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6336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docx

秭归实习初稿祥解

第1章绪论················································2

第2章岩石················································4

第3章地层················································7

第4章构造················································10

第5章矿产················································12

第6章地质灾害············································13

第7章结束语··············································14

附图Ⅰ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

附图Ⅱ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柱状图

附图Ⅲ秭归县九曲脑-横礅岩南华系-震旦系地层构造信手剖面图

附图Ⅳ秭归县棺材岩地区地质图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2003年,学校拟在秭归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一体的基地,2004年我校组织相关院系教员数次到秭归进行建立实习基地的论证工作,对实习基地的地质教学资源与路线等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大家一致认为,秭归地区的地质现象能够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同年年底,学校最终决定在秭归建立三峡实习基地。

2005年初,三峡实习基地开工建设,2006年初建成完工。

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原茅坪镇)西部边缘,东倚秀丽的夔龙山与秭归县城,距县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南、西均为坡地与耕作区。

2.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8镇4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以及水田坝乡、泄滩乡、磨坪乡、梅家河乡、周坪乡。

全县目前共有202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182个村民小组、43个居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53亿元,比2002年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3亿元、8.69亿元和8.61亿元。

2.交通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主要经武汉至宜昌的汉宜高速,以及武汉至宜昌的铁路,再进入宜昌至秭归的专用公路抵达秭归。

秭归的交通主要以公路和水运为主,每天有两班客车直达武汉(7:

30、13:

30),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

1、地貌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2、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此600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只有-3℃,有利于柑桔特别是脐橙的生长。

三.地质实习概况

1.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地球科学理论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包括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等。

加深我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目的是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下列基本技能:

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2.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

此次实习时间原本为9月1号至9月28号。

其中11天时间由带队老师带领我们野外实习,三天时间在室内学习,4天野外小组独立填图,5天时间编写报告。

我们班总共30人,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组6人。

我们组是第四组,组长张伟炫,成员分别是计尧、祖力卡尔、高峥嵘、周明、梁峻维。

3.指导老师

此次实习我们061125班的野外指导老师是余英老师,室内理论基础课指导老师是朱云海老师。

4.工作量统计

项目

内容

数量

观察路线

沉积岩观察路线

6

岩浆岩岩体观察路线

3

变质岩观察路线

1

旅游观光路线

1

 

观察点

岩浆岩岩体观察点

9

变质岩岩性观察点

3

地层岩性观察点

9

地层分界点

9

构造现象观察点

5

滑坡、危岩体观察点

1

采集标本

岩浆岩标本

4

变质岩标本

6

沉积岩标本

10

 

附图

各种素描图

19

信手剖面图

3

实测地层剖面图

1

地层厚度柱状图

1

棺材岩地区地质图

1

 

第二章

实习区内岩浆岩主要为黄陵岩基,出露面积约560平方公里,该岩基为一大型复式岩体,为多期次侵入而成,从超基性—酸性各类型均有,岩体不仅类型多,构造现象也极为丰富,是观察研究岩浆岩的最佳场所。

实习区内为该岩基的南端,分两个超单元(茅坪复式岩体与黄陵庙复式岩体),其中茅坪复式岩体以陈家冲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为代表,黄陵庙复式岩体以小滩头似斑状为代表。

在实习区兰陵溪至九曲脑一带可以观察到变质岩,与岩浆岩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关系,变质程度不同,观察到的岩性也不同。

在基地以东则没有观察到变质岩。

1.岩浆岩

1.茅坪复式岩体

(1)兰陵溪岩体

观察位置:

兰陵溪候车亭235度约50米处;

岩性特征:

灰黑色,中细粒结构,似片麻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

角闪石约40%,斜长石约45%,石英约5%,黑云母<1%,辉石约3%;

野外定名:

灰黑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2)中坝岩体

观察位置:

334省道76km+50m处;

岩性特征:

灰黑色,中粒结构,含有一些包体(主要成分为角闪石,力度大小为0.5—2mm),其中一些包体含有褐云母。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

斜长石约50%,角闪石约30%,云母约5%,石英约15%;

野外定名:

灰黑色中细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3)银杏沱岩体

观察位置:

银杏沱滚装码头235度约100m处

岩性特征:

此处岩体风化非常严重,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球形风化,它的条件是一要地质体为均匀体,二要均匀体内至少有两组节理。

主体岩性矿物成分及含量为:

角闪石约30%,黑云母约10%,斜长石约45%,石英约10%。

存在细晶岩脉和伟晶岩脉,但他们之间的穿插关系很不明显近乎平行,说明它们基本形成于同一时期。

图(2-1)为球形风化素描图

(4)堰湾岩体

观察位置:

334省道47km+200m处,国防光缆JGIV0188—0187之间;

岩性特征:

灰黑色,粗粒结构,在有的岩体上可以观察到金色闪光的矿物,判断为金云母。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和粒度大小:

黑云母约15%2—10mm,斜长石约50%,石英约20%2—5mm,角闪石约5%1—5mm。

野外定名: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5)东岳庙岩体

观察位置:

334省道45km处东岳庙检查站对面;

岩性特征:

浅灰色,中粒结构。

有两组非常明显的节理,在一处节理中长有一颗大树,长年累月的根劈作用产生了另一种较大的裂缝。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和粒度大小:

黑云母约5%3—8mm,长石约60%,石英约30%1—5mm,角闪石<1%;

野外定名:

斜长花岗岩

节理素描图(图2-2)

(6)三斗坪岩体

观察位置:

秭归10kv龙进溪30电线柱南侧;

岩性特征:

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

斜长石约40%,钠长石约15%,石英约20%,黑云母约15%,角闪石小于1%,柱状,有弱定向排列性;

野外定名:

灰黑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脉岩穿插关系素描图(图2-3)

(7)青鱼背岩体

观察位置:

陡山沱汽渡以西约2km处的沙场;

岩性特征:

岩体有中细粒的主体,中粗粒的次体和伟晶岩脉,由两期岩浆侵入形成,存在红色的石英原因是铁质侵染石英。

主体矿物成分及含量:

钾长石

约35%,斜长石约35%,石英约25%,白云母约2%;

主体岩石野外定名:

白云母二长花岗岩

(8)小滩头岩体

观察位置:

334省道陡山沱汽渡往东约1km处

岩性特征:

此处存在环带结构、卡斯巴双晶和似斑状结构岩体。

岩体为浅肉红色,似斑状构造,斑晶含量约15%,为钾长石,2--20mm,基质为钠长石、云母,含量约80%,小于1mm。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

钾长石约50%,钠长石约10%,石英约30%,云母约5%。

野外定名:

二云母钾长花岗岩

小结:

自西向东,岩体形成年代由早到晚。

暗色矿物含量由多到少,颜色由深到浅,石英含量由低到高,岩体接触关系由侵入到沉积。

二.变质岩

实习区变质岩主要分布于黄陵背斜核部,出露零星,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变质相属角闪岩相,并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局部形成了混合岩。

此外,沿断裂或断裂带发育动力变质岩,同时,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零星分布接触交代变质岩。

实习区零星分布,在进出秭归县城公路附近见有少量露头,均系元古界崆岭群变质岩。

根据矿物组合、含量及原岩类型,将本次实习区区域变质岩分为四个岩石类型分述如下:

⑴含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灰一浅灰色,粒状变晶结构,微片麻状构造。

矿物以斜长石(54%)、石英(26%)为主,其次为角闪石(6%)、黑云母(6%)、钾长石(7%)。

⑵细粒斜长角闪岩:

灰绿色,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角闪石(52%)、斜长石(40%),具有绢云母化现象。

⑶黑云斜长角闪(片)岩:

灰绿色,鳞片柱状变晶结构,定向构造。

岩石由普通角闪石(60%)、斜长石(20%)、黑云母(15%)、石英(2%)。

⑷云英片岩类

分布于中、上组,呈层状产出,以黑云石英片岩为主。

岩石呈灰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为石英(69%)、黑云母(20%)、斜长石(10%)、石榴子石少量等,以粒度为1—2毫米的石英条带与粒度0.1—0.2毫米的黑云母及石英条带相间排列,可能反映原岩的微层理构造。

 

第3章地层

一.新元古界(Pt3)

