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明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59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明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明清.docx

《古代文学明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明清.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明清.docx

古代文学明清

1.诸宫调:

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因而容量大为扩充,音乐变化更为丰富,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除旁述外,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

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搊弹词”。

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2.元杂剧基础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五种。

3.四大爱情剧:

《西厢记》、《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拜月亭》。

4.元散曲的流行早于杂剧,在金、元之交就被文人士大夫所采用,称为“新乐府”,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

5.南戏产生于宋代。

6.宋杂剧的表演体制一般分为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梦粱录》说宋杂剧的特点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7.杂剧在结构体制上,一般是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剧本包括唱词(曲文)与宾白两大部分,唱词是剧本的主体。

杂剧中人物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

8.杂剧在角色体制上,一般分为四大类:

旦、末、净、杂。

9.有关元代杂剧、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录鬼簿》。

10.关汉卿是使元杂剧形式最后定型的作家之一,社会剧的代表作《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

爱情婚姻剧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主角的,代表作《救风尘》(人物:

赵盼儿、周舍、安秀实)、《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

历史剧主要有《哭存孝》、《西蜀梦》、《单刀会》。

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11.董解元集《西厢记》故事于大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它所讲述的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12.《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以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故事,明人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13.元曲四大家:

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马、白、郑属于以文才见长的作家,白、马属前期、郑属后期。

14.白朴有杂剧16种,现存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

《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男主人公裴少俊、女主人公李千金。

《梧桐雨》是一出历史悲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此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

15.爱情婚姻剧:

前期:

杨显之,外号“杨补丁”,代表作《潇湘雨》,石君宝《秋胡戏妻》本于汉刘向《故列女传。

鲁秋洁妇》及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女主人公罗梅英。

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带有神话色彩。

后期:

乔吉《扬州梦》以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取材于杜牧《张好好诗》及《序》,写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风流韵事;《金钱记》本于唐人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及“韩寿偷香”的故事,写唐代诗人韩翃的恋爱故事。

《两世姻缘》是他的代表作。

16.社会剧包括公案剧和家庭剧。

元前期杂剧中,以李潜夫的《灰栏记》和《陈州粜米》。

德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还将《灰栏记》改编为《高加索灰栏记》。

元前期家庭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廷玉,代表作《看钱奴》是一出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

其他还有武汉臣的《老生儿》、张国宾的《汗衫记》等。

后期以秦简夫的家庭伦理剧《东堂老》(代表作,塑造了商人形象)、《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17.历史剧:

前期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成就最高。

此外还有高文秀的《渑池会》、狄君厚的《介子推》、李寿卿的《吴员吹箫》、郑廷玉的《疏者下船》、孔学诗的《东窗事犯》等。

水浒戏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头》,李文尉的《燕青博鱼》等。

以文人为题材的有王伯成的《贬夜郎》,费汉臣的《贬黄州》,宫天挺的《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

范式传》,《太和正音谱》评:

“其词锋颖犀利,神采烨然,若健翮摩空,下视林薮,使狐兔缩颈于蓬荆之势。

”后期历史剧代表作家杨梓《霍光鬼谏》、《敬德不服老》、《豫让吞炭》三种。

18.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它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是由民间小唱、唐诗宋词发展而来的。

小令包括“带过曲”、“重头小令”。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以“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曲的出现是对词的一次重大变革。

曲的对仗有“合璧对”、“鼎足对”、“连璧对”、“连珠对”、“扇面对”等。

19.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

他的代表作《夜行船。

秋思》套,词曲可称元代套曲中的压卷之作。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的咏景名篇《天净沙。

秋思》,王国维《人间词话》评: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景。

”清人焦循《易余龠录》称其为“一代巨手”。

20.后期散曲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和徐再思。

张可久一生专写散曲,有《小山乐府》;明李开先将乔吉与张可久并论,称为“曲中李杜”。

徐再思与贯云石的散曲,世称“酸甜乐府”。

张养浩,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山坡羊。

潼关怀古》为传世名篇。

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套曲,具有粗犷的“蒜酪风味。

21.南曲由宋杂剧、唱赚、宋词和民间歌舞戏等综合发展而来,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称“温州杂剧”。

22.四大南戏:

《荆(钗记)》(一般认为是元人柯丹丘所作)、《刘(知远白兔记)》(系永嘉书会才人编纂)、《拜(月记)》(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在四大南戏中思想成就最高),、《杀(狗记)》。

