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790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docx

ADSS光缆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概况

一、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ADSS光缆的施工。

2、本标准规定了ADSS光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明确了施工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

二、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检验方法》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

注:

施工过程中如有设计变更,变更部分以《设计变更通知单》为准

三、概述

1.本工程设计单位为:

××;建设单位为:

××;监理单位为:

××;运行单位为:

××。

2.××工程由××组成。

其中××线有两段为普通光缆。

 3.同OPGW相似,各盘ADSS光缆是定长生产的,施工中应注意线路名称及盘号进行施工。

本工程使用的光缆盘号及其直径见下表:

光缆汇总表

说明:

级气象区:

覆冰5mm,风速25m/s

Ⅱ级气象区:

覆冰10mm,风速25m/s

   Ⅲ级气象区:

覆冰20mm,风速30m/s

   Ⅳ级气象区:

覆冰30mm,Ⅴ级气象区:

覆冰30mm。

每盘光缆的长度见施工明细表

4.ADSS光缆的机械物理性能:

根据冰区及档距的不同选用相应的ADSS光缆,其机械物理性能见下表:

名称

单位

ADSS光缆

ADSS光缆

级气象区(C=5mm V=25m/S)

Ⅱ级气象区(C=10mm V=25m/S)

800m跨距

700m跨距

1300m跨距

1100m跨距

1000m跨距

计算截面

mm2

136.85

132.73

188.69

174.37

167.42

外径

mm

13.20

13.00

15.50

14.90

14.60

单位总量

kg/m

0.167

0.16

0.224

0.196

0.183

综合弹性系数

10MPa

1994.56

1818.15

3184.60

2999.60

2890.90

综合线膨胀系数

1/℃

-1.33×10-6

-1.24×10-6

-1.68×10-6

-1.59×10-6

-1.57×10-6

瞬时破坏应力

kN

44.873

38.863

96.458

79.635

75.775

名称

单位

ADSS光缆

Ⅱ级气象区(C=10mm V=25m/S)

900m跨距

800m跨距

700m跨距

600m跨距

500m跨距

计算截面

mm2

162.86

158.37

153.941

147.41

141.03

外径

mm

14.40

14.20

14.00

13.70

13.40

单位总量

kg/m

0.176

0.169

0.164

0.153

0.147

综合弹性系数

10MPa

2731.80

2561.80

2347.80

2012.20

1785.80

综合线膨胀系数

1/℃

-1.53×10-6

-1.47×10-6

-1.41×10-6

-1.33×10-6

-1.22×10-6

瞬时破坏应力

kN

69.036

62.303

55.573

48.837

42.112

名称

单位

ADSS光缆

Ⅲ级气象区(C=20mm V=30m/S)

600m跨距

500m跨距

计算截面

mm2

153.94

149.57

外径

mm

14.00

13.80

单位总量

kg/m

0.168

0.16

综合弹性系数

10MPa

2588.00

2342.30

综合线膨胀系数

1/℃

-1.54×10-6

-1.47×10-6

瞬时破坏应力

kN

67.179

58.362

第二章作业准备及条件

1.人员配备:

ADSS光缆架线施工人员由经过技术交底及培训的熟练技工担任,具体配置如下:

场地指挥:

   2名(张、牵场各1名)

技术员:

    1名

安全员(兼职):

  2名(张、牵场各1名)

质量员(兼职)  1名

测工:

      2名

技工:

      每基塔1名

合同工:

     16名

2.工器具配备:

施工所需的主要工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张力机

1~5kN

1

轮径大于0.6m,轮槽直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

2

牵引机

1

3

专用牵引绳

芳纶绳加聚乙稀护套

km

10

4

放线滑车

直径450

20

5

旋转连接器

30kN

4

6

手扳葫芦

1.5t

10

7

防水胶布

8

镀锌铁线

12#

1

9

大绳

10

蛇皮套(网套)

30kN

3

适用光缆直径

3.场地布置:

