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5836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章消化系统.docx

第八章消化系统

第八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系统及其部位

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1

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上消化道(鲜血)

胃、小肠、大肠、肛门下消化道

(酸化的暗红色血)

1.2

消化腺:

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肠腺混合在粘膜中

肝脏、胰脏独立地脏器

2、部位:

除上消化道外,其余器官均在腹腔内(书P189,图8-1)。

二、消化系统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1、生理意义|:

机体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营养,供生长、生殖、修补组织及维持体温等。

2、作用

2.1消化:

食物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管内降解为可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这一过程。

A、消化形式:

物理性——切割、挤压、混合

化学性——消化液中的酸、碱成份(HCl等)

生化性——消化液中的酶类

微生物——主要在大肠内

B、消化部位:

腔消化——在消化管道内进行

膜消化——食糜与消化管道内膜紧密接触

细胞内消化——在细胞内及酶的参与下

2.2吸收:

食物的可吸收部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2.3内分泌及免疫:

近年发现,消化管道的某些细胞分泌类激素和免疫因子,参与机体功能的调节。

三、消化管的基本特点

1、活动特点:

根据其器官的部位、结构、和功能划分(下节分述)。

eg:

●口腔:

接收和咀嚼食物

●咽、食管:

吞咽和运输食物

●胃:

储藏、消化食物

食物消化的主要部位:

胃、小肠

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结肠前段(水分)

2、

基本运动形式:

蠕动——一个收缩环沿着消化管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它推动食物前进(扩张+收缩)

3、神经支配:

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

4、基本结构:

除口腔外,一般分为4层(P188)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5、消化管的平滑肌特点:

其运动是由管壁肌层的收缩完成的。

共五条(P190)。

四、消化腺的分泌

1、消化腺功能:

分泌消化液

2、消化液:

主要由水、无机盐、少量有机物组成。

3、分泌量:

很大

4、消化酶及分泌器官:

P191,表8-1

第二节口腔内的消化

一、口腔:

P192-195(自学为主)

对食物进行机械和化学性加工。

1、唇:

摄取食物

2、牙:

咀嚼(粉碎食物并使之与唾液混合)

3、舌:

搅拌与吞咽

4、咽与食管:

吞咽与输送

二、唾液腺与唾液

1、唾液腺:

三对——腮腺、下颌腺、舌下腺

3、唾液:

无色、无味、近中性,

水-99%,酶-唾液淀粉酶

成人日分泌量:

1.0~1.5L

第三节胃内的消化*

一、胃的形态结构

1、胃的位置与结构:

位于正中线偏左侧。

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呈袋状。

1.1成年人胃的容量:

1-2升。

1.2结构:

喷门:

上端接食管——喷门部(胃底与胃体)

幽门:

下上端接十二指肠——幽门部(胃窦)

胃小弯:

胃前后壁相连的上缘下凹

胃大弯:

胃前后壁相连的下缘上凸

A、胃壁:

肌层分为三层——内斜肌、中环肌、外纵肌

B、胃腺:

主要分布在胃底与胃体,由胃粘膜凹陷而成。

主要有三种细胞

●主细胞:

分泌胃蛋白酶

●壁细胞:

分泌盐酸,内因子(VitB12吸收)

●颈粘液细胞:

分泌粘液

二、胃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1、性质:

无色、酸性液体,PH=0.9~1.5;

分泌量:

成人每日=1.5~2.5L

2、成份、作用(P196)

2.1盐酸: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

杀死随食物进入的细菌

促进胰液、肠液、胆汁分泌

帮助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2.2胃蛋白酶:

将食物蛋白质初步分解为标、胨

2.3粘液:

呈弱碱性,中和胃酸;覆盖粘膜表面,润滑和保护

三、胃的运动

1、运动的功能:

暂时储存食物

消化食物

将食糜逐步向十二指肠推送

2、运动的形式:

P197-198

容受性舒张

紧张性收缩

蠕动

3、排空:

P198

4、呕吐:

P198

第四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小肠的位置与形态

位于腹腔内(盘旋状),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上接幽门,下连大肠和盲肠。

成人约5~6m长。

分为

1、十二指肠:

