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070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docx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

实验中学落实开展“五项管理”措施方案—“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方案

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特此,本学校制定了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

二、工作目标

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原则。

学生的作业布置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

(二)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教师、学生、家长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三)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教师、学生、家长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四)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

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完善我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以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撬动我校学生健康发展指数的提升。

以“小切口”推动“大改”,深化育人方式改,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重点任务

(一)体质管理

1、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开发更多的体育类社团活动逐步带动更多的学生喜欢运动、参与运动,增强体质。

2、设计个性化体育作业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量,学生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

3、上好体育常态课。

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新课标培训,通过录制游戏或辅助练习的短视频,突破技能教授的重难点,让学生乐学、乐练,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指导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定期给学生讲解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多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等运动,缓解用眼疲劳。

4、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全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5、各班级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作业、测试等方面减少学生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1)课间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由体育老师按时组织。

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顺利开展。

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课间操检查评比,由科任组长打分后公布成绩。

强化学生正确认识锻炼身体的含义。

(2)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两个大课间间操余下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把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3)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

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7、加强硬件建设,及时添置体育器材,加强运动场地建设,定期开展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满足师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8、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9、认真开展每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认真分析测试数据,以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和重点。

严格开展每学年学生常规体检,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做好个性化管理。

10、创新体育特色课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二)睡眠管理

1、明确学生睡眠要求。

要实现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倡导形成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2、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

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

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

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

00o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3、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4、加强科学引导。

各年级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

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5、严防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学校将加强课堂研究,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力争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6、科学制定学校作息时间。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上午上课时间是8:

30o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7、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

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

20,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午休时间。

(三)读物管理

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加强图书建设。

我校定期开放图书室,提倡整体借阅和个人借阅相结合的借书模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

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在楼梯拐角安置移动图书架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学校要明确校园书店经营管理要求。

校园书店要建立进校园读物的审核机制,严格落实管理办法的原则标准和要求。

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4、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

任何教师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5、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等阅读活动。

6、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校内课外读物认真排查清理,杜绝《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中图书存在。

7、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心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建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加强管理,定期及不定期进行自查,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

8、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

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体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9、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加强日常好书推荐,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让每个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四)作业管理

1、分梯度留作业。

我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梯度留作业,学生可以自助餐式做作业,学生之间有帮扶小组,针对性帮助做作业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随时请教老师。

2、要强化家校合作,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科学适度进行课外兴趣拓展、能力培养。

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做好日常宣传工作。

3、创新作业形式,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的低效作业。

按照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布置系统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积极探索布置学科综合性作业。

采用“基础作业+弹性(特色)作业”的模式,“弹性(特色)作业”要体现分层,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

4、严控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完成。

5、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鼓励家长主动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基础作业”,积极完成“弹性(特色)作业”。

引导家长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6、合理科学布置作业,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肘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鼓励老师布置科学探究类作业。

体育锻炼和艺术欣赏类作业。

7、提高设计质量。

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建立和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学情的校本作业具体要求。

关注学情差异,加强单元作业设计,加强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8、明确作业管理底线“六个不得”、严格作业报备制度。

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严格把控作业来源,严格“一科一辅”,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或省市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严格规范作业内容,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或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年级组要统筹作业量,不得超负荷布置作业;严格规范作业批改,教师要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严格规范作业反馈,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9、认真批阅作业。

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评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批改作业。

10、规范班级交流。

学校制定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规范使用规定,班级群只能用作学校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沟通和相关紧急事项的通知,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有特殊要求外,严禁老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

每一个群的群主是主要责任人。

11、注重作业设计。

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

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12、探索建立作业动态调整机制。

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由家长、学生提出申请延时上交,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以调整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因作业时间过长而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13、严格落实作业批阅责任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阅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在作业上签字。

14、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教师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听、说、读、操作和体育锻炼为主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不少于20分钟的阅读和不少于10分钟的体育锻炼;三至六年级每周由班级各科教师协调,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准,严格控制好每天作业总量,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禁止教师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不得通过家长微信群等布置作业。

