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628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

《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复习资料

第一章美术欣赏常识

1.美术是运用感知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和表现世界,其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形象的,是一门空间性、可视性、静态性的造型艺术,一般可以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和艺术设计四大门类。

2.简述绘画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答:

绘画是以造型、色彩、构图等为艺术手段,在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借以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或带有主观意念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按题材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或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按照工具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色粉画、丙烯画、招贴广告画、漆画等;还可按照语言风格的不同,分为具象写实绘画、抽象表现绘画等。

3.简述雕塑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答: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

雕塑按照题材不同,可分为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雕塑或宗教雕塑等;按照陈列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室内雕塑、户外雕塑、墓俑雕塑等;按照形式规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圆雕、浮雕或头像、全身像、群像等;按照工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石雕、木雕、泥雕、铜铸雕塑、板雕、象牙雕、冰雕等;按照语言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写实雕塑、抽象雕塑等。

4.简述建筑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答:

建筑是由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等所组成的巨大的造型实体,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利用尺度、比例、形状、色彩、体量和空间组合体现出自身的形象,并以内、外部空间造型与环境构成具有美的特征的统一整体,以及包容绘画、雕塑为装饰的综合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结晶。

建筑按照功能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按照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等;按照民族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式建筑、日本式建筑、意大利式建筑、俄罗斯式建筑等;按照时代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等;按照艺术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古典建筑、现代建筑等。

5.艺术设计作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总体设计与构成的美。

6.美术欣赏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美术的本质在于使欣赏者感到愉悦。

训练准确而敏锐的感知能力,不仅是进行美术欣赏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流派

第一节史前美术

1.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典范是B

A红山玉文化B良渚玉文化C大汶口玉文化D仰韶玉文化

2.在已发掘的彩陶文化遗址中,最有代表性的是B

A马家窑文化B仰韶文化C龙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

第2节夏商周美术

1.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

A甲骨文B隶书C小篆D鸟虫书

2.以下哪些不是商贷青铜器的代表AC

A大克鼎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四羊方尊

1、是商代青铜器最典型的代表作,其在立体雕塑与实用器皿结合一体的做法上,是最早的也是最具标志意义的。

2、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中个头最大的商代的,鼎腹四周中的兽面纹和夔纹,给人以狰狞而神秘的感觉。

3.钟鼎文即青铜器铭文,又称为“C”

A诅楚文B石鼓文C金文D石刻文

4.我国的青铜器时代主要是指商周,其制作的实用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与车马等四大类。

5.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龙凤仕女图》和长沙子弹库楚墓的《人物御龙图》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

《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

《龙凤仕女图》——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绘一身着宽袖长袍侧身左向而立的妇女,双手合十,袍裙曳地。

其头部上方有引颈张喙的凤鸟,作展翅腾飞状;另有一龙张举双足,躯体扭曲,呈向上升腾之状,主题为引魂升天。

 

《人物御龙图》——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绘一男子侧身左向,执缰乘风驾龙舟,男子戴高冠,着长袍,佩长剑,意态轩昂,舟上有华盖,舟下有游鱼,舟尾立一鹤,线条飘逸,富有运动感,画中略作晕染,技法较前有所进步,主题为引魂升天。

6.《漆盒彩绘乐舞图》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器腹左右侧各有一图,左为《敲钟击磬图》,右为《击鼓起舞图》。

7.三代雕塑按照材料可分为陶塑、木雕和铜雕。

第3节秦汉美术

1.秦、汉美术的最大特点是D

A轻柔秀雅,构图精密

B方俊清丽,质朴刚健

C粗犷豪放,简洁明了

D宏伟雄强,气势撼人

2.简述帛画的定义和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答:

帛画,是中国古代画种之一,因画在帛上而得名。

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

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综合分析,帛画起源于战国中期的楚国,消失于东汉。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时期:

①战国中期为帛画的兴起期,现有1幅;②战国晚期为帛画的成长期,现有3幅;③西汉初期为帛画的鼎盛期,现有13幅;④汉武帝时期为帛画的扩展期,现有4幅;⑤西汉末至东汉为帛画的衰亡期,现有3幅。

3.《轪侯妻墓帛画》和《轪侯子墓帛画》分别出土于哪里?

