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9200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docx

C20片石砼施工方案资料word版本

涪陵区武陵山至太阳坳森林防火通道工程

第一标段

 

片石砼挡土墙

 

重庆市黄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太路工程一标项目部

二O一二年十二月八日

片石砼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涪陵区武陵山森林防火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在施工安全、工地安全、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3、施工现场实际地形、地貌情况。

二、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施组条款、质量标准等规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组织、运作,确保工程按照规定要求达标,即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预期目的。

2、强化内部管理,依靠科技、精心施工、合理安排,严格按照项目法管理原则进行操作,实现工程成本与管理的最佳组合。

3、以保质量、保安全为指导思想,针对现场各部位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工程概况

涪陵区武陵上至太阳坳森林防火通道工程公路第一标段,起点位于武陵山乡场镇西侧,本路线起点K0+000位于涪陵区武陵山乡场镇西侧,经红春堂、回头湾、牛角尖、作坊、石槽水,终点K23+226.897止于太阳坳。

第一合同段,终点桩号K6+678.897,路线全长6.68公里。

四、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建设已经完成,为施工创造了必备条件。

(1)施工用水:

施工现场水源丰富,可就近引用。

(2)施工用电:

由业主协调提供电源。

部分照明、振捣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3)施工便道:

现场施工充分利用原有基坑道,在施工中加强维护。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4)场地平整:

本段挡墙施工共设置一处搅拌场地(K4+240),现正在进行整平、碾压硬化处理,满足施工需求。

2、人员、材料、机械进场准备情况

(1)材料:

项目部对各种材料已经送检做了相关试验,确认材料符合工程用料要求。

(2)为使本项工程能顺利实施,并在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方面达到合同要求,我部投入合理人员和设备对本项工程进行管理和施工(人员、机械一览表附后)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

1、施工方案:

本段挡墙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浇筑,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跳槽开挖,分段浇筑的的施工方法。

待挡墙修建至一定高度时,采用机械对挡墙进行回填,形成流水施工向前推进,直至挡墙完毕。

设施工一组、二组共两个挡墙施工班组。

施工一组负责K4+520-K4+580、K5+020-K5+169.234段挡墙施工。

施工二组负责K5+440-K5+560、K5+660-K5+793.676段挡墙施工。

2、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位、高程→边坡放坡开挖→开挖基坑→基底检验→支护模板→脚手架搭设→片石砼浇筑→拆除模板、轴线复核、养护→回填土方→支护模板→砼浇筑(循环直至设计高度)→脚手架拆除

3、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放出挡墙的基础定位轴线,并设置施工水平点,并作好永久控制点,将测量成果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

2)、采用挖掘机进行挡墙边坡开挖。

放坡结束,即可用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时,停止机械开挖,采用人工清基,基底应置于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基底容许应力不低于设计要求,作满足设计要求的逆坡,基底清理结束,即请相关部门的人员作基底检验。

一旦检验合格,及时进行浇筑,以防止基底风化。

3)、做好场地临时排水,基坑积水应及时排除。

4)、挖基时发现与设计不符合的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5)、基坑开挖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挠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力。

6)、基底确定后,以挡墙高度为依据,确定挡墙的断面形式。

以依此断面,采用12mm厚大型九夹板置模。

支模前,模板板面必须清理干净,认真涂刷脱模剂。

弹出支模的位置线,以控制和检查支模质量,同时因该工程挡土墙高度较高,断面较大,为保证混凝土成形质量,其支撑必须可靠牢固。

采用普通钢管扣件脚手架组成支撑体系。

挡墙出土前,其支撑点设置在基坑内。

出土后,墙背支撑点设置在后侧的边坡上,墙面支撑采用钢管穿过墙身泄水孔与墙背支撑作可靠的连接。

模板支设完毕后,要检查模板加固是否牢靠、并用检测工具检查其质量,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业主、监理公司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以进行砼的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5)、砼浇筑时,所加片石材料须符合设计要求。

片石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块径不宜大于30cm,片石须洁净,如沾有泥块的片石,投放前需用水冲洗干净。

