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555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docx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

编号:

_____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

 

学校:

_________

教师:

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后,开始逐步发展,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经济带动和促进作用凸现。

全县共接待游客109.38万人次;门票收入296.07万元,旅游总收入28760.42万元,年均增长9.58%。

旅游业在带来直接旅游收入的同时,获得了数倍的间接旅游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就业岗位带动比例达1:

6,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旅游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通过宣传发动,旅游业是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生态立县”、“旅居兴县”等旅游发展战略得以确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的初现,国有、集体、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开始形成,全社会合力兴旅的氛围逐步呈现。

2、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县域旅游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资源家底;完成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高姥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百杖潭景区总体规划和灵山、双峰、源头、仑泉、五公山、婺江源、大盘等7个风景旅游预备区保护与开发规划;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得到初步开发,花溪和夹溪十八涡景区均已对外开放,发展态势良好;高姥山旅游区正式获批准为省级生态旅游区,并开展了植被恢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聚贞宫区块建设规划。

3、旅游设施建设有较大突破。

成立了可以承担国内组团和地接业务的花溪、通达假日、海天三家旅行社;全县共有大小旅馆95家,床位XX张。

有花台山宾馆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科信大酒店、江滨大酒店2家二星级旅游饭店,共有床位361张,能基本满足现阶段旅游、商务和会议需求。

4、资源保护与储备效果明显。

除已经开发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十分重视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外,规划储备了灵山、双峰、源头、仑泉、五公山、婺江源、大盘等7个风景旅游预备区,划定了保护范围和保护等级,为旅游资源的后续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十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做到了以下四个坚持

1、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

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扩大旅游经济辐射面,让旅游业这轮朝阳更加光彩夺目。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方针。

旅游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必须依据市场特点,把握市场脉搏,开发符合旅游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的旅游产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种投资主体多方参与的旅游发展方针,以适应旅游业综合性强的特点。

3、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兴旅的战略。

重视规划编制,巧借专业外脑,保障旅游业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持续性,在项目建设中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杜绝盲目性,减少失误。

4、坚持与城镇建设、康庄工程、下山脱贫相结合。

旅游业发展要与城镇建设、康庄工程、下山脱贫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节省旅游开发投资,使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十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认识尚未高度统一,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对旅游业的认识程度还参差不齐,与“生态立县”、“旅居兴县”的目标要求尚有不少差距;对做大做强旅游业缺乏足够信心;旅游是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的认识还不足;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尚欠到位。

2、旅游产品粗糙,核心景区尚未形成。

旅游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开发时间短、投入少,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明显存在小、散、弱等不足,尚未形成旅游拳头产品;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分布分散,缺少规模大、品位高的旅游资源聚合区,未能形成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的核心景区。

旅游的美誉度不高,旅游形象不鲜明,削弱了旅游作为区域“名片”的作用。

3、行业管理体制不顺,促销力度不够。

旅游业是综合性行业。

目前旅游业生产要素分属不同行业和部门,旅游项目多头审批,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相互隔绝,旅游主管部门难以统筹主要旅游生产要素,行业管理与协调力度弱化;宣传、促销经费少、力度不够,影响了旅游知名度的提升。

4、投资体制不活,资金投入缺乏。

旅游业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

以政府为主导,各投资主体多方参与的合力兴旅投资体制有待完善,投资渠道不畅,路子不活,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严重匮乏。

5、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脱节,小水电建设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

城镇建设与规划未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区域和城镇形象与旅游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小水电建设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旅游投资业主的积极性,增大了旅游招商的难度,解决“水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6、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才缺乏。

旅游交通落后,接待、购物、娱乐设施薄弱,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全行业普遍存在专业人才不足,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使旅游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的总体水平较低。

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背景

从年开始,世界旅游业便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并早在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分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比例达1:

7,就业岗位带动比例达1:

5。

21世纪将是旅游业真正走向辉煌的世纪,旅游消费需求总量不断扩大,并日趋多样化。

据WTO预测,年全球国际旅游将达到10亿人次,XX年12亿人次,2020年16亿人次。

旅游业显著的经济地位与解决社会就业的巨大作用,使各国、各级政府都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新兴的旅游大国,亚洲第一旅游接待国。

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0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92.96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2亿人次,旅游收入5286亿元,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自治区明确将旅游业定位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并呈现出发展快速,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提升,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并举,区域旅游合作增强等特征。

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省域经济增长点向省域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

旅游的综合贡献日益显现,十五期间,旅游直接收益每增加1元,社会增收达4—5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社会增加4个就业人员,旅游已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产业。

金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旅游副中心城市。

近10年来,金华旅游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开展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区域间联手合作,使得旅游接待水平快速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景区开发如火如荼,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1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5.7亿元,旅游创汇15320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5.5%、22.61%和25.05%。

旅游业名符其实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在“生态立县”、“旅居兴县”等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服务建设等都有明显突破。

目前已初步开发并开放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百杖潭景区,启动高姥山旅游区的前期建设,划定了灵山等7个风景旅游预备区的保护范围,已拥有花台山等多家星级宾馆,据统计,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8.59万人次,同比增长8.49%;旅游收入达4803.12万元,同比增长8.38%,为“十一五”旅游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快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目标,积极呼应“生态立县”、“旅居兴县”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合体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增强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帮扶致富作用,使旅游业成为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使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养生基地。

二、规划原则

1、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在分析旅游业发展大背景和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大思路和宏观发展目标。

提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

体现规划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旅游产品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2、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规划目标的制订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设立要立足实际,深度挖掘资源特色,提出的规划思路、规划项目、规划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创新利用各类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

优先整合和开发优势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效益,扩大开发规模。

在项目设置和量化指标确定上既体现前瞻性,又留有余地。

3、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相协调。

培育和壮大旅游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集散功能,促进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全方位的带动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现旅游业作为区域“名片”的独特作用。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

立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旅游的经济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和生态贡献率,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加速安文(云山)、尖山旅游城镇建设,增强旅游服务功能。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大盘山——花溪核心旅游区,提升旅游知名度。

逐步培育和凸显区域独特的旅游形象。

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三大拳头产品,夯实产业基础,发展核心竞争力。

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1、经济目标。

实现旅游“快增计划”,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年的三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8%,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逐步使旅游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社会目标。

积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提高旅游业对农民增收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

争取大盘山——花溪景区、百杖潭、夹溪等景区成为AAA级以上的旅游区;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数XX人。

3、生态目标。

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面貌和城乡社区面貌的改善,逐步形成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资源保护、文物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到年,确保全县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

(二)阶段目标

1、前期阶段。

年,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大盘山——花溪核心景区,完善夹溪风景区,开发建设百杖潭景区,形成以大盘山——花溪为龙头,台地旅游区(夹溪风景区、玉山古茶场)和百杖潭景区为两翼的旅游区格局;完成海螺山休闲度假区、中药材博物馆建设,实施百杖潭景区一期、高姥山(孔氏家庙)旅游区建设,启动古茶场文化旅游区、云山旅游接待中心、尖山旅游接待副中心等项目建设,适度培育发展休闲山庄和农家乐旅游点。

到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54万,旅游总收入1.6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5%,实现旅游直接就业人数XX人。

2、后期阶段。

-年,完成大盘山——花溪、夹溪、古茶场文化旅游区建设,百杖潭景区、高姥山(孔氏家庙)、云山旅游接待中心、尖山旅游接待副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一核两轴三区片”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功能完备,具有较高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到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85万,旅游总收入2.88亿元,使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实现旅游直接就业2400人,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规划期限

—年,并展望到2020年。

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开拓

一、旅游形象定位

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胜地。

二、旅游市场定位

以周边地区为市场基础,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为主要客源地,积极拓展长三角其他区域市场。