高明的《琵琶记》被称为“曲祖”、“南曲之宗”。

23.高明,字则成,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为东嘉先生。

24.北方诗文源于金末赵秉文、元好问、学习苏轼。

北方诗文的代表作家是王恽、姚燧(前期盛世之音的代表,以散文见称)。

25.前期南方诗文的代表作家是戴表元和赵孟頫(著有《松雪斋集》)。

26.后期诗文的代表作家是虞集(当时诗坛领袖,领导南北诗家驰骋竞进,使元代诗坛达到极盛)。

27.萨都剌(有《雁门集》后人推崇他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28.元诗四大家:

杨载、范椁、虞集、揭傒斯。

29.杨维贞,字廉夫,好铁崖,别署铁笛道人,有《铁崖先生古乐府》。

时称“铁崖体”。

30.话本原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宋人说话有四种“家数”,即小说,讲史,将经,合生或说诨话,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

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都是短篇故事,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

31.宋元话本小说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开始了我国文学语言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32.《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合称《全相平话五种》。

33.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34.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称为“章回小说”。

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35.《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刻本,此书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做了一些较明显的加工和修改,主要是辨证史实、增删文字、削除论赞、改回目为对偶。

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36.《水浒传》的编著者施耐庵和罗贯中。

现存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余象斗和杨定见两种)、七十回本(金圣叹“古本”,贯华堂本),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间郭勋刻本原书共二十卷。

一般认为,万历时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最接近《水浒传》祖本。

37.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八股文”(制义)的倡导者,以寓言体散文《郁离子》最为出名,名篇《卖柑者言》。

38.高启,纂修《元史》,他的诗最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歌行体和七言律诗。

39.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三位台阁重臣的诗文,称为“台阁体”。

40.因李东阳是茶陵人,因此这一诗派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茶陵诗派”。

主要诗人有谢铎、张泰、彭民望等。

41.文坛上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主义文学。

与李、何共同被称为“前七子”的代表作家是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

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42.朱权,著有《太和正音谱》。

43.朱有燉,皇子,别号诚斋,集名《诚斋乐府》。

丘濬,著有《五伦全备忠孝记》。

44.贾仲明,自号云水散人,代表作《萧叔兰情寄菩萨蛮》。

45.杨景贤,号汝斋,蒙古族人,代表作六本二十四折的《西游记》。

46.王九思,著有散曲集《碧山乐府》、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记》(一名《曲江春》、《杜甫游春》)和《中山狼》(开明代单本杂剧之先)。

47.明后期最杰出的作家是徐渭,他的《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48.王骥德称王衡的讽刺喜剧《郁轮袍》合《真傀儡》二剧,“大得金、元本色,可称一时独步”。

49.徐复祚的讽刺喜剧的杂剧《一文钱》。

50.明嘉靖、隆庆间,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使昆腔集中表现了南曲轻柔婉折的特点,同时部分保存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

他的伴奏器乐兼用箫、管和琵琶、月琴等弦乐。

51.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52.沈璟的《南词全谱》,贯穿沈璟戏曲格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

因沈璟是吴江人,故被称为“吴江派”,文学史上也称作“格律派”。

53.孟称舜《娇红记》是在《西厢记》、《牡丹亭》之后,《娇红记》把爱情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红楼梦》之前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剧。

54.高濂(号瑞南道人)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

55.孙钟龄的讽刺喜剧《东郭记》。

56.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都有梦境的描写,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57.《邯郸记》和《南柯记》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材。

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作者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8.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

59.明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就题材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60.《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

61.《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

开创了世情这一派。

62.《金瓶梅》以后有影响的同类作品有《玉娇丽》。

63.《封神演义》(许仲琳著)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其他还有《西游补》(董说著)、《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

64.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

65.英雄传奇小说中代表作是《北宋志传》,公案小说有《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

66.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话本则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远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明后期专门的白话短篇小说作家的作品称为“拟话本”。

67.明嘉靖年间洪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68.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子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

此外,有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69.后七子“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而以李、王为首。

70.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71.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72.李贽,号卓吾,他提倡“童心”(真心),他反对复古。

73.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集》。

74.由于这一文学流派的两个代表人物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之为“竟陵派”,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形成了“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75.复社领导人物是张溥,代表作《五人墓碑记》。

77.在晚明融合“公安”、“竟陵”之长而较著名的作家是张岱。

张岱,号陶庵,有《陶庵梦忆》、《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

代表作《湖心亭看雪》。

78.顾炎武,别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曾参加复社,其诗被人称作“一代诗史”,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

79.“江左三大家”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80.钱谦益,号牧斋,作品有《初学集》。

