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533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docx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

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

这是中班社会环保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

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

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

什么叫可回收?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

为什么叫不可回收?

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帮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5、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环保小卫士教案

  设计意图: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作为跨世纪的儿童,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的影响,导致有些孩子会看见地上的垃圾视若无睹;有些孩子喜欢玩水,让水哗哗直流;有的虽然意识到,却缺乏主动性;还有的不付诸于行动,言行不一致。

所以我生了这一活动。

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从环保教育中受益,让更多的人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懂得怎样保护环境,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3、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对环境受污染及保护环境的感受。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鱼

  2、污水

  3、洁净的水

  4、鱼缸

  活动过程:

  一、比较观察两盆不同水质的鱼缸,让幼儿讨论,了解水污染,引出主题。

  师:

小朋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幼儿观察)两个鱼缸里有什么不同?

(一个鱼缸里的水清澈透明有小鱼在游,另一个鱼缸里的水浑浊、不干净。

  师:

这里是被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的水,小鱼在这样的水里会怎么样呢?

(把小鱼放到污水中观察,一会儿小鱼死去了。

  师:

水被污染了,小鱼死去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污染的情况。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察哪些环境被污染了?

(观看录象)

  二、教师播放视频录象,扩展幼儿对污染的认识。

  师:

是什么污染我们的环境?

(幼儿回答)

  空气污染

  乱砍树木

  河水污染

  乱扔垃圾

  三、讨论:

  师:

我们的地球受到了这么多的污染,那么我们怎样做来保护它呢?

  ①在家中应该怎么做?

  (不大声吵闹,轻走、轻拿、轻放、轻轻关门;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与大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

使用节能灯具,节约用电;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帮大人把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劝妈妈不用含磷洗衣粉;

  不吃不穿不用野生动物制品;选购绿色食品,少食用油炸、红烧食品;

  少买过度包装的东西;不笼养鸟类等)

  ②在幼儿园应该怎么做?

  (不大声喧哗,养成轻开轻关、轻拿轻放、轻行轻走习惯;不随便丢弃用过的塑料袋,编织袋,软包装盒;不乱扔废垃圾,注意垃圾分类回收;不浪费纸张等。

  ③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

  (买东西少领取塑料袋;自备饭盒,不用一次性快餐盒;不破坏绿化,不摘花、不损坏树木;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参与垃圾分类;

  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劝大人骑自行车,出门坐公交车,少坐或不坐小轿车、摩托车等。

  ④在大自然中应该怎么做?

  (不乱扔果皮、废弃物;爱护小动物,在动物园,不要惊吓动物和乱投食物;爱护每一块绿地、不攀折、不损坏花草树木;看到毁树,乱扔垃圾不文明现象要及时制止,向有关部门报告;与爸爸妈妈等家人野炊时,不用一次性的用品;外出旅游时,不乱扔、不乱涂、做个文明的小游客等。

  结合各种污染,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能做到的环保行为,并给予肯定,颁发奖章。

  四、争当环保小卫士

  师:

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奖章,让我们都像刚才小朋友说的那样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五、结束活动。

  游戏音乐:

《救小鱼》

第3篇、中班社会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

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

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

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

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

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

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

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

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

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

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第4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环境与污染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废水、废气不断侵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日趋迫切。

使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水污染、空气污染、废水污染,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2、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知道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认识废水、废气和废物。

  活动准备

  清水、废水、白纸、塑料袋、电视机、投影仪、煤油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优美环境的投影和环境污染的投影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清洁、优美的环境。

  2、讨论:

清洁、优美的环境给我们什么感受,被污染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

  二、比较分析,认识废水、废气、废物

  1、观察比较清水和污水,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途径之一是污水。

请幼儿观察桌上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水,比较它们的气味,颜色有什么不同。

  将污水倒入清水里,再观察杯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观察废气,使幼儿知道废气中的烟尘也会污染环境,让幼儿观察塑料袋里清洁、新鲜的空气有没有颜色,再气空气放出来闻一闻是否有气味。

  教师燃烧柴物,让幼儿观看物体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

  将白纸放在点燃的灯罩上,让幼儿观察白纸发生了什么现象?

  3、介绍垃圾污染

  组织幼儿看图片:

许多苍蝇飞到一大堆垃圾上。

  教师:

是什么东西把苍蝇引来了?

  小洁:

垃圾的臭味把苍蝇引来了,让垃圾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三、组织引导幼儿讨论

  1、环境被污染后对人类、动植物有哪些害处?

  2、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我们如何保护好环境?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动手、动眼、动鼻、动口、动脑来体验,从而感知什么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整个活动从集体观察、讨论过渡到探索、体验,再到集体讨论,幼儿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十字路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建构活动使幼儿知道简单的铺路方法等简单技能,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城市规划意识及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大沙池边放有:

玩沙工具,小树,花,积木,红绿灯,岗亭,各种房屋,车,瓶子,小动物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黑猫警长”去办案,路不平为由引题。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铺路?