三、旅游市场开拓

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体现生态特色和地方乡土文化特色。

在稳固生态观光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旅游产品。

在市场地域分布上,稳定近邻城市和省内周边城市客源,大力发展长三角区域市场,积极开拓国内机会市场。

在客源对象选择上,以青年市场为促销重点,努力扩大中老年游客比重。

四、旅游市场促销策略

1、宣传策略。

综合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

充分考虑媒体的覆盖面、受众特点及费用,选择印刷品、报纸、路牌和互联网为主要媒体。

编制旅游宣传大纲,统一宣传口径,突出“生态、度假、养生”主题。

建立风景旅游网并与主要门户网站及专业旅游网站相链接。

2、公关策略。

在原有“中国()中药科技展览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旅游功能,将其升级为“中国中药文化节”,并使其制度化、定期化,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节庆活动。

继续做好高姥山民俗文化节及其他民间节事活动,扩大招徕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围绕生态、休闲、养生三大主题,不定期地邀请新闻记者、作家、画家、摄影家来进行专题性采风活动。

3、联合促销。

加强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合作,积极融入浙中精品游线,新天仙配精华游线,诸永高速生态游线,走差异化开发、集约化促销的旅游合作道路。

注重与横店旅游区的联合营销,利用其已有的知名度,提高营销效率。

在上海设立旅游宣传窗口,加强与上海各旅游企业的联系,针对上海游客需求联合推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第四章 旅游业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空间布局可归纳为:

“一核两轴三区片”。

“一核”为大盘山——花溪核心旅游区,“两轴”指两条旅游发展轴线,“三区片”为好溪源旅游区、台地旅游区和高姥山旅游区。

二、旅游发展轴

1、轴线一:

安文—深泽—新渥—双峰—盘峰—大盘—方前—安文

连接大盘山——花溪、好溪源、高姥山三大旅游功能区片,串联安文、灵山、新渥、天顶、百杖潭、双峰、孔氏家庙、高姥山、罗成岩、花溪、大盘山等旅游景区(点),形成环大盘山的核心旅游环线。

2、轴线二:

安文—墨林—窈川—尚湖—玉山—尖山—胡宅

沿——新昌公路构筑连接大盘山——花溪、台地旅游区,串联安文、五公山、仑泉、谷将山、古茶场、皇城湖、水下孔、鞍顶山、夹溪十八涡等旅游景区(点),构筑旅游发展副轴。

三、旅游功能分区

1、大盘山—花溪核心旅游区。

区域范围:

以大盘山、花溪为核心,包括安福寺、海螺山、古道红枫、徐公岩、园塘林场、昭明院、俺老孙生态农场、五公山、仑泉、源头等景区(点)。

资源特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别具特色的地质景观,悠远的历史文化积淀。

旅游功能:

养生度假、登山揽胜、宗教朝觐、娱乐购物。

发展方向:

整治花溪村,整合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与花溪风景区;逐步整合昭明院、俺老孙生态农场、园塘林场及安文各景点,使之成为核心旅游区;继而将源头旅游预备区纳入旅游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力争在规划期末成为以药文化、名士文化为主要特色的AAAA级旅游区。

在现有五公山、仑泉旅游预备区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将其整合成一个旅游区,并争取获批为以自然观光为主的AA级旅游区。

2、好溪源旅游区。

区域范围:

以百杖潭为核心,包括灵山、新渥、黄檀林场、双峰、潘潭等景区(点)。

资源特色:

三潭叠瀑,明清古建,药市菇市,森林公园。

旅游功能:

养生度假、寻源探秘、生态观光。

发展方向:

在现有百杖潭景区的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构建以度假观光为主的AAAA级旅游区。

整合双峰、黄檀林场、灵山古建、新渥药市、冷水菇市、潘潭等景区(点)成为统一旅游区。

3、台地旅游区。

区域范围:

以峡谷、台地为核心,包括十八涡、水下孔、洞天飞瀑、皇城湖、古茶场、谷将山等景区(点)。

资源特色:

高峡平湖、苍松古道、瀑潭连珠、高山台地、茶海碧波、民俗文化。

旅游功能:

休闲揽胜、品茗垂钓、拓展运动、娱乐购物。

发展方向:

在现有夹溪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整合国家级文保单位--古茶场等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协调好小水电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积极培育尖山旅游接待副中心,争取独立成为以峡谷、台地风光和茶文化为特色的AAAA级旅游区。

4、高姥山旅游区。

区域范围:

包括高姥山、孔氏家庙等景区(点)。

资源特色:

串珠湖群、天上人家、江南塞北、高山草坡、孔氏家庙

旅游功能:

登山揽胜、朝觐寻宗、休闲度假、观光农业。

发展方向:

在加快高姥山旅游开发的基础上,纳入国家级文保单位--孔氏家庙等景点,形成以参与性农家度假与朝觐寻宗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

第五章旅游业时序安排

一、旅游业发展阶段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发展一般经历探索、起步、发展、成长、稳固、衰退或复兴六个阶段。

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正处于起步与发展的过渡时期。

这个阶段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景区开发粗放,旅游产品单一,知名度不高,促销渠道狭窄,但游客数量开始出现明显增长,效益逐步显现。

因此,必须在科学规划、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加快景区建设速度,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拓展旅游产品,加强促销力度,使旅游业尽快步入发展阶段。

二、年度发展重点年度项目安排

年花溪风景区环境整治及百杖潭景区、夹溪十八涡景区续建工程建设,启动海螺山休闲度假区、“浙八味”中药材博物馆建设;开展花溪-夹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及云山旅游接待中心规划、古茶场文化旅游区规划。

年完善花溪、百杖潭景区建设,逐步开发建设夹溪水下孔景区、高姥山旅游区,启动云山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完成全县农家乐旅游规划、玉山区域旅游规划,培育发展1-2处休闲山庄和农家乐旅游点;开展药膳研制;逐步开展大盘山药谷建设。

年全面启用海螺山休闲度假区;继续完善花溪、夹溪、百杖潭、高姥山旅游区建设;启动尖山旅游接待副中心、古茶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基本建成“浙八味”中药材博物馆;继续做好药膳研制与推广。

年基本完成大盘山—花溪核心旅游区建设及夹溪十八涡景区与水下孔景区的连线整合;启动百杖潭、高姥山旅游区二期、皇城湖休闲度假区建设,完善古茶场文化旅游项目;整合五公山—仑泉旅游资源并完成规划编制。

年基本完成高姥山旅游区、古茶场文化旅游项目、皇城湖休闲度假区一期建设;云山旅游接待中心、尖山旅游接待副中心初具规模;启动五公山—仑泉旅游区建设。

第六章 旅游产品规划

一、旅游产品

(一)基本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产品是主体旅游产品。

在规划期内应继续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包括自然观光、民俗文化观光和乡村农业观光等。

自然观光:

主要强化花溪平板长溪景观、夹溪峡谷景观、百杖潭瀑石景观、高姥山湖群草坡景观等,通过资源保护、植被修复、溪流整治和景观小品构建,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民俗文化观光:

筹建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深厚独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节庆活动挖掘龙虎大旗、炼火、高姥长旗、大纸马等民俗文化的底蕴,发展民俗观光。

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古茶场、孔氏家庙、安福寺、灵山古建群、谷将山等景点,开展古建古迹鉴赏旅游项目。

乡村农业观光:

大力发展以中药材、香菇、茶叶、高山蔬菜为主,包括香榧、板栗、山野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在内的乡村农业观光项目。

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药种园,挖掘药文化内涵;配合百杖潭景区旅游开发,以仁川、冷水为中心建成香菇种植、观光基地;在台地现有茶园基础上发展以茶叶采摘、炒制为主的茶文化观光;利用高姥山高山蔬菜种植优势,为参与性乡村农家度假旅游服务。

在特色养殖和森林食品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观光功能的发挥。

2、度假休闲产品。

度假休闲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格调。

在稳定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度假休闲产品,使其成为吸引上海、杭州等都市客源的主要旅游产品。