81.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神韵说的倡导者是王士祯。

82.查慎行,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力而最有成就的作家。

83.明末清初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

84.清初词坛上,势力最盛、影响最大、真正廓清了明代词坛上遗习而树立了清代风气的是以为首的浙西词派和以陈维崧的阳羡词派。

85.朱彝尊,他的词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张炎,曾纂辑唐宋元五百余家词为《词综》。

86.江苏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一批以编剧为生的职业剧作家,包括李玉、朱素臣等。

87.李玉是苏州派的领袖人物,代表作《一捧雪》、历史剧《千忠戮》,与人合撰的《清忠谱》(生动描写了东林人士周顺昌反对魏忠贤的斗争),其,其中《千忠戮》的[倾杯玉芙蓉]流传甚广,遂有“家家‘收拾起’([倾杯玉芙蓉]的首句),户户‘不提防’”(《长生殿。

弹词》[南吕一枝花]首句)之说。

88.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公案剧)。

89.尤侗,代表作杂剧《读离骚》传奇《钧天乐》(揭露科举积弊),王士祯《池北偶谈》称道“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种至文”。

90.李渔的传奇全是场上之曲,总名《笠翁十种曲》,完成了把风流和道学融为一体的目的,锻铸了一种清理合一的理想。

91.洪昇的戏曲唯《长生殿》传奇和杂剧《四婵娟》(包括《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92.《长生殿》传奇共二卷五十出,有人称“是剧乃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9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最早的刻本青柯亭本,它达到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

94.《聊斋志异》以后的短篇文言小说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新齐谐》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95.《金瓶梅》系统,以家庭生活为描写中心,著名的有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是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解剖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生活的作品。

在艺术上此书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

96.《水浒传》系统,写英雄传奇,著名的有陈枕的《水浒后传》、钱采、金丰的《说岳全传》。

97.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大都为江浙一带的人,所以主人公的籍贯也围绕在江浙地方,具有浓厚的江浙地方色彩,《好逑传》是其中的佼佼者。

男主人公铁中玉,女主人公水冰心。

98.《儒林外史》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卧闲草堂本,同治年间,出现了齐省堂增订本。

99.《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评本八十回本(脂砚斋、畸笏叟)和程(高)本(程甲、程乙)。

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

100.红楼梦》研究中五四运动以前,最有影响的是“评点”和“索隐”两派,其中,后期索隐派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这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第一篇比较系统,比较科学的研究专论,也是第一篇超越中国传统小说理论,采用西方近代美学理论研究《红楼梦》的论文。

五四以后,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派是红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101.李汝珍,字松石,他的《镜花缘》谈才学和妇女问题。

102.沈德潜编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

103.格调说:

沈德潜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在表现上,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

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究格律”,由于他的努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弥漫于诗坛。

104.肌理说:

翁方纲的论诗主张:

主张用学问做根柢,以增加诗的骨肉。

105.袁枚,字子才,他的文学评论《随园诗话》,主张写诗抒写性灵。

106.义法:

方苞的文学见解,义,指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法,指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

不过,方苞所指的内容就是有关圣道伦常的内容。

义法后来形成桐城派文论的中心。

107.姚鼐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文章兼备。

108.清初骈文代表作家有陈维崧,著有《湖海楼集》;毛奇龄,著有《西河全集》;清中期是清代骈文的黄金时代,以汪中成就最高,他也是整个清代谢骈文的第一高手,代表作《哀盐船文》。

清后期则有以王闿运、李慈铭为代表的晚清骈文十大家。

109.清代流行弹词、鼓词、子弟书、宝卷等。

120.《天雨花》(清代较早的一部弹词,作者是女作家梁贞怀)、《再生缘》(二十卷,作者是女作家陈瑞生。

121.龚自珍,号定庵,他诗、词、文兼长,尤以诗文成就最高,他的七律《咏史》、《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是他的传世之作。

122.魏源,著有《海国图志》,他与龚自珍同属今文学派,倾向改革。

123.梅曾亮,字伯言,是姚鼐著名弟子之一。

他成为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

124.曾国藩,字涤生,湖南人,他是把桐城派古文推向中兴局面的领袖人物,为文于义理、考据、辞章外,还强调“经济”,并自立一派,编有《经史百家杂钞》,时人称为“湘乡派”。

125.宋诗运动滥觞于以宋荦、查慎行为代表的宋诗派,他们宣扬宋诗,推崇苏轼,至同治、光绪年间,这一运动衍变为“同光体”。

126.同光年间小说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为侠义公案小说,一为狭邪小说。

127.《施公传》为侠义公案小说开山之作。

集大成之作是《忠烈侠义传》(《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俞樾将其改名为《七侠五义》。