位于上腹部后壁,胰、胆管开口于此

2、空肠:

位于中、下腹部后壁,长度为空回肠的2/5,

3、回肠:

同,长度为空回肠的3/5,食糜在此停留3~5h

二、胰

1、位置与形态:

为一狭长的粉色带状腺体,位于胃后方,分头、体、尾三部。

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

2、胰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2.1性质:

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7.8~8.4,

分泌量:

成年人每日=1~2L

2.2成份、作用:

A、胰淀粉酶(α-淀粉酶):

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无需激活。

B、胰脂肪酶:

将脂肪分解为甘油、脂肪酸;它在胆盐存在的条件下,活性增强。

C、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将蛋白质分解为标、胨、肽、氨基酸;后者有强的凝乳作用;其酶原在肠激酶/胰蛋白酶作用下致活。

D、COH+:

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

三、胆汁和肝的功能

1、位置与形态:

●肝主要位于腹腔右上方,分为左右两叶;

●色泽:

红褐色,质地柔软

●肝门:

肝内侧下部中央横沟内血管、神经出入

●肝小叶:

肝实质被结缔组织分割成许多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胆囊:

位于肝左侧纵沟内;储存胆汁

2、胆汁的性质、成份、作用

2.1性质:

粘稠、带苦味的弱碱性的有色液体;由金黄色~深绿色;PH=7.4

分泌量:

成年人每日约0.8~1L(由肝脏生成)

2.2成份、作用:

P201

A、成份:

胆盐、胆酸、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胆色素

B、作用:

主要是胆盐、胆酸的作用,对脂肪消化、吸收意义重大。

●激活胰脂肪酶,使其分解脂肪的速度加快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乳化脂肪,使脂肪乳化成微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胆酸与脂肪酸结合,可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胆汁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A、D、E、K)

●胆汁中和部分胃酸(十二指肠处)

●胆汁促进自身分泌(体液调节方式)

3、肝的主要功能:

P201

3.1代谢功能:

包括三大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类代谢、激素/活性物质的生成等

3.2解毒功能:

3.3产热功能:

四、小肠液的作用与小肠运动

由小肠粘膜内的肠腺直接开口于粘膜表面的绒毛之间,分泌于管腔。

1、小肠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1.1性质:

弱碱性液体,PH=7.6

分泌量:

成年人每日=1~3L

1.2成份、作用:

P201下段

1.3分泌的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局部机械和化学刺激

2、小肠运动:

P201

2.1分节运动

2.2蠕动

2.4摆动

第五节大肠内的消化

一、大肠的形态结构P202

1、结构:

前与回肠连接,终止于肛门;长约1.5m,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管径较粗。

特点:

二条,P202

2、形态特点:

三条,P202

二、大肠内的作用

1、大肠液是碱性粘稠液体,PH=8.3~8.4

2、分解作用:

见书

3、合成与分泌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K,分泌代谢产物

三、大肠运动及排粪P203

第五节吸收*

一、吸收部位

1、口腔、食管:

实际上不吸收

2、胃:

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3、小肠:

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4、大肠:

吸收水分、盐分,及维生素B、K

二、小肠吸收部位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1、环形皱壁:

由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起

2、绒毛:

皱壁上的指状突起

3、微绒毛:

由粘膜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游离面形成——纹状缘

4、中央乳糜管:

始于绒毛顶端,具有较大的通透性

5、功能:

增加肠壁与食糜的接触面积,便于吸收

三、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P205

一般来说,十二指肠、空肠吸收大部分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回肠能主动吸收胆盐和Vit12

第七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消化腺分泌的调节P206

1.1唾液分泌的调节

A、非条件反射调节

B、条件反射调节:

自然条件反射、后天条件反射

1.2胃、胰、胆汁分泌的调节——反射调节

2、消化管运动的调节P207

2.1局部调节:

2.2整体调节:

2.3高级中枢的参与(大脑皮层的调控)

二、体液调节P208-209

主要是由消化管自身产生的内分泌物质来完成。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概述

物质和能量总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的物质都蕴藏着一定的化学能。

物质的新陈代谢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合成代谢时吸收能量,而分解代谢时则释放能量。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的二个方面。