依据的资源组合与特色,重点发展山地度假、森林度假、湖泊度假等度假产品,主要分别布局在高姥山、皇城湖二个景区(点)。

高姥山重点突出避暑、农家乐、滑草等项目;皇城湖重点发展垂钓、水上运动、露营等项目。

3、养生保健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产业日益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要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优势和健康的环境形象,“以药促旅,药旅结合”,大力发展养生之旅,吸引都市人群和亚健康人群,拓展银发市场。

在各大宾馆、休闲度假区推出药膳、药浴、针灸、推拿等养生保健项目;在中药博物馆设立中医问诊堂。

(二)专项产品

1、科普教育产品。

中药知识普及:

在中药博物馆利用标本、图片、音像等多种载体传播中药知识;在药种园开展“寻药、辨药、采药、品药”活动。

食用菌知识普及:

结合云山旅游接待中心配套建设食用菌展示厅,介绍食用菌的类型、栽培、价值、辨别等知识。

生态教育:

结合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并将生态教育融入到旅游活动全过程。

地质知识普及:

地貌多样,冰川、火山、断层、断裂等地质构造明显,保留了目前全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冰臼群和国内最完整的“天下第一臼”、最大的冰臼瀑布及“天池”、平板长溪、断层湖、“浙中大峡谷”等典型独特的地质遗迹。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开展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向游客普及地质知识,提高游览兴趣。

2、体育探险产品。

利用以山地地形为主,山势雄伟,地形复杂、山林茂密的特点,在大盘山、夹溪峡谷、天顶、五公山、仑泉等地,开发登山、攀岩、定向越野、滑索、山地自行车、高山滑翔等拓展运动和探险项目。

3、农家乐产品。

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的农家乐是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

应充分利用农特产品种类多、质量优的优势,大力开发农家乐旅游产品。

依托景区开发,在安文、尖山、大盘、仁川、高二等地开辟综合性农家乐基地。

(三)节庆活动

1、中药文化节。

在原有“中国()中药科技展览会”的基础上,将其提升为“中国()中药文化节”。

通过中药文化节深入挖掘中药文化内涵,突出中药的药疗、药补、养生、保健功能。

延长中药材生产链条,使文化节成为特种旅游的主要品牌。

2、玉山茶场庙会。

由纪念真君大帝--许逊发展起来的茶场庙会已有千年历史,在传统民间庙会(春社、秋社)的基础上,以茶文化为核心,组织树龙虎大旗、迎大凉伞、罗汉班、社戏及斗茶、茶艺表演等民间活动,使茶场庙会成为当地旅游的又一亮点。

3、高姥山民俗文化节。

充分挖掘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将其在高姥山民间文化节集中展示,形成规模效益。

二、旅游线路开发

(一)省际线路设计。

1、上海、南京——杭州——:

以上海为主要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通过沪杭、浙赣铁路或沪杭、杭金衢、诸永高速,串联嘉兴、诸暨、义乌等客源地。

2、厦门、福州——温州——永嘉——:

以厦门、福州为主要客源地,以温州为旅游集散地,通过温厦、诸永高速,串联雁荡山、楠溪江、神仙居等精华景区(点)。

3、南昌——鹰潭——衢州——金华——:

以南昌、鹰潭为旅游集散地,通过浙赣铁路、诸永高速,串联庐山、龙虎山、钱江源、双龙洞等精华景区(点)。

4、黄山——千岛湖——杭州——:

以黄山、杭州为旅游集散地,通过黄山——杭州高速公路、杭金衢、诸永高速,串联黄山、两江一湖等精华景区(点)。

(二)县际线路设计。

除上述省际连线涉及的省内区域外,县际中程旅游线路包括:

1、诸永高速生态游线:

串联诸暨五泄、东阳三都屏岩、仙居神仙居、永嘉楠溪江、乐清雁荡山等精华景区(点)。

2、新天仙配精华游线:

串联新昌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天台国清寺、仙居神仙居等精华景区(点)。

3、浙中精品游线:

串联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