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地点侧,待每次砼振动完毕后,方可投放片石。

首次加入片石,其片石距底板不得小于10cm。

片石投放时,不得以倾倒形式加入,操作人员必须单块投放,片石与片石之间的间距、片石与模板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0cm以上,不得重叠。

所有石块均坐于新拌的砂浆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不可扰动,平行切筑的石块应先将砌好的石块侧面抹浆,然后紧贴该侧面砌置下一相临石块,也可采用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当用小石块填满垂直缝时,应用扁铁捣实,砌块间严禁直接贴靠或者出现脱空现象。

同时所加片石含量不得大于工程量的30%。

6)、本工程采用自拌砼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综合施工气候条件、材料等实际情况,并按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操作,外加剂及泵送剂的掺量应符合规定,采用2台50型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和,严格控制水灰比。

采用6辆5T自卸货车运送混凝土,将拌和好的混凝土送至施工作业地点。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40CM,振动时间大于等于15秒,一般至振实和表面露浆为止,以防产生空洞,使用振动器要快插慢拔,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

砼浇筑时应重视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50厘米以内,上下两层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振动捧插入下层砼应5厘米以上,确保两层的紧密结合。

当天浇筑完毕,需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宜按水平方向留设,并留设石笋,石笋高度为10-15cm。

第二天浇筑前,应将上次浇筑的砼表面的浮浆及松动石子剔打清扫干净,并刷与砼配合比中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进行施工缝的处理。

7)、所有石块均应按层砌筑,分段砌筑,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大于1.2m,段与段间设伸缩缝,各段水平砌筑应一致。

8)、片石分层砌筑,一般2—3层作为一个工作层,每一层应大致凿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灌通。

9)、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石子支垫。

10)、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迭,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作挤浆填缝之用,挤浆时可用小锤将小石块轻轻敲入缝隙中。

11)、待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自身不缺棱掉角时,方可拆模。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模板在装、拆、运时,均用手传递,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敲、砸。

待该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每次拆下的模板、配件应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12)、浆砌块石挡土墙泄水孔的设置,孔眼间距一般为2~3m,孔眼上下错开布置,下排排水孔高出墙前地面0.3m。

泄水孔的尺寸为10*10cm,排水坡度为2%-4%,并在进水孔墙背做好砂砾反滤防渗隔水设施,并与砌体同步进行。

13)、沉降缝与伸缩缝设在一起,沿路线之间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3cm,至挡墙贯穿于基底,挡土墙处于曲线上时,应缩短伸缩缝间距。

14)、在挡墙墙身强度达到70%以上时,即可进行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时,采用16T振动压路机,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避免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

若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先挖成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不大于3米的台阶,然后再回填。

墙面基坑回填在拆模后即可进行。

回填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超出原地面后,填筑成顺斜坡,防止雨水浸入基坑,影响基底稳定。

六、脚手架搭设程序及方法

a.从弹好外架线的一个角或跨中立外架的立杆和大横杆,采用小横杆临时固定,开始竖立杆时不少于三根。

立杆和大横杆要长短搭配,接头位置错开。

外架的基础设置处需将基土分层夯实,杆底部垫设通长垫板。

第一步大横杆的高度离地面不大于200mm,大小横杆每步的高度基本为1800mm。

b.在搭设一步高后进行立杆和大横杆的校正调直。

立杆垂直度与挡墙墙面垂直度一致,大横杆拉线调直并校正水平。

c.在校正调直后铺设底笆和挂安全网,每搭一步高铺设—次。

e.连墙件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在浇筑混凝土墙身时预埋与脚手架可靠连接。

f.按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搭设脚手架注意事项

a、所用小横杆长度基本统一,且两头超出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0cm。

立杆和大横杆的接头位置错开。

剪刀撑的接头长度不大于40cm,且不能小于两个扣件,剪刀撑的设置须符合规范规定。

b、铺设的底笆必须和大横杆绑牢,每块竹笆不少于四个点,围护安全网用铁丝捆绑于大横杆上,每点都绑扎,且上下左右都要绷直,所有绑扎头必须朝向架外,以免挂烂衣服或伤人。

c、在架体搭设时,各材料必须进行可靠的传递,不得随意乱抛,同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在竖立杆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操作,以免立杆不稳。

d、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不可进行外架的搭设,同时各架体材料放置点必须稳定。

e、搭设好的架体、其上的构件特别是扣件、钢管等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并且架体严禁用作材料堆场,其上只允许放些临时的零星材料,且放置要稳定。

f、建立完善的验收和检查制度。

搭设好的外架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同时对外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安排专人对架体进行护理,清理架体上的零星材料,检查各连接点是否有转动。

g、在恶劣天气(大风、雨等)前后对外架进行检查和加固,特别是恶劣天气之后,必须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才能继续使用。