分别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答:

《轪侯妻墓帛画》——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西汉长沙相第一代轪侯利巷妻之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绢类画迹。

作品以祈颂墓主人飞升为主题。

这件帛画也叫非衣,或“T”字型,画面内容依T字型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

作品以写实的技艺表现出当时的生活,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瑰丽的想象。

《轪侯子墓帛画》——1974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内容、形制和尺幅等基本同于一号墓帛画,主要区别在中心人物墓主人为男性,也表现他在日月同升、鸣乐环响、珍禽异兽相拥护佑下缓步升入天国的场景。

4.于1979年在咸阳秦都3号宫殿遗址残壁上发现的车马人物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极为罕见的秦代壁画遗存。

5.汉代墓室壁画多散见于河南洛阳八里台、河北安平逯家庄、辽宁金县营城子、山西平陆枣园村、内蒙古和林格尔等30余处汉墓中,其中位于洛阳烧沟村以西的卜千秋墓室壁画是迄今发现的汉代壁画中最早的。

6.汉代墓室绘画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日常生活的场面,二是历史故事,三是神话传说,四是天象图。

7.秦汉时期盛行的画像石、画像砖是中国上古阶段绘画艺术与雕刻、模印技术结合的典型代表,表现为一种平面、空间的艺术形式。

8.秦八体:

小篆、大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汉六体:

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繆篆、鸟虫书。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汉代石雕D

A母牛舐犊B马踏匈奴C人熊相抱D人面石雕

10.迄今发现的秦留存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青铜铸像是鎏金铜车马,汉代青铜雕塑遗存下来的最典型的作品是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即马踏飞燕。

第4节魏晋南北朝美术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三条重要线索。

答:

一是佛教文化艺术全面传入中国,在六朝美术中得以吸收消化,形成新的独特的宗教艺术;

二是在汉代美术的基础上深入发展,由于政局的不安定、社会动荡,反而引发和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是士族的出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2.王羲之自古有“书圣”之称,其字达到了“晋字”的最高境界,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十七帖》等。

3.大小“二王”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其中王献之的代表作有《鸭头丸帖》、《洛神赋十三行》、《十二月贴》等。

4.由隶而楷的定型中贡献最大的书法家是B

A王珣B钟繇C苏轼D黄庭坚

5.钟繇的书法刚柔并济,点划尤多异趣,其传世作品有《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力命表》等。

6.山水画专论的开山之祖是A

A宗炳B王徽C董其昌D王维

7.宗炳和王徽为中国山水画的最初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其中宗炳的代表作为《山水画序》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畅神”、“应目会心”等对自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王徽的代表作《叙画》表达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

8.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主要题材有三类:

一是因袭汉代绘画中的形象,如荆轲、西王母、列女等;二是神话、传说、风俗题材的,如名士、神仙画像;三是仕女图。

9.简述“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区别。

答:

“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曹衣出水”又称“曹家样”,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吴带当风”又称“吴家样”,唐朝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10.唐代将曹仲达的佛画风格称为曹家样,与张僧繇的张家样、吴道子的吴家样、周昉的周家样并列奉为典范,对佛教绘画及雕塑都具有重大影响。

11.顾恺之的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12.竹林七贤:

是指魏晋清谈家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以及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

13.我国的石窟寺始建于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后来经甘肃传入中原,南北朝时兴盛,最重要的佛教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14.保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石窟主要有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15.我过现存最早的石窟是云冈石窟,其重要价值在于规模巨大、立体造型能力较此前有了发展,以及对于多种形象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了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龙门所建造的洞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

第5节隋唐五代美术

1.为什么说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

答:

首先,著名画家的人数规模空前庞大,据史册记载达200余人;

其次,艺术表现形式与技巧也比以往大大丰富,除壁画之外,卷轴画开始兴起并逐渐流行;再次,绘画的创作题材也比以往更加广泛;

此外,宗教画也有了新的发展,显得格外绚丽多彩。

2.唐代人物画的先驱是阎立本,其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

3.吴道子世称“画圣”,最大的成就在人物、佛道画,其代表作品为《送子天王图》。

4.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宫中图》、《文苑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5.试述“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区别及代表画家。

答:

山水画在南朝兴起,到唐代发展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并因南北地域不同而产生风格差异。

(1)青绿山水:

以墨线勾勒造型,用笔细致周密,敷色以石青、石绿为主,有时为了醒目的视觉效果,更以金粉勾线,画面金碧辉煌,华丽壮观。

代表人物——展子虔《游春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2)水墨山水:

以水和墨来表现山石、江河、树木、建筑等,故墨线之外,渲染是主打的成分,而用笔往往粗放而简约,强调水墨效果的发挥,以表现景物的体面和虚实关系,尤其注重笔的情趣、墨的韵味,追求“画中有诗”的意蕴,水墨也有设色的,但色须清淡而不掩墨色,以质朴、悠远、玄虚为尚。

代表人物——王维《雪溪图》、《江山霁雪图》、《辋川图》、《伏生授经图》;张璪《画境》;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山谿待渡图》;董源《龙宿郊民图》、《潇湘图》、《夏山图》;巨然、赵干、卫贤、郭忠恕等。

6.“大小李将军”是指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其中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是一副非常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

