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555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比较优势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理论.docx

《比较优势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优势理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较优势理论.docx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目录

∙1理论依据

∙2发展背景

∙3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4普遍适用性

∙5不足与缺陷

∙6理论演进

∙7内涵与外延

∙8主要进展

∙9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10相关词条

∙11参考资料

比较优势理论

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比较优势理论-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提下: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2.国家之家存在某种特征差异;

3.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4.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5.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6.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然而,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

由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资料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都不符合经济现实。

因此在这种严格条件下论证和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这样比较优势说的普遍适用性就值得怀疑。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背景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

“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

“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

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贸易比较优势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ofComparativeAdvantage)。

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

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

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

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

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

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实践检验的结果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如迈克道尔以1937年为例,通过考察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验证得出:

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

斯特恩比较了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国、英国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分析,1950年在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了假设检验,但到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整体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

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

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SchoolofSupply)。

 

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论,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

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

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

比较优势理论-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

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

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

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肯定还完全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

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

再如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

全球比较优势指数

,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

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社会在劳动分工中普遍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

教授、外科大夫、公司经理同助教、护士小姐、总经理秘书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曰比较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主刀动手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

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对病员进行常规护理和处理公司的一般文件打印归档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比较优势理论-不足与缺陷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

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

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

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是没有运输费用;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八是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

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其次,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

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

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

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

下表所示即为“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EqualAdvantageorEqualDisadvantageModel)。

 

  A国 B国 

  F商品 13 

  C商品 26

  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

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

”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

”的尴尬境地。

比较优势理论-理论演进

理论演进

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没人否认;比较优势理论构成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无可质疑。

 

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李嘉图。

在完善和挑战斯密“老祖”“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李嘉图“二祖”开了比较优势理论之先河。

 

“老祖”认为,各国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因为这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二祖”则进一步提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二祖”的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

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生产。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

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盛行与当时粗糙的产业状况紧密相连。

当时产业的生产形态是劳动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是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而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

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

这一使命注定由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完成。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与外延

静态与动态优势比较

1.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理论上来说,第一次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处于创新期的产品实际上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发展期则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期则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进入衰退期时基本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产品的生产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较优势也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在国际贸易的根源上,动态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两国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且受技术因素的规模经济差异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产生价格差异,因此,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差异共同决定贸易格局。

在贸易的构成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一个国家根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仅能生产某一产业内广泛的潜在的产品系列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另一方面由于示范效应的作用,消费者总在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偏好商品种类的增加,这样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找到了产业内贸易的依据。

在贸易利益上,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动态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还会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生产的合理化以及产品多样性而存在潜在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为发展中国家先天比较优势的升级和后天比较优势的培育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层次的拓展。

2.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指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叫自然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

后天优势的培育不仅要通过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来产业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先天的比较优势上升到后天的比较优势。

技术外溢效应往往成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

有的学者甚至将这种后发优势纳入广义的比较优势(张小蒂)。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后发优势仅仅是后进国家所具有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要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如果一国仅仅被动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并且在其中缺乏消化、吸收与创新,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

因此,本文认为后进国家如果能在主动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可以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上,或者在技术、管理、营销上,替代或赶超同类的国际竞争者,获得后天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把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

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还有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

波特指出,上述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进而产生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具有以下新特点:

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

此外,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和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档次。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

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有必要将原有的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

上述比较优势三个纬度的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拓展;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外延的拓展。

比较优势动态化要求比较优势内容即外延的不断拓展,以资源禀赋等先天优势为基础的狭义的比较优势必然发展到以后天通过努力而培育形成的优势为基础的广义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

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HelpmanandKrugman,1985;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1.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拓展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andKrugman,1985)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

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

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

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

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Krugman,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

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2.梯伯特的拓展

沿着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思路,梯伯特(JamesR.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internalreturnsto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

他认为具有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的模型在三方面优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

一是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从专业化中获取收益的新基础,即使贸易伙伴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这种专业化也存在。

第二,该模型认为具有大的国内市场的厂商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优势。

第三,该模型有助于理解贸易、生产率和增长之间可能的联系。

 

3.多勒尔的拓展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

多勒尔(DollarandWolff,1993)等提醒我们,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

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化程度。

但是,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专业化,但不是全部。

在大多数产业中,一些不同的公司共同贡献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成绩,并且每个公司又有很多工厂,因此公司或工厂的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全部的国家专业化。

他认为技术差异是对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Dollar,1993)。

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做是高技术产品,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

但是,多勒尔也认为,尽管技术差异能很好地解释比较优势,但这种解释只是针对短期有效,对长期比较优势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任何一门专有技术最终会变成国际性的公共产品。

那么,什么才能成为高技术产业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呢?

多勒尔认为是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和训练补充性技术劳动力的制度。

4.哈迈斯和莱文森的拓展

对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思路,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哈迈斯和莱文森(HummelsandLevinsohn,1993)。

质疑从赫尔普曼(Helpman,1987)的论文《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入手。

赫尔普曼在该文中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用以说明国家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

该文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指出了,当每一种产品仅仅在一国内生产时,国家的规模是世界GDP构成的惟一决定因素。

并且赫尔普曼在OECD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并得出,当国家的规模越来越相似时,贸易群体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

该文中模型的假设是:

每一种产品只在一国生产;所有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有国家的偏好一致。

对此,哈迈斯和莱文森认为这一假设过于苛刻,该模型不适用于每年的每对贸易国。

他们认为,距离会增加差别化产品贸易的摩擦成本。

距离相近的国家从事产业内贸易是因为喜好多样化。

远距离国家中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国外的多样化产品,但高运输成本将限制这种贸易。

此外像边界贸易、季节性贸易、贸易限制以及语言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

而且他们还进一步用OECD和非OECD(14个国家)的资料作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在OECD国家为25.3%,而在非OECD国家仅为0.5%。

他们认为这一实证结果也说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充分,可能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

 

5.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拓展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

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

在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