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986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x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

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

(本卷在120分钟内完成,满分120分)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1分)

(2)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4)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下发通知,各地兴建经济适用房,建成之后就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默写完整。

(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cuànduó()了你的名声!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zhènsǒng()起来。

(3)不要固执一点,yǎowénjiáozì(),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在大自然,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wùjìngtiānzé()的法则。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除“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

(把“变化”改为“改变”)

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

(80字之内)(4分)

A组:

雷厉风行 举棋不定 目中无人 刮目相看 豪爽 任性

B组:

不但……而且…… 尽管……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4分)

【材料一】荣获“广东好人”荣誉称号、第四届“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古槐基老师,是惠东县安墩镇梅坪教学点的一名普通教师。

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他毅然放弃了诸多人生选择,留守在大山深处,跟孩子们一起度过了37个春秋。

37年间,他一人坚守一个教学点,他教的孩子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所坚守的信念一直未变:

只要孩子有学上,孩子就能走出大山,就有希望。

每逢开学,他都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

至今还有个别垫付的学费仍未偿还。

【材料二】荣获2008年“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蓝田中心小学教师江润浓,19岁到蓝田中心小学任教,坚守瑶乡山区11年多。

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8名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

为了能够省钱和节约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她常常吃方便面和榨菜送白粥。

由于常年营养不良,她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多次谢绝了调动的机会,坚守在山村任教。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探究出两位教师的四个共同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9题。

(一)(12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不副实  B.无案犊之劳形/劳其筋骨

C.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 D.有龙则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全文主旨。

类比即指山“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

(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他们两个有着共同的追求。

B.文中的“龙”、“仙”分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

C.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D.铭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二)(10分)

追求内心和谐

王晓河

①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

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

“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总理说: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

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

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②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

有位作家说:

“唯有内心真正达到和谐,才有静心,也有深情;才有相守,又有自由。

内心和谐如乐音飞翔于空中,是没有边界的。

”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

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善,明白事理知荣明辱,不欺人,不自欺。

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

守正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

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

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

难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一股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追求内心和谐,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

③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

人生活在社会上、集体里、国家中,欲求和谐,就得处理好各种关系。

只有共同遵守各种规则,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才可以人人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

问题时常有,需以理服人服己,靠法律、政策、制度解决;差别固然在,需人人努力推进改革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诉求理应当,需依法通过正常渠道去表达。

虽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怎样变化,每个人都得心中“有主”,讲大局,讲责任感、法律,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

偏激无益,急躁有害,超越国情,欲速则不达。

唯有按规矩来,循规律来,内心才不失衡失调,达到和谐。

④人内心和谐,虽属个人心态,却与众人有关。

人在人群中,处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人内心才感到温馨和谐。

面对矛盾、摩擦、误会、纠纷等,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

这里,尤其不能长“小心眼”,搞“小动作”,弄“小圈子”。

作为现代人,应该把自己的小目标和社会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放开眼界,提高境界。

在大目标之下,大事小事皆容得,大善小善皆施得,大忙小忙皆帮得。

⑤托尔斯泰说: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人内心和谐,是心灵美,是内外兼修的美,是外在与内心统一的美,是生命的真正珍品。

每个人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与人为本,人自为本,尽心尽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羡林先生讲的和谐,它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三个方面。

B.文章引用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有助于作者展开议论,论述自己的观点。

C.要想人与人和谐,首先要做到人内心的和谐,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D.“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这句话中的两个“可爱”都是指“人的心灵美”。

(三)(15分)

少 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

“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

“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

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

“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

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来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

“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

“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

“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

“他是干什么的?

我是干什么的?

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九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

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

“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

”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

“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

”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

“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

“那你呢?

少年说:

“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

那少年又补充了道:

“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3.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表明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3分)

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找出文中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的少年说的一句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在写送报少年的同时,也写了“我”儿子的表现,这是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当“我”听到少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当时“我”惊讶的心理活动。

(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以“少年”为题,有什么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

米开朗琪罗独自一人带着几个小工;但这更大的困难并未使他胆怯,反而让他扩大计划,决定不像原定的那样画拱顶,而且四周的墙壁也给画上。

1508年5月10日,巨大的工程开工了。

阴暗的年月,——是他整个一生中最阴暗但却最伟大的几年!

这是传奇式的米开朗琪罗,是西斯廷大教堂的英雄,他那伟大的形象已被而且应该被铭刻在人类的记之中。

他痛苦不堪。

他当时的那些信证明了他的极大的沮丧,即使他那神圣的思想也无法使他得以摆脱:

“我的精神处于极大的颓丧之中。

已经都一年了,我没拿到教皇的一分钱;我没向他提出任何要求,因为我的活计进展不快,所以觉得不配得到什么报酬。

这是因为这活计太难了,而且也根本不是我的专长。

因此,我是在白白地浪费时间。

愿上帝保佑我!