7.以下哪一幅作品不属于“水墨山水”B

A《雪溪图》B《游春图》C《潇湘图》D《关山行旅图》

8.以下哪一幅作品不属于“青绿山水”B

A《游春图》B《辋川图》C《江帆楼阁图》D《明皇幸蜀图》

9.明代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南北之分来立书画流派,称李思训为北宗山水的创始人,王维为南宗山水的奠基者。

10.北有“荆关”,南称“董巨”。

其中“荆关”分别是指荆浩和关仝,“董巨”分别是指董源和巨然。

11.唐朝时善画鞍马的主要画家有曹霸和韩幹,其中曹霸出身贵族,代表作为《照夜白图》;韩幹出身贫贱,代表作为《御马图》。

12.韩滉——善于画牛《五牛图》

13.薛稷——善于画鹤《六屏风鹤图》

14.五代的花鸟画,主要有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两家,一工一写,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代表作《写生珍禽图》;徐熙代表作《雪竹图》。

15.隋唐五代的壁画主要包括寺观壁画、石窟寺壁画、墓室壁画,隋唐雕塑的题材形式主要有宗教造像、陵墓雕刻和随葬陶俑等。

16.“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中,“道子”是指“画圣”吴道子,“惠之”是指“雕圣”杨惠之,“僧繇”是指“百代宗师”张僧繇。

17.昭陵六骏中的“六骏”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战争中先后骑乘的六匹骏马:

飒露紫、拳毛蜗、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为表彰它们的功绩,由画家阎立本起样,由建筑家阎立德设计建造的昭陵,称为“昭陵六骏”。

第6节宋辽金美术

1.简述建立“翰林图画院”的意义及当时著名的代表画家。

答:

北宋初,由太宗赵匡义倡导,中央政府在宫中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翰林图画院”,它不仅在中原画家的基础上,接收了来自西蜀、南唐皇家图画院的许多画家,也在画迹收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且还传承和发展了一些相关的制度。

当时的重要画家有中原的王霭、高益、王道真,西蜀的黄筌、黄居寀、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等,南唐的王齐翰、周文矩、顾德谦、徐崇嗣等。

画院的建立是统治者推行文治的一个表现和举措,对绘画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瘦金体”出自薛稷,由宋徽宗赵佶加以发展,字迹纤而不弱、端而不板,婀娜中见劲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连笔如游丝飞空,别具一格。

3.宫廷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描绘的是道教帝君率众部朝见最高神祇的列队,其中包括了帝君2名、男神11名、神将8名、女仙66名,共计神仙87名。

4.“集众所善以为己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是指李公麟精于临摹古画,善于汲取顾恺之、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用线技巧,同时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代表作有《临韦偃牧放图》、《维摩演教图》、《昭君出塞》和《五马图》等。

5.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场景及这幅作品的意义。

答:

《清明上河图》画卷分郊外景致、虹桥和城内三大部分,描绘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节这一天京城内外百姓的种种活动场景,其中精心刻画了五百余人,展现了当时京城经济的繁华面貌。

在透视处理上,能把握并表现空间的纵深感,因而无论是作为宋代风俗画,还是作为画院人物画,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占有特殊的地位。

6.南宋前期的宫廷画院人物画,以李唐、刘松年、马远、马麟最为著名,其中李唐的《采薇图》描绘了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的艰难生活。

7.试举一例我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减笔画作品并进行赏析。

答: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立轴、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

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8.北宋时最为兴盛的是山水画,著名画家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善作平远山水的许道宁、兼善理论的郭熙、创立“米家山水”的米芾、米友仁父子。

9.试述水墨苍劲派代表人物马远和夏圭的绘画特点及代表作品。

答:

马远创造的构图简洁、以偏概全的方法,虚旷空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被称为“马一角”,代表作品有《踏歌行图》、《松下高士图》和《射鸟图》等;夏圭将实景集中于一侧,留白处为浩渺的空间,任观者浮想联翩,这一招被后人称为“夏半边”,由于画面留白处更多,比马远的画更显得辽阔平远、意境高简,其代表作品有《松溪泛艇图》、《烟岫林居图》。

10.南宋四家是指马远、夏圭、李唐和刘松年,又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南宋山水画逐渐形成水墨苍劲、意境幽远的画风,被称为“水墨苍劲派”。

11.试述书法宋四家的及其代表作品。

答:

苏轼——《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贴》、《天际乌云贴》等;

黄庭坚——《松风阁诗》、《诸上座贴》、《花气诗帖》、《李白忆旧游诗》等;

米芾——《苕溪诗卷》、《蜀素帖》、《多景楼诗册》、《虹县诗》等;

蔡襄——《昼锦堂记》、《万安桥记》、《扈从贴》等。

12.人称“文湖州”,画竹自成一派的“湖州画派”创始人是B

A郑板桥B文同C管道升D王冕

13.宋代最有代表性的五大名窑包括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14.简述宋代瓷器五大名窑及其特点(至少写出两种)。

