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运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039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标点符号运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运用.docx

《标点符号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运用.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点符号运用.docx

标点符号运用

书名号(《》)

书名号是一种标志符号,它标志书名、篇名、戏剧名、歌曲名、报刊杂志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

下面分项叙述。

一、标示书名。

例如:

1.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2.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名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书。

它们用书名号标明。

二、标示篇名。

单一的文章名像诗歌、散文、寓言等都应用书名号标出,以免与其它的文字相混。

例如:

3.有感情地背诵这三首诗。

默写《暮江吟》《赠汪伦》。

3中书名号标明了两首诗。

再如:

4.《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

……

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例4中的第一个《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用书名号标明。

第二个“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使用引号,不用书名号。

三、标志报刊名。

例如:

5.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孩子》的,是不是?

《妇女生活》是杂志名,《关于孩子》是一篇文章,均用书名号标明。

四、标志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名称。

例如:

6.当我铺开第二张画纸的时候,就决定画一幅《小武术》。

7.难道罗丹先生雕刻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跟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同传不朽吗?

这两个例子中的书名号标明了两种美术作品,一种是画──《小武术》,一种是雕塑──《沉思者》《巴尔扎克》。

像小学第十二册课本上提到的《月光曲》是曲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歌曲。

第十一册课本上的《奴隶英雄》是戏剧。

当我们在书面语中用到这些艺术品时,都要用书名号标出。

五、标志法律、法规名。

例如:

8.“你不知道吧,小伙子,咱们国家新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乘车是可以免费的。

例8《残疾人保障法》是法规,用书名号标明。

书名号在使用中有两种特殊现象,一是书名中含有书名,二是书名、篇名共用一个书名号。

例如:

9.下面的《〈古井〉读后感》用的就是第二种写法。

10.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例9《〈古井〉读后感》是一篇作文题目,所以用书名号标出,而作文题中又含有《古井》这篇课文的题名,为了不使混乱,用单书名号标志。

凡是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个用双书名号,里面一个用单书名号。

例10中《荀子·劝学》这种标志告诉我们,“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出自《荀子》这部书中的《劝学》这一篇。

书写时,书名与书中篇名之间,加个圆点(叫间隔号)隔开。

书名号是一种标号,它像一顶帽子,扣到了具体的文字上,文字就变成书名或篇名了。

例如:

11.

(1)小明把剑拿过来。

(2)小明把《剑》拿过来。

例11的①②文字相同,都有“剑”。

第一个“剑”是武器,第二个却是一本书,因为它加了书名号。

书名号在使用中前后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个书名号不能单写在一行的结尾,后半个书名号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附书名号歌:

书名号,前后弯,标明书籍和报刊。

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省略号(……)

省略号是一种标号,它标志语言的省略。

有的省略引文;有的标志语言的断断续续;有的标志不必尽举的事物等等。

省略号的施用范围也很广泛,下面就它的常见用法分条叙述。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例如:

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

“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

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

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

如:

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

再如:

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

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

“指导员,指导员……”

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

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标志话没有说完。

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

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我再也受不住了!

……

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

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

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远方的爷爷发出哀求,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他的哭泣、他的控诉。

又如:

10.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

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

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

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

再如:

1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12.凤凰接着说:

“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

“啊!

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例11没容指导员再说下去,炸弹爆炸了,省略号标志语言被迫中断。

例12中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

五、双用省略号(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13.瀑布

…………

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14.参观人民大会堂

王叔叔今天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我高兴极了。

…………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

“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

”我情不自禁地说:

“盖得可真快啊!

例13《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

例14《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九节,我们将中间的七节(第2~8节)全省略了。

六、标志不语。

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

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

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

“……”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七、标志声音的延长。

例如:

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

八、标志语言的断断续续。

例如:

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17.小马难为情地说:

“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例16中,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

例17中,小马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难为情,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再如:

18.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

“啊!