128.狎邪小说,指清末以娼妓优伶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章回小说,它的直接源头,是才子佳人小说和《红楼梦》续书。

《品花宝鉴》,作者陈森,是狎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惟一集中反映乾嘉之际京师狎优风尚的作品。

129.《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曾编辑文艺月刊《海上奇书》,小说人物对话全用吴语方言,充满浓厚的地方色彩,胡适推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30.《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

《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

131.“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人。

132.黄遵宪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堪称一代诗史。

133.传统诗坛上势力最大者是继宋诗运动而起的“同光体”诗派,代表作家沈曾植、陈三立、陈衍等。

汉魏六朝派代表作家王闿运,晚唐派代表作家易顺鼎,他们这些流派标志着拟古诗派的没落。

134.清末四大譴責小説: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和曾樸的《孽海花》。

135.《官場現形記》在藝術上深受《儒林外史》的影響,全書由短篇故事蟬聯而成,沒有貫穿始終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一人演述完峻,即遞入他人,若斷若續,與《儒林外史》略同。

13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結構,較《官場現形記》完整。

全書雖仍無貫穿始終的情節,但以“九死一生”爲主要綫索,把其二十年“親見親聞”的人和事貫穿起來,有了貫穿全書的人物。

137.章炳麟,字太炎,文學成就主要在政論雜文;秋瑾,別號鑒湖女俠.陳天華以鼓詞《猛回頭》、政論《警世鍾》,小説《獅子吼》等有位著名。

138.南社的社名取“*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发起人柳亞子(著有《磨剑室诗词集》)、陳去病、高旭。

139.京劇,乾隆末年,徽班進京帶來二黃調.漢劇的主要聲腔是西皮,它來源於西北的梆子腔。

漢劇和會劇同台演出,而二黄西皮互相交融,而成爲匯聚的主要聲腔。

至道光末年,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藝術程式,成爲北京地區的一個新劇種,即京劇。

被稱爲京劇老生三傑得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是京劇藝術的主要奠基人。

140.柳亞子、陳去病創辦了我國第一部戲劇刊物《戲劇大舞臺》,留日學生李叔同、歐陽予倩等在東京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話劇演出團體春柳社,在日公演《茶花女》。

141.试述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元杂剧的兴盛,指的是出现了一大批作家、一大批作品,而且戏剧活动及其普遍而频繁。

就其社会原因而言,是经济、政治、作家构成、演员技艺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元代前期,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戏剧这种最富于群众观赏性的文艺形式,便适应城镇和商贾市民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要求,迅速的兴盛发展起来了。

商业性的游乐场日益增多,这就为杂剧演出提供了固定的场所。

在北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戏剧活动在节日、庙会常常不定期的开展,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台。

也有力的促进了元杂剧的兴盛。

其次,元代政治对杂剧的兴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一方面,元代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在元代初年比较尖锐,这不仅造成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激发了人民的愤怒和发抗情绪。

而杂剧正是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最足以表现人民的愤怒情绪和美好愿望,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

另一方面,元代初年在军事、政治方面严加防范,而在经济、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上却是相当放松的;由于元代初年禁锢人们头脑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动摇,这对人们的思想是一次很大的解放;蒙古统治者由于语言、文化和习俗的隔阂,对中原文化还不甚了解,使他们不自觉地对杂剧表演内容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共同促成了杂剧的兴盛。

再次,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是:

金元之际,文人沦为奴隶的极多;元代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广大汉民族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普遍降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八十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他们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由于元代统治者重实用、轻文学,即使文人入仕,也多不受重用,故而流传“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正是当时文人社会地位如此低下,使一大批文人以杂剧创作为生,大大壮大了杂剧创作的队伍,提高了杂剧的质量。

同时,社会地位的低下,也促使文人作家更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更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就有利于杂剧作品思想艺术成就普遍提高。

最后,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是促进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元代杂剧演员数量极多这在夏庭芝的《青楼集》,《马可波罗游记》都有记载。

这些人有很多人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这使得他们的表演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丰富和提高了杂剧艺术。

而且,许多演员与杂剧作家有密切的来往,如朱帘秀与关汉卿,天然秀与白朴等。

这也使她们能深刻地理解作家的创作心情与意图,有利于提高了杂剧表演的艺术水平。

142.论述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汉卿《窦娥冤》集中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和关汉卿的思想感情。

其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层面,即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

首先,高利贷如羊羔二息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如州官桃杌的政治压迫,这“三座大山”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外在机缘。

关汉卿着力要表现的,并不是两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而是传统道德与不道德的社会的冲突。

杂剧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主要是守节守贞的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