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6916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项目名称、项目业主、企业性质及法人

(1)项目名称:

28万吨/年磷酸二铵、28万吨/年磷酸一铵、28万吨/年NPK工程

(2)项目业主:

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

(3)通讯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

(4)联系电话:

(5)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建在湖北省宜昌市某工业园内。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单位名称:

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通讯地址:

湖北省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签订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2)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1.2项目范围

本项目建设范围包括:

一套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

一套20万吨/年磷酸装置

一套10万吨/年磷酸装置

一套28万吨/年DAP装置

一套28万吨/年MAP装置

一套28万吨/年NPK装置

一套2万吨/年硫酸钾装置

配套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1.3项目背景及建设意义

项目背景

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是湖北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下属公司。

湖北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HubeiYihuaChemicalIndustryCo.Ltd.)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营化肥、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为全国重要的尿素生产企业、全国第三家大颗粒尿素生产企业、亚洲第一大季戊四醇生产企业,拥有年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其中大颗粒尿素30万吨)、3.5万吨季戊四醇、5万吨离子膜烧碱、5万吨聚氯乙烯、500吨双季戊四醇、2万吨甲酸钠、5万吨甲醇、8万吨甲醛等主导产品的生产能力,并拥有80MW装机容量的电厂。

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9.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056.7万元,每股净收益0.3058元,净资产收益率8.04%,公司全年上交税金6500万元。

“某”牌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某”牌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

公司主导产品尿素占有湖北省25%的市场,并占有广东、广西一定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尿素市场的2.5%;季戊四醇占有全国33%的市场。

公司大颗粒尿素、单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畅销美国和亚洲市场,年创汇能力超过三千万美元。

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依托湖北某化工股份公司合成氨技术优势和某集团硫酸、磷酸及磷酸一铵的生产技术,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某集团合成氨的部分裕量,充分利用宜昌磷矿资源优势,发展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努力将宜昌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磷复肥基地,提出建设单系列能力分别为28万吨/年DAP、28万吨/年MAP和28万吨/年NPK复合肥工程,是适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建设意义

(1)农业发展需要高浓度磷复肥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和其它作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化肥是农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施用化肥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是增产的主要途径,见效快。

我国是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大国,化肥的发展仍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

为此,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肥料。

我国化肥生产和施用过程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氮、磷、钾比例失调。

农业生产施肥的养分结构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磷肥的数量不足,品种单一,低浓度磷肥占磷肥总产量比例过大。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磷肥需求量为1072万吨(折纯),其增长的品种主要是MAP、DAP、NPK高浓度复合肥。

预计2015年,我国磷肥需求量为1175万吨(折纯)。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化肥建设的投入,近几年先后建设了一批磷肥企业,但产量和品种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农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建设一批高浓度磷复肥装置,这也是我国化肥工业特别是磷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宜昌地区具有丰富的磷资源优势

宜昌是我国著名的磷矿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有磷矿石储量约10亿吨,其中高品位磷矿储量(P2O5≥30%)约1亿吨。

目前,宜昌高品位的磷矿出口量大,本地具有深加工能力的企业少,规模小,因此,本地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采矿中没有很好地对中低品位的磷矿进行充分利用,“弃贫采富”的开采方式导致了磷矿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利用湖北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建设大型磷肥装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并且能够使资源的开采规范、有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具有的有利条件

我国加入WTO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此,国内化肥企业只有抓紧时间调整产品结构,拓宽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化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湖北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合成氨生产为主的化工生产企业,其合成氨生产技术水平高,装置比较先进,产品规模和效益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

因此,充分发挥某合成氨等核心技术优势和本地资源优势,以及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与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相结合,建设大规模的、既需要合成氨又需要磷矿资源的高浓度磷复肥装置,对合成氨和磷矿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合理开发宜昌珍贵的磷矿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某调整磷复肥产品结构,适应农业发展需求,拓宽市场领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靠近长江黄金水道,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运输能力大大增强,生产磷复肥所需的原料——煤、硫磺、硫精砂等及产品都可以方便地运入运出,运输成本低。

同时,公司所在地的铁路、公路运输也很方便,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因此,湖北某复合肥有限公司充分依托湖北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生产装置,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十六类(化工)第三条“高浓度磷复合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混肥生产”范畴。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1

硫磺制酸装置

万t/a

180

2

磷酸装置

万t/a

120

3

磷酸装置

万t/a

110

4

硫酸钾装置

万t/a

12

5

DAP装置

万t/a

128

6

MAP装置

万t/a

128

7

NPK装置

万t/a

128

产品方案

1

产品

(1)