二者永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人体能量的进出:

食物(糖、蛋白质、脂肪)的化学能

散发的热能+完成的机械功+化学能的储备

能量交换:

机体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向体外散失,一小部分以机械能的形式出现。

测定能量代谢也是临床上检测某些疾病的一项指标。

二、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及基础代谢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P219

1.1肌肉活动

1.2食物产热

1.3精神与情绪的状态

1.4环境温度

2、基础代谢:

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状态时,不受肌肉活动、食物、

精神状态、环境温度因素影响下的能量代谢。

2.1测定条件:

清晨空腹(12h未进食)

人出于安静清醒状态

室温在18~25︒C

2.2基础代谢率:

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身体的产热量;

单位=kcal/m2体表面积•h

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比较稳定,但男性一般高于女性;老年人有所下降,而儿童则较高。

(表9-4,P220)

2.3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三、肌肉活动与能量代谢P220

第二节体温调节

一、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是正常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基本保证

机体深部的体温相对恒定,昼夜温差不超过1︒C

人正常体温约37︒C,女性略高于男性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

老年人体温较低,调节能力较差

二、产热与散热P221-222

1、产热:

器官主要是肌肉、肝、肾

2、散热:

途径---皮肤(汗液)、呼吸道(气体)、消化道(粪)、尿

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P222

四、体温调节P223,图9-3

1、体温A体壳温度:

可受环境温度、衣着影响

B体核温度:

稳定,昼夜差<1°C;较体壳温度高

C平均体温:

37°C

2、测量部位与时间:

口腔:

37°C3-5`

直肠:

37.5°C3-5`

腋下(皮温):

36°C15`

(内脏——肝:

38°C)

3、体温变化:

3.1一天(24h):

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

3.2一年(四季):

春、秋、冬,上午约36.6°C

下午约36.9°C

夏上午约36.9°C

下午约37°C

3.4性别:

女性高于男性

女性体温周期性变化:

经期前较高,经期时降低(口腔),研究表明,与体内孕激素水平有关,在不孕症、女性月经不调等的临床检查中应用。

3.4运动:

剧烈的肌肉运动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1-2°C。

4、产热:

有机体的生化反应产生

4.1影响因素:

基础代谢:

40kcal/m2.h,男

肌肉活动:

提高25%

内分泌腺: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兴奋:

代谢率提高40-50%

4.2产热脏器及比例:

合计100%

心、肺16%

肝、脾、消化器官30%

肾5.6%

脑、脊髓18.4%

骨骼肌25%

其它5%

5、散热

5.1生理意义:

将体热散发到体外,维持体温恒定

5.2散热部位:

主要——皮肤(600-700ml/d)

及呼吸、尿、粪(很少)

5.3散热方式几比例:

4种,100%

辐射:

(红外线)40%

传导:

(物体表面直接接触)31%

对流:

蒸发:

(体表水分由液态向气转化过程,为持续性、迷漫性,分不感蒸发、发汗)21%

其它4%

6、体温调节

6.1感受器:

外周(皮肤、粘膜),中枢(下丘脑)

6.2调节中枢:

产热中枢、散热中枢,体温调定点学说

第十章泌尿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组成部分:

肾生成尿液

输尿管运输尿液

膀胱储藏一定量尿液

尿道释放尿液

二、排泄

1、排泄是将代谢物质从血液中向体外转运的过程

2、生理意义:

是机体物质代谢的最后环节。

排泄机体代谢物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3、排泄途经:

4条。

尿道、皮肤、消化道、呼吸道

第二节肾脏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生理功能

一、基本结构特点

1、部位及形态:

P226。

位于腹后壁脊柱二侧,第11胸椎至底3腰椎间,左高右低。

柔软、暗红色、蚕豆状。

2、内部结构:

肾为一实质性器官,分皮质、髓质二部分

2.1皮质:

位于外部,厚约定0.5cm。

由肾单位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管

约100多万个肾单位/肾×2

2.2髓质:

位于内部,约占整体的2/3,基本构造:

15-20个肾柱/肾锥体(直肾小管,呈圆锥形)7-12个肾乳头7-8个肾小盏2-3个肾大盏肾盂肾门(狭窄)