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这个例子中语言的断断续续,不是因气息微弱而造成,也不是受难为情的干扰,而是受思考的影响。

“还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

看,思考,语言中断,“左肩偏了点儿”(毛病)续上;“脸上”还有毛病,思考,语言中断,“对不起”又续上。

语言中断处用省略号标志。

这和前文(第四条)讲的标志“话没有说完”语言中断是一样的,只是前文讲的中断,是断而无续或断而不紧接着续。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不可与“等等”“之类”这些本身带有省略意思的词混用。

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甲)这家商店出售饰品,有戒指、项链……

(乙)这家商店出售的饰品有戒指、项链等等。

(丙)这家商店出售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

从例子可以看出,“省略号”“等等”“之类”它们都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使用中只能选用一种,不可同出一处。

另外,在使用省略号的地方,其它的标点符号该怎样用呢?

第一,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第二,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第三,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

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第四,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

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

 

附省略号歌:

省略号,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

表示省略用到它,说话断续把它添。

破折号(──)

破折号是一种标号,它的作用是:

引进对前文的注释、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或中断,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换等。

破折号在文中的应用形式有三种:

单用,双用,多用。

破折号施用的范围很广,具体用法繁多,现选择一部分常见的加以叙述。

一、引入对前文注释、说明的语言。

例如:

1.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2.我赶到学校上完课,跟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再拿邮袋,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一叠作业本,还有干酪、杏干、苹果,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例1中的“鲜花”是对前文“美好东西”的注解,用破折号引入。

例2中的破折号引入了对前文“重了许多”的说明。

再如:

3.小朋友,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

例1例2中注解和说明的内容是到句尾结束的。

而例3则不然,对“雾凇”的解释到“花”这里结束。

这就体现了破折号的一种功能──折断原文,引入注解、说明。

二、延声作用。

表示某种声音的延续,表示人物语言的拖长。

例如:

4.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在问孩子想什么?

5.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例4的破折号,标示海水声音的延续。

例5中的破折号,标示读书声的拖长。

三、标志说话的中断或停顿。

例如:

6.“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例6是“我”与“伯父”的对话,“那怎么──”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截问话,原义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呢?

”“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打住了(中断),用破折号标志“我”的话既没有完,也没有说下去。

四、标志转折。

破折号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

例如:

7.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8.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

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例7先说时间,然后转向“大家”对这“40秒钟”时间的心理感觉,中间用破折号标志话题发生了转换。

例8中,提示语是色彩,后文应该围绕“色彩”来叙述,“花”“蝴蝶”都是色彩,然而又转到了蝴蝶的行为上来,话题发生了转换,用破折号标志。

五、兼代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相当于冒号的部分用法。

例如:

9.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10.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一只黄毛大狗老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

──这就是我从前初到隅庄,老水牛爷爷给我的印象。

例9中破折号兼代提示下文,例10中的破折号兼代总结上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破折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不是破折号的根本功能。

从例9和例10我们可以看出,破折号在这里还有表示转折的作用。

如果将例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或冒号,“转折”功能就无法得到体现。

同样,如果我们把“提示作用”当作破折号的本质功能,在有提示的地方就去施用它,那就会犯滥用破折号的毛病。

在既要表示提示,又要标志转折(或注释说明或延声)的地方,选用破折号才是正确的。

六、标志意思的跃进或事物的发展过程。

例如:

11.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12.妈妈的话强调了一点:

算术有用──数数挖坑──容易找到。

科利亚虽然也依照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

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

例11的句意是不断跃进的,第二个“团结”已经超越了第一个“团结”的意义,它是在第一个“团结”的基础上,由“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达到的团结。

例12中,第一组破折号标明了“算术有用”的过程,第二组破折号标明了“算术不管事”的过程;实际上这里的破折号也是标明意思的不断跃进。

七、引入分项列举。

例如:

1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例13中,破折号引入了对“环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的列举。

这种用法应该归入破折号的注释、说明作用中。

八、折断原文,引入插说。

例如:

1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例14第一个破折号折断前文,插入对前文的补充说明,然后又用一破折号引入转折内容,续上前文。

九、标志语言的作者或出处。

例如:

1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6.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与长宜先知

──摘自《三字经》

例15中的话是高尔基说的,用破折号标出。

例16中的内容摘自《三字经》,用破折号标出。

十、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

例如:

17.我学习语文的良友

──致《小学生语文学习》

副标题的破折号不能和正标题写成一行。

例如:

18.我爱中国──访欧日记摘选…………黄植诚

应改写为:

我爱中国

──访欧日记摘选…………黄植诚

十一、戏文中用来介绍人物的身份。

如:

19.斯巴达克──奴隶英雄

观众──罗马贵族男女许多人

破折号的用法很多,除以上介绍的,还有用于解词、用在歇后语中等等。

在此不再介绍。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

第一,破折号的注释作用与后面将要介绍的括号的注释作用是不相同的:

破折号引进的注释说明,是文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缺的;括号所引括的注释说明,是为辅助理解文句而加的,可有可无。

在阅读中,破折号引进的注释说明必须读出,而括号引括的注释说明可以不读。

第二,破折号要与连接号〔—〕相区别。

连接号是只占一个字位置的小短横。

1979年,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中指出,连接号的“主要用处是表示某一类型的复合词(合两个词为一个词)”。

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这就是说连接号的作用只限于“连”,用在词语之间,凝构二词语为一个整体,它没有转折、注释等作用。

破折号用在句子中,它的连接作用是为了体现“转折”、“注释”等的关系。

第三,破折号标志的话题转换,能使跳跃太大的、看似毫不相连的内容勾连于一体。

在内容跳跃太大的地方,如果不用破折号,就会给人散乱的感觉。

下例就利用了破折号消除了散乱。

20.秋天来到我们的森林里了,多么灿烂的森林啊。

这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枫树和榛树的混合林。

看啊,每棵枫树好像都在高举着一树胭脂红的花朵,每棵榛树好像都在高举着一树橙黄的花朵。

──它们正在准备欢迎远方的客人吗?

这当儿,风忽地吹起来了。

看啊,从那橙黄的榛树上,从那胭脂红的枫树上,飘下一朵朵黄的花,一朵朵红的花,一下子变成好多好多黄蝴蝶和红蝴蝶,在林间欢乐地飞舞起来了。

──啊,好像真的有客人来到了!

由叙述森林到插入“欢迎客人”的疑问,转换太大,太突然,只有用破折号相连。

第四,在起注释性作用的句子中,破折号相当于判断词“是”,在使用中不能共用。

下面这个例子就没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21.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

例21句中的“破折号”和“是”重复,应该去掉一种。

如果作者有意要强调“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那就应该去掉“是”,保留破折号,因为破折号有对后文的强调作用。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表示语言的停顿,标明词语的性质,这是它们的根本任务。

你还会想到它们有别的作用吗?

在诗歌中,有时诗人利用破折号去完成形式美的创造。

例如:

22.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徐州师范大学徐荣街教授评论说:

“在这里,诗人连用了三个破折号,准确地表现了语气的停顿和延长,通过这一声充满深情的呼唤,强烈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这三个破折号的使用是十分恰当的,同时这里还涉及到诗歌的形式美问题。

……柯岩同志将一个十二字的长句和一个三字的短行,以破折号极巧妙地作了补衬,使诗句的长短做到大体相近。

”(引自1979年12月《青春·诗与标点符号》下文徐教授的评论均出于此文)

23.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枪炮齐发;

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着的千军万马!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火阵,但日夜都在攻打厮杀;

谁的大小动脉里,──没有炽热的鲜血流淌哗哗!