DAP产品

万t/a

28

18-46-0

(2)

MAP产品

万t/a

28

11-47-0

(3)

NPK产品

万t/a

28

15-15-15硫基

(4)

硫酸钾

万t/a

2

2

副产品

(1)

盐酸

万t/a

4.8

30%HCl计

年操作日

1

硫酸装置

333

2

其它工艺装置

300

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

1

磷矿

万t/a

117

30%P2O5,干基

2

硫磺

万t/a

26.5

99.5%S

2

氯化钾

万t/a

1.70

60%K2O

3

燃料煤

万t/a

1.8

热值20934kJ/kg

4

包装袋

万条/a

1722

50kg袋装

公用工程消耗量

1

供水(新鲜水)

m3/h

434

2

需外供电

kW

20800

3

中压蒸汽(3.82MPa)

t/h

平衡

“三废”排放量

1

废气

(1)

硫酸装置

m3/h(标)

180300

(2)

磷酸装置

m3/h(标)

75000

(3)

DAP装置

m3/h(标)

220000

(4)

DAP装置

m3/h(标)

220000

(5)

NPK装置

m3/h(标)

220000

2

废渣

(1)

磷酸装置

万t/a

150.00

干石膏计

(2)

煤渣

万t/a

0.6

运输量

运入量:

万t/a

145.8

运出量:

万t/a

239.3

全厂定员

452

其中临时工70人

其中:

生产工人

402

其中临时工70人

行政管理和营销

50

总占地面积

ha

68

十三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79836

其中:

外汇

万美元

1751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其中:

外汇

万美元

1751

(1)

建设投资

万元

其中:

外汇

万美元

1751

(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

流动资金

万元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十四

报批项目总投资

万元

其中:

外汇

万美元

十五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正常生产年份

十六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十七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十八

年均销售税金

万元

十九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2

投资利税率

3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

含建设期

所得税后

含建设期

4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2.1磷复肥产品概况

磷铵是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的统称,含N、P2O5两种养分。

工业生产的磷铵产品通常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NPK复合肥是三元复合肥,含N、P2O5、K2O三种养分。

依据N、P2O5、K2O不同的含量,NPK产品有多达数十个品种,比较常见的品种有15-15-15、17-17-17、10-20-20、20-10-20、20-20-0等,但针对不同作物及土壤的要求,也可以生产和施用其它品种的NPK,如12-24-12、23-23-0、10-25-25等。

磷铵是重要的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可用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果树的基肥,也可作为追肥,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与低浓度肥料相比,可以大大节省包装、贮存、运输和施用方面的费用。

因此,磷铵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磷肥品种之一。

磷铵是一种基础肥料,可以与其它基础肥料混配,再加工成各种不同品级的三元复合肥料。

2.2国际磷复肥市场概况

2.2.1世界磷复肥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和世界银行等组织预测,2004/2005年世界化肥供应量约为15000万吨,其中氮肥8895万吨,磷肥3640万吨,钾肥2455万吨。

据分析,今后十年内,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增长缓慢,氮肥平均增长率约1%,磷肥、钾肥增长率约2%,发达国家化肥生产处于停滞趋势,今后几年磷肥新增能力主要集中在摩洛哥、突尼斯和中国,钾肥以原苏联和加拿大居多。

化肥生产和使用的氮磷钾比例稳定在1:

0.42:

0.3左右。

近几年西欧磷肥产量逐年下降,美国略有下降,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等磷肥产量增长较快。

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西欧、美国等部分企业倒闭或减产,而同时亚洲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并且对磷肥的需求量不断快速增长,亚洲部分国家的磷肥企业得以壮大和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亚洲经济形势的稳定,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磷肥增长幅度较大的地区在亚洲。

世界上大部分磷铵装置既可生产DAP和MAP,也可生产NPK。

其生产产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

亚洲是NPK肥料的最大用户,占总量的31%,其次为西欧和北美,分别为27%和25%。

中欧和前苏联使用量下降较快。

由于复合肥使用方便、经济、有效,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受到各国的欢迎。

目前,在发达国家,60%的氮肥、80%~90%的磷肥和钾肥均被加工成复合肥使用,复合肥已占化肥总用量的70%~80%。

2.2.2世界磷肥及磷铵市场发展预测

据世界银行/粮农组织/工发组织化肥工作组预测,世界对磷肥的需求总的状况呈增长的趋势。

同时,世界对磷复肥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预计从1995年到2010年需求量将从2280万吨增长到3470万吨。