3.1.放线张力的选择原则

3.1.1为保证光缆在展放过程中不与地面、跨越物相磨,同时保证在某一最低张力展放与滑车的包络角符合要求。

因此,对区段内各档应进行逐挡验算。

其验算原则是:

a展放时的最小控制张力,应满足交叉跨越物的距离及对地不小于0.5米的要求;

b正常展放控制张力,即将直线塔滑车悬挂点处光缆的倾角控制在150°以内;

c最大放线张力必须小于ADSS光缆的弧垂安装应力。

3.2现场布置如示图

a两场应尽量设置在被架设段耐张塔外侧,若受地形限制也可选在内侧,且应布置在光纤电缆前线路方向上。

b当在线路方向上,选不出可作牵引场地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转向布场,为保证光纤电缆对滑车的包络角不大于600mm,可采用多个转向滑车布置。

C如顺线路布置时,张牵机距操作塔的距离应为塔高的1.5倍且不小于100m。

D牵、张场地,应根据预先调查和计算来确定,并绘制牵、张机布置图及每个区段放线控制张力。

4、滑车悬挂位置的选择

4.1直线杆(塔),用U形环或直角挂环将放线滑车挂于挂点的U形挂环上。

4.2一般直通耐张、转角塔,用短钢套将滑车挂于挂点附近水平横材上,并尽量靠近主材。

由于塔身较宽,需在两侧各挂滑车。

5、光缆主要技术要求

5.1展放过程中ADSS光缆不得承受过大的张力和侧向压力。

5.2对光缆弯曲半径的限制:

动态不小于缆径的30倍,静态不小于缆径的10倍。

5.3在施工中光缆的表面不允许受到破坏(磨损和划痕)。

5.4放线过程中:

光缆任何一点不得受径向压迫,防止光缆出现弯折。

5.5光纤施工损耗(衰减)

5.5.1每公里长度为0.368dB

5.5.2每个接头为0.1dB

5.5.3到终端加设备后的总损耗每公里长度0.4db

6、架线前的准备工作

6.1施工前复核设计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由于设计是利用原有的线路平断面图,所以光缆的交叉跨越可能会有变化,应通知设计并采取措施。

6.2施工时专人操作并把人员名单报监理部及施工督导备案,架线前应安排施工人员的培训。

6.3架线前由项目组部组织技术、安全、质量、材料、各施工队负责人根据线长确定放紧线区段及施工顺序。

对重要交叉跨越的调查及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相符后方可施工,如有不同应及时通知设计。

6.4技术组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程的技术特性、质量标准向各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统一施工方法、质量工艺要求,编制技术资料∶

6.4.1.《施工手册》

6.4.2.《施工作业指导书》

6.4.3.《放紧线计划》

6.4.4.《弧垂观测表》

6.5各施工队组织本队施工人员(包括合同工)学习电力行业标准及《作业指导书》,使施工人员对本工程能充分了解熟悉光缆技术特性、要求及质量标准。

6.6项目部根据架线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顺序保证材料供应。

6.7架线前各施工队对本队掌握使用的架线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用具进行全面清理检查、保养,严禁使用变形、破损、有故障等不合格的工器具,规格必须符合技术交底要求,不得以小代大使用。

6.8放线滑车、牵引机、牵引绳、机动绞磨、光缆专用工器具由项目部统一安排调配使用。

第三章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

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人员分工、材料计划、施工区段时间安排、线路塔号地形调查等。

1、ADSS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的放紧线施工的工艺流程:

2.放线

2.1利用引绳展放光纤复合地线。

即将引绳头连于网套,并将已布置好的光缆从张力机轮槽,约拉出机外5-10米并与网套的抗弯连接器相连接,即可进行展放工作。

2.2展放速度控制在不超过20米/分钟,牵引绳头通过滑车时,应放慢速度,使牵引绳头顺利的通过滑车,以防止光缆跳槽卡线而损伤光缆。

2.3若光缆设计订货预留长度较少,放线时线尾牵引不到位时,应在线尾未出线盘之前,用紧线预绞丝在机前临锚,然后用蛇皮套套入光缆后临锚。

3.紧线与弧垂调整

 光缆展放完成后,调整牵、张两端引下线尾的长度满足接线盒位置及接头要求长度后,可用链条葫芦和紧线预绞丝临锚,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

