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815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食品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七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与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XX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XX镇XX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个人投资企业,筹办于2011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地址位于防城港市XX镇,公司主要经营范围:

针纺织品及原料、机动车零配件、橡胶及制品、建材、食品饮料、装饰材料、农副产品、海水产品加工销售、特色水果蔬菜销售加工、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物业管理等。

公司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员工50多人。

公司成立以后,将充分发挥防城港市和XX镇沿边沿海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橡胶、水产品、农副产品等购销加工为主营业务,努力使公司由小到大,茁壮成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更多税费,并根据市场实际。

企业由贸易为主拓展到旅业、餐饮业、娱乐、农副产品、海产品加工、保健等行业并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XX即食产品加工厂项目建议书》;

(2)《防城港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规划》;

(3)《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4)《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背景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广西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成为我国甘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速生丰产林、香料、中药材等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市场前景广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指出: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迅速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基础较差,水平低,规模小,已成为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防城港市濒临北部湾。

北部湾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拖网渔场,是防城港市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渔区,渔业资源丰富。

计有海洋鱼类500多种,虾类36种,头足类近50多种,蟹类近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藻类等。

鱼类总资源为75万吨,总捕捞量约40万吨。

防城港市海岸线长达584公里,浅海滩涂面积52万亩,适宜发展海水养殖。

防城港市拥有企沙、渔氵万、双墩、潭吉、竹山等渔港,其中企沙渔港是广西第二大渔港,而潭吉、竹山是XX镇的主要渔港。

2010年,XX镇水产品产量超过20万吨,增长3.5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65万吨,增长5.17%;海水产品产量16.69万吨,增长1.19%。

防城港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为0.93万吨。

多为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主要是初级加工产品。

及加工技术落后全市海产品加工比例仅占总产量的25%,海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很有必要加快防城港市海产品加工工业发展步伐,促进XX镇以致防城港市的经济发展。

(2)项目建议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项目建设是实施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需要。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3~2010年)》指出:

水产品加工要“初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采用保活、保鲜、冰鲜、冷冻等技术发展中高档水产品初加工,利用海洋低值水产品发展精深加工”。

在布局重点方面,“海产品加工以北海、钦州、防城港市现有的企业为基础,大力引进投资和项目业主,发展大型加工企业”。

本项目的建设,对实施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项目建设是实施防城港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防城港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实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防城港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规划》要求:

按照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十五”期间,要相应建立粮油、海产品、畜禽、肉桂、八角、金花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搞好水产品深加工与流通,形成海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和流通配套体系。

到2010年,形成广西大型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海产品批发交易中心。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实施上述规划的具体表现。

第三,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防城港市和XX镇沿海资源优势,填补防城港市海产品加工空白,加快XX镇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广西XX镇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

XX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国家沿海开放城市。

1992年,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4.07平方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陆地边境线长27.5公里,海岸线长50公里。

总面积540.7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是我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

市人民政府驻XX镇。

北部湾位于东经110°以西,北纬17°以北,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南海的良好渔场,海洋鱼类计有500多种。

XX镇拥有沿海潮间带滩涂面积33万亩,5米等深线内的浅海面积近20万亩,是发展海水养殖的理想地区。

1998年全食海水产品总量20.73万吨,其中海水捕捞产量16.47万吨,海水养殖14.26万吨。

而在海产品加工方面,该市还停留在普通粗加工上面,对于海产品的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加工,可以说XX镇还是一个空白。

第四,项目建设对支持和促进XX镇水产品捕捞和养殖生产的发展,提高渔业产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附加值,而且还安置了渔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带动了一批相关行业如加工机械、包装材料和调味品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1.1.5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镇和平镇和平工业园。

和平工业园位于XX镇和平镇政府所在地和平镇西南面,园区规划总用地4.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开发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

目前已平整土地500多亩。

主要建设造纸、香料、海产品加工、医药等技术含量高,综合性的现代化花园式轻型工业园区。

1.1.6项目预期目标

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项目建成后,一期年生产能力为2500吨,其中海鲜冰鲜2000吨,海鲜方便食品和海鲜干制产品各500吨,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扩大方便食品的开发生产规模,增加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冷藏加工处理能力5000吨/年建成后,达产期总生产规模为75000吨/年(生产负荷100%)。

1.1.7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市场条件

我国目前的海产品加工比例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广东省为20%,广西仅为6.83%,还比不上湛江市的9.3%,防城港市大约只有2.5%左右。