输尿管

3、肾单位与集合管P227-229

肾单位分段名称、肾单位及血液供应(图10-5)*

3.1肾小体/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肾a入球小a反复分支),外包裹肾小囊(由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形成壁层、脏层,扁平上皮细胞),位于皮质部,呈球型,直径=200μm。

3.2肾小管:

长约30-50mm,管壁为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A、近曲小管:

分曲部、直部。

曲部与肾小球囊连接,围绕肾小球,较粗,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

B、髓袢:

分近曲小管直部、“U”部、远曲小管直部,较细,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

C、远曲小管:

分曲部、直部。

曲部盘绕于肾小球附近,并与集合管连接,较粗短,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

3.3集合管:

分三部分,具有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浓缩尿液的功能。

A、弓状集合小管:

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上端有微绒毛/刷状缘,汇集成

B、直状集合小管:

管壁同上,管径较粗,下行汇集成

C、乳头管:

管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

3.4皮质肾单位、髓旁肾单位:

自学。

4、肾小球旁器:

是一类特殊分化的细胞群。

4.1肾小球旁细胞:

由近球端的入球小a中层平滑肌细胞高度分化成上皮样细胞,含有未活化的肾素。

4.2致密斑:

是远曲小管起始部近球旁细胞侧的上皮细胞,细胞狭窄而高,核密集深染。

可能远曲小管是Na+的感受器,影响交感神经冲动的兴奋性,调节肾素的释放。

4.3球外膜细胞:

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球旁细胞。

二、生理功能

1、排泄机体代谢终产物:

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脂类代谢终产物

A、含氮物质:

尿素、尿酸、肌酐等

B、含硫物质:

硫酸盐

C、含磷物质:

磷脂、核酸、Pi等

2、维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

调节血液的渗透压和pH,重吸收Pro.AA.Glu.(全部),H2O,Ion.(大部分)。

3、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A、肾素(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收缩

释放醛固酮Na吸收

B、1-(OH)D21,25-(OH)2D3发挥生物活性功能

C、红细胞生成素酶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促红细胞生成素

发挥生物活性功能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

尿的生成是在肾单位、集合管中进行,包括三个环节。

一、尿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1、尿量:

1000-2000ml/d.平均1500ml/d.

1.1影响因素:

饮水量,排汗量,环境温度

1.2异常:

多尿:

>2400ml/d,eg:

尿崩症、糖尿病

少尿:

<400ml/d,eg:

尿功能障碍

无尿:

<401.3ml/d,eg:

尿功能障碍

2、化学成分:

95-97%H2O,3-5%固形物。

2.1影响因素:

饮食习惯,疾病,药物

3.2异常:

主要介绍与代谢疾病有关的。

尿液中出现或增加

A、蛋白质:

肾炎

B、葡萄糖、酮体:

糖尿病

C、胆红素:

肝胆疾病

D、尿酸:

痛风

E、尿素氮:

消耗性疾病,蛋白质分解加强。

3、理化特性

4.1颜色。

淡黄----,与尿量、色素、饮食、药物有关

4.2气味:

因有挥发性有机物;放置后释放出氨味

4.3比重:

1.015-1.025

4.4pH:

5.0-7.0

4.5渗透压:

360-1450毫渗。

二、肾小球滤过作用与滤过率

1、肾小球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可以滤到囊内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

而大分子溶质和血细胞则保留在血液内。

2、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血浆量称——滤过率。

正常成年人两侧肾的血流量每分钟约1000-1200ml;血浆量流量每分钟约600-700ml,每天肾小球滤过血浆量约180L.

