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118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kūwěi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    )(    ) 

duànliànyōu yǎ   luǒlùyǔ zhòng xīn cháng

(     ) (     ) (    )()

二、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教诲(huǐhuì)附和(héhè)薄弱(bóbáo)

徘徊(huíhuái)喧哗(huàhuá)曲线(qǔqū)

刹那间(chàshà)旋转(zhuànzhuǎn)附庸(yōnɡyīnɡ)

爱憎(zēngzèng)弓缴(jiǎozhuó)一摞(luóluò)

三、下面词语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有错误的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A.游丝一番无原无故勃勃生机

B.插秧基业狂风暴雨坐无虚席

C.幸而哲理惊心动魄不知所错

D.考验惊羡养尊处优莫明其妙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离开”的意思。

()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的词语是“意味深长”。

()

3、“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y”,读音为“yì”,是“下棋”的意

班级等级

思。

()

4、《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

五、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在“抗洪救灾献爱心”会上,小明同学首先第一个捐款。

  B、我们要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C、为了迎接检查,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D、他经常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六、句子练习。

1、麦子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啊。

(修改病句)

2、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3、我何曾留着游丝样的痕迹呢?

(改称陈述句)

4、种树人说: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但老天什么时候下雨我是算不准的。

”(改成转述句)

七、根据要求填空: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过去;默默时,便从过去。

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的一篇散文,该文说明了。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而射之。

《学弈》选自通过写说明了。

3、日初出,及其日中如。

《两小儿辨日》选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

4、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小明也不爱向别人请教,因为他觉得丢人。

爸爸开导他说“《师说》中有句名,?

说明人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只有多向别人请教,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5、《墨子》中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相近的名句是:

6、“,”说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7、“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说明了

的道理,选自《》

8、你会用成语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翻)话,使我非常感动。

(    )是树,人(    )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烤验),会(锻炼 缎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写出近义词

依赖()锻炼()枯萎()

2.划去第2自然段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给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课文表面上写的是种树,实际上是告诉我们:

这种写法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心木》一文中树的生长“不确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活的不确定指_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似人,人如树,这篇课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并且我也联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如

我们要学会从容面对这些“不确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九、课外书屋

丰子恺《杨柳》(节选)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èwù);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

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花木大都如此。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

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rǎorào)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  )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划掉括号中的错误读音,并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2、划线部分把杨柳当成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章把杨柳与其它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的特点。

4、作家为什么如此喜欢杨柳?

杨柳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十、习作园。

手指、杨柳……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普通事物,在作家们笔下变得饶有趣味,引人深思。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普通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能使你有所感触的写一写,要写清事物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

基础与积累(30%)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

(6分)

fěicuìzhǎnlǎnlínɡqībāsuìwànxiànɡɡēnɡxīn

()()()()

二、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4分)

1、端午节春节重阳节清明节除夕中秋节

2、叔父爸爸伯父祖父哥哥

三、请找出错别字划上“”,改正后写进括号里。

(8分)

锋拥而至()肃然启敬()扑实敦厚()美不盛收()

拾金不味()洪堂大笑()夸夸其淡()语重深长()

四、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

(4分)

a、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b、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c、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d、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五、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

1、“,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这是宋代诗人写的《》。

2、“,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是唐代诗人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六、请依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改为“被”字句:

2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

阅读与积累(36)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18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6分)

正h

chǔ()pù()zhēng()

chù()pū()zhèng()

2、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2分)

3、请用“”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2分)

4、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分)

5、这个选段主要写:

(3分)

6、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

为什么?

(3分)

(二)阅读短文《正月十五棒棒会》后回答问题。

(18分)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

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

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

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

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

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

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

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

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中不中。

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

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逛”字音序是(),音节是(),部首是()。

除了文中的“逛街”,我还可以用“逛”字组成另外的词语:

()。

(2分)

2、文中我最喜欢的四字词语是:

、、

、(4分)

3、请用“”划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4分)

4、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

请摘抄有关句子。

(1分)

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4分)

6、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

(3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

题目:

给我带来了快乐

要求:

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

是家庭、学校?

还是某一动物、植物呢?