拆除脚手架前应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认真向操作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

拆除时设警戒区,设明显标志,派专人警戒。

拆除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上下同时作业,拉结点,斜立杆与脚手架同步拆除,不允许分段分片拆除,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避免高空抛掷。

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前应作好地面的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墙完工前发生土体坍滑,必要时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浇筑的办法施工。

b基坑开挖时,应保墙背后侧边坡有足够的边坡系数,防止发生土体坍滑。

c加强与气象台的联系,随时收听天气预报。

遇有雨天气,用彩条布覆盖裸露边坡,防止雨水渗入,增大土侧向压力;同时备好排水设施,及时排出基坑积水,防止基坑浸水软化。

d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工序须紧密衔接。

基底检验合格,须及时浇筑,防止基坑受雨水侵蚀和边坡垮塌。

七、冬季施工方案

(1)、施工要点

1、基坑开挖

①根据测量放线进行开挖,开挖前,在基坑上方作好防、排水设施。

②土质地基时挖掘机能到位,用挖掘机开挖,不能到位时,人工开挖;石质地基时采用人工爆破至基地标高。

2、立模

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立模时采取内撑外顶的加固措施,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施工。

按设计间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用沥青麻絮或细木工板填塞。

3、砼浇筑与加填片石

拌和站集中拌制砼,砼搅拌运输车运输。

砼通过溜槽浇筑,砼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加填片石时要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的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应有不小于10cm的间隙,片石与模板之间保持15cm间距,每层砼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然后再浇筑一层砼,片石层间砼厚度不得小于30cm。

浇筑后,采用双层土工布覆盖保温,砼的强度达到85%后进行拆模,同时填土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

4、施工注意事项

①挡土墙地面以上0.3m处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挡墙混凝土浇筑完毕覆盖双层土工布养生。

②挡墙沉降缝分段留设,并确保沉降缝竖直。

③挡土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路基土方施工,挡墙背后填筑砂夹卵石等渗水性土,随路基土方填筑时回填、压实,边角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夯实,泄水孔部位按设计要求增设反滤层。

④碾压先从路基中部开始碾压,再向两边碾压,最后碾压挡墙附近(距挡墙0.5m以外)土方。

先静压1~2遍,然后再进行振动碾压至要求密实度,最后对距挡墙0.5~1.0m范围内采用静压至要求密实度。

⑤边部压实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等小型机械作业,严禁打夯机接触挡土墙。

⑥浇筑片石混凝土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石块厚度不小于15cm,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b、石块必须经过挑选,无裂纹及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c、石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及混凝土的强度。

d、石块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使用时再用水湿润。

e、石块应嵌在新浇筑的流态混凝土上,不应在初凝后的混凝土上放置。

块石应竖向嵌置不得乱抛,并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5、混凝土的振捣

a、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100mm,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

b、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不得将振捣器在拌和物内平拖。

c、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在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2)、安全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将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头上。

2、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

3、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砼拌制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

砼拌制可采用加热法和掺防冻剂法。

2.水泥应存放在保暖性较好的工棚内,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3.砼浇筑前,模板及钢筋上不得有冰雪和污垢,砼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并分层连续浇筑。

4.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30%(3天)不得受冻。

5.现场配备温度计,在上午9:

00至下午16:

00,当温度达到5℃以上时,方可进行片石砼施工,浇筑完成后立刻覆盖双层土工布保温。

八、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指针

1、进度计划:

本项工程计划于2012年12月8日开工,2013年1月30号完工,工期90天。

2、质量控制指针:

1)、坡率、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2)、挡墙严禁采用风化石。

3)、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4)、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九、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1)本项目经理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总工任组长、技术主管、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等组成,质量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刘巨