鼓励教师针对不同层度、不同潜质、不同爱好的学生布置弹性作业、分层作业、特色作业。

15、保证课后服务时间。

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学校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五)手机管理

1、家校沟通热线建立。

以班为单位,学校建立了校级沟通平台和班级沟通平台。

家长如有事,可以通过两个平台联系上学生,也可以打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代为传达;学生如需要联系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两个平台,也可借教师电话或者教导处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保持家校热线的畅通无阻。

2、落实管理措施。

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学校拟定《XX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对学生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则的行为,要注意批评教育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

3、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4、正面宣传引导。

利用校会、家长会、班会,黑板报、网络、宣传栏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学生手机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配合学校落实有关管理要求。

加强教职工培训,结合全员导师制,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好做法。

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不当消费等行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课堂远离手机。

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单独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不得布置需要使用手机完成的作业,让学生的学习远离手机,不依赖手机。

6、学校教职工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要立即当场制止,进行批评教育,并视违规严重情况由班主任老师向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形成最终处理意见。

7、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XX市XX小学手机管理制度》,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保安室)、方式、责任人(保安),提供必须保管装置。

公开学校办公电话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学校办公电话对学生开放。

8、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要联系家长,可以借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手机;如家长有事找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

如有急事发生,教师会主动联系家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并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制度,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二)学生用手机(电话手表)传播不良信息,以侮辱、诽谤性语言谩骂老师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的,查实后收缴暂扣手机(电话手表),并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成立专项督杳组

1.学校将组建专项督沓组,公布监督热线,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学校全面抓好检查工作。

对“书包不回家”落实情况,学科老师进行全程性的自查,教务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冋题,及时整改。

(四)加强学习,听取意见。

按照区教育局文件通知要求召开整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活动教师动员大会。

注重采取灵活多样学习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和通知,让全体教育工作人员普遍接受一次减轻学课业负担和索质教育理念学习,组织教师签订《承诺书》。

(五)学校成立校长问责机制,纳入行政干部绩效考评。

(六)德育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在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意义。

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备用方案:

第五中学秋季开学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特此,本学校制定了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认真贯彻市教委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的指示精神,落实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全面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XX校长

副组长:

XX书记、XX副校长、XX主席

组员:

XX

领导责任分工

各年级主管领导:

XX

三、管理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校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四、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

坚持“六育并举”,系统、整合推进“五项管理”。

推动学校各组齐抓、共管,明晰职责分工,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推进“五项管理”全部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教师、学生、家长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

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三)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

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完善我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以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撬动我校学生健康发展指数的提升。

以“小切口”推动“大改”,深化育人方式改,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同行的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五)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强化家校共育、校内校外并重。

五、重点内容

(一)手机管理方面

1、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让家长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不要盲日听从孩子的话,告诉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与网络,告诉孩子要能正确使用手机。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2、做到统一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家长与学生双方签字确认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携带,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教导处统一保管在指定地点,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并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手机丢失、损坏和泄露学生信息等问题。

3、严格管理。

小学生手机不准带进校园。

有特殊需要的由家长提出申请可将手机带到学校交由学校管理,手机不准带到教学区域。

4、学校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含IPAD、MP4、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以下称手机)以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5、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6、做好家校沟通。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7、学生上课手机上交具体时间如下:

(1)早上8:

00前学生将手机上交至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代为保管。

(2)中午11:

40分手机发放,各班级派一名同学到班主任领取手机并发放。

(3)下午14:

00前学生将手机上交至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代为保管。

(4)下午15:

35分手机发放各班级排一名同学到班主任领取手机并发放。

8、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引导。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告知家长和学生过渡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科学上网、文明上网,防止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减少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家长教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睡眠管理方面

1、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晚10点到次日6点就寝,中午12:

40—13:

40午休。

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2、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3、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学校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