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648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0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基于PLC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ic恒压供水变频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再加上目前能源紧缺,禾I」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设计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不同领域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本论文依据供水要求,设计了一套由PLC、变频器、远传压力表、多台水泵机组等主要设备构成的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具有全自动变频恒压运行、自动工频运行和现场手动控制等功能。

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供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具有多种辅助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论文分析了多泵供水方式的各种供水状态及转换条件,分析了电机由变频转工频运行方式的切换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实现有效状态循环转换控制的电气设计方案和PLC控制程序设计方案。

论文还提出了一些增强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

可编程序控制器,变压变频调速,恒压供水,PLC

PLC-BASEDINVERTERCONTRLCONSTANTPRESSURE

WATERSUPPLYSYSTEMDESIGN

ABSTRACT

Withtherapi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waterqualityandwatersupplysystemstoimprovereliabilityrequirements.Inaddition,thecurrentenergyshortage,theuseofadvaneedautomationtechnology,controltechnology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thedesignofhighperformanee,highenergy,abletoadapttodifferentareasofconstantpressurewatersupplysystemhasbecomeaninevitabletrend.

Inthispaper,basedonwaterrequirements,thedesignofasetbythePLC,frequencyconverter,FarEasTonepressure,multi-pumpunitconsistingofmajorequipmentsuchasautomaticfrequencyconversionconstantpressurewatersupply,withautomaticconstantfrequencyoperation,automaticfrequencyrunandon-sitefeaturessuchasmanualcontrol.Systemtoeffectivelysolvethetraditionalwayofwatersupplyproblems,andhaveavarietyofauxiliaryfunctions,andenhancethereliabilityofthesystem.

Paperanalyzesthevariouswayswaterpumpthestatewatersupplyandconversionconditions,analysisofthemotortochangejobsbythefrequencyoftheswitchingfrequencyoperationandproblemsoftheprocess.GiventhestateofthecycletoachieveaneffectivechangeofcontroloftheelectricaldesignandPLCcontrolprogramdesign.

Alsomadeanumberofpaperstoenhancesystemreliabilitymeasures.

KEYWORDS: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VVVFspeedcontrol,constantpressurewatersupply,PLC

、八、亠丄

刖言1.

第1章恒压供水原理及工艺2.

1.1任务2..

1.2工艺要求2..

1.3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2.

第2章PLC概述.3.

2.1PLC组成3.

2.1.1LC的输入3.

2.1.2PLC的输出3.

2.1.3PLC的控制机制3.

2.1.4PLC的定义5.

2.1.5PLC的特点5.

2.1.6PLC的性能指标6.

2.1.7PLC的分类7.

2.2PLC工作原理7.

2.2.1循环扫描7..

2.2.2I/O响应时间&

2.2.3PLC中的存储器9.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10

3.1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构成11

3.2系统控制要求13

3.3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1.4

3.4系统选型17

3.5PLC模拟量控制单元的配置以及应用1.7

3.5.1EM235模拟量工作单元性能指标18

3.5.2校准及配置1.8

3.5.3EM235的安装使用18

3.5.4EM235工作程序编制18

3.5.5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20

第4章系统程序设计23

4.1由恒压”要求出发的工作泵组数量控制管理23

4.2泵组泵站泵组管理规范23

4.3程序的结果以及程序功能的实现23

结论33

致谢34

参考文献35

外文资料翻译36

随着各住宅小区的宿舍楼等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相应的生活用水量也大幅度增加。

人们对提高供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人们的节能意识及对运行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强。

采用变频器及PLC技术实现的无塔恒压供水系统,不仅能提高供水质量,而且在节约能源和运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改善。

其中,采用变频调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速来恒定用水管道的压力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恒压供水则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流量的要求。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已逐渐取代原有的水塔供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小区生活消防供水系统。

然而,由于新系统多会继续使用原有系统的部分旧设备(如水泵),在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变频改造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在理论上意想不到的问题。

本文介绍的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是在对一个典型的水塔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实践中,根据尽量保留原有设备的原则设计的,该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旧设备需要频繁检修的问题,既体现了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的技术优势,同时有效的节省了资金。

应用PLC技术是为了实现系统的软启动,减少手动操作或抚慰操作,同时替代部分继电器减少机械触点的故障,增强可靠性。

下面笔者根据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谈谈在恒压供水系统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第1章恒压供水原理及工艺

1.1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日益突出。

以方面要求提高供水质量,不要因为压力的波动造成供水的障碍;另一方面要求保障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发生火灾时能可靠供水。

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新的供水方式和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PLC控制的恒压无塔供水系统。

恒压无塔供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的恒压控制和消防用水的恒压控制一一即双恒压系统。