并请幼儿示范。

    

  2、教师总结铺路的方法。

    

  3、请幼儿想一想如何规划荒地,并请幼儿观察比较设计图,哪幅更好更合理。

    

  4、请幼儿分工按照设计图来建设十字路,教师当总工程师来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巡回参观,照相。

    

  2、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了幼儿的环境规划意识,活动准备充分,幼儿积极性很高,课后效果很好,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结束时应带领.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观察评价。

    

  2、幼儿的合理布局意识还不够,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3、在幼儿构建动物乐园之前,应给孩子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便在构建过程中加强幼儿记忆。

第6篇、中班社会活动食品包装袋的秘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食品标志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包装袋的作用及不同种类。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各种各样的标志,了解它们的含义。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

认识包装袋上的主要标志,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

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食品包装袋

  2、ppt课件、各种标志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套

  3、场景布置:

食品包装展览会、乐乐小超市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参观食品包装展览会

  师:

小朋友们,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食品包装展览会,在这里,你将会看到很多漂亮的食品包装袋,请大家自由参观,但是请你在参观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你都看到了哪些食品?

它的包装袋上都有什么?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介绍自己认识的包装袋。

  二、展开

  1、认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了解他们的作用及种类

  师: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包装袋呢?

没有包装袋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包装袋的作用出示各种材料、款式各不同的包装袋,让幼儿了解包装袋的不同种类

  师:

原来包装袋的种类有这么多呀,可真有趣呀。

  2、幼儿自主探索并寻找包装袋上的秘密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包装非常精美的小食品,在食品的包装袋上,还藏有很多的小秘密,你们每个人拿一样找一找,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

  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

  师:

你从包装袋上发现了什么?

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除了图片和文字以外还有什么呀?

  幼儿自主探索,并将自己的发现跟同伴交流

  3、引导幼儿认识食品包装袋上的各种标志

  

(1)出示质量安全标志:

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没有这个标志。

  提问:

谁认识这个标志?

谁知道质量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

  小结:

包装袋上有这个标志的食品,说明它是经过国家严格安全检验的,合格的产品。

  在选择食品时我们一定要选择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这样的食品我们才可以安全食用。

  

(2)出示绿色食品标志:

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没有这个标志。

  提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标志?

什么样的食品是绿色食品?

幼儿讨论

  小结:

绿色食品的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

  绿色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

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

绿色食品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绿色食品是安全、无污染的食品,对身体非常有益,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3)出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

提问:

生产日期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

去商店买食品时,我们首先要看这个食品有没有过期,千万不要买过期的食品

  (4)出示可回收标志

  师:

哪些包装材料是可以回收的?

  小结:

可回收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还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这些都属于可回收的

  (5)出示环保标志:

提醒人们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小结:

我们要想选择安全的食品,首先要看它有没有质量安全标志或绿色食品标志,如果没有绿色食品标志,有质量安全标志也是可以的。

然后还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没过期的食品才可以安全食用。

  4、给食品包装袋上贴标志

  师:

食品加工厂刚生产出来一些食品,还没有贴标志呢,请小朋友帮忙想一想,这些食品包装袋上该贴哪些标志呢?

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并操作教师跟幼儿一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将贴好标志的食品分类摆放到乐乐超市的货架上

  5、组织幼儿讨论:

白色污染的危害。

  师:

“小朋友,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包装袋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请你说一说,什么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吗?

他们是怎么破坏我们环境的?

播放白色污染环境的图片,教师小结:

塑料袋方便而我们却不提倡使用,因为塑料袋很难降解,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比如: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绿色食品标志、可回收标志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环保手提袋,同时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告诉家长也要这样做。

  三、结束教师评出食品安全小卫士

  活动反思: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亮点就是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以孩子的主动观察、探索为主。

以及教师的退位。

在活动中,从最初幼儿找出各种标志,通过观察猜想它们的含义到在表格中检查标志,分类找出食品,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活动中的退位,使幼儿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主体。

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主动观察和主动探索。

第7篇、中班社会活动这是垃圾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识别和判断有用的垃圾。

  2.懂得不能随意扔垃圾,培养环保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用图画记录家人一天当中扔掉的垃圾。

  2.事先把垃圾图卡(见材料制作)放大,放进垃圾袋内。

  3.布布手偶。

  活动过程

  1.老师一边出示垃圾袋,一边与布布手偶对话:

  布布:

今天的垃圾袋特别重,里面一定有很多垃圾。

  老师:

我们来看看袋子里都有什么垃圾。

  布布(看看垃圾袋):

咦?