是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3、影响因素:

三条

3.1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

这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结构有关。

它形成复杂的毛细血管网络,从而提高肾小球滤过功效。

滤过总面积约1.5m2以上。

P229,10-4

3.2滤过膜的通透性:

一般能通过7万分子量以下的物质。

滤过膜由三层组成: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30-50nm厚,细胞上有50-100nm的微孔,对滤过十分重要。

B、基膜:

约240-360nm,含有凝胶的致密微细纤维网状结构,以决定过滤物分子的大小。

故对肾小球通透性起决定性作用。

C、脏层上皮细胞层:

细胞有许多足状突起——足细胞。

大突起多个小突起间有裂隙通透性最小

3.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滤过动力——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抗力——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50-(30+10)=10mmHgP233,图10-8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P232-234

管壁上皮细胞将滤液中的水分和某些小分子全部或部分吸收回血液——终尿。

约为原尿的1%

1、重吸收作用:

约有99%的滤液被重吸回血液。

P232

1.1重吸收机理:

管壁上皮细胞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A、被动重吸收:

顺浓度差、渗透压差回血,H2O,Cl-,尿素等

B、主动重吸收:

耗能的膜载体转运,Glu,Na+,K+,Ca+2,P,尿酸等

胞饮作用,蛋白质分子

1.2重吸收部位:

图10-9

A、肾小管:

各段都具有重吸收功能,但主要在近曲小管

B、集合管:

主要重吸收H2O,Na+,尿素

2、分泌作用:

管壁上皮细胞将某些物质分泌入管腔,H+,NH3,肌酐。

3、物质交换的意义:

维持体内酸碱平衡P234

3.1H+______Na+交换图10-10

3.2NH3______NH4+交换

第四节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见书,P235

1、肾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A、广义——使全身动脉压和各部位血流量不致于超过一定范围,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活动。

B、狭义——肾在肾动脉压发生较大范围变动时,能通过肾内部的活动变化来保持肾血流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

A、刺激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

三、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1、抗利尿素的作用:

又称加压素

A、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B、是血奖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

在整体上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失血的情况)

2、醛固酮:

P236

A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K+_____Na+交换,同时带动H2O,Cl-的吸收。

B、维持细胞外液的衡定

C、影响醛固酮分泌的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使血浆醛固酮浓度增加

血浆K+浓度高或Na+浓度低时促进醛固酮分泌

垂体前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醛固酮分泌

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VitD对Ca、Pi重吸收的调节

A、甲状旁腺素:

促进远曲小管对Ca的重吸收和Pi的排出;抑制近曲小管对Na+,Cl-重吸收

B、降钙素:

促进Ca、Pi的排出的增加

C、VitD:

促进近曲小管对Ca、Pi、Na+重吸收

第四节排尿及其调节

当尿液在膀胱存积到一定量时,产生“尿意”,引起排尿。

一、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结构:

P236-237

三、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排尿功能:

P237-238

 

第六节肾在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将水分和多种物质主动或被动地转运回血液,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

一、肾在保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

1、水平衡:

是指机体每天从外界摄入的水量和从体内排出的水量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2、机体水分的来源:

A、从食物、饮料中获得

B、体内物质氧化代谢所产生

3、水的摄入及调节:

其摄入量与每人的食欲、渴感有关,并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关。

渴感引起饮水行为,其引起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脱水,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摄食中枢附近。

4、水排出及水平衡:

肾通过改变尿量来保持水平衡

4.1水利尿:

大量饮水,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暂时性抑制脑下垂体抗利尿素的分泌。

4.2渗透利尿:

由于肾小管液中非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引起

4.3药物利尿:

通过影响肾小管对钠、氯的重吸收

二、肾在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中作用

主要是钠、钾、氯的平衡。

1、钠离子平衡:

钠主要经尿排出,其临床规律: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能力)。

2、钾离子平衡:

钾主要经尿排出,其临床规律: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还排。

因此,必须每天有钾的摄入。

3、氯离子平衡:

氯的排出与摄入,一般同钠联系在一起。

主要以NaCl形式通过肾、汗腺排出。

三、肾在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肾的泌氢活动及相伴而行的Na+、HCO3-在肾小管中的转运,对于维持体液酸碱平衡意义重大。

血浆中的[HCO3-]/[H2CO3]缓冲对酸碱平衡上作用很大,临床上称HCO3-为碱储,二者的比值经常化变动,但在20:

1时,血浆pH=7.4.

当酸升高(中毒)时,一是呼吸增强,排出过多的CO2,二是肾小管加强H+-Na+交换,加速H+的分泌和HCO3-的生成及重吸收,使血液HCO3-的浓度升高。

当体内碱升高(中毒)时,整个过程则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