答: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

窑址在汝州(今河南临汝)。

汝窑的特点主要是:

釉色青而润泽;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2)官窑:

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设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南宋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两处官窑:

一在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世称修内司官窑;另一处在郊坛下,称为郊坛下官窑。

《格古要论》说:

“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

(3)哥窑:

哥窑是龙泉窑中的上品。

哥窑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釉面有许多浅白的细小裂纹,称为“百圾碎”,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的釉色以青为主,浓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黄色的产品。

黑胎厚釉,紫口铁足是其另一个特征,哥窑与汝窑不同,它不见于宋人记载。

(4)钧窑:

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张神镇。

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不同于耀州窑,也不同于汝窑,烧出的釉色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

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

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5)定窑:

始建于定州(今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窑。

定窑釉层薄润细腻,釉色白里透黄,恬淡柔美。

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

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15.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窑是C

A官窑B哥窑C定窑D汝窑

第七节元代美术

1.主张印章不求新奇而追古雅,开后来“印宗秦汉”理论之先声的是A

A赵孟頫B吾丘衍C苏轼D杨光金

2.中国楷书四大家分别是指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其中赵孟頫创造了匀整秀媚、结体宽阔的“赵体”,主要作品有《洛神赋》、《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

3.“元三大家”不包括C

A鲜于枢B邓文原C高克恭D赵孟頫

4.简述“山水元四家”的代表作品及其对山水画史的作用。

答:

山水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等;吴镇——《鱼父图》、《中山图》、《洞庭渔隐图》、《双松图》等;倪瓒——《容膝斋图》、《水居竹图》、《雨后空林图》、《江亭山色》、《虞山林壑图》等;王蒙——《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春山读书图》、《夏山高隐图》等。

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他们生活在元末社会动乱之际。

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

5.黄公望的山水画有两种手法:

一种是他首创的浅绛山水,山头多以繁复的皴笔表现岩石;另一种是水墨山水,少作皴纹而意境悠远。

6.试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进行赏析。

答: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历时多年方始告竣。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黄公望所为山水画,溶合对自然实景之感受。

自成一家。

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

构思时,足迹遍及春江两岸,越六、七年而成,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因其用笔熟练老到,不事雕琢,自然天成而为万世所瞩目,不设色而使墨自具五彩。

《富春山居图》在章法布局上将五代、北宋的全景式构图法与南宋的小景构图法相结合,有旷远不羁的情调,又有主次分明的优点。

《富春山居图》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写意技巧,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虽有富春山水的一般特征,却不是真山真水的真实复述,他给后人的感受不是明秀,不是雄伟,而是清灵脱俗的飘逸神采,这正体现了黄公望晚年出尘脱世的恬静心迹。

7.钱选的《八花图卷》描绘了海棠、梨花、桃花、桂花、栀子、月季、水仙等八种花卉,画法继承宋代院体,勾勒工细,设色淡雅,给人幽静超脱的感觉。

第8节明清美术

1.明清的北京城有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四重城垣,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2.试述明朝各时期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答:

(1)明朝初期:

绘画主要包括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和“浙派”绘画。

宫廷绘画——边文进《双鹤图》;林良《苍鹰图》;吕纪《三思图》等;

文人绘画——王履《华山图册》;王紱《燕京八景图》;夏昶《半窗晴翠图》等;

浙派绘画——戴进《关山行旅图》、《雪景山水图》、《洞天问道图》、《钟馗雪夜出游图》等。

(2)明朝中期:

以“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吴门画派”“吴派”)最为著名,沈周《庐山高》、《三松图》等;文征明《江南春》、《古木寒泉图》、《湘君湘夫人图》等;唐寅《孟蜀宫妓图》等;仇英《桃源仙境图》、《浔阳琵琶图》等。

(3)明朝后期:

中心人物是董其昌与陈洪绶,其中董其昌的代表作有《夏木垂荫图》、《葑泾访古图》、《赠稼轩山水图轴》等;陈洪绶的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图》、《隐居十六观》、《水浒叶子》等。

3.“禁中三绝”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A边文进(所绘的翎毛)B蒋子成(所绘的人物)

C赵廉(所绘的虎)D林良(所绘的鹰)

4.“江夏派”的创始人是C

A戴进B夏昶C吴伟D吴历

5.“青藤白阳”中的“白阳”是指陈淳,“青藤”是指A

A徐渭B仇英C李在D叶欣

6.“吴门四杰”是指B

A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B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徐祯卿

C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D文征明、祝枝山、祝允明、唐伯虎

7.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及其影响。

答:

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提出的“南北宗”论,仿唐代佛教分南北二宗,将唐以来山水画分水墨渲染的文人画(画家)为南宗,青绿勾填画法(职业画家)为北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