他刚一完成《大洪水》,该作便开始发霉了:

你都无法辨认各个人物的相貌了。

他拒绝继续干下去。

但教皇不允许有任何借口。

他只好又干起来。

除了本身的疲劳及烦躁而外,他的家人又跑来添乱。

全家人都靠他养活,拼命地盘剥他,压榨他。

他父亲老是一个劲地哀叹没有钱了。

他只好花费时间去让父亲振作起精神来,而他自己则已是不堪重负了。

(节选自《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有删节)

18.尤利乌斯二世强迫米开朗琪罗做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怎样理解“阴暗的年月,——是他整个一生中最阴暗但却最伟大的几年” ?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0.选题作文。

(50分)

题目一:

那一年,黄永玉大师来到北京,困窘的他只能住在一间连一扇窗户都没有的蜗居里。

可是,黄永玉并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张贴在墙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屋内的一切立刻显得无比生动。

请以“画扇窗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请以“__________又回来了”或“从此,我又找回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

“尔为我凿壁为穴。

”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

家人曰:

“此何意?

”答曰:

“凭他去邻家,无与我事。

”又有医者,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②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裨将曰:

“镞③在膜内须急治。

”医曰:

“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

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遣来者,亦若委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注释】①裨将:

古代指副将。

②并州剪:

剪刀名,古时并州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

③镞(zú):

箭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里中有病脚疮者 病:

____________

(2)延使治  延:

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3.面对“病脚疮者”和裨将中流矢,他们各是怎样医治的?

(可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

1.

(1)在河之洲 

(2)晨兴理荒秽 (3)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

(1)篡夺 

(2)震悚 (3)咬文嚼字 (4)物竞天择

3.A解析:

A项应把“看到的”和“第一眼”互换位置。

4.示例:

我们的班主任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豪爽的性格一直被大家称赞。

但这次的运动会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但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而且举棋不定、疑云密布的脸色,让大家不知所措。

(每个词语1分,共2分;关联词、语意连贯2分)

5.①他们都是为了山区的孩子,坚守信念,默默无闻地在山村教学了多年的好老师。

②他们都是“感动惠州”的十大人物之一。

③他们都放弃了能调出山区学校的机会,扎根山村,为山区教育事业服务。

④他们都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避免贫困学生失学。

6.B解析:

A项第一个“名”是“出名的,有名的”的意思,第二个“名”是“名声,名誉”的意思。

B项两个“劳”都是“使……劳累”的意思。

C项第一个“素”是“朴素的,不加修饰的”的意思,第二个“素”是“平素,向来,一向”的意思。

D项第一个“则”是“就,便”的意思,第二个“则”是“如果”的意思。

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9.A解析:

两者的追求不一样,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10.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和谐。

(句子完整才可得分)

11.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论证了“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2.D解析:

第一个“可爱”不是指“人的心灵美”。

13.放暑假的时候 七月下旬的一天 转到了八月底

14.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15.对比。

通过对比,突出了送报少年既有抱负又懂事的特点。

16.这位少年真不简单,原来坚持每天替父亲送报的竟然是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大学生,这么勤劳又有抱负的少年真是让人敬佩。

(想象合理即可)

17.以“少年”为题,不仅指的是送报少年;更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像送报少年一样既懂事又有抱负的人。

18.尤利乌斯二世命令这位对壁画技巧一窍不通的画家去绘西斯廷教堂的拱顶,从1508年到1512年,共用5年时间。

19.1508年到1512年,米开朗琪罗处于那忘恩负义与嫉羡的环境中,他在一个盘剥他的可耻家庭和窥伺他失败的顽固敌人之间苦苦挣扎着,然而就在这段时间,他完成了西斯廷大教堂那件了不起的作品。

20.略。

附加题

1.

(1)患病、生病。

 

(2)邀请

2.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3.“病脚疮者”令家人凿洞,“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便觉痛去邻家,“无与我事”。

裨将中流矢,医者“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言“簇在膜内”,“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4.①做事要敢于负责,不能互相推诿。

②不要转嫁问题,要自己动手解决。

③做事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肯下苦功夫。

(写出其中1点即可)

【参考译文】

乡里有个患脚疮病的人,疼痛难忍,对家人说:

“你替我在墙上凿个洞。

”洞凿成后,他把脚伸洞里,伸入邻居家一尺左右。

家人说:

“你这样做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

“让它去邻居家随便痛吧,这样就不关我事了。

”还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一个副将从战场上回来了,中了箭,箭头射到了皮肉之内,请他去治病。

这个医生手持并州剪把箭柄给剪了,然后跪下来告辞。

副将说:

“箭头在皮肉内需要紧急治疗。

”医生说:

“这是内科大夫该做的事,不应该一并要求我来做。

唉,脚伸入邻居家里了,但还是自己的脚啊;箭头在皮肉内,还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啊。

仅仅是隔了一堵墙,就觉得把脚痛推一边了;隔了一层皮肉,就要按内外科分开。

这样,那么疼痛哪能停止,责任哪能推诿呢?

今天管事的各位大人,看到事情不容易做,就因循守旧,苟安现实,等着后来人做。

(这)也跟把脚痛推到邻家,把责任推给内科是一样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