组员:

张林康、魏强、万昌海、叶刚、杜昆

(2)、树立强化全体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以创“全优工程、精品工程”为质量目标,建立由项目总工为组长的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工地现场进行检查。

(2)、开展全员质量培训,对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材料人员、机械操作手及民工班组进行培训,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了解、掌握该工程的施工方法、工艺、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3)、从施工工序上保证工程质量:

按照技术规范及设计顺序进行施工,并开展相应的试验、检测工作,坚持上一工序未检测合格,下一工序决不开工。

(4)、配备性能优良、适用的施工机具、设备、检、测量仪器,以保证工程质量。

(5)、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对工程质量达标的施工技术人员及民工班组进行奖励,对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罚,从而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6)、《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后。

十、安全措施

(一)、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制订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在项目经理部设技安部,项目处设技安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及保卫工作。

2、项目经理部、各项目处及民工班组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加强安全检查。

3、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裙子,不得赤脚作业,不准吸烟。

施工时不得嘻戏、打闹。

4、特殊工种如各种设备的驾驶员、操作手、电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5、施工用电安全:

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由持证电工安装,并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其它人员不得私自乱接、拉电线。

6、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建立严格安全保证体系,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8、安全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事故发生。

9、《安全保证体系框图》附后。

(二)、安全防护措施

因挡墙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墙背后侧为陡边坡,墙身前侧为河谷。

为保证施工机械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我公司将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挡墙施工安全。

1、用挖掘机对场地侧土放坡时,边坡系数为1:

1并留有平台阶,同时用挖机铲斗对边坡进行杵实,确保边坡稳定。

2、临时渣土堆放,必须距基坑顶边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时方能堆放,以减轻基坑的侧向土压力。

3、将基坑顶周围的地表土清除,防止其松散垮塌。

4、基坑内作业时,在坑顶的前后两侧,均设滚石防护支架,防止原场地上的堆积物以及临时渣土堆放场的土石块滚下伤人。

支架采用普通钢管扣件支设,排距为1.2米,步距为0.8米,柱距为1.5米,后加斜撑;前用竹笆以铅丝在纵向水平杆上绑牢的方法支设。

同时可用Φ20长1米的钢筋打入泥土中固定支架,以防止支架移位。

5、基坑作业前派专人对边坡及渣土堆放场临边的石块清除,防止其滚下伤人。

6、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保卫工作,闲杂人员严禁入内。

7、基坑内作业时,须设专人对坑内四周及坑顶周围的情况进行观察,若有险情,迅速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8、基坑四周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夜间设置低压红色警示灯。

十一、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1、进场道路及施工现场布置井然有序,各种施工标志齐全。

2、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统一调度、指挥。

3、在爆破作业,采用水幕降尘,保证作业面粉尘含量不超标,在弃碴场设置喷水降尘系统,在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4、临时工程的修建及施工弃土,不能切割改变原来的自然水系及地表径流。

5、保护自然植被,减少植被破坏,保护源头水体、自然景观,避免因施工引起土地砂化,水源污染及新的环境灾害,路堑开挖控制在红线界内,避免界外的生态环境(地表植被等)遭到破坏。

 

C20片石砼挡土墙人员一览表

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

姓名

岗位

工种

数量

备注

刘巨

项目经理

普工

30

徐德征

技术负责人

木工

20

张林康

施工员

砼工

30

万昌海

测量员

电工

1

叶刚

安全员

彭小勇

材料员

杜昆

资料员

吴东

驾驶员

 

C20片石砼挡土墙机械一览表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备注

挖掘机

P320

1台

运输车

自卸汽车

4辆

施工一组2辆

施工二组2辆

用于C20砼运输

强制式搅拌机

50型

2台

施工一组1台

施工二组1台

全站仪

南方NTS-312B

1台

水平仪

C32Ⅱ

2台

 

片石砼挡墙施工工艺框图

浇筑挡墙基础

报工程师检验

自检砼强度、测量平面位置和标高

分层浇筑墙身至设计标高

 

报工程师检验

自检

单项工程交验

安全保证管理体系框图

安全保证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