实习区内上元古界由南华系、震旦系组成,震旦系是本区出露最为完整的一套地层,出露于莲沱镇与金刚山之间的震旦系地层剖面,被选为国际震旦系地层标准剖面,可惜现在地位被国外其他地方取代了。

震旦系和南华系主要出露于黄陵背斜(黄陵岩体)的边缘区域,大部分地段南华系呈沉积角度不整合直接覆盖于岩体之上。

震旦系分为上、下两统,下统灯影组(Z2dn)和上统陡山沱组(Z1d)组成,其中灯影组有三段,陡山沱分四段,南华系也分为上、下两统,由下统南沱组(Nh2n)和上统莲沱组(Nh1l)组成。

1.南华系(Nh)

南华系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包括南坨组(Nh2n)和莲沱组(Nh1l)。

莲沱组(Nh1l):

在泗溪莲陀组分为10段。

包括两个韵律,分别为

莲沱组一段(Nh1l1):

一层:

紫红色石英砂岩;

二层:

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三层:

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四层:

紫红色中层石英中砂岩与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互层;

五层:

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六层:

紫红色中—薄层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七层:

紫红色中厚层细细砂岩夹紫红色泥页岩;

八层:

紫红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

九层:

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中砂岩,底部含砾石;

南沱组(Nh2n):

在实习区主要出露在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主要是灰绿色冰渍砾岩

2.震旦系(Z)

震旦系包括上统灯影组(Z2dn)和下统陡山沱组(Z1d),其中陡山沱组分为四段,灯影组分为三段。

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

在九曲脑主要出露在从九曲脑到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

陡山沱组(Z2d):

陡山沱组可分为四段。

由于震旦系被挤压过,因此在可以看见有褶皱,其中在陡山沱一段和二段的分界处有断层,在陡山坨二段有倒转褶皱(图),其中

陡山沱一段(Z1d1):

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陡山沱二段(Z1d2):

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有围棋子状结核。

陡山沱三段(Z1d3):

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

陡山沱四段(Z1d4):

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两黑,两厚夹两薄

灯影组(Z2dn):

实习区内灯影组分为三段。

灯影一段(Z2d1):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灯影二段(Z2d2):

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

灯影三段(Z2d3):

中厚层灰白色白云岩。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二.下古生界(Pz1)

区域内观察的的下古生界主要分布在岩家墩隧道西出口到九畹溪,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O)和志留系(S)。

寒武系分为下统、中统和下统。

下统包括岩家河组(∈1y)、水井沱组(∈1s)。

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中统包括覃家庙组(∈2q),上统包括三游洞组(∈3sy)。

1.寒武系(∈)

在实习区寒武系主要出露在从横墩岩到九涴溪,分为三个统。

下统包括岩家河组(∈1s)、水井沱组(∈1s)。

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中统包括覃家庙组(∈2q),上统包括三游洞组(∈3sy)。

下统(∈1):

主要分布在从横墩岩隧道到棕岩头隧道东出口,下统分为五个组.,

岩家河组(∈1y):

在横墩岩处出露,为灰黑色中薄层含炭泥灰岩、含炭质页岩。

在岩家河和水井沱组的分界处有地堑构造发育。

水井沱组(∈1s):

在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

石牌组(∈1sp):

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牌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上有碳酸盐。

石牌组总体特征为两碎屑岩夹一层灰岩,上层为灰岩和砂岩互层,中层为灰岩和炭质页岩互层,下层为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透镜体。

天河板组(∈1t):

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牌西行50米,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

有介形石,风暴石,核形石等化石。

主要为生物碎屑岩,条带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核形灰岩,礁灰岩等。

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石龙洞组(∈1sl):

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等。

中统(∈2):

覃家庙组(∈2q):

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

其中在九涴溪大桥附近有一横卧褶皱(图)。

上统(∈3)

三游洞组(∈3sy):

出露在抬上坪隧道系出口200米堆煤场,为厚层白云质灰岩。

2.奥陶系(O)

宝塔组,在屈原镇西陵峡村南侧约100米的山坡上,存在龟裂纹灰岩和震旦角石。

3.上古生界

实习过程中没有专门观察上古生界,所以不是很了解。

四.新生界

区内新生界仅为第四系组成,基本未见第三系出露。

第四系则为全新统松散河流沙砾石及粘土沉积。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主要出露于高家溪、泗溪等区内长江支流河谷中以及低洼处,多为冲洪积及部分残坡积堆积。