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

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一、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4分)

tìhóngfěimó

抽()()毛()徒()鬼 

bùjíchuī dǐngdǐng

恐()书()()事员( )大名

二、下面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1分)

A、精兵简政严峻尖锐乱篷篷B、千钧一发衰思拘留瞅一眼

C、一拥而入解救剥削啃窝头D、睡眼朦胧隔壁慈祥热腾腾

三、按要求填空(3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四、选词填空。

(6分)

简单 简陋  简朴  简洁

1、任弼时同志的生活十分(  )。

解放战争时期,他住在一间( )的土屋里,墙根前支着一张行军床,床头桌子上摆着几件( )的生活用品。

只要…就…因为…所以…不管…都…如果…就…

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五、按要求完成:

(4分)

1、张思德同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愿意)

2、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

(缩句)

3、《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修改病句)

4、总理对我说:

“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改为转述句)

六、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3分)

1、《小游击队员》是革命题材的书,我很喜欢看,是作家徐光耀写的。

()

2、《囚歌》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在延安抗战胜利时写的。

()

3、1943年李星华写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表达对父亲李大钊的怀念。

()

七、课外书屋。

(3分)

记述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的革命小说是《》,其中写到的革命者有:

、等。

我国还有很多革命题材的小说,我知道有:

(至少写出两部)

八、精彩回顾。

(3分)

在这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不少令人敬佩的人物,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被残酷杀害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还有鞠躬尽瘁的国家领导人(),其中我最敬佩(),因为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一条军毯

1942年2月,我们护送刘少奇同志到山东去。

开始的几天,每天露宿,我们都给少奇同志安排住处,可是少奇同志总是等战士们都有住处,才走进自己的屋子。

后来一到宿营地,我们就给战士们安排住处,让他们早点休息,为的是减轻少奇同志的劳累。

谁知道这样办更使少奇同志(担心 操心 关心)了,他亲自给战士们安排住处,把好点的房子都给了他们住,自己住在最简陋的房子里。

  有一天晚上,少奇同志住在一间农具棚里,农具棚没门,只好挂上一条破毯子挡风。

二月的夜晚非常冷,北风吹起毯子,灌进屋里。

我睡在另一间棚子里,怕少奇着凉,就披上衣服去看他。

我走到棚子前面,看见破毯子洞里漏出一道微弱的光。

朝里一望,少奇同志正在烛光下看书。

他看了一会儿,放下书,搓一搓冻僵的手,看着卷着身子睡在他身旁的警卫员,就把盖在自己腿上的一件大衣轻轻的盖在警卫员身上。

我看到这情景(感动 激昂 激动)的直想喊:

“少奇同志,您的健康要紧啊!

”但是我怕惊动了少奇同志,没有喊。

  少奇同志看见我,放下书问:

“怎么还没睡?

  我点了点头,把军毯盖在少奇同志的腿上。

少奇同志(推让 推手 谦让)了半天才收下。

我很高兴,回来看看战士们都睡得挺好,就睡下了。

我虽然少盖了一条军毯,身上有点凉,心里却热乎乎的。

  我慢慢的睡着了,朦胧中觉得越睡越暖和。

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原来给少奇同志的送去的那条军毯仍旧盖在我身上。

我去问值班的少兵,才知道我刚睡着,少奇同志就把军毯给我盖上了。

  我去见少奇同志,少奇没提军毯的事情,头一句就问:

“战士们睡得好吗?

我回答说:

“睡得很好。

”少奇同志点了点头,笑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用“—”画出来。

(3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3分)

 简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找出三处最能表现少奇同志对战士关怀的地方。

分别简述出来。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反映了少奇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

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

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

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

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

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

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

他(精疲力竭、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老门却顺势而开。

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顾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

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

他失望地对教练说:

“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

“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

“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

“你一定可以跳过去。

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竟然)越过。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分)

2、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分)

3、用“”划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1分)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5分)

胡汀尼是一位(),他的绝活是(),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

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

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

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教练告诉他:

“你一定可以跳过去。

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6、由胡汀尼的失败,你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失败了吗?

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门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谈。

(3分)

第三部分:

习作(40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肯定听到过无数次的掌声。

有的是别人送给你的,有的是你为别人献上的。

原因也有种种,有的是因为获得了成功,有的是因为坚持……请你以《难忘那次掌声》为题,写下你难忘的一次经历,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能表达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