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841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知识点一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想一想:

细胞吸水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状态如何?

知识点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议一议: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

知识点三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比一比: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有何主要区别?

细胞吸水和失水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植物细胞

1.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会发生吸水涨破现象,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涨破。

3.渗透作用特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4.自由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包含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

5.主动运输是细胞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摄取或排出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ATP。

6.胞吞、胞吐的物质通常是大分子物质、颗粒状物质或液体,通过膜泡运输,非跨膜运输。

自我校对:

①半透膜 ②半透膜 ③< ④> ⑤= ⑥细胞膜 ⑦液泡膜 ⑧大液泡 ⑨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⑪不同 ⑫不同 ⑬选择性 ⑭水分子 ⑮离子和小分子 ⑯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⑰高浓度 ⑱低浓度 ⑲高浓度 ⑳低浓度 

载体蛋白 

低浓度 

高浓度 

载体蛋白 

能量(ATP) 

细胞膜 

囊泡 

囊泡 

融合

想一想:

水分子在细胞膜上总是双向运动的。

只不过在细胞吸水时,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总数多于由内向外扩散的水分子总数。

议一议:

①相同点:

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

②不同点:

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比一比:

前三种物质运输方式是小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不包括大分子,且他们是穿膜运输。

胞吞、胞吐是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的运输方式,运输是通过膜融合实现转移的,被运输的物质不直接穿过生物膜。

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

1.对比分析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

图解

基本组

成或条

件  

半透膜两侧

的溶液具有

浓度差

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

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

原理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

水扩散

的方向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2.两组相近概念比较

(1)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区别:

①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②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载体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

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共性:

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2)原生质层、原生质体

①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

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②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

3.渗透系统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漏斗内

烧杯内

溶液浓度

M

N

现象及结论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

1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具有浓度差:

(3)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

烧杯内盛

淀粉溶液

漏斗内

盛碘液

结  论

变蓝

不变蓝

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

不变蓝

变蓝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变蓝

变蓝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特别提醒 ①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②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10%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故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 本考点多以实验分析的形式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结合进行命题,多为选择题。

【典例1】►(2011·新课标卷)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解析 考查物质运输方式及浓度差。

甲组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差没有乙组和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大,所以甲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低。

H2O的运出方式是被动运输里的自由扩散。

答案 C

【训练1】►(2011·上海理综,20)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

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试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根据图1可知,漏斗内糖水的浓度高于烧杯中的水,因此,一定时间内,烧杯中的水将大量渗透到漏斗中而使其液面升高,但当液面差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浓度差和压力差的综合作用使液面不再升高。

答案 A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甘

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表示曲线

(一定浓度

范围内)

2.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运输

方式

运输方向

运输特点

实例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

白细胞吞噬病菌

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分析

(1)内因——遗传因素

(2)外因——主要是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4.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

(3)温度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此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考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时,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侧重能力考查时,往往以图表分析、曲线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进行综合考查,大题及选择题均有命题出现。

【典例2】►(2010·山东理综,13)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

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

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答案 C

知识拓展 

(1)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训练2】►(2012·菏泽统考)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B.K+C.胰岛素D.CO2

解析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由图甲可知,钾离子细胞外浓度低,细胞内浓度高,因此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钠离子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由细胞外到细胞内运输不一定消耗能量。

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为胞吐,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1.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3.质壁分离的原因

4.表现

 提醒 

(1)在实验中,当质壁分离现象出现后,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期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

(2)不选动物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会在失水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本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引流法,采用了自身对照(前测和后测)。

(4)当以可吸收的物质做溶质时(如甘油、尿素、KNO3、乙二醇等),可出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5)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的外界面是细胞膜。

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

1.判断细胞的死活

待测细胞+蔗糖溶液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

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

相同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

★★ 本考点的命题规律为:

一是通过联系水的渗透作用,全面考查对该实验所用试剂、原理、操作步骤、结果等的掌握情况;二是以实验操作过程图的形式,考查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或考查该实验的拓展应用。

【典例】►(江苏高考试题改编)将浸润在0.3g/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________。

以下结构或物质属于原生质层的是________。

A.液泡膜   B.线粒体   C.液泡色素

D.细胞核   E.细胞壁

(2)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

(3)若将装片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溶液仍保持0.3g/L)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藓类小叶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部分组成原生质层,充当了半透膜。

细胞核、液泡内的成分不属于原生质层。

(2)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力也增加。

因细胞有最大分离程度,故吸水力也有最大值。

(3)调节显微镜粗、细准焦螺旋可以使图像清晰,调节光圈、反光镜可以改变视野亮度。

“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不需要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4)藓类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影响对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的观察。

答案 

(1)半透膜 AB 

(2)如图

(3)调节光圈、反光镜以改变视野亮度 (4)不是 细胞中有叶绿体,影响染色后的线粒体的观察

【训练1】►(2011·天津理综卷)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解析 显微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应选择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蔗糖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表现为质壁分离,结果如图。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蔗糖溶液。

N的成分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答案 A

【训练2】►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我们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为了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等渗浓度,有人把剪成小块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等量)依次放入下面各组溶液中,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培 养 皿

1

2

3

4

5

6

7

蔗糖溶液/(mol·L-1)

0.2

0.3

0.4

0.5

0.6

0.7

0.8

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细胞占观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15%

40%

80%

99%

100%

(1)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为________。

(2)如果再给你4组实验材料,请设计可以更精确地测定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类试题并不以实验能力为直接的考查目的,而是以实验作为问题情境,将实验的思想方法渗透于试题之中。

根据题设条件可知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等渗浓度在0.5~0.6mol/L之间。

如何设计一个更精确的测定方法,从题中设计思路推知,可通过缩小各组蔗糖溶液的浓度梯度来加以测定。

答案 

(1)0.5~0.6mol/L之间

(2)可分别配制浓度为0.52mol/L、0.54mol/L、0.56mol/L、0.58mol/L的4组蔗糖溶液进行类似的实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考查

1.(2011·大纲版全国卷)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解析 考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 B

2.(2011·重庆卷)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两组幼苗在KNO3溶液中的鲜重变化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

,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解析 3h后,两组幼苗重量均已低于开始幼苗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根系从一开始就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

,6h后甲组幼苗鲜重增加说明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根细胞内离子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应在6h前就开始了,只不过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所以鲜重还是在减少。

根细胞内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数量在增多,而吸水量也在增加,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在变化,而根外溶液离子被吸收和水分的吸收也在变化,根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变化不好确定,所以根的吸水能力不好判定。

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

,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而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 B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2010·广东卷)下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解析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

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

答案 C

4.(2010·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解析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答案 B

5.(2011·海南单科,27)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

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下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可推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2)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原尿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推知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使原尿渗透压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弱带走大量水分。

答案 

(1)高于 

(2)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和ATP (3)渗透吸水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渗透压高,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

综合实验探究

6.(2010·浙江卷,29,Ⅱ)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

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

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解析 实验目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所以需要设置不同梯度浓度的NaCl溶液,实验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为0.9%,在浓度低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在浓度高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且浓度差越大,现象越明显。

答案 

(1)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变化记录表

NaCl溶液的浓度

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原因分析

低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体积变大甚至涨破

红细胞吸水

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形态未变

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

高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皱缩,体积变小

红细胞失水

7.(2009·广东生物,3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由

(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