里面有些东西不是垃圾啊。

  2.向幼儿提问:

“什么是垃圾?

”(垃圾就是没有用的东西。

  3.布布提议大家检查袋子里的垃圾,每次出示一张垃圾图卡,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

  它还有用吗?

可以用来做别的东西吗?

  你能用它来做什么?

  4.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垃圾图卡,请幼儿判断:

图中的“垃圾”还有没有用,然后把没有用的垃圾图卡放进垃圾袋内。

  5.请幼儿出示记录家人一天扔掉的垃圾的图画,一起讨论哪些东西还有用。

  6.老师引导幼儿知道:

在扔掉垃圾前,应该想想它还有什么用途。

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

  活动评价

  能参与讨论,判断哪些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

  能爱护环境,不随意扔垃圾。

 

  活动建议

  可引导幼儿将有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存放。

如喝完的矿泉水瓶、酸奶瓶、吃完糖的糖罐等。

然后,利用这些“垃圾”做一些手工作品。

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

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第8篇、中班社会奇妙的海底世界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海洋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多了解海洋生物,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简笔画图片(鱼、螃蟹、海豚、章鱼)。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

  小鱼在哪里生活?

  那在什么地方生活着不同的小鱼、螃蟹、海豚呢?

  现在小朋友们就来看看我手中拿的是哪些水中的动物!

  除了这些水中的动物,谁还知道其他的呀?

  小朋友们真棒,认识这么多水中的动物。

  2、过程:

  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小金鱼捉迷藏这首歌吧!

  歌曲《小金鱼捉迷藏》

  小金鱼,真漂亮。

花肚皮,红衣裳。

  高高兴兴练游泳,欢欢喜喜捉迷藏。

  呦呦呦呦呦呦呦,欢欢喜喜捉迷藏。

  歌中的小金鱼可开心了。

可是现在小金鱼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

小朋友们谁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了?

(不知道)

  因为有好多小朋友不保护环境,经常往水里扔垃圾,破坏了水中的环境,小鱼们都没有地方生存,已经无家可归了。

  谁知道我们怎么样做才能让小鱼开心呢?

(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3、教师总结:

  以后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还要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要保护环境,让我们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吧!

  教学反思

  提前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

  从实际出发,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第9篇、中班社会活动有用的废报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废报纸的不同用途,懂得很多东西能变废为宝,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大胆地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伴交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一些生活中使用废报纸的经验

  2、废旧报纸

  3、PPT:

镜头一:

人们在衣服里面塞满了废报纸

  镜头二:

一个盒子、一个花瓶和一些废报纸

  镜头三:

将废报纸做成门帘、地毯将报纸做成沙发、椅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说说报纸

  师:

(拿出报纸)孩子们,看我拿来了什么?

  众幼:

报纸

  楠楠:

废报纸

  师:

哦!

(我有点出乎意外)是吗?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废报纸?

  幼:

这是前几天的报纸了,已经是我们看过的报纸。

/这些报纸都旧了。

  你那张报纸上的鸟巢的新闻我们已经读过了。

  今天是4月24日,这张报纸已经过期了,不是今天的了。

  师:

是呀,我们已经看过了的,过期了的报纸就是废报纸。

  分析:

孩子的一句“废报纸”打断了我原有的预设,但我马上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契机,我应该接过孩子抛来的球,于是我追问到: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废报纸?

让我的提问去激发孩子的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废报纸。

  师:

你们家有人看报纸吗?

他们为什么要看报纸?

  幼:

我奶奶一直要看报纸的,她喜欢炒股票,它可以从报纸上看他买的股票升高了,还是掉下去了。

/去年我们要买新房子,我妈妈就一直在报纸上看房子的介绍。

/我能从报纸上知道奥运火炬传递到哪里了?

/我喜欢看报纸上的图片……

  分析:

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对报纸是非常熟悉的,能从不同的方面说出家人看报纸的原因。

而我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分别给于了不同的总结。

比如:

对呀,报纸上有财经信息,炒股票的人能从报纸上看到股票的涨和跌;是呀,我们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到房产信息;是的,我们从报纸上可以了解到国家大事,还有很多大家都在关心的重要事情;原来报纸还有欣赏的作用,我们还可以从报纸上欣赏到各种漂亮的图片等等。

这些总结给了孩子规范的提升。

  二、分享交流

  师:

报纸真有用,可以让我们知道国家大事,也可以了解各种信息。

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报纸呢!

那我这里一些已经看过了的,过期了的废报纸还有用吗?

  幼:

有用。

/没有。

  师:

我们有的小朋友说有用,有的小朋友没用,那说说你们的理由,谁先说?

  幼:

我看见过阿姨用废报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