徐教授评论说:

“很显然,这里的破折号既不是表示注释,也不是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跃进,从内容的表达来看似乎没有使用破折号的必要,但从诗歌的形式着眼,使用之后,短行略有伸长,诗句倒是更加整齐了。

表达形式美,这是破折号很特殊的功用。

不过小同学切不可乱用,以致影响句意的正确表达。

破折号是标号,它本身没有表示停顿的任务,虽然它有时兼起停顿的作用。

那么在破折号的前后该怎样使用其它的停顿符号呢?

破折号的标志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标志前文的语音的延长或中断,一种是标志后文与前文的关系(或表示对前文的注释,或表示内容的转折,或表示意义的跃进等)。

从这两种作用判断:

标志语音拖长或语言中断的破折号与前文紧密相连,停顿只能在破折号之后,所以这种破折号之前不会使用句内停顿符号,之后才可能使用句内停顿符号;标志后文与前文的关系的破折号,与后文紧密相联,停顿只能存在于破折号之前,即这种破折号之前有表示前文停顿的点号的存在可能,之后则没有点号存在的可能。

(双用破折号该作别论)

现在,我们来看标志后文与前文关系的破折号之前能够使用哪些点号。

首先这样想,语句到了适用破折号的地方有没有停顿:

如果没有停顿,则无需考虑;如果有停顿,则该用什么点号就用什么点号。

使用破折号是使用这一种标志,我们可以把这种标志与后文看作一个整体,文句到这里该用什么停顿点号当然就用什么点号了。

再考虑一下,顿号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的停顿的,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不可能施用破折号,所以破折号之前没有使用顿号的可能。

这样一来,破折号之前,可以使用的点号有冒号、逗号、分号、句号、叹号和问号。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24.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25.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

──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

26.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着猪羊出了门,

猪呀,羊呀,

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

27.这些成语,押韵上口,意思相关,既好读,又好记,对于我们学习成语,作用可大啦!

──哎,你怎么走啦?

由于句子本身的需要,例24的破折号前使用了逗号,例25中破折号前用了句号,例26例27的破折号前又分别使用了问号和叹号。

这就是说,破折号只是一种标志符号,它不影响句子的停顿,更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破折号可不可以兼代句中的停顿呢?

可以。

但兼代的只能是停顿,而不能兼代语气,也就是说,破折号之前的句号、逗号可以不用;但破折号之前的叹号和问号不能省略,略去了会影响语气的表达。

破折号在使用中占两个字的位置,随前文书写或随后文书写,可以书写在一行的结尾,也可以书写在一行的开头,还可以单独书写在文章中一段文字的开头。

 附破折号歌:

解释前用破折号,语义转折它出面。

既可表示声延长,又可表示话中断。

引号(“”)

 引号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它标志文中引用部分。

例如:

1.田忌说:

“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2.作者写道: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就是对鸟动态的描写。

3.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例1引号中引括的是田忌的话;例2引号引括了《鸟的天堂》的原文;例3中,第一和第二组引号引的是喻指雪的词语,第三组引号引的是一句谚语。

引号有以下几种具体用法。

一、标明人物的话或引用别的文章的语句。

像例1例2就是这种用法。

二、标明特殊的词语,像讽刺语、反语、双关语、成语、谚语、俗语、象声词、音译词、专有名词等等。

例3的第三组引号引括的就是谚语。

再如:

4.把我们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出来,寄给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6.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7.“咚咚”的驼铃声伴来了拉水的勒勒车,赶车的是一个小姑娘。

例4的引号引括的是专有名词;例5的引号引括的是一句俗语;例6的引号引括的是反语;例7的引号引括的是象声词。

三、标明节日、纪念日、简称等。

例如:

8.“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

9.蒋介石来到上海,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东北林区还有著名的“三宝”,它们是人参、鹿茸和貂皮。

例8的引号引括的是儿童节;例9引号引括的是一个纪念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大屠杀,历史上称它为反革命政变;例10引号引括的是人参、鹿茸和貂皮的简称。

四、标明需要特别论述的对象。

例如:

11.……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

12.“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