中国加入WTO后,预计我国的水产品加工能力还有较大的提高,而对广西来说,入世与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机遇,必将推动我市及周边地区水产品加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防城港市目前还没有一家海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上的休闲小食品、风味水产食品、方便水产食品等大多是从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购进乃至国外进口销售,而这些地方的加工原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我市购进的,这就造成了生产成本高,产品销售价格相应偏高。

因此,项目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2)资源条件

防城港市适养面积宽广,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约231.6万亩,其中滩涂面积36.7万亩,0至5米等深线间的水域面积45.4万亩,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约24亩。

全市还有内陆淡水水域面积25万亩。

水产物种资源丰富,海水中,有鱼类500多种,虾类36种,海蛇20多种,软体动物约95种,贝类、藻类不计其数。

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鲨鱼、赤鱼、鱿鱼、石斑鱼、鳝鱼等,以及海珍品青蟹、对虾、海蜇、大蚝、珍珠。

淡水中,淡水鱼类200种,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以及龟鳖等水生动物。

近几年防城港市的渔业有了长足发展,2001年全市的渔业总产量达40.34万吨,建立了对虾、牡蛎、大蚝、珍珠等养殖基地,渔业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全市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3)自然条件

防城港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6°47′13″~107°40′49″,北纬22°22′20″~22°59′56″,防城港市北距南宁市143公里,东距钦州市53公里、北海市153公里、湛江市317公里,西距边境城市XX镇40公里。

海岸线长584公里,边境线长230公里,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

防城港市地处祖国南部沿海与西南腹地的结合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西与越南相连,特别是XX镇国家一类口岸与越南向通,直通东盟国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又为我国商品及原材料进出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捷陆路门户。

(4)社会经济条件

2001年,防城港市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2.14亿元,同比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增长10.1%。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好。

财政收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53亿元,增长9.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1亿元,增长10.8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78%,实现利税增长109.8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33%。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工厂占地面积

m2

153334

一期规划20亩

2

本项目建筑面积

m2

6700

3

建设期

1

4

劳动定员

120

5

年产量

3000

5.1

保鲜冷冻海产品

2000

5.2

海产干制品

1000

6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723.1

6.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484.9

6.2

流动资金

万元

1207.9

7

年销售收入

万元

7840

8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26.1

9

投资回收期(税后)

4.9

含建设期1年

10

投资利润率

%

23.29

11

投资利税率

%

34.54

12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8.67

13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21966.81

ic=10%

14

借款偿还期

4.9

含建设期1年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市场分析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它随着水产捕捞和养殖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渔业内部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迅速,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冷冻品、鱼糜、罐头、熟食品、干制品、腌熏品、鱼粉、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产品系列的加工体系已经形成。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各种水产加工品数百种,烤鳗、鱼糜制品、紫菜、鱿鱼丝、冷冻小包装、藻类食品、鱼油和保健品以及大批综合利用产品等几十种水产品加工的质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997年,共生产各种加工品198万吨,折合原料鱼1000万吨左右,产值达382亿元。

然而,我国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

一是加工品比例较低;二是高附加值产品少、技术含量低;三是废弃物利用水平不高;四是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五是加工品质量有待提高;六是加工机械化水平较低等等。

1996年,全国水产品加工企业5362个,水产品加工能力1032.14万吨/年;水产冷库4241座,冻结能力7.75万吨/日;冷藏能力110.95吨/日,冷藏总量1.58亿吨/日;水产冷库制冰总量554.98万吨,水产加工品总量431.21万吨;冷冻水产品268.71万吨。

据FAO统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海产品产量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而后销售的,鲜销的比例只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而我国目前的加工比例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休闲小食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休闲小食品因食用方便、加工简单、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上较为盛行,而天然水产品特别是一些高档海产品的产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海产品消费量高达500万吨以上,深圳、广州、北京、西安等城市每年要求供货的冷冻虾仁、马鲛鱼、大蚝、海蜇真空包装鲜贝在2000吨以上。

因此,建设水产品保鲜、水产品加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2.2市场预测

2.2.1世界水产品消费量预测

美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学会和世界渔业中心发表的报告说,今后十几年世界水产品的需求量将急剧增长。

同时由于野生鱼类资源的过度开发,水产品养殖业也将得到迅速发展。

这份题为《2020年世界渔业展望》的报告说,到2020年,世界水产品的总消费量预计将达到1.278亿吨,比1997年的9080万吨猛升近41%。

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将从6270万吨增长到9860万吨,增幅高达57%。

发达国家的消费量也从2810万吨增长到2920万吨,增幅仅为4%。

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活的改善和城市化趋势的发展,导致肉类和鱼类动物蛋白质的供应和需求出现重大改变。

