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629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答案+评分标准含历年各地部分中考原题121

2020年初中学业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2.(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彩虹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D.

放大观察蚂蚁

3.(3分)椰子是大自然对海南的美好馈赠。

一个成熟饱满的椰子质量最接近(  )

A.2gB.20gC.200gD.2000g

4.(3分)电风扇的核心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哪个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A.

B.

C.

D.

5.(3分)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

6.(3分)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

B.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

C.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D.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

7.(3分)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

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

A.绝缘体B.导体C.半导体D.超导体

8.(3分)图甲是海南网上扶贫超市给百香果配的多功能小勺子。

把A点压在百香果上固定、B处的“刺刀”刺进果壳,用力使勺子绕A点转动一周,“刺刀”就把果壳切开(如图乙)关于勺子的构造和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勺子转动切果时可作省力杠杆用

B.勺柄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刺刀”很尖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D.勺子绕着果转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9.(3分)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内部简化电路。

R0是定值电阻,Rx是压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Rx上压力增大时,随之减小的是(  )

A.通过Rx的电流B.通过R0的电流

C.Rx两端的电压D.R0两端的电压

10.(3分)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W1=

W2B.W1=W2C.W1=2W2D.W1=4W2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把墨水吸进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与衣服分离,是利用灰尘具有  。

12.(4分)海南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广泛。

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热水器在加热水时,把太阳能转化为  。

13.(4分)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

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

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  的结果。

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

14.(4分)2019年6月5日,我国首次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把“文昌物联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的固体燃料(选填“大”或“小”),燃料的质量减少,热值  (选填“变小”或“不变”)。

15.(4分)渔民出海捕捞,常常满舱而归。

在平静的海面上,一艘空船受到的浮力是F1,装满鱼后受到的浮力是F2,则F1  F2(选填“>”、“<”或“=”)。

渔船编队在某个海域捕捞时,渔民用特定频率的电台通信是利用  传递信息。

16.(4分)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

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N.

17.(4分)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

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  相同。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共20分)

18.(2分)在图中画出茶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9.(2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对应的折射光线大概位置。

20.(6分)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

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

他想:

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你的猜想是  。

(2)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法。

(3)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

小月认为:

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  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21.(10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灯泡额定电压U=2.5V,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甲图电路连接完整。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为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如果没有电压表,用如图丙所示电路也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先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保持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只断开开关  、闭合其它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用R0、U额、I的代数式表示)。

四、综合应用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共22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22.(10分)如图所示是正在航拍的无人机。

起飞前,放在地面上要确保四脚着地;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工作。

无人机的参数如下表,求:

(g取10N/kg)

(1)无人机从地面飞到离地20m高处,至少要多长时间?

(2)无人机从20m高处降落到地面,重力做功是多少?

(3)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无人机的突出问题是飞行时间短,请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机身质量/kg

2.4

四脚着地总面积/cm2

10

电池充满后储存电能/J

36000

最大水平速度/(m•s﹣1)

5

机身尺寸/mm

400×300×200

最大上升速度/(m•s﹣1)

1

23.(12分)小谦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组装成调光灯,并进行测试。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小灯泡正常发光10min消耗的电能。

(3)经测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占电路总功率50%,如果把灯光调暗,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占电路总功率的百分比是多少?

(4)小谦认为这个调光灯使用时,小灯泡的功率占电路总功率的百分比太低,请写出一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叫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

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是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2.(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彩虹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D.

放大观察蚂蚁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A与题意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与题意不符;

D、用放大镜看蚂蚁时,蚂蚁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D与题意不符。

故选:

B。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3.(3分)椰子是大自然对海南的美好馈赠。

一个成熟饱满的椰子质量最接近(  )

A.2gB.20gC.200gD.2000g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中学生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质量约1000g,一个饱满的椰子的质量约为此数值的2倍,在2000g左右。

故选:

D。

【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

如:

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4.(3分)电风扇的核心装置是电动机,下列哪个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A.

B.

C.

D.

【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结合图中装置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A、图中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揭示了电动机工作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电源,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因此解题时观察图形中有无电源是此题的解题关键。

5.(3分)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解:

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熔化现象的理解,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6.(3分)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

B.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

C.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D.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

【分析】根据题中各情景都与物理现象有关,涉及滑动摩擦力、电流表的使用、温度计、量筒读数,逐一分析各现象的成因,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

A、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拉力应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乙,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将烧坏电流表,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丙,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故C符合题意;

D、如图丁,量筒读数是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不能仰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常用器材,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

7.(3分)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

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

A.绝缘体B.导体C.半导体D.超导体

【分析】超导现象是指电阻为零的现象。

【解答】解:

由题意知,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石墨烯材料为例,考查了超导体的特点,体现了物理与高科技领域的联系,值得我们关注。