恒压供水保

证了供水的质量,以PLC为主机的控制系统丰富了系统的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1・2工艺要求

对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生活供水时,系统应底恒压值运行,消防供水时系统应高恒压值运行;

2.三台泵根据恒压的需要,采用先开先停”的原则介入和退出;

3.在用水量小的情况下,如果一台泵连续运行的时间超过3H,则要切换到下台泵,即系统具有倒泵功能”,避免某一台泵工作时间过长;

4.三台泵在启动时要又软启动功能;

1.3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以一个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为例来说明其工艺过程,市网来水用高低水位控制器EQ来控制注水阀TV1,它们自动把水注满储水池,只要水位低于高水位,则自动往水箱中注水。

水池的高/低水位信号也直接送给PLC,作为底水位报警用。

为了保障供水的持续性,水位上下限传感器高低距离不是相差很大。

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三台泵,平时电磁阀YV2处于失电状态,关闭消防管网,三台泵根据生活用水的多少,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运行,使生活用水的恒压状态(生活用水底恒压值)下进行;当有火灾发生时,电磁阀YV2得电,关闭生活用水管网,三台泵共消防用水使用,并根据用水量的大小,使消防供水也在恒压状态(消防用水高恒压值)下进行。

火灾结束后三台泵再改为生活供水使用。

第2章PLC概述

2.1PLC组成

2.1.1PLC的输入

通过对继电器控制特点的介绍和最初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分析。

PLC要

想取代继电器控制,首先要解决外部设备的直接输入问题。

由于当时主要集中在开关量控制,也就是开关量(触点的开闭状态)如何直接接入PLC并被PLC所识

别,对此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有源接入,无源接入,绝缘问题,隔离问题和互相干扰问题。

PLC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人们曾将计算机直接用于工业控制,但是由于以下两大问题没有解决好而难以发展:

一是1/0(输

入/输出)问题,计算机不能直接和工业现场设备连接现在了应用;二是计算机的I/O功能,开关逻辑处理不够丰富和强大。

现在的PLC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让PLC和外部设备直接进行物理的连接。

计算机的内部提供了丰富的从位逻辑到双字运算的强大的运算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这也是PLC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⑴。

2.1.2PLC的输出

输出问题主要是接点的驱动能力问题,或者说是带负载能力和输出方式的问题。

输出动作次数的限制,是保证PLC的输出接点能否驱动接触器、电磁阀这样的控制执行元器件的问题至少要能直接驱动中间继电器。

现在的PLC产品已经完

全有能力驱动这些元器件,并提供了多种输出方式且动作次数可保证万次无故障的产品。

2.1.3PLC的控制机制

PLC已经完全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

只要对其控制机制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对其持续的开发并创造性的使用它。

I/O电路已经保证了PLC与现场设备的直接连接,并在内部寄存器存储了这些状态。

但是,为了取代继电器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使用这些开关量,从而达到软件程序代替硬件连线的目的。

在这里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的电路的特点的介绍,已经知道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特点在于各个控制单元是否动作是由其接点条件控制的,并不受其前后位置的影响。

同一时刻,可有多个不同的控制单元继电器的动作(翻转),控制的结果、逻辑动作顺序也是由接点条件来控制的。

这于计算机顺序执行的工作的特点是矛盾的。

要体现在:

一是乱序,只要条件满足就执行;而另一个是顺序执行。

PLC充分利

用了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思想和高速的特点,采用了控制系统中的离散控制方式,使它的控制能够完全代替继电器的控制。

具体的说就是将连续的控制用离散的控制代替,如下式:

丫(n)=f(x(n-1),y(n-1))

式中,丫(n)为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值;

丫(n-1)为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值;

X(n-1)为上一时间段某一时刻的输入值;F为他们应满足的控制关系。

即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完全取决于上一时间某一时刻的输入和上一时间段的输出。

至于上一时间段的输出,在参加计算的时候,只是存储在映像寄存器中的输出结果,执行运算过程中并不修改端子的输出值。

真实的输出已表现在端子的接点上,并要保持一个时间段,也就是采取集中输出的方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使用或修改其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会对先阶段的输出产生影响。

这样只要时间段足够短,并且PLC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就完全可以模仿继电器的控制并且取代它⑵。

由于采用集中I/O的思想,其I/O状态存储在寄存器中,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逻辑家能力,以完成更复杂的控制功能。

如图2-1所示,PLC与通用计算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台增强了I/O功能的可与控制对象方便连接的计算机。

其完成控制的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I/O变换,并将这个变换物理实现,应用与工业现场。

