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老师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那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

是不是?

(是)没错。

不过,问题又来了,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有谁听说过?

你来试试

生1:

用50%表示;

(可以,这位同学了解得真不少,他觉得一半可以用50%这样的数来表示,行。

还有不同的吗?

你来

生2:

分数。

哪个分数知道吗?

不知道,只是觉得一种直觉,只是直觉分嘛分嘛,就应该用分数表示。

多好的直觉呀!

你还想说。

生3: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既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来表示,也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来表示,还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表示,还记得叫什么数吗?

(分数)没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认识分数)

(点评: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教学伊始,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自然引出分得同样多的方法叫平均分,为学习分数打下伏笔,且在师生互动中,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现实起点。

2、环节二:

[认识苹果的1/2]

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

还是先来仔细观察这一半!

(课件闪动)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

(一份)对啦,瞧,平均分(课件出示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1/2)这个数呀,就是分数二分之一。

会读了吗?

(会)谁来试试?

找几个生来读一读。

一起读。

没错,同学们,这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

(也是二分之一)对啦!

也是这两份当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然后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1/2。

这话可重要了,老师把它写下来好吗?

(好)提醒老师怎么说?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一定要注意平均分。

这个每份说的多好,)你知道这个它指的谁吗?

(苹果)没错。

教师尊重学生,注重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使教学有的放矢。

3、环节三:

[动手操作体验纸的1/2]

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苹果的二分之一,睢,老师这有一张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

(生,对折,)有的同学都已经知道了,先不忙,我们来看看要求,

拿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它的1/2?

生动手操作(音乐伴奏)

折完了吗?

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你们说是不是?

(是)谁愿意第一个来说一说,好,有请你到前面来。

生交流,谁的折法和她的一样?

哎,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

你来说说,你觉得这样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

(是)谁也是这样折的?

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即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

还可以怎么对折?

(斜着)多聪明的折法。

还可以斜着对折成一个三角形,想像出来了吗?

没想出来,老师这就做了一份,来,睁大眼睛,来看一看,涂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纸的1/2吗?

有的同学觉得折纸太有意思了,把你的第一张纸轻轻的放进书箱里。

课件展示(三种分法)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普普通通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既可以这样对折,(出示三种折法。

显然,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那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谁来试试?

(都是长方形;

都是表示的1/2)

是1/2吗?

再看看为什么都能表示出1/2吗?

刚才有同学已经提出,他们是不是都分成了两份?

(是)那是怎么分的呀?

(对折)用我们数学上的话怎么说来着,看看这里。

(平均分)对了,看看是这样吗?

指着三图说,平均分成了两份,而涂色的这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同意吗?

瞧,同样的长方形,折法虽然不相同,但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学习。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加深了学生对1/2的认识和理解。

4、环节四:

[练习平均分,引出1/3]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你觉得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吗?

有的同学说,有的能表示出来,也有的不能表示出来,一起说,哪个能表示出1/2?

第二个和第三个,

老师有问题了,这第一个为什么不能用1/2来表示呢?

这不也是分成了两份吗?

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话来说,没怎么了?

(没有平均分)悟性真高,一下就明白了。

虽然分成了两份,但没有平均分,看来就不能用1/2来表示。

那第四个图形没有平均分吗?

(没有)第四个图形显然平均分了。

(没有)没有什么?

没有平均分成二份,那他是怎么分的?

(平均分成了三份)那还能用1/2来表示吗?

(1/3)了不起的同学,你看看,它不能用1/2来表示,但大伙感觉出来他应该用1/3来表示。

为什么呀?

因为它平均分成了(三份)涂色的这部分就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1/3)从这里面呀,我们一不小心还认识出了一个1/3(板)

其实呀,分数家族里的分数可多啦,除了1/2和1/3外,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

(1/4,1/5,1/6,……)就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不能)太多太多了,我们选择几个写下来。

1/4,1/6,1/8等等,怎么样同学们,是老师来教你们,还是像刚才一样用一个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来表示呢?

先听清要求:

用一张纸,先折一折,你想表示几分之一,就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来吧。

生动手

怎么样,是你自个分享作品,还是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大伙)你来吧

我们是老师继续教呢,还是同学们继续折呢?

(折,音乐)

交流:

我把图形分成了6份,每份占1/6。

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回答,可惜就少了两个关键字。

生自己纠正“平均分”

这会可以了吗?

(可以)这叫做的漂亮,说的更漂亮。

请回,有不一样的吗?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平均每份占1/4。

别看他声音低低的,说的却是字字在理。

还想说?

