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039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docx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

  篇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运会是以“恢复古代奥运会”为名义而构建的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它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奥林匹亚德”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吸收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古代传统思想。

但现代奥运会并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它是在新背景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渊源

  古希腊奥运会394年被禁止,沉睡了1000多年之后,19世纪末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4~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

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除发现大量史料外,还发掘了不少和古奥运会有关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引起了人们对古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

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

尽管顾拜旦的主张遭到一些反对,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终于有20个国家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

会议作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才被突破。

从此,奥运会成为世界性体育盛会。

  诞生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

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

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

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

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

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

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创时期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

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

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

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

  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

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

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

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形成时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

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发祥地

  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

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

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

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发展时期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

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

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

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

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

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

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

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改革时期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人们对

  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

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

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

  国均未出现赤字。

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

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现代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1894年6月23日,当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

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1998年,著名的《生活》杂志刊载了历史学家精选的过去千年中最重要的1000个事件和人物,1896年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壮举也跻身其中,被誉为千年盛事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概述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

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

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会歌

  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

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

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啊!

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

”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i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

“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

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

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

”ThemostimportantthingintheOlympicGamesisnottowinbuttotakepart,justasthemostimportantthinginlifeisnotthetriumphbutthestruggle.Theessentialthingisnottohaveconqueredbuttohavefoughtwell.”(“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为奥林匹克格言,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

此后,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

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

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

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圣火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当时是顾拜旦提出了这一想法,但仅限于在体育场附近的一个喷泉盛水盘上点燃圣火。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发源地

  奥运会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

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没有人群围观。

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向等待在那里的人们展示圣火,点燃第一名火

  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

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比赛项目

  夏季奥运会

  田径、篮球、足球、摔跤、柔道、举重、射击、射箭、击剑、赛艇、马术、拳击、手球、网球、棒球、垒球、跆拳道、羽毛球、皮划艇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帆船帆板、体操(含艺术体操)、排球(含沙滩排球)、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铁人三项、现代五项。

比赛项目

  冬季奥运会

  速度滑冰、短跑道速度滑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雪撬、雪车、花样滑冰、冰壶、冰球、滑板滑雪。

  基本条件

  一个项目如果要设置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就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只有在至少四个洲75个以上国家开展的男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和至少在三个洲40个以上国家开展的女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才能被列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只有在至少三个洲25个以上国家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才能被列为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重要的要求

  奥运会中运动小项是运动项目或分项中的一项比赛,在奥运会中需要产生名次,并颁发奖章和奖状以作为奖励。

运动小项在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前,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在世界范围内有足够的开展这个项目的人数和地域,并且已经举行过至少两次洲际锦标赛。

主要依赖机械动力推进的项目、分项和小项不能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除正式比赛项目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东道国,可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非奥运会正式项目的1—3个列为当届奥运会的表演赛,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

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篇二: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史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

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

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

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希腊、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78名代表集会。

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会议终于通过了恢复举办奥运会的建议,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并为举办奥运会建立一个长期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IOC),顾拜旦任秘书长。

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经过顾拜旦等人近两年的艰苦工作,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

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大会开幕,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各国来宾及选手表示热烈欢迎。

当他赞扬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做的努力时,全场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顾拜旦表示深深的敬意。

生前,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去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往奥林匹亚,为他建立了圣洁的大理石墓,并在雅典的大竞技场中给他保留了一个永远空着的座位。

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共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主要是希腊、德国、法国的运动员,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目。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

概括地说,奥林匹克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格言

  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

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

  旦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提出的。

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

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

虽然只是3个词(译成中文为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

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出了以白色为底色并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

1914年6月15日至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

大会同意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分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

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是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亦称奥林匹克旗或国际奥委会会旗,它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

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

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其产生有以下的背景。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和启蒙运动。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主要思想障碍,迎来了思想解放、人才辈出和科学繁荣的时期。

  2.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

  壤。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近代体育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

  3.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

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

  兴运动中,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热烈歌颂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使人们再度回想起泯灭久远的古希腊奥运会。

  4.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

  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

19世纪初期,欧美一

  些国家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

19世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授曾组办过两次被当地报纸称作”奥运会”的比赛活动。

  6.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世界上出

  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

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

  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让体育运动服务于各国人民,服务于世界和平,这种做法在19世纪末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奥运会设项不稳,每届项目有所不同,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项目内容重复。

其次,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不仅跑道长度不同,而且场地的设计也不统一。

第三,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度量体系混乱,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执法难以公正,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奥运村尚未建立,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也没有固定期限。

第四,经费紧缺。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规定了人员结构,为其他国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

这届奥运会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

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各自职责相对明确,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阶段即将结束时,第5届奥运会于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其参赛成员国的数量比第1届翻了一番,运动员人数增长了75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

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规模更大、更为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临。

奥林匹克运动抓住了两次大战之间相对和平的瞬间,初步确立了奥运会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首先,冬季运动项目的加入和女子体育的发展,奥运会变得更为均衡和完整。

1924年冬季奥运会的出现,弥补了夏季奥运会的不足。

1928年,女子田径项目被正式列入奥运会,在位居奥运会竞技之首的田径项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项目重复问题在这一时期基本得到解决。

并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有了相对统一的界定,并对报名、比赛组织工作的许多具体问题作出了规定。

奥运会场地设施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得到进一步改善。

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奥林匹克标志和仪式也在此时面世,如奥林匹克五环旗)、圣火传递等等。

另外,奥运会的颁奖仪式有了明确的规定,。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地区)奥委会成员数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至60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达到24个。

1926年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

此后,国际奥委会逐渐摆脱技术性事务,开始更多地关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层次的工作。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形成了三大支柱互相配合的组织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林匹克运动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