亚洲则是最主要的需求增长地区,约占增长量的75%。

世界磷复肥的进出口也将继续增长,而进口磷复肥的主要地区还是在东欧、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其中,中国对磷复肥的需求,在亚洲地区占有重要地位,预计在近一段时间内需求量仍将大于供应量。

受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化肥生产将向有资源优势的地区集中,因此世界各地区的化肥供需仍将是不平衡的。

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受消费增长的需要,生产能力特别是氮肥将进一步增加。

磷肥新增能力主要集中在摩洛哥、突尼斯和中国。

钾肥受资源控制,生产仍以原苏联和加拿大居多。

亚洲地区的供需缺口会逐渐增大,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仍将是世界化肥最活跃的市场。

一直以来,世界化肥的发展趋势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发展重点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等,化肥消费趋于稳定并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迅速发展,化肥的生产、消费将不断增加。

第二是化肥消费和生产品种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发展,由单一肥料向复合肥料发展。

近10年来,世界磷铵的消费量增加了62%。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低浓度的碳铵、普钙等产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降低。

2.3国内磷复肥市场概况

2.3.1国内磷复肥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

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我国“七五”和“八五”期间利用外资引进了一批大型磷复肥装置。

目前这些厂已基本建成。

国家在新建项目的同时,也加大了磷肥企业的改造力度,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磷肥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磷肥产量逐年上升,由于化肥市场整体低迷以及受进口化肥的冲击,1999年磷肥产量有所下降,但产量下降较大的是低浓度的单一养分肥料,如普钙、钙镁磷肥,高浓度磷复肥的产量一直在持续高速增长。

高浓度磷肥在磷肥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15.1%增长到2002年的45.7%。

但我国磷肥产品以普钙、钙镁磷肥生产为主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产品结构矛盾较为突出,低浓度单一养分的磷肥产品供应过剩,而高浓度的磷复肥产品却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不足部分只能依靠大量进口。

我国高浓度磷复肥一直供不应求,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国家每年进口大量的磷复肥,主要是DAP和NPK复合肥,进口DAP数量超过国内生产数量。

国内DAP生产企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生产,产量逐年提高,并且部分企业DAP生产达产达标,特别是近两年“以产顶进”的方针政策初见成效,国内DAP产量提高较快,2002年DAP产量为100万吨,2004年达到267万吨,三年时间里国产DAP产量增长率达到约39%,DAP自给率逐年提高,2004年DAP自给率最高,约为43%。

2.3.2国内磷复肥发展趋势及需求预测

目前我国氮肥与磷钾肥施用不平衡,造成氮素的浪费和肥效下降,不能真正发挥化肥的协同作用,并且磷肥产品中高浓度磷复肥产品比例太低,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增加高浓度肥料和优质磷复肥的产量,进一步调整氮磷钾比例,是我国化肥工业特别是磷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预测,2005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将达到4600万吨(折纯),磷肥需求量为1072万吨(折纯),其增长的品种主要是MAP、DAP、NPK高浓度复合肥,到2005年国内对磷铵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吨的实物量。

预计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将达到5200万吨(折纯),磷肥需求量为1175万吨(折纯)。

2002年MAP产量为127万吨(折纯),DAP产量为122万吨(折纯),合计磷铵产量只有249万吨(折纯),约合磷铵实物量为542万吨。

因此,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国内高浓度磷复肥产品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缺口较大。

2.3.3我国磷复肥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国内大规模的磷复肥生产是从“七五”开始,直到“八五”才初具规模。

过去国内对磷复肥没有明码定价,基本上是参考国际磷铵市场到岸价,产品价格基本上是随行就市。

但是全国市场价格很不均衡,由于地区不同,产品供应量的不同,高低价差可达200—400元/吨不等。

尤其近年来受大量进口磷肥的冲击,国内DAP价格波动较大。

目前,我国化肥产品市场价格整体上稳中有降,但高浓度磷复肥价格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国产DAP全国平均售价为2000—2100元/吨,进口平均售价为2056—2351元/吨,进口DAP比国产售价高约200-250元/吨。

预计今后几年国内DAP的市场价格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变化不大。

总体上,近几年来磷复肥市场价格比较平稳,波动范围不大。

未来几年内国内磷复肥产量和需求量将会稳步增长,并且随着我国磷复肥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加强,我国磷复肥的市场价格将会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根据对安徽、四川和云贵等地区磷复肥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厂价格调查,2004年DAP平均出厂价格为1900-2000元/吨,MAP平均出厂价格为1800-1900元/吨,NPK平均出厂价格为1600-1700元/吨,本项目DAP产品出厂价格按1850元/吨进行测算,MAP产品按出厂价格按照1800元/吨测算,硫基NPK产品出厂价格按1500元/吨进行测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4磷铵目标市场分析

