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082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docx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

附件1:

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

 

1内容与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和我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运行情况,结合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要求,在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对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

本规范规定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采样及分析、数据处理、判别指标、判别要求和评价结果表述等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在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过程中,对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比对监测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35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35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35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356《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HJ/T1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CJ/T3017《潜水电磁流量计》

HJ/T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废水在线监测系统

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及废水在线监测站房。

3.2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的设备,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3.3电磁流量计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

3.4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

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固定污染源中废气排放污染物的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废气排放参数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子系统及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站房。

3.5比对监测

是指采用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监测方法(以下简称标准方法)对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及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监测、判断的活动。

4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

4.1监测项目

化学需氧量、氨氮及废水流量,并根据具体的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指标进行选择。

4.2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每次监测4次。

4.3采样及分析

对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比对监测,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法进行:

(1)将水质自动采水器采样时间同废水在线监测系统采样时间设置为一致的方法进行自动取样;

(2)在废水在线监测系统采样监测的同时手工同步取样;

(3)在手工采样的同时采取手动操作废水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同步采样监测。

采样应确保两者取样的一致性,采样后交实验室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废水流量的比对监测,应在记录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废水流量测定值的同时进行采用标准方法对废水流量进行监测。

采样及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废水流量标准方法见表1。

表1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标准方法表

项目名称

方法名称

方法来源

采样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495-2009

采样技术指导

HJ494-2009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3-200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92-2002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GB/T11914-1989

氯气校正法

HJ/T70-2001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399-2007

氨氮

蒸镏和滴定法

HJ537-2009

纳氏试剂比色法

HJ535-2009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536-2009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195-2005

电极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废水流量

流量计法、容积法、流速仪法

量水槽法、溢流堰法

HJ/T91-2002

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规范

SL337-2006

4.4数据处理

对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比对监测,对同等条件所取得的废水实际样品,将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测定值与标准方法测定值组成一对数据对,按照公式

(1)计算每个数据对的相对误差。

……………………公式

(1)

公式

(1)中:

An—第n对比对监测的相对误差

Xn—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第n次的测定值

Bn—标准方法第n次的测定值

对于废水流量的比对监测,计算废水在线监测系统与标准方法两者4次流量监测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4.5判别指标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判别指标见表2。

表2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判别指标及要求表

项目

浓度范围

判别指标

判别要求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60mg/L

相对误差

±30%

60mg/L≤化学需氧量<100mg/L

相对误差

±20%

化学需氧量≥100mg/L

相对误差

±15%

氨氮

/

相对误差

±15%

废水流量

/

相对误差

±5%

4.6判别要求

对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比对监测,要求废水在线监测系统与标准方法4个数据对中有3对满足表2的要求。

对于废水流量的比对监测,要求废水在线监测系统与标准方法两者4次流量监测平均值的相对误差满足表2的要求。

4.7评价结果表述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的评价结果表述为:

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结果表明,XX污染源YY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的ZZ监测指标(ZZ是指化学需氧量、氨氮及废水流量)是否满足《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监督性监测期间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不能运行,则评价为:

XX污染源YY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不满足《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5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

5.1监测项目

烟尘(颗粒物)、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并根据具体的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指标进行选择。

5.2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每次比对时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氧量监测6次,烟尘、烟气流量监测3次。

5.3采样及分析

在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的同时,同步采用标准方法进行监测。

每次比对监测应确保在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正常且稳定运行、等同工况负荷下获得。

采样应确保两者取样的一致性。

烟尘(颗粒物)、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标准方法见表3。

表3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标准方法表

项目

方法名称

方法来源

烟尘(颗粒物)

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397-2007

氧量

奥式气体分析仪法

GB/T16157-1996

HJ/T397-2007

电化学法

热磁式氧分仪法

氧化锆氧分仪法

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2-2009

碘量法

HJ/T56-2000

定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

EPA320

氮氧化物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3-1999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

EPA320

5.4数据处理

5.4.1烟尘(颗粒物)比对监测数据处理

对于烟尘(颗粒物)的比对监测,当烟尘(颗粒物)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小于或等于50mg/m3时,按照公式

(2)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3次监测平均值与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R=C2-C1…………………………公式

(2)