1.输入寄存器

输入寄存器可按为进行寻址,每一为对应一个开关量,其值反映了开关量的状态,其值的改变由相互如开关量驱动,并保持一个扫描周期。

CPU可以读其值,

但是不可以写或进行修改。

2.输出寄存器

输出寄存器的每一位都表明了PLC在下一个时间段的输出值,而程序循环执行开始时的输出寄存器的值,表明的是上一时间段的真实输出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可以读其值,并作为条件参加控制,还可以修改其值,而中间的变换仅仅影响寄存器的值。

只有程序执行到一个循环的尾部时的值才影响下一时间段的输出,即只有最后的修改才对输出接点的真实值产生影响。

3.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存储的是系统程序,它是由厂家开发固化好了的,用户不能修改,PLC要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运行。

用户

存储器中存放的是用户程序和运行所需要的资源,I/O寄存器的值作为条件决定着存储器中的程序如何被执行,从而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

4.CPU单元

CPU单元控制着I/O寄存器的读、写时序,以及对存储器单元中的程序的解释执行工作,是PLC的大脑。

5.其他单元接口

其他单元接口用语提供PLC与其他设备和模块进行连接通信的物理条件。

图2-1PLC的组成

2.1.4PLC的定义

最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

只能进行计数、定时及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1987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是: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学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拥护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块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⑻。

2.1.5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

在I/O环节,PLC采用了光电隔离、滤波等多种措施。

系统程序和大部分的用户程序都采用EPROM存储,一般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几万小时以上。

2.控制功能强。

PLC采用的CUP一般是具有较强位处理功能的为处理机,为

了增强其复杂的控制功能和连网通讯等管理功能,可以采用双CPU的运行方式,

使其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

3.编程方便易学。

第一编程语言(梯形图)是一种图形编程语言,与多年来工业现场使用的电器控制图非常相似,理解方式也相同,非常适合现场人员学习。

4.使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

采用圭寸装的方式,适合于各种震动、腐蚀、有毒气体等的应用场合。

5.与外部设备连接方便。

采用统一接线方式的可坼装的活动端子排,提供不同的端子功能适合于多种电器规格。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底。

7•性价比高。

8.模块化结构,扩展能力强。

根据现场的需要进行不同功能的扩展和组装,一种型号的PLC可用于控制从几个I/O点到几百个I/O点的控制系统。

9.维修方便,功能更灵活。

程序的修改就以意味着功能的修改,因此功能的改变非常灵活。

2.1.6PLC的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

这里专指用户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它决定了用户所编程序的长短。

大、中、小型PLC的存储容量变化范围一般为2KB~~2MB。

2.I/O点数

I/O点数,即PLC面板上的I/O端子的个数。

I/O点数越多,外部可以连接的I/O器件就越多,控制规模就越大。

它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扫描速度

扫面速度是指PLC执行程序的快慢,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体现了计算机控制取代继电器控制的吻合程度。

从自动控制的观点来看,决定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4.指令的多少

它是衡量PLC能力强弱的标志,决定了PLC的处理能力、控制能力的强弱。

限定了计算机发挥运算功能、完成复杂控制的能力。

5.内部寄存器的配置和容量

它直接对用户编制程序提供支持,对PLC指令的执行速度及可完成的功能提供直接的支持。

6.扩展能力

扩展能力包括I/O点数的扩展和PLC功能的扩展两方面的内容。

7.特殊功能单元

PLC的功能多。

典型的特殊功能单元有模拟

特殊功能单元种类多,也可以说量、模糊控制连网等功能⑷0

2.1.7PLC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会造成不同的分类结果,PLC常用的分类方式有如下两种。

按其I/O点数一般分为微型(32点以下)、小型(128点以下)、中型(1024点以下)、大型(2048点以下)、超大型(从2048点以上可达8192点以上)5种。

按结构可分为箱体式、模块式和平板式3种。

2.2PLC工作原理

2.2.1循环扫描

CPU连续执行用户程序、任务的循环序列称为扫描。

CPU的扫描周期包括读

输入、执行程序、处理通讯请求、执行CPU自诊断测试及写输出等等内容。

PLC可被看成是在系统软件支持下的一种扫描设备。

他意识周而复始的循环扫描并执行由系统软件规定好的任务。

用户程序只是扫描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户程序不运行时,PLC也在扫描,只不过在一个周期中去除了用户程序和读输入、写输出这几部分的内容。

典型的PLC在一个周期中可以完成以下5个扫描过程。

1.自诊断测试扫描过程。

为保证设备的可靠行,及时放映所出现的故障,PLC都具有自监视功能。

2.与网络进行通讯的扫描过程。

一般小型系统没有这一扫描过程,配有网络

的PLC系统才有通讯扫描过程,这一过程用于PLC之间及PLC与上位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3.用户程序扫描过程。

