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75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优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比较优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docx

《比较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优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较优势.docx

比较优势

No.C19990061999-5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蔡昉李周

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

怎样来总结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尤其是当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经验是否还有普遍意义,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现有的各种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但是,这些经济得以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了赶超或接近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这些解释显然暗示着,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

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教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

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是最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的。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作出的。

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

然而,问题在于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

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

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

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经济学家的兴趣,揭示了许多事实,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

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

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rldBank,1993;James,et.al,1987)。

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

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从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

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

例如,台湾、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liceAmsden(1989)和英国经济学家RobertWade(1990)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

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

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

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Krueger,1992)。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

然而,需要提出疑问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

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阶段。

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

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Lawrence,etal.,1999)。

二、比较优势:

一种新的假说

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

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到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都有局限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出一个新的假说,这个假说的推论不仅能较好地解释日本和东亚经济的各个看似矛盾的特征,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存的各种理论的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表1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同,因而形成的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表1日本和四小龙的关键产业与发展阶段

日本

韩国

台湾

香港

新加坡

纺织

1900-30,50年代

60年代和70年代

50年代初

60年代初,70年代再次

服装、成衣

50年代

60年代

50年代至60年代

玩具、表、鞋

60年代至70年代

60年代至70年代

炼制

60年代初(推动)

钢铁

50年代至60年代

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动)

化工

60年代至70年代

60年代末至70年代

造船

60年代至70年代

70年代

电子

70年代

70年代末至80年代

80年代

70年代

汽车

70年代至80年代

80年代

电脑与半导体

80年代

80年代末

银行与金融

70年代末至80年代

80年代

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EconomicDevelopment:

IdiosyncraticorUniversal?

",JustinYifuLin,ed.ContemporaryEconomicIssues:

RegionalExperienceandSystemReform,NewYork:

St.Martin’sPress,Inc.,1998,p.21.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

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工、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东亚奇迹”了。

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而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

由于它们这种从未明确表述出来的发展战略,特点是其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遵循了经济学中所说的“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

经济学家也尝试作出解释。

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

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

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

第二是人口的规模。

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平均每个人对低效率的发展战略所要承担的后果的程度。

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浪费。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要想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作自由的选择。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现有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

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

但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作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

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理论”或“中心-外围理论”也好,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也好,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

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优先发展。

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

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

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所以,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

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20%-30%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

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

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上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

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作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

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

在这种状况下,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

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并未能缩小。

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

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统计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性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矛盾。

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的状况之中。

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

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要素禀赋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

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获得较高的利润,进行了较快的资本积累,反而使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表1),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

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

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

经济发展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归根结底有赖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即增加资本在要素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

资本来自于积累,而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

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

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

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

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只有损害。

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

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

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

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

然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甚至把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Harrold,1939,pp.1433;Domar,1946,pp.137-47;Solow,1988)。

但是,最重要的而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

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

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Ohlin,1968),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

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要使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在做技术和产业选择时都能够对比较优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

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禀赋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而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的禀赋条件下,资本就相应地成为相对便宜的要素。

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要素价格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就会自动地作出调整,即在其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中尽可能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比较优势。

必须指出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在要素价格结构上的准确反映,必然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机制都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把亚洲四小龙发展的成功归结为市场机制作用的解释是抓住了这个成功经验的一个重要侧面。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政府又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因此,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竞争决定,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企业在作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就能利用各个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

此外,这种价格决定的竞争机制,政府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还可以减少一个社会中的寻租行为。

这样,企业和个人要增加收益就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也就会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

同时,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是稀缺的要素,资本的价格即利率如果由市场竞争来决定必然高,利率同时也就是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利率高则现在消费的相对价格高,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低,因而会抑制现在消费,增加储蓄倾向。

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能够反映产品和要素的供求状况和相对稀缺性,微观经营单位在依据这样的价格信号从事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会对通过市场价格传递的关于产品和要素的供求状况及相对稀缺性作出反应,并相应于一定的市场需求和要素禀赋状况进行产品结构和技术选择。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产品和技术选择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与特定的要素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同时,一个微观经营单位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了通过寻找更廉价的投入品、开辟新的市场、改进经营管理、选择适宜技术等途径实现微观上的技术创新之外别无他途。

因此,微观经营单位不仅要密切注视当前的市场,利用当前的适宜技术从事生产,还要研究和预测将来的市场,以及未来的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的发挥使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

因此,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逐渐变成相对便宜。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就要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和技术结构,由此,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在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中,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不仅能够通过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利用实现有效率的增长,并能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劳动者充分就业。

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逐渐变得相对稀缺,工资水平则不断提高,劳动者因而可以从经济的增长中不断受益;而“赶超战略”优先发展的是资金密集的产业,所能创造的就业机会少,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工资水平将长期受到抑制,使劳动者难以分享增长的果实。

因此,与赶超战略相比,比较优势战略才真正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每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结构都发挥比较优势,其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都必然是较高的。

同时,这种发展战略也必然通过国际贸易来发现和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向国际市场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

推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则因国内生产了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减少了进口,同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缺乏资金发展受到阻碍,出口也受阻。

因而,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外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比推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得多。

可见,用经济外向型特征来解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说法,也正确地观察到了这个重要的现象,只是未能理解这种现象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结果,而不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

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经济要按比较优势来发展首先有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竞争,但并非政府就不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讨论中一个旷日持久的论题。

例如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在经济研究的文献中,既可以用于支持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作用和企业家个人积极性,反对政府干预的主张,又常常被用来证明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市场的成功。

刘易斯(1994年,第475-576页)概括了这个关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悖论:

“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政府给经济生活带来灾难的例子,以致于要写满几页警惕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

”更确切地说,“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

然而,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出发,就能够使我们既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所在,又能够将政府作用界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我们可以在与赶超战略的比较之中来理解这一点。

在实行赶超战略的情况下,为了支持一些不具自生能力产业的发展,对经济进行人为的干预,对市场和价格信号给予扭曲,是赶超战略的内生要求。

因此,政府作出不恰当的行为,以致伤害经济发展过程,几乎是必然的,而且除非改变这种发展战略,这种灾难性的政府干预是无法纠正的。

而在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情况下,发展战略内生的要求是使市场充分运行,价格信号正确。

因此,政府的作用首先在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性。

由此而提出的这些政府经济职能包括:

(1)建立市场规则和实施反垄断法。

这是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因为一旦市场被垄断,价格信号和比较优势信息就被扭曲,企业也就难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投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的职能不仅不在于消除市场竞争和限制价格机制的作用,相反是保护这种竞争,从而让价格机制发挥最充分的资源配置作用。

(2)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波动。

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经济波动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而对生产者造成伤害。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市场需求的信息发生紊乱,生产者和创新者无所适从,无从依据,所以这时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以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波动。

显然,这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否定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

(3)采取适当的方式,参与建设和投资于那些具有某种外部性的产业,以及那些需要较大规模的初始投资,以及需要较长建设周期的项目,例如教育、卫生、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必要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