公式

(2)中:

△R—绝对误差

C1—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

C2—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3次监测平均值

当烟尘(颗粒物)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大于50mg/m3时,按照公式(3)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3次监测平均值与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R%=(C2–C1)/C1×100%…………………………公式(3)

公式(3)中:

R—相对误差

C1—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

C2—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3次监测平均值

5.4.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比对监测数据处理

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比对监测,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方法6次监测平均值小于或等于20ppm(二氧化硫57mg/m3、氮氧化物41mg/m3)时,按照公式

(2)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6次监测平均值与标准方法6次监测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方法6次监测平均值大于20ppm(二氧化硫57mg/m3、氮氧化物41mg/m3)并小于或等于250ppm(二氧化硫715mg/m3、氮氧化物513mg/m3)时,按照公式(3)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6次监测平均值与标准方法6次监测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方法6次监测平均值大于250ppm(二氧化硫715mg/m3、氮氧化物513mg/m3)时,将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6次监测值与标准方法6次监测值组成6个数据对,按照公式(4)~(8)计算相对准确度。

…………………………公式(4)

公式(4)中:

RA——相对准确度;

………………公式(5);

……………公式(6);

……………公式(7)

公式(5)中:

公式(6)中:

……………公式(8)

公式(7)中:

RMi—第i个数据对中标准方法监测值;

公式(8)中:

Sd—标准方法监测值与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值的差的标准偏差。

5.4.3氧量比对监测数据处理

对于氧量的比对监测,将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6次监测值与标准方法6次监测值组成6个数据对,按照公式(4)~(8)计算相对准确度。

5.4.4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比对监测数据处理

对于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的比对监测,按照公式(3)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3次监测平均值与标准方法3次监测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5.5判别指标

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判别指标见表4。

表4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判别指标及要求表

项目

标准方法监测平均值的浓度范围

判别指标

判别要求

烟尘

(颗粒物)

≤50mg/m3

绝对误差

±15mg/m3

50mg/m3<浓度≤100mg/m3

相对误差

±25%

100mg/m3<浓度≤200mg/m3

相对误差

±20%

浓度>200mg/m3

相对误差

±15%

二氧化硫

浓度≤57mg/m3

绝对误差

±17mg/m3

57mg/m3<浓度≤715mg/m3

相对误差

±20%

浓度>715mg/m3

相对准确度

15%

氮氧化物

浓度≤41mg/m3

绝对误差

±12mg/m3

41mg/m3<浓度≤513mg/m3

相对误差

±20%

浓度>513mg/m3

相对准确度

15%

氧量

/

相对准确度

15%

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

/

相对误差

±12%

5.6判别要求

根据标准方法监测浓度的平均值所在的范围,烟尘(颗粒物)、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判别要求应满足表4的要求。

5.7评价结果表述

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的评价结果表述为:

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结果表明,XX污染源YY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的ZZ监测指标(ZZ是指烟尘(颗粒物)、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标准状态下的干废气流量)是否满足《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监督性监测期间,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不能运行,则评价为:

XX污染源YY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不满足《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6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监测时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工况不应有大的波动。

采样人员应严格遵照采样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工作,确保比对监测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采样监测同步进行,以保证比对监测的有效性以及数据的可比性,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按规定保存、运输样品。

监测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岗证。

标准方法应优先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

所用监测仪器、量具均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化学需氧量、氨氮比对监测时应进行平行样、加标样和质控样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前应对仪器流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量浓度进行校准。

采样记录及分析结果按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

附件2:

“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的修订说明

我省于2009年6月制订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10年颁布的环办[2010]1号《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及这半年多来的标准更新和试用情况,对技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修改详细内容如下:

1、监测标准方法的更新

监测方法采用新颁布标准,更新为:

二氧化硫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氨氮蒸馏和滴定法HJ537-2009;

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HJ535-2009;

氨氮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6-2009;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

2、废气监测的频次的调整

废气监测的频次改为:

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每次比对时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氧量监测6次,烟尘、烟气流量监测3次。

3、修改废气比对监测数据处理的公式

将以下气态污染物和氧量的比对监测数据处理公式修改,以便进行计算:

公式(5):

公式(6):

公式(7):

公式(8):

公式(6)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