机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每一个扫描周期内都包含该扫描过程。

该过程在机器运行中是否执行是可控的,即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设定。

用户程序的长短会影响过程所用的时间。

4.读输入、写输出扫描过程。

机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每一个扫描周期都包含这个扫描过程。

该过程在机器运行中是否被执行是可控的。

CPU在处理用户程

序时,使用的输入值不是直接从输入点读取的,运算的结果也不直接送到实际输出点,而是在内存中设置了两个映象寄存器:

一个为输入映象寄存器,另一个为输出映象寄存器。

用户程序所用的输入值是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值,运算结果也放在输出映像寄存器。

在输入扫描过程中,CPU把实际输入点的状态锁入到输入映

像寄存器:

在输出扫描过程中CPU把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值的输出点[5]

循环扫描有如下特点:

1.扫描周期周而复始地进行,读输入、输出和用户程序是否执行是可控的。

2.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是由设备驱动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周期内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保持不变,CPU采用集中输入的控制思想,只能使用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来控制程序的执行。

3.对同一个输出单元的多次使用、修改次序会造成不同的执行结果。

4.各个电路和不同的扫描阶段会造成输入和输出的延迟,这是PLC的主要缺

点。

在读输入阶段,CPU对各个输入端子进行扫描,通过输入电路将各输入点的状态锁入映象寄存器中。

紧接着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CPU按照先左后右、先

上后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扫描,根据输入映象寄存器和输出映象寄存器的状态执行用户程序,同时将执行结果写入输出映象寄存器。

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端子状态发生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输入端子状态变

化只能在下一个周期的输入阶段才被集中读入。

输入/输出采用映象寄存器的优点:

1.集中采用I/O,程序扫描期间输入值固定不变,程序执行完后统一输出。

种集中I/O的方式保证的程序的顺序执行与外部电路乱序执行的统一,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2.程序执行时,存取映象寄存器要比读写I/O端点快的多,这样可以加快程序执行速度。

3.I/O点必须按位存取,而映象寄存器可按位、字节、字、双字灵活的存取,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

2.2.2I/O响应时间

由于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而且对输入和输出信号只在没个扫描周期的固定时间集中输入/输出,所以必然会产生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滞后的现象。

扫描周期越长,滞后现象越严重。

响应时间有输入延迟、输出延迟和程序执行时间部分决定。

1.PLC输入电路设置了滤波器,滤波器的常数越大,对输入信号的延迟作用

越强。

输入延迟是由硬件决定的,有的PLC滤波器时间常数可调。

2.从输出锁存器到输出端子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输出延迟,对于不同的输出形

式,其值大小不同。

它也是由硬件决定的,对于不同信号的PLC可以通过查表得

到。

3.程序执行时间主要由程序长短来决定,对于一个实际的控制程序,编程人员须对此进行现场测算,使PLC的响应时间控制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

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输入状态经过一个扫描周期在输出得到响应的时间,称为最小I/O响应时间。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输入点的状态恰好错过了输入的锁入时刻,造成在下一个输出锁定才能被响应,这就需要两个扫描周期时间,称为最大I/O响应时间。

它们是由PLC的扫描执行方式决定的,与编程方法无关。

223PLC中的存储器

PLC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以及工作数据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中存放的是厂家根据其选用的PLC的指令的系统编写的系统程序,它决定了PLC的功能,用户不能更改其内容。

2.用户程序存储器用来存储根据控制要求而编制的用户应用程序。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学习PLC的硬件系统、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以后,对于设计一个较大的PLC

控制系统时,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不管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大小,一般都要用以下设计步骤来进行系统设计。

随着PLC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PLC几乎可以完成工业领域的所以控制任务。

但是PLC还是有最适合它的应用场合,所以接到一个控制任务以后,要分析被控对象的控制过程和要求,看看用什么控制设备来完成该任务最合适。

其实现在的可编程不仅处理开关量,而且对模拟量的处理能力也很强。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作为主控器

控制对象以及控制装置确定后,还要进一步确定PLC的控制范围。

一般来说,能够反映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能用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参数,控制逻辑复杂的部分都由PLC控制来完成。

当某一个控制任务决定由PLC来完成后。

选择PLC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一方面是选择多大容量的PLC,另一方面是选择什么公司的PLC以及外设。

对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对控制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的I/O点找出来,

包括开关量I/O模拟量I/O以及这些I/O点的性质。

I/O点是性质主要是指他们是直流信号还是交流信号,它们的电源电压。

控制系统输出点的类型非常关键,如果它们之中既有交流220V的接触器、电磁阀,又有直流24V的指示灯,则最后选用的PLC的输出点有可能大于实际点数。

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