

【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A正确;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正确;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C错误;

相同物种的不同生物之间可以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2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以生态系统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t0〜t1时间段内,种群数量近似“J”型增长

B.捕获该种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C.在t1〜t2时间段内,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D.若t2时的种群数量为N,则t1时的种群数量约为N/2

【解析】在t0〜t1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增加较快,近似“J”型增长,A正确;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此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B错误;

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C正确;

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N为最大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D正确。

2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与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关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里则不会发生

C.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相对较快

D.人类活动既可以加速群落演替,又可以延缓群落演替

【解析】光照等环境条件会影响群落的演替,A正确;

在海洋和陆地都可以发生初生演替,B错误;

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相对较快,C正确;

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既可以加速群落演替,又可以延缓群落演替,D正确。

23.下图1、图2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A.捕食和竞争B.竞争和捕食

C.互利共生和竞争D.互利共生和寄生

【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甲乙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

图2中甲、乙都以丙为食,则甲乙之间为竞争关系,故选A。

24.某林场由于管理不慎而发生火灾后,下列情况中将会发生的是

A.初生演替B.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变

C.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D.土壤中无机盐含量持续增多

【解析】火灾后的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由于火灾的高温、有机质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动物的种群密度会较火灾前降低,B错误;

由于发生火灾,使得有机物氧化分解,则土壤中的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C正确、D错误。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空气等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

C.秃鹫以腐食为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蜣螂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太阳能、空气等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A正确;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

秃鹫以腐食为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正确;

蜣螂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属于分解者,D错误。

2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是有限的

B.—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种生物的数量减少会使下一级生物的数量也减少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可能不只是捕食关系

【解析】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5到6个营养级,A正确;

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食物,如鹰的食物有蛇、鼠、兔等,因此有的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

—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所以当其食物之一减少时,对其数量的影响并不大,C错误;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此外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27.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

A.样方法:

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

重捕数量过少

C.抽样检测法:

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

D.丰富度调查:

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会导致结果偏大,A错误;

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

种群中个体数(N)÷

标记总数=重捕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重捕数量过少,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

采用抽样检测法时,取样前应将试管摇匀,若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

丰富度调查时,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比较接近真实值,D错误。

28.下图表示某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B.鼠与鸟的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

C.草不是该地区唯一的生产者D.鹰占有第二或第三营养级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鸟→鹰,A错误;

鼠与鸟的关系竞争,两者都以草为食,B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图只是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因此草不是该地区唯一的生产者,C正确;

图中两条食物链中鹰都占第三营养级,D错误。

29.下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群落结构相同

B.甲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C.若时间允许,甲群落,能也提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D.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可能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结构不一定相同,A错误;

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从0开始,表示的是初生演替,B错误;

若时间允许,甲群落可能发展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正确;

乙群落的演替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减少,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甲乙曲线的起点,判断两条曲线代表的演替的类型,明确物种丰富度相同,但是生物的种类和数目不一定完全相同。

3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

100%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流向蜣螂的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

C.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只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关

D.能量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的几个去向,明确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的能量的比值。

二、非选择题

31.下丘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和内分泌器官。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泌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

TSH可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激素又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所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调节。

(2)在血糖鮮中,下丘脑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来分析和综合信息,最终促使___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激素。

(3)在水盐调节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稳定。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反馈(3).神经中枢(4).胰岛(5).升高(6).抗利尿激素(7).肾小管和集合管

【解析】试题分析:

梳理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2)在血糖调节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髙血糖素,由此推知:

下丘脑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来分析和综合信息,最终促使胰岛细胞产生相应激素。

(3)在水盐调节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稳定。

32.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大致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免疫过程,数字表示免疫细胞。

图乙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机理。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

细胞③是___________。

(2)当机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这主要与___________细胞有关,该细胞可用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数字)表示。

(3)切除动物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大部分丧失,保留的—部分主要与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4)图乙中,当S与T结合时,引起肌肉收缩,但当自身浆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时,会导致神经递质S和T结合减少,使肌肉减少或不发生收缩,这种免疫失调的疾病称为___________。

【答案】

(1).体液

(2).浆细胞(3).记忆(4).②(5).c(6).抗体(R)(7).自身免疫病

分析甲图:

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细胞②表示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细胞③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

分析乙图:

图乙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原因的图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神经递质的受体,使神经递质不能发挥作用。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表示体液免疫,其中细胞③是浆细胞。

(2)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机体内的②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产生抗体既多又快。

(3)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动物胸腺后,图甲中的体液免疫过程将大部分丧失,只保留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的一部分体液免疫能力,即图中的c过程。

(4)根据题意分析,当自身浆细胞产生的抗体(R)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时,会导致神经递质S和T结合减少,使肌肉减少或不发生收缩,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根据图中抗体推测三个数字代表的细胞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过程。

33.下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图二表示放置于水平地面的黄瓜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

图三表示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棉花植株。

(1)图一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销________(填状态及方向)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根___________生长,原因是根2处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细胞生长___________。

黄瓜幼苗茎___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___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至图三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