时间不允许了,有个变通的方法,把你的作品平铺在桌子上,小组互相说说。

通过课件出示图形,判断是不是1/2,自然、巧妙地引出1/3及其它分数的学习,在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暴露出学习思维的全过程,教师在引导、处理上可谓独具匠心。

5、环节五[写分数]

轻轻地收起作品, 

X同桌俩收拾地真快。

你会写分数吗?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先写短线,再下面,再上面,那我们一会说上面的,一会说下面的,你不觉得累吗?

那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分数线,分母,分子。

(板)

集体的力量多伟大!

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数学书上就有,打开来看看,大声地读出来,掌握了吗?

(掌握了)要是把数学书合上,你还能想起来吗?

他就很自信,一下子就合起来了。

谁来告诉老师,中间这一短横叫什么?

(分数线)是呀,不错,他呀表示平均分。

指着2,(分母)没错,他呀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

剩下的1叫(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

记性不错,那这样,我们随便找一个分数,你来迅速地说出分子分母各是多少?

1/8,分子是

(1),分母是(8),反应很快。

1/4,分子是……。

真不错,会写吗?

(分),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

漂亮吗?

(漂亮)有没有信心写得比老师写得更漂亮,(有)给你们机会,来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下面的习题)注意拿起铅笔和直尺。

写完了吗?

谁来自信地说给同学们听听,你写了哪四个分数?

生交流,你写对了吗?

写对的伸个懒腰,好样的。

此环节教师处理得很细腻,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自信参与的学习热情。

6、环节六[提高难度]

这些问题咱们同学都写对了,那老师来提高一下难度,有信心吗?

看大屏幕。

这次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这有一张纸条,老师都把它涂上颜色,就可以用一来表示。

问题是瞧下面这张纸条,你觉得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呀?

说吧!

(1/2)

太简单了吧?

(是)难的在后面。

课件出示,

估计一下,你觉得大约是几分之一?

多个生说是1/3。

都同意是1/3,那到底是不是1/3呢?

来看看,老师让这一块动起来。

那是几分之一呀?

(1/3)

这个还是太简单了吧,那再给你一个难的,这次又会是几分之一呢?

1/6

1/6。

1/8。

有两派声音,这样,认为是1/8的举手。

认为是1/6的请举手,这样,咱们得同情弱者,完了,你们如果有更强有力的说法,你们来回击,好不好?

生说,

哎呀,他不说,我还不知道,他离真理就差那么小半步,可惜他走错路了,大伙觉得他说的前半句有没有道理?

那既然这一部分是上面的一半,那你认为到底是1/6还是1/8?

(二三得六)自己都悟出来了。

那老师想知道,你得出1/6是就这么眯着眼睛估计出来的,还是和第二幅图比较得出来的?

(比较)了不起,那到底是不是六分之一呢?

我们来看看。

(课件验证)

我们再来看这几幅图,整张纸条都涂上颜色,就是1,那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和一有关系吗?

(有)当然有关系,他们都是从这里来的。

第二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平均分成三份,平均分成六份,同学们,你们觉得还能接着往下分吗?

(能)想像一下,假如我们再接着往下分的话,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

(1/12)

再呢?

等等。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随着我们往下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那表示每一份的这个分数就越来越?

(小)真不错。

逐步提升难度,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进去,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的引导、评价及时、灵活。

7、环节七[与生活相联系]

下面,老师再带同学们到生活中去走一走,好不好?

出示:

法国旗

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三分之一)

以前,我们看到这个国旗,那就是一个国旗,而今天,当你学习了分数,我们就联想到了三分之一,又长了个心眼。

五角星,

五分之一。

太简单了。

下面,是一块巧克力,喜欢吃吗?

告诉老师,你准备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8份),如果有把这块巧克力分给同学们来吃,可以分给几个人?

(8个)

有同学可能说,老师这问题太简单了,还是那句话,简单的背后有很多知道,再深入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就这块巧克力,还可以怎么分?

四份。

他联想多丰富,他一定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

老师还听到不同的声音。

你来说说。

生说:

2/8

可别小看这一小块,就是这一小块,让我们认识了分数新的领域,那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

不错。

其实呀,除了生活中的这些分数以外,你知道吗?

在我们人体中也能找到分数。

与生活紧密相联,并且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看得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8、环节八[紧扣主题图]

出示老师婴儿时的照片:

头占身高的1/4,成人头占身高的占多少呢?

我估计,占1/7。

我估计1/6。

我估计1/8。

善于联想的同学一定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头占身高的比例越来越小,那到底占多少,课后在测量,验证。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估计一下自己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几。

此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如果现场测量,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测,明确由猜想——验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法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