岩性主要为砾石、褐黄色沙层与褐色粉沙质粘土,砾石成分复杂,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灰岩等,大小不一,砾径一般20-30cm,最大可达100cm以上。

厚度0—40米。

 

第四章构造

实习区主要位于黄陵岩基的南缘,东至江北的莲沱镇,西至链子岩(崖),南到棺材岩,面积约460平方公里。

区内地质现象丰富,以黄陵背斜为主体,两侧的变质岩、沉积岩依次展布,构成了本区基本的构造格局。

实习区位于黄陵背斜之中,其区域范围涉及整个清江流域或鄂西地区。

该区构造极其复杂,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比较特殊。

按历史大地构造学派观点,本区位居扬子地台鄂黔台褶带与四川台向斜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过渡地段,具体落实在鄂黔台褶带之黄陵断穹中。

按照地质力学的说法,本区也正好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淮阳山字型西反射弧和区域东西向构造带的汇交复合部位。

按板块构造理念,本区地处扬子板块之扬子陆块中的中上扬子地块内。

在该地区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侵入岩体构造与面理构造和线理构造均较发育。

一、褶皱

以崆岭群为变形介质的基底褶皱,主要发育北西西向线状紧闭褶皱和北东向宽缓褶皱。

二者在空间以叠加褶皱类型呈现。

1.斜歪褶皱

(1)陡山沱组三段中厚层白云岩中褶皱,褶皱以西为一个正断层,见图4-1。

(2)陡山沱组一段地层中倒转向斜,此斜歪褶皱位于九曲脑中桥以西50m山坡上100m,所处地层于陡山沱组第二段,褶皱分为七层。

见图4-2,4-3

第一层:

灰黄色中厚层状泥灰岩

第二层:

黄色薄层钙质泥岩

第三层:

黄色中厚层泥灰岩

第四层:

薄层状泥质灰岩

第五层:

黑黄色条带状泥灰岩和灰质泥岩

第六层:

含炭质灰岩夹条带状泥灰岩

第七层:

条带状泥灰岩与灰质泥岩

褶皱为倒转向斜,层间含有湾流褶皱,皱面逐渐接近于倒转向斜的转折端

2.平卧褶皱

褶皱发育在寒武系覃家庙组地层中,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块状白云岩夹溶崩角砾,九畹溪大桥西侧。

轴面近水平、枢纽近EW走向的平卧褶皱.见图4-4

2.断裂

本区断层发育,各种断层均有发现,其中代表性的有仙女山活动断层,九湾溪断层、以及各类中小规模的断层。

大型断层多因规模大,掩盖严重而不宜直接观察,中小型断层相对直观,大型断层总体表现为几下特点:

其一,总体表现为围绕岩体呈放射状展布;

其二,产状近直立,多为平移断层,这与黄陵岩基的后期隆起有关。

中小规模断层主要代表有变质岩中平移断层,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中地堑构造等。

I.简单断层

在九曲脑南沱组和陡山坨组的分界面,在上盘有牵引褶皱,下盘为南沱组灰绿色冰碛砾岩,上盘为陡山坨一段盖帽白云岩。

见图4-5

2.组合断层

在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岩家河组和水井坨组分界处发育。

其中水井坨组黑色含炭质泥页岩掉下来,为正断层的上盘。

两侧为岩家河组灰黑色中薄层含炭泥灰岩、含炭质页岩。

见图4-6

3.节理

本区火炬状张节理尤以泗溪公园内采石场灯影组中的最为典型。

其中,雁行式张节理,张节理的尖灭侧现现象与层间劈理也十分典型。

图4-7

 

 

第五章矿产

归境内已知道矿种有20多种。

已经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10多种,矿床(点)50个。

其中金属矿有铁、锰、金、银、铜、铅、锌等,非金属矿有硅石、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等10余种,能源矿主要有煤、石煤等。