3.1在张力侧缠绕预绞丝耐张并用金具挂于横担上,然后放松张力使耐张预绞丝受力,并拆除张力机侧的临锚。

3.2在牵引侧进行紧线,若中间有几个耐张段时,以本区段最后(靠张力机侧一个耐张段的规律档距和弧垂进行紧线和弧垂观测,当弧垂符合要求后,分别在第二基耐张(或转角)处和直线塔滑车中点划印。

3.3在第二基耐张(或转角)塔地线横担两侧同时锚线,在已紧线侧装预绞丝耐张和金具并挂于挂点上。

3.4紧线侧慢慢放松张力同时松出手搬葫芦,使耐张锚固受力,拆除手搬葫芦,完成第一个耐张段的紧线和挂线工作。

3.5紧线端继续放松张力,并同时收紧手搬葫芦,然后将光缆从滑车内取出(同时拆下滑车):

将光缆翻到挂点顶面,在挂点上装待紧侧的预绞丝耐张和金具,然后按照耐张段的代表档距和弧垂进行紧线和弧垂观测。

以后各耐张段依上述方法去完成区段内各耐张段的紧线工作。

3.6弧垂调整按区段内各耐张段的弧垂进行调整,当调整值符合设计要求后:

在直线塔滑车中心划印。

以保证附件安装位置的准确,弧垂观测档应选档距最大档作为主要观测档,方法可采用等长法或异长法。

3.7区段内各耐张段紧完成后,将区段耐张塔两侧尾线引到塔身下面接线盒位置,并用引下线夹将引线固定于塔身一条主(斜)材上,多余的线严禁开断,待接头时处理.

4.附件安装

4.1操作方法,光缆的附件安装与一般线路操作基本相似(同OPGW直线金具的安装)。

为了防止振动影响磨坏光缆外层,紧线完成后(48小时内)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

其操作顺序如下:

4.1.1挂操作梯于挂点和光缆上(梯长2.5-3米)

4.1.2在横担两侧光缆上装夹紧线预绞丝,距横担中心约1.5米左右(保证预绞丝安装位置)。

4.1.3连接两侧手搬葫芦并收紧手搬葫芦至能从光缆上取出滑车为止。

然后从横担上拆下滑车,松出两边手搬葫芦,使光缆自然受力。

4.1.4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方向前进缠绕第一层预绞丝护线条。

4.1.5与第4.1.4点同样方法缠绕第二层预绞丝护线条。

4.1.6装上铠包式线夹和连接金具挂于横担上。

4.1.7安装防振鞭。

4.1.8拆除工器具,依照上述顺序完成其它塔位的附件安装工作。

4.2附件安装要求。

4.2.1安装附件时,应检查部件的方位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

4.2.2螺栓穿入方向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若设计图纸未说明螺栓穿入方向时,统一执行线路施工螺栓穿人方法。

见5.10要求。

4.2.3引流与塔身接地时,塔上接地孔位尺寸应准确,引线应圆滑,美观,螺栓连接应牢固可靠。

五、工艺要求

5.1ADSS光缆采用牵引机张力放线。

5.2ADSS光缆的制造长度是按设计相应制造的,中间的耐张为不开断通过,因此,张、牵场设置于断开的耐张塔附近。

接头盒及线长详见《施工手册》。

5.3在放线过程中,要保护光缆端部尽量避免损失,在未测通时,原则上不准开断,测通后在处理。

5.4施工时,应尽可能的放松张力,临时牵引接头可采用蛇皮网套。

5.6控制放线速度,正常牵引时速度宜控制在20米/分钟左右。

5.7紧线完毕后,尾部光缆裸露部分应用塑料薄膜封口并用防水胶布缠绕包裹,防止光缆受潮及受污。

5.8紧线完成后,应将余缆盘成与余缆架直径一致的小盘。

边登塔边盘绕,用16的棕绳绑扎于余缆架处。

绑扎点不少于两处,严禁将余缆挂在塔腿上。

5.9放线后48小时,应完成紧线及安装防震鞭,防止振动磨伤光缆。

5.10金具螺栓穿向:

垂直方向上的螺栓及闭口销:

螺栓一律从上向下穿,螺栓上的闭口销有线路外侧向线路内侧穿;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螺栓及闭口销:

螺栓一律由线路外侧向线路内侧穿,螺栓上的闭口销从上向下穿;顺线路方向水平螺栓及闭口销:

螺栓一律从送电侧向受电侧穿(即者海向大关穿),螺栓上的闭口销从上向下穿。

5.11防震鞭的安装个数详见《施工明细表》,防震鞭的安装距离见施工明细表。

注意安装防震鞭时的距离必须在预绞丝外1.5m出。

5.12余缆架安装于距地10m高处的隔面上。

六、有关施工及注意事项

6.1ADSS光缆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安装督导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选定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报上—级技术部门批准后实施。

6.2放线时,应防止碰撞、拉伸、弯曲旋转造成光纤永久变形,附件不得损伤光缆,保持原加工形状。

6.3直通转角塔滑车的悬挂位置,应根据现场实际,选择可行的悬挂方式。

6.4为了保证光缆在张力机轮槽内的张力,在线盘尾上应给子适度的张力(50—100kg)。

初始牵、张力应放在最小控制范围,然后逐级(50-100kg)增加到控制的牵、张力。

6.5展放过程中,每个塔位和交叉跨越点应设专人监护,如果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牵引,处理故障并采取有效施措施后方可继续展放。

6.6光缆弧垂误差应控制在±2%的范围以内。

6.7接头断线前在地面应留足够的线长,多余的线长应挂于塔身上。

6.8按照接线盒的构造及箱内的线容量,预留割线长度,断线后剥线时应谨慎进行。

6.9接头盒在塔上固定后,应将剩余的线在接头箱附近主材或斜材上固定。

6.10光缆引下线及接线盒内安装应美观、大方,各部位螺栓紧固应达到要求。

6.11本工程使用的ADSS规格较多,施工时注意区段内的光缆型号,必须核对光缆盘号及规格。

金具串组装型号也较多,施工中必须注意,各塔号金具串组装型号见《施工手册》。

6.12光缆由于内含光纤,与一般地线不同不能采用接续管接续,光缆必须按制造长度,在指定塔号从耐张线夹引下,用专门的接头盒接续。

6.16在开断塔处,用引下线夹对光缆进行保护,安装距离为每2m安装一个。

在安装接续盒处用盘缆器对多余的光缆进行保护,施工时尽可能把多余的光缆剩下。

施工时剩余光缆必须能够到塔脚且留足够的接续长度(一般为15m)。

以上是ADSS施工与导地线施工不同的地方,施工中的应特别加以注意事项,其它与架线相同工序(安全,跨越,牵引,紧线,弛度等)要求详见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

第四章 光缆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1.光缆张力放线施工,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施工手册及施工措施,认真组织施工、严格管理、细抓质量,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切实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操作。

2.凡是直接参加光缆张力放线、架设施工的人员应接受严格的安装技术培训。

人员分工做到明确、规范。

3.金具由PLP公司提供,架设前必须进行试组装。

如金具连接没问题,按组装图组装成串,标识清楚。

做好光缆的盘测工作,测试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

光缆运到施工现场,由专业人员进行光缆参数测定,如各项参数符合要求且无断纤现象,即可进行光缆的放线施工。

第二期:

完成一段光缆放线、紧线、附件安装、引下至光缆接续盒的工序后,在光纤熔接前,应进行该段光缆的参数测定工作,参数合格后才能进行光纤熔接与光缆接续盒安装工序。

第三期:

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整个光缆线路的参数测定工作,如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则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以上每期光缆参数测定值,都应作为竣工验收技术文件中的原始记录,以备存档。

4.装卸、吊放光缆时,先用轴杠插入缆盘轴孔中,在用钢丝绳挂在轴杠上吊装,以免挤压缆盘、损伤光纤。

光缆盘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必须直放,而且光缆外层木板必须保留在缆盘上。

待完成光缆放线前的盘测后,开始放线时才可拆除外层木板。

5.锚线、紧线和安装附件,必须用直径与之相匹配的专用工具。

6.严格准确的控制光缆的弧垂量。

7.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措施要求进行光缆展放,避免光缆扭曲、金钩、局部挤压、挂伤、跑线等事故发生,保证光缆内层光纤不备破坏。

8.金具应在光缆弧垂调整后的两天内安装完毕,做到工艺美观,螺栓穿向、跳线连接符合要求。

9.做好光缆架设施工质量检查与复检工作,填写表格有(光缆1-4),见附表。

10.在拆除放线滑车、钢丝绳的工器具时,应避免其与光缆进行碰撞。

11.在牵引过程中,必须安排技术人员在光缆盘前观察光缆表面有无划痕或损伤,如果光缆出现深度超过外护套厚度5%(一般为0.1mm)的磨损和划痕(放缆前后),应停止施工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后方可施工。

12.当光缆通过滑车时要登塔检查,是否能顺利通过滑车、是否光缆表面与铁塔有摩擦,必要时协助光缆通过。

13.转角塔采用双滑车时,应有人守护,以防光缆跳槽及与塔身摩擦。

14.光缆与跨越物的距离要求:

名称

平行时

跨越时

垂直距离

备注

垂直距离

备注

街道

4.5

最低缆到地面

5.5

最低缆到地面

公路

3.0

5.5

土路

3.0

4.5

铁路

3.0

7.5

最低缆到轨道

房屋建筑

0.6

1.5

距屋脊

距平顶

河流

1.0

最低缆距最高水位时的桅杆顶

树木

1.5

最低缆到枝顶

郊区

7.0

最低缆到地面

通讯线路

0.6

一方低缆到另一方高缆

15.光缆施工记录表格见后附表。

安全保证措施

1.线路施工时应设有安全负责人,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野蛮施工。

2.为防止感应电伤人,施工中应采取防护措施。

3.严格遵守带电施工作业(光缆)规章制度,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4.地锚的埋设深度、距离,钢丝绳的规格应符合使用要求,

5.加强各种工器具的检查,不合格工器具严禁使用。

6.葫芦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做好防滑措施。

7.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做好交底、工作票制度;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

8.在潮湿、大风天气情况下不允许施工。

9.施工控制要点:

a).光缆损伤-缆盘边缘铁钉在放缆时挂伤缆皮;使用不合格滑车,损坏光缆;房屋、院墙、铁丝网、树林刮伤光缆;跑线磨伤光缆;牵引时,蛇皮套脱落损伤光缆;安装金具时使用的工器具损伤光缆。

b).弯曲与侧压力过大-光缆落地受车辆压伤;使用线路紧线器;选择牵引绳不当,产生扭力,造成损伤;转向的半径较小、压档滑车包络角过小,造成侧压过大或弯曲极限出现光缆损伤;牵引滑车倾角不当,造成光缆在滑车边缘行走产生扭力,使松套管内光纤形成螺旋。

c).光缆悬挂点不当-光缆悬挂点电压超过规定值;光缆距交叉跨越点安全距离不够;转角塔滑车角度不当,造成光缆与铁塔摩擦。

e).牵张力过大-通信指挥失灵,延误时间及错误指挥;光缆跳槽和卡线;光缆出线时出现缠绕打结现象;光缆牵引时受跨越物钩挂。

f).电害-光缆受潮后接触带电体,烧坏光缆;安装金具时,搭上带电体。

g).弛度观测-光缆弧垂偏差大,造成运行应力过大。

h).生物破坏-在缆端应采取措施,防止老鼠等咬断光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