8.(3分)图甲是海南网上扶贫超市给百香果配的多功能小勺子。

把A点压在百香果上固定、B处的“刺刀”刺进果壳,用力使勺子绕A点转动一周,“刺刀”就把果壳切开(如图乙)关于勺子的构造和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勺子转动切果时可作省力杠杆用

B.勺柄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刺刀”很尖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D.勺子绕着果转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分析】

(1)要判决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要先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3)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4)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指的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能发生变化,否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

【解答】解:

A、勺子转动切果时,动力臂可以大于阻力臂,所以可作省力杠杆用,故A正确;

B、勺柄表面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刺刀”很尖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的大小不能改变压力的大小,故C错误;

D、勺子绕着果转动时,勺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增大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增大压强的方法,都属于基础知识,只要细心并不难解答。

9.(3分)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内部简化电路。

R0是定值电阻,Rx是压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Rx上压力增大时,随之减小的是(  )

A.通过Rx的电流B.通过R0的电流

C.Rx两端的电压D.R0两端的电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

根据“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可知,在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Rx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x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

因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在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Rx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通过Rx的电流和通过R0的电流都增大,故AB错误;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故D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x两端的电压减小,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利用好“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是关键。

10.(3分)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W1=

W2B.W1=W2C.W1=2W2D.W1=4W2

【分析】根据W=Fs判断做功多少,只要力相等,通过的距离相等,做功就相等。

【解答】解:

两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是F,通过的距离都是s,根据W=Fs可以判断两个力做功相等,即W1=W2。

故选:

B。

【点评】物体质量多大,进行什么运动,接触面是否粗糙,这些都不影响做功多少,影响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是力和距离。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大气压 把墨水吸进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与衣服分离,是利用灰尘具有 惯性 。

【分析】

(1)钢笔吸墨水时,是先把皮囊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进吸管里;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解答】解:

用钢笔吸墨水时,是先把皮囊内的空气挤走,皮囊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进品囊里,利用了大气压,

拍打身上的灰尘时,灰尘原来在衣服上是静止的,当用力拍衣服时,衣服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脱离了衣服。

故答案为:

大气压;惯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惯性、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2.(4分)海南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广泛。

太阳能是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热水器在加热水时,把太阳能转化为 内能 。

【分析】

(1)由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要求来看,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利用各种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在地球是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短期内不可能再生,属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多种,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

可再生;内。

【点评】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能源都可以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来划分,对于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大力开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合理利用。

13.(4分)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

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

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结果。

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

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所以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

故答案为: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点评】本题通过日常生活现象考查了分子动理论,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4.(4分)2019年6月5日,我国首次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把“文昌物联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大 的固体燃料(选填“大”或“小”),燃料的质量减少,热值 不变 (选填“变小”或“不变”)。

【分析】

(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质量、是否燃烧和燃烧是否充分无关。

【解答】解:

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大的固体燃料,原因是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质量、是否燃烧和燃烧是否充分无关,所以在燃料的质量减少时热值不变。

故答案为:

大;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

15.(4分)渔民出海捕捞,常常满舱而归。

在平静的海面上,一艘空船受到的浮力是F1,装满鱼后受到的浮力是F2,则F1 < F2(选填“>”、“<”或“=”)。

渔船编队在某个海域捕捞时,渔民用特定频率的电台通信是利用 电磁波 传递信息。

【分析】由于船在海水都是漂浮,通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大小的变化;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解答】解:

渔民出海捕捞,常常满舱而归。

在平静的海面上,一艘空船受到的浮力是F1,装满鱼后受到的浮力是F2,由于船在海水都是漂浮,所以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大小等于不同情况的重力,装满鱼后船的总重力大,故受到的浮力较大,即F1<F2。

渔船编队在某个海域捕捞时,渔民用特定频率的电台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

<;电磁波。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涉及到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应当深刻理解漂浮时浮力等于物重这一特点,属于基础题。

16.(4分)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

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2 段绳子拉甲树。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150 N.

【分析】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

如图用绳子拉甲树时,甲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

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300N的

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F=

F甲=

×300N=150N。

故答案为:

2;150。

【点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变通,如图装置能变通成动滑轮,解题就非常容易了。

17.(4分)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

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 体积 相同。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0.84×103 kg/m3.(ρ水=1.0×103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分析】同一个杯子的容积相等,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表格数据求出水和椰子油的质量,根据ρ=

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椰子油的密度。

【解答】解:

用同一个杯子装满水和椰子油的体积相等,

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装满水或椰子油时水或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

m水=m水总﹣m杯=300g﹣100g=200g,m油=m油总﹣m杯=268g﹣100g=168g,

由ρ=

可得,杯子的容积:

V=

,即

解得:

ρ油=0.84g/cm3=0.84×103kg/m3。

故答案为:

体积;0.84×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同一个杯子的容积不变即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相等是关键。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共20分)

18.(2分)在图中画出茶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茶壶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沿重力的方向作有向线段,即可作出重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

茶壶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过重力的作用点(即茶壶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条线段,标上符号G,即为茶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