报告说,由于世界上现有野生渔业已被充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人工鱼类养殖业今后将会得到蓬勃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20年,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占总产品的比例将从1997年的31%猛升至41%。

届时,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和总产量的77%和79%。

2.2.2国际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1)低值水产品综合开发利用速度加快。

过去曾被作为饲料用鱼粉的低值水产食品,现已大量开发精制成食用鲜鱼浆,然后再用鱼浆生产出风味独特的鱼丸、鱼卷、鱼饼、鱼糕、鱼香肠、鱼点心等各式各样的水产方便食品。

既增加了营养源又提高了低值水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有效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

(2)优质水产品深加工提高品位。

如鱼丝、鱼松、鱼柳等,在深加工的基础上又将其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3)合成水科食品异军突起。

以鱼浆和海藻等大宗水产品为原料,生产合成色香味俱佳的高档人造蟹肉、贝肉、鱼翅、鱼籽等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保健水产品方兴未艾。

把鱼的内脏和加工剩下的鱼鳞等下脚料经过特殊的提炼加工,再配合其他辅料而制成的各种保健品,如强鱼油食品、鱼鳞食品、低胆固醇补脑食品等,在市场颇受欢迎。

(5)美容水产食品倍受青睐。

鱼籽食品、蟹肉产品、虾仁食品等,因其具有健美功效和富含卵磷脂等物质,符合时尚潮流,从而倍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

2.2.3国内海产品加工生产能力预测

我国目前的海产品加工比例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广东省为20%,广西仅为6.83%,还比不上湛江市的9.3%,防城港市大约只有2.5%左右。

中国加入WTO后,预计我国的水产品加工能力还有较大的提高,而对广西来说,入世与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机遇,必将推动我区水产品加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但短时间来说,广西的水产品加工能力还是有限,更谈不上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

因此,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在市场需求方面是大有前途的。

2.2.4价格预测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水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又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加入WTO后,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可以获得许多优惠条件,例如减让关税,减少和取消包括数量限制在内的非关税措施与壁垒,一些国家对我国水产品歧视行为和贸易障碍全自行取消,这必将促进我国水产品及其制成品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目前,防城港市高档海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广西区内主要大城市和大西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综合销售价格均在30元/kg以上。

预计销售价格年均增长速度为5%~10%左右。

2.2.5防城港市水产品加工预测

目前我市水产品保鲜仅限于速冻冷藏,规模小,零星经营,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没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大多属于个体户或小打小闹,小商品、小生意、小买卖,本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海鲜干制品、冷冻海鲜3000吨,形成一定规模,打造企业品牌,在市场开拓、产品销售方面独一无二,竞争能力强。

防城港市目前还没有一家海产品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上的休闲小食品、风味水产食品、方便水产食品等大多是从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购进销售,而这些地方的加工原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我市购进的,这就造成了生产成本高,产品销售价格相应偏高。

本项目建设实施后,由于加工原料大多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低,加工企业努力抓产品质量,产品上档次,因而市场竞争能力会优于外来产品企业。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3.1.1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项目业主实际情况,本项目拟定建设规模为:

初期年加工海鲜干货500吨,冻藏保鲜海产品2000吨,海鲜方便即食食品500吨,,其他农副产品加工制品1000吨。

最终形成各种加工处理各种海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品7500吨/年的能力。

3.1.2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仓库、冷库土建和设备购置以及辅助设施建设等。

3.2产品方案

3.2.1海产品加工产品选择方案

水产品加工技术涉及水产品保鲜、水产品加工及水产品综合利用三个领域。

具体包括水产品的冷冻冷藏、腌制、干制、熏制、罐头食品加工、冷冻食品加工、饲料和医药、化工制品的加工技术。

本项目产品设计方案主要在水产品保鲜和水产品加工方面进行。

1、海产品冷冻冷藏保鲜。

主要冷冻冷藏对虾、鱿鱼、墨鱼、新鲜海杂鱼以及贝类等海鲜产品。

2、海产品深加工。

利用低值水产品、小杂鱼,采用干制方法,生产精美小包装的美味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

3、海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及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品及鱼粉等其他加工制品。

