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060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docx

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

——蒸发及影响蒸发的因素(提升)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让一束激光向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红色光束,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酒精,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

C.向冰冷的玻璃上哈气,会有水雾生成,说明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液化

D.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减弱,说明空气传声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

B.蹬自行车时,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

C.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刚洗澡上岸的人会感觉到凉爽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致冷

3.荣获中国名茶评比金奖的岳西翠兰,手工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采回的鲜茶叶,要及时、均匀地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要用火力均匀的木炭火在锅内手工翻炒、烘焙…等八道精细的工序,如图9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薄摊、通风、烘焙”是为了加快鲜茶叶内的水分液化

B. “木炭火”“烘焙”茶叶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

C.“木炭”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翻炒”时,茶叶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4.密闭的烧瓶装半瓶水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一定砝码后天平平衡。

现将烧瓶拿下加热(仍密闭),使一部分水蒸发后仍放在天平左盘(右盘砝码不变),则         ()

A.天平仍保持平衡B.天平右侧将下降

C.天平左侧将下降D.无法判断天平状态

5.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

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水珠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7.下列物理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将长度、粗细都相同的铜丝和电炉丝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铜丝更热

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玻璃板后的蜡烛换成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

C.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发声的音响旁边,发现烛焰会随音乐跳动

D.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

8.如图干湿温度计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湿球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包住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吸水后蒸发吸热,所以示数比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小

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说明空气湿度

含水量

越大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小,说明空气湿度越大

D.夏天有时特别闷热就是因为空气湿度大,人身上汗水不容易蒸发

9.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遥控器应用了紫外线

B.刚从泳池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升华吸热

C.夏天从冰柜中取出的雪糕“冒”的“白气”向上飘

D.冬季装水的玻璃瓶能冻裂是由于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的缘故

10.

如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是中国建筑节能环保的典范。

下列对其屋面的部分设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屋面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可以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C.采用ETFE膜结构屋面能保证场馆白天大部分时间采用自然光,是因为其透光性好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室内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11.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12.黄山同学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时,分别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次实验,其中能反映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

13.

为了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往R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A.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B.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C.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14.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

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

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喝刚刚煮好的豆浆时,在它表面吹气可以加快豆浆的升华,使它凉得快些

15.下列有关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冰熔化成

的水,吸热,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B.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小,温度可能不变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16.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17.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电冰箱、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三角插头

C.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家庭电路中,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是串联的

18.

小明全家计划在暑假中出国旅游半个月,为了家里盆景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干涸,小明事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塑料瓶装满水倒入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观察该装置数天,发生的现象是(  )

A.瓶内的水受到大气压的支持,不会向外流出

B.盆景中的水蒸发完后,瓶中的水才开始下降流入盆景中

C.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瓶中的水逐渐下降,但空气不会进入瓶中

D.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空气逐渐进入瓶中,瓶中的水逐渐下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9.

(1)你在家里倒了一杯很烫的开水,要使这杯水冷却得快些,你主要采取的物理方法、涉及的物理知识或原理是什么?

(至少写出二种方法)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或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或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其示数是94℃,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若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其示数是48℃,则该物体实际温度为_______℃。

(3)用来发射飞船的“长征”火箭,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

这种特殊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烧坏,这种物质能起保护作用的主要原因是该物质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热量(选填:

“吸收”或“放出”)。

(4)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能转化为内能,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1.14×108J/kg、3×107J/kg)

(5)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冲程;下图所示是内燃机的________冲程。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每分钟转300转,一分钟经过______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_______次。

(6)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和一个带正电的物体B,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它们连接起来时,发生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_________,瞬间电流方向是由______到_______。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能工作灯泡是__________联,此时电流表测得是灯_________中的电流。

(8)根据报道:

近年来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

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______,在该处就会产生局部过热,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以致引发火灾。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9)我国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都_______(选填:

“并联”或“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你家中的用电器突然全部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是空气开关跳闸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用符号在圆圈内标出电流表或电压表。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

闭合、

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当

断开、

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4.5V。

两端的电压为_____V,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0.填空题

(1)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_。

(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__产生的。

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3)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律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_____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4)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飞机装有绵阳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

钛合金粉末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5)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C,此温度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

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_____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

(6)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7)王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在像的位置上放上一个光屏,则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物体的像。

(8)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其中作用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__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

(9)如图,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

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时,液面在__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

(10)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____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____d像(选填“>”、“<”或“=”)。

21.制茶工艺和茶具包含许多的物理知识(如图)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______,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_____;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______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5)茶夹是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6)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

水壶的底面尽可能做得大些且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22.“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例如:

(1)倒映的白塔是光______射而形成的______像.

