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9629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0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docx

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命题:

覃绍均审题:

任灵芝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2、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Ⅱ卷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据图回答1~2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4.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①时期和④时期

B.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

D.④时期和①时期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6.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结构年轻化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D.劳动力缺乏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7~8题。

7.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8.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9~10题。

 

9.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0.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①自然因素②生产力发展③社会观念④宗教信仰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完成11~12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1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C.8亿~9亿D.14亿~15亿

1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据此并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老龄化

14.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A.大庆B.攀枝花C.成都D.珠海

15.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

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17.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A.甲 ②⑥B.乙 ④⑤C.丙 ①④D.丁①③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

渔猎时期为0.02~0.03人2,农业时期为40人2,工业时期为160人2。

据此回答18~19题。

18.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1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

A.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B.主要向服务业转移

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D.主要向沿海省区转移

21.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地区间联系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

元/平方米)有1000、1500、2000、2500。

其中数据为2000元/平方米的等值线是

A.①线B.②线

C.③线D.④线

23.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24~25题。

24.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5.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26~27题。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0

267

96

171

377

26.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

27.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28~29题。

28.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29.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30~31题。

 

30.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五星级宾馆

B.甲为汽车销售点、乙为早点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

D.甲为早点店、乙为五星级宾馆、丙为珠宝行

下图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图。

回答32~33题。

32.北京、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张家口六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

C.4级D.5级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唐山比张家口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承德比辛集的服务范围小

C.北京和天津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与廊坊相比,保定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据图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河流沿岸

B.位于铁路沿线

C.靠近海港

D.矿产资源丰富

35.滨海区的建设,有利于

①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状况②扩大城市规模,方便城市内部联系和管理③扩大对外开放④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青浦新城是上海市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中“多核”的一个节点,总体规划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理念,总体布局形成“三轴、四心、六片”的发展结构。

读图,回答36~37题。

 

36.图中甲、乙、丙、丁四中心规划建设为城市功能中心。

四中心中规划最合理的是

A.甲:

公共服务中心B.乙:

旅游休闲中心C.丙:

老城商业中心D.丁:

科技研发中心

37.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出“产城一体”理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A.宜居宜业B.产业发展“孤岛化”C.加大交通压力D.分散城市功能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38~40题。

38.两城市发展进入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39.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40.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

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请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2、第Ⅱ卷的试题直接用钢笔或中性笔答在试卷上每个小题的相应位置。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分)

41.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分)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2分)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分)

 

4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

材料1: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3:

“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图”。

 

(1)材料1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分)

 

(2)根据材料2、3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2分)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分)

 

4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

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材料2:

2006年8月11日,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

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

人口政策。

材料3:

新华社拉萨2007年6月28日电 自青藏铁路通车近一年来,有150万人次选择乘

火车进藏旅游,就是在所谓“淡季”的今年1月至5月,还接待67万人次,同比增长82.7%。

(1)胡鞍钢先生的“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这番话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的?

(2分)

 

(2)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部则地狭人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可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

为什么?

(3分)

 

(3)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又有哪些?

(6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称,2012年元旦时,美国总人口达到3亿1278万零968人,这数据比2011年元旦时增加了0.7%,也就是增加了225万零129人。

如果从201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普查日开始计算,那么全美人口增加了1.3%,即增加了403万5430人。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

(2分)

 

(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分)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1分)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

“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2分)

 

45.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A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地的判断依据。

(2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5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试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3分)

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46.城市改变我们的生活,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地区分布、就业领域及文化水平的比例如下表。

(8分)

表1:

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

比例(%)

小学及以下

22

初中

64

高中以上

14

表2: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

比例(%)

东部地区

57

西部地区

18

表3:

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领域

就业领域

占总数(%)

工业、交通、运输业

34

服务业(包括垃圾清运等)

15

商业服务业

10

其他

41

(1)简述进城农民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分)

 

(2)进城农民从事的主要是密集型工业,其原因是什么?

(2分)

 

(3)城市化改变了当地的人文环境,请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有怎样的改变。

(2分)

①产业结构:

②土地利用方式:

(4)城市化改变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试从温度、生物等方面分析有怎样的改变。

(2分)

①对温度的影响:

②对生物的影响:

4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体系共有级。

简述该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

其原因有那些?

(4分)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最高的是,理由是什么?

(2分)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B

C

A

D

D

C

C

C

D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B

D

A

D

C

B

B

A

C

D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D

A

C

B

A

B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分)

41.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1分)从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

(1分)

(2)美国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1分)

(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早,控制严格,效果显著。

(1分)印度受民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困难。

(1分)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

(1分)

4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人口流动特点:

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

人口流动方向:

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1)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弊端;(1分)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劳动力缺乏、当前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一系列后续影响。

(1分)

(2)不可以(1分)因为青藏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1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1分)

(3)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1分)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1分)保护生态环境等。

(1分)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1分)提高对外开放程度;(1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

(1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1分)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1分)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分)(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

(1分)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2分)

45.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A>B>C(1分)判断依据: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1分)

(2)D地(1分)理由:

①靠近文化区,可以提升住宅区的品位;(1分)②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涝灾害的威胁;(1分)③邻近森林公园,处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1分)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1分)(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1分)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1分)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1分)

46.城市改变我们的生活,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地区分布、就业领域及文化水平的比例如下表。

(8分)

(1)东部多于西部(1分)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达,对劳动力需求大于西部地区的城市。

(1分) 

(2)劳动力(1分)大多数进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只能从事对体力要求较高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

(1分) 

(3)①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1分)②由以农业用地为主转为以建设用地为主。

(1分) 

(4)①“热岛”效应(温度升高)(1分)②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

4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五(1分) 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多,辐射范围越广;等级越低,则反之。

(1分)

(2)城市沿河、沿海分布(1分) 靠近河流、海洋,水运便利;(1分)该区域内河流水量丰沛,取水方便;(1分)沿河沿海,便于营造滨水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1分)

(3)上海市(1分)上海为该区域规模最大的城市,服务功能最多,辐射范围最广。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