全县12个乡(镇),有10个乡(镇)产煤。

金矿集中分布在茅坪镇境内。

硅石有唐家河等矿点3个。

重晶石主产周坪乡境内。

白云石分布在庙河、新滩至乐平里等地。

大理石分布在茅坪镇兰陵溪和屈原镇鲁家河等地。

铁矿分布在白云山等10个矿区。

内生矿产

金矿:

位于陈家沟大桥处,金矿开采区基岩为英云闪长岩侵入体,坚硬弱风化程度,采用削壁充填方式进行采矿,稳定性、安全性较好。

外生矿产

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秭归矿产资源得到比较全面的开发利用。

1952年,县内有私营小矿25家,年产原煤1.3万吨。

1994年,秭归被确定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1996年原煤产量达到97万吨。

煤矿主要富集在陡山坨四段,

 

第六章地质灾害

实习区范围内发育有国内知名度甚高的新滩滑坡与链子崖危岩。

我们在链子崖由于该地区的山比较陡峻,环山公路比较多,且该地区雨水比较多,实习途中车辆在路上行驶时,我们经常看到垮塌下来的泥土和岩石。

新滩滑坡表明,灾害可以预测防治,次声灾害可以翻船。

  

一.新滩滑坡

  发生时间、地理位置、致灾情况

  1985年6月12日凌晨,位于湖北省秭归县长江左岸西陵峡上段兵书宝剑峡口北岸,东距三峡大坝仅27km的新滩镇旧址一带,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大型滑坡。

  这一滑坡发生时,将大约1/10滑体推入长江,激起的涌浪高54米,余浪波及上、下游江面达42km。

并一度在江中形成高出水面数米,长93m,宽250m的碍航滑舌,且曾经中断航运12天。

同时,新滩镇旧城建筑物全部毁坏,在江中行驶及停靠的70余艘机动、非机动船只也遭到彻底击毁或严重破坏。

  但是,由于有关科研单位与政府部门对该滑坡执行了长期监测和准确预报,并及时采取了撤离避灾措施,使滑坡区内457户,1371人无一人受到伤亡。

因此,新滩滑坡被誉为我国滑坡灾害防治研究史上的成功范例。

  

二.链子崖

  链子崖景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屹立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因“链子锁崖”而得名。

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峡口,有一座布满裂缝的大山壁立大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链子崖。

  危岩体防治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其稳定性,防止大规模崩塌和整体滑移入江造成阻航和严重碍航等灾害。

上小下大,上防倾倒,下防滑移:

对控制层间滑动的软弱夹层,进行混凝土回填加固;对整个陡崖斜坡,进行挂网锚喷;对较大裂缝设置防雨盖板;对雷劈石滑坡进行地表排水处理:

对猴子岭斜坡做防冲拦石工程。

  

 

结束语

谈起此次秭归野外实习感慨颇多。

对我们而言确实很期待这次实习,因为刚进地大时就听说学校有很多实习基地,大二暑假后要去三峡实习。

到了秭归,开始觉得非常新鲜。

那里的空气比武汉好得多,即使初秋也是非常凉快,没有大城市的浮躁和喧嚣。

后来适应了也就感到诸多不便。

县城建在山上,出去走一段路就累得气喘吁吁,好在打的十分便宜。

由于和外界交通不便,所以物资相对较贵。

基地里面干净清爽,小而别致,环境优雅,绿树成荫。

看到诱人的柚子,难免涌起不轨之心,可惜没贼胆。

桂花香气迎人。

食堂的饭菜虽然比较贵,但是天天吃鸡腿让我们都胖了几斤。

野外实习带队老师是余英老师。

一开始觉得她比较严肃,不敢和她交谈。

后来发现其实她还是挺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

她讲解时周围人太多,我总是有一部分没有听到,好在他经常重复也就懂了一些。

她平时非常关心我们,有的老师打饭时经常插队,但是他总是默默的坐在餐座上等我们打完饭才去打饭。

在这几十天的实习中,我基本能辨别一些常见的岩石,会分析一些地质现象。

系统的掌握了地质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至少懂得辨别方向和定位,不会是路痴。

以后别人再问我关于地质方面的问题,也能够扯上几句专业的话。

以前对地质学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课本上面,实习让我发现光背书一点用都没有,地质学必须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独立填图充分考验我们这几十天的学习,惊奇的发现我们居然能提前完成任务,虽然有好多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