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052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docx

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综合

第五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

1.(2010·广州调研)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2.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④全部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

4.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6.(2010·南通)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

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现18O存在下列哪一组物质中(  )

①植物周围空气的氧气中 ②植物周围空气的水分子中 ③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 ④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中

A.只有①是正确的B.只有①③是正确的C.除④之外都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7.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

8.(高考试题:

2004广东)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9.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噬菌体进行过程②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细胞中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10.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下所示曲线。

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1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1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体内过程1、3、4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生成水

B.绿色植物体内过程2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C.各种生物体(除病毒外)都能进行过程3

D.高等动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过程5

1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①和④过程中的[H]产生的场所一次是

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14.以下曲线图显示一片绿叶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体交换情况,该绿叶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

请判断在12:

00时,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放出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15.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

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

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

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

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

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双选题)

A.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17.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

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移动。

如下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0·济南)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CH2O)、C5和C3中14C的含量,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但化合物a、b中的14C量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____℃最佳。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20.(2012浙江卷)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

这是由于水是__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

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_______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21(11年大纲版全国卷)33.(11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

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N2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

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

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22.(2012江苏卷)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1mmol/L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若干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

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

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

23.请利用上右图所示基本装置进行有关探究活动。

注:

根据探究活动需要,可改变装置中的组件,如CO2缓冲液浓度在“0→饱和”范围内改变等,可添加组件,但不可减少组件;可配制多套图示装置;不考虑环境变量;观察指标、结果、结论在设计思路中不用回答。

(1)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光照强度对净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为

(2)若利用该装置进行“CO2浓度对净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为

(3)若利用该装置进行“温度对净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为

(4)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呼吸作用强度”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为

(5)若利用该装置进行“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除与(4)活动中相同部分外,还有。

(6)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呼吸作用类型”(只有有氧呼吸?

只有无氧呼吸?

还是两者都有?

)的探究活动,则探究活动设计思路除与(4)活动中相同部分外,还有

24.14.(14分)[2012·郑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下面图甲表示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丙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数量。

请据图回答:

(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a为液泡,结构b、c依次为________,物质④的名称是________,葡萄糖→③过程中还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乙中B点与图丙中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

(填名称)

(3)限制图丙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4)在图乙曲线中,可用________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________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

(用S1、S2、S3表示)

25.(20分)(2012·安庆模考)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环境,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幼苗先死亡。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大麦植株处于不同CO2浓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O2量为________时最高;随着含O2量增加,光合速率会________。

(4)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

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

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O2和50%O2,丙组________作为对照。

④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

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2012·金版原创]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蕴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沉水植物,在亚洲地区繁殖已经成为池塘中常见的野草。

下图丙表示该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请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在[  ]________中,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量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水蕴草的叶肉细胞处于图丙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____。

(4)图丁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将水蕴草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①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

(用CO2吸收量表示)

②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作物增产问题

1.(07模拟:

广东汕头二模)18.一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的变化如右图中曲线I、曲线II所示。

在采取某项措施后。

棚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则如曲线Ⅲ所示。

则所采取的这项措施最可能是

A.通风,降低室内温度B.通风,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通风,增加大棚内氧气浓度D.遮光,降低光照强度

2.在农作物生产中,套种和轮作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两者()

A.都是为了延长光照时间B.都是为了增加光照面积

C.都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D.都可以提高农田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率

3.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温度的散失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B.只有①②④合理C.只有②④合理D.全都合理

4.(2010·珠海)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体内水的蒸腾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要维持恒定

A.①②④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⑥

5.下列措施及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B.栽种秆矮、叶直而小的作物,能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面积

C.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D.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

6.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②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冬季,利用温室生产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调控昼夜温差B.阻止空气流通C.调控温室湿度D.补充人工光照

8.温室种植的瓜果、蔬菜,常因缺乏传粉媒介而减产。

要保证产量,有利的措施是

A.大开温室门窗持续通风利传粉

B.在开花期间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C.提高室内CO2浓度D.适当多施磷肥

9.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有利…………()

A、昼夜恒温25℃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10.(06模拟精选)人们用某些化学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阻碍水分的散失。

运用这项技术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利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B.不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C.可能会降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速度D.对植物吸水的速度会造成影响

11.(06模拟精选)由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第15届国际植物营养大会于2005年9月14日在北京召开。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植物营养大会,大会的主题是"植物营养在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那么下列关于植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根瘤菌合成固氮酶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植物体内得到的转基因植物,可不

施肥而不产生农业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