(2)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______.

(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______力.

(4)船浆向后划水,船向______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3.

(1)在2016年中考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1000m跑”的成绩是3min20s,则他跑1000m的平均速度是       m/s。

在最后冲刺阶段,小明由南向北渐渐追赶上了小王,若以小王为参照物,小明向       运动。

(2)听到上课铃声我们走进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上音乐课了,李老师的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老师声音的      比较独特;李老师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

(3)小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5m,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     m;小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上时发生        反射。

(4)饺子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炸很快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油的    高;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是因为汤的表面被油层覆盖,阻碍了水的        ,导致温度不易降低,此过程要      热。

(5)某瓶氧气的密度是6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容积10L的瓶子装满了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酒精的质量是        kg,将酒精倒去5kg后,瓶内剩余酒精的密度是        。

(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360m,第2s内通过       m,该物体的行驶速度为      m/s合       km/h。

(7)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        ,密度变       。

24.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其内部主要结构为风扇、水箱和空气过滤网等。

使用时,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风比无水时凉爽。

下表是某品牌空调扇部分参数。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额定电压

220伏

额定功率

50瓦

空机质量

7.5千克

单个轮子接触地面面积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轮子数量

4个

蒸发量

1升/时

电源线长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温,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

加冰可降低水温的原因有____。

(2)人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很容易感冒。

此时,在脑干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____,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3)小科阅读参数表发现,该空调扇比较省电。

计算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

(4)计算水箱加满水时该空调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5)该空调扇底座安装了万向轮,方便移动。

但在其他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为更方便用户使用,请结合表中参数提出条改进建议:

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因为忙于中考复习,小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开过自己的电脑了,进入潮湿的夏季后,爸爸建议小丽定期给电脑通一会儿电。

请你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26.电风扇是一种常用家电,它在工作时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是怎样转化的?

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什么?

(2)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A、让激光射入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水中出现一条直的红色光束,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减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该选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3)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4)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综合考察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蒸发的特点、液化特点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察的较全面,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

A、两个齿轮都是定滑轮,而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所以链条和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的不是滑轮组,故A错误;

B、自行车后轮是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的,后轮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故B正确;

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故C正确;

D、河边刚洗澡上岸的人会感觉到凉爽是由于身上的水蒸气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正确。

故选:

A。

(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在骑车人用力蹬车前进的过程中,后轮是主动轮,前轮是从动轮。

正是由于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才导致后轮向前滚动;

(3)连通器的特点: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4)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摩擦力的方向、连通器的应用以及汽化吸热,要求认真审题,利用好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解:

A、“薄摊、通风、烘焙”是提高鲜茶叶的表面积、表面的空气流动和温度,从而加快茶叶里的水分蒸发,而不是加快液化,故A错误;

B、“烘焙”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故B错误;

C、“木炭”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

D、因为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质量的特性和蒸发定义及天平使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掌握质量是物质的本身属性,蒸发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天平的工作原理。

烧瓶拿下加热后,一部分水蒸发,由于仍密闭,水蒸气在瓶壁液化成小水滴,由于物态变化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天平仍保持平衡。

选项A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解:

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B、狗没有汗腺,靠舌头蒸发吸热降温.

C、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升华的缘故.

D、水管外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水管,液化成小水滴的结果.

本题选错误答案,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

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现象,故A错误。

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

B。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和晶体与非晶体,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7.【答案】A

【解析】解:

A、将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丝和电炉丝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铜丝更热,应该是电炉丝更热,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玻璃板后的蜡烛换成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B正确;

C、正发声的音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则烛焰会随音乐跳动,故C正确;

D、液体蒸发速度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酒精摊开,表面积大,蒸发快,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故D正确.

故选A.

(1)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比电炉丝电阻小,它们串联时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Q=I2Rt知铜丝发热少,温度低.

(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3)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4)液体蒸发速度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酒精摊开,表面积大,蒸发快.

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从平面镜成像、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知识比较基础,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8.【答案】B

【解析】解: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此温度计(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小于放在空气中的温度计,也就是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故A正确;

B、C、空气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