目前湖北省平均每亩耕地施地产化肥低于全国每亩耕地的施肥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北京、山东、江苏每亩耕地施肥40—50Kg的水平。

发达国家70年代初,施用复合肥占施肥总景的80%以上。

我国复合肥起步较晚,目前复合肥(包括复混肥)的产量占化肥产量的比例还很低,北京、山东每公顷耕地施用复合肥107Kg以上,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复合肥为53Kg,而湖北不到17Kg。

宜昌地区属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水果、茶叶的生产基地,紧邻的西南地区是烟草种植基地,这种种植业结构便决定了该地区对三元复合肥料有极大的需求量。

因此,本项目高浓度磷复肥产品可以替代进口,满足国内农业对高浓度磷复肥产品的需求。

宜昌地区和国内西南地区可以作为本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区域。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3.1产品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化肥的施用是增加粮食产量的很有效的措施。

为了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均衡吸收,增加施肥效果,世界肥料越来越向着高浓度复合肥的方向发展。

在高浓度磷复肥品种中,最为常见的是磷铵和NPK。

磷铵是氮磷复合肥料,物理性能较好,不易结块,适合远途运输,既可以作为商品肥料直接施用,也可以作为基础肥料供其他企业二次加工,且它与大多数肥料掺混时的配伍行也较好。

这种成品与原料的双重功能,能强化大型磷肥基地向外辐射和服务的作用。

NPK复合肥是氮磷钾复合肥料,使用方便、经济、有效,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受到农民的欢迎。

目前,在发达国家,60%的氮肥、80%~90%的磷肥和钾肥均被加工成复合肥使用,复合肥已占化肥总用量的70%~80%。

故本项目推荐DAP、MAP和NPK为产品方案。

3.2生产规模

表3-1装置建设规模

序号

装置名称

系列数

建设规模(万吨/年)

1

DAP装置

1

28

2

MAP装置

1

28

3

NPK装置

1

28

4

硫磺制酸装置

1

80

5

磷酸装置

1

20

6

磷酸装置

1

10

7

硫酸钾装置

1

2

3.3操作制度

表3-2装置操作制度

序号

装置名称

操作制度

年操作日

日操作小时

年操作小时

1

硫磺制酸装置

333

24

8000

2

磷酸装置

300

22.5

6750

3

DAP装置

300

22.5

6750

4

MAP装置

300

22.5

6750

5

NPK装置

300

22.5

6750

6

硫酸钾装置

300

22.5

6750

7

公用工程设施

333

24

8000

3.4产品和副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及质量指标

3.4.1产品

3.4.1.1磷酸二铵

(1)产品品种:

磷酸二铵(DAP)

(2)产品数量:

28万吨/年(18-46-0)

(3)产品规格:

总养分(N+P2O5):

≥64%

总N:

≥18%

有效P2O5:

≥46%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90%

H2O:

2.0%

粒度:

2~4mm占90%

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GB10205-2001中表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优等品标准。

3.4.1.2磷酸一铵

(1)产品品种:

磷酸一铵(MAP)

(2)产品数量:

28万吨/年(11-47-0)

(3)产品规格:

总养分(N+P2O5):

≥58%

总N:

≥10%

有效P2O5:

≥46%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80%

H2O:

2.0%

粒度:

2~4mm占90%

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GB10205-2001中表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优等品标准。

3.4.1.3硫基NPK复合肥

(1)产品品种:

NPK复合肥

(2)产品数量:

28万吨/年(15-15-15)

(3)产品规格:

总养分(N+P2O5+K2O):

≥45%

总N:

≥15%

有效P2O5:

≥15%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70%

K2O:

≥15%

H2O:

2.0%

粒度:

2~4mm占90%

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GB15063-2001中表1“高浓度”标准,其中总养分含量优于该标准。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硫磺制酸装置

4.1.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1原料路线的确定原则及依据

硫磺是生产硫酸的理想原料,国外硫酸工业80%以上是采用硫磺为原料。

硫磺制酸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世界硫的资源比较丰富,近十年来世界硫的产量和消费虽有波动,但总的变化不大,产大于销。

世界硫磺协会(TSI)分析,未来八年硫磺产量每年将以3%的速度增加,而消费增速为2%,明显滞后。

如果今后不开发新的应用市场或增加需求,2010年世界硫磺供应过剩量将超过500万吨/年,是目前过剩量的两倍多。

目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