3.2.2产品生产标准

(1)卫生标准

本项目遵循下列水产品加工标准生产:

a、海水鱼类卫生标准(GB2733-94);

b、头足类海产品卫生标准(GB2375-94);

c、海虾卫生标准(GB2741-94);

本项目产品必须符合营养、安全、健康、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保持食品的天然本色风味,高档、高雅、免洗、方便、即煮或开袋即食。

产品完全达到国家卫检标准要求,符合国际食品进出口食检标准,保质期不少于半年。

 

第四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4.1厂址选择

项目拟选防城港市XX镇和平工业园区的D-7-5规划地块内建设。

该地块面积约40亩,地势平坦,为和平盐场改建地,地质条件好。

和平工业园区位于和平镇西南面,距XX镇区20公里,距南防铁路防城港站30公里,距钦防高速公路防城港入口25公里,距防城港市21公里,距XX仅15公里,防东一级公路贯穿其中。

园区规划总面积4.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3平方公里,目前已平整土地500多亩。

该工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优越的投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可直接面对资源丰富、需求旺盛之大西南市场和经济发达的东南亚市场。

4.2厂址建设条件

4.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厂址地势平坦,与防东一级公路和平路段等高程,地貌为丘陵地带,已完成土地平整。

根据“广西地震烈度区划图(1992)”防城港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

4.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防城区地系岩层主要属侏罗系上、中、下统,为中细砂岩、紫红色粉砂岩、褚红色沉积岩等。

其中低山丘陵多为志留系、侏罗系和泥盆系沙岩、粉沙岩、页岩等地质汇成,表层风化强烈、堆积、残积覆盖层厚度在0.2~2.0m之间,台地海拔一般在20~25m范围,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5~20m。

本场地还设有进行地质和水文勘察,建议该项目在初步设计前对本项目建设场地进行初勘,以便查明地质情况。

4.2.3气候条件

XX镇地处北部湾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短夏长,气候温暖,温差小,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为22.2℃,极端最高气温37.8℃(1958年6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0.9℃(1955年1月12日)。

全年气温以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31.2℃,1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12.0℃。

降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2800mm,最大年降雨量达3800mm,最大日降雨量383.8mm(防城站1972年5月16日),最小年降雨量2200mm。

为广西降雨量最高值区。

雨季多出现在5~9月,其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6%。

蒸发:

多年平均全年蒸发量为1512.1mm,蒸发量以9月份最大,多年平均值为159.9mm;2月份最小,多年平均值为65.8mm。

年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相应。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年平均相对湿度以6~8月份较大,平均为87%,以11月份较小为74%。

风候:

XX镇地处北部湾畔西北部,海域宽阔,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多年平均风速1.8m/s。

强风最大风速20m/s。

台风每年1~3次,多出现在6~9月,风力一般8~9级,阵风为11~12级。

雾:

多年平均雾天日109天,最多年份出现23天,最少年份出现4天。

雾多发生在冬末春初之清晨及晚上,一般连续时间为2~3小时。

4.2.4交通运输条件

厂址距防东一公路仅300m,距和平镇2km,距防城港火车站30km,距防城港码头20km,距XX镇区15km,距越南北方重要城市海防仅180公里,距河内也不过20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项目所在地距南宁市180km,东距钦州市80km,北海市170km,东距兴市20km,南防铁路、钦防高速公路直通防城港市并通过在建的防东高速公路钦防高速公路与XX相联,北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相连,防城港是广西第一大港,目前年吞吐量达1200多万吨。

便利的交通可满足本项目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4.2.5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1)供水

和平工业园现有设计规模为5×104m3/d水厂一家,目前水厂最大日供水量为3×104m3/d,与供水能力为2×404m3/d相配套的供水管网扩建工程正在实施之中。

本项目供水由市政府供水管网供给。

(2)供电

XX镇城乡电网实现了与广西大电网连接,城乡电网改造顺利推进。

项目地址附近有防城至江山XX深沟变电站220千伏高压线路经过,可保障项目建设用电所需。

(3)通信

防城港市的程控电话、GSM无线通信、宽带网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为项目的对外联络和发展提供了通信便利。

4.2.6施工条件

施工队伍和建设所需“三材”和其它建筑材料均可在防城港市内解决。

第五章技术设备工程方案

5.1技术方案

5.1.1技术选择方案

本项目烘烤及休闲海产食品加工技术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

主要采用广东省高CO2隧道式干燥设备及其农产品开发技术。

该干燥技术近年来用于对食品加工过程中,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结构不断改良,现已能将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