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7114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9熟悉的脚印教案西师大版1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事。

通过本课的阅读让学生感悟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体会大禹意志顽强、为百姓造福的献身精神。

本课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洪水泛滥的景象,点明大禹治水的原因。

第2自然段讲鲧来治水,用加高河坝的方法,治不了洪水。

第3自然段讲大禹来治水,观察后决定用疏导的方法。

第4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经过和结果。

第五自然段讲三过家门而不入。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本课18个生字,会写8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老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田字格本、铅笔。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知道的洪水怎么样?

2、是啊,洪水所到之处,一片荒凉,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传说中的一次大灾难。

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悲惨。

这是就出现了一位治水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大禹。

3、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

二、初读感知,学习词语

1、打开书,请小朋友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认读词语(出示)

(1)自由读读

(2)同桌互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地方

(3)理解词语意思

3、读课文,句子读通顺,注意本课共几小节。

4、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谁做什么的事?

5、课文读完,你对大禹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文中用了哪个词赞美他?

(板书:

伟大英雄)

能说说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伟大英雄”吗?

他究竟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情?

三、指导规范书写生字

大家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得很棒。

再次出示生字:

归辛苦引入共父代。

师:

同学们,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呢?

向大家介绍介绍!

师: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

写字大王们,那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想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点什么吗?

看老师写,那你们也准备写吧,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

师:

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写的字,夸一夸他哪个字写得特别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英雄。

(板:

大禹),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生:

治水)

2、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

(生:

洪水)师生齐写“洪”

二、创设情境,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

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呢?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吧!

2、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

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3、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4、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鲧来治水,用了什么办法,最终怎样?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过渡:

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

  不行!

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

这时谁挺身而出?

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

这个决心下得好!

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句子: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禹先做了什么?

(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

指名读文。

  指名读。

水流我们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

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

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多数不清。

谁来读好这个词。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

禹又做了什么?

指名读。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

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

5、你见过大山吗?

让你去开山你敢么?

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

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人民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

(大禹)

4、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5、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

6.齐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

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

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

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2、小结:

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

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3、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

(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4、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

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略。

20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治、涌、洪、堪、费、返、劳、截、疏、导、项、程、异、艰、脱、毫、率、挖”等18个生字;会写“治、洪、返、劳、导、项、异、艰”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概括大意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shǔ()háng()

数行

shù()xíng()

附答案:

shǔ(数数)háng(银行)

数行

shù(数字)xíng(行走)

二、连线。

淹没庄稼察看大河

冲倒农田挖通地形

毁坏房屋劈开洪水

治理洪水引导大山

附答案:

淹没庄稼察看大河

冲倒农田挖通地形

毁坏房屋劈开洪水

治理洪水引导大山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

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2.按要求填空。

      洪:

有()画,第七画是()。

      父:

有()画,第三画是()。

      理:

有()画,第六画是()。

      姓:

有()画,第四画是()。

附答案:

洪:

有(九)画,第七画是

(一)。

父:

有(四)画,第三画是(丿)。

理:

有(十一)画,第六画是(┐)。

姓:

有(七)画,第四画是

(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

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

小朋友们想一想:

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

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

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

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

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

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

没倒

()()()()

附答案:

没(méi)有淹没(mò)摔倒(dǎo)倒(dào)立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冥思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动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苦不堪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2.丝毫也不改变,一点都不动摇

3.堪:

能。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

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治水过程智慧超群无私奉献

洪水退却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认为本课的精彩之处在于:

一、把握教材特点,紧扣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本节课以“禹因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崇敬和爱戴的英雄?

”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最初孩子们只能简单地认为大禹是为了治水而成为英雄,教学中,力图通过理解大禹为什么治水?

(体会洪水带来的灾害以及父亲临终的叮嘱,有心想百姓的胸怀)大禹怎么样治水?

(让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大禹治水历经艰辛,治水成功)结果怎么样?

(给人们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造福人民)最后总结出大禹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天下百姓,这种为别人付出不求回报,我们就称为奉献,回扣了单元主题。

从“英雄”入手,回到“英雄”,其间诠释了大禹为什么是英雄,也将这一英雄形象变得高大、丰满。

二、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节课,我抓住一切可以训练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听、说、读的训练。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进行引读,最后小结课文中正是用上了这些动词才更准确地描写出洪水的凶猛。

整个引读过程中我努力让孩子体会动宾词组和主谓词组的搭配,孩子加深了印象,也对语言文字进行了细细的品位。

2、理解“叮嘱”一词。

禹因为不忍让百姓受苦而想治水,这是第一个治水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大禹更坚定地投入到治水中?

孩子的回答是因为父亲临死前的叮嘱。

这时,我及时抓“叮嘱”一词,理解叮嘱的意思。

父亲为什么要叮嘱?

孩子回答因为父亲没能把洪水治好而放心不下受苦的老百姓,因为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帮自己完成未完的事业……这样,孩子既加深了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树立了一定的人物形象,理解到鲧的心系百姓,进而也能理解到大禹的心系百姓。

加上我刻意的四次引读“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成功地把父亲的遗愿转化为大禹的志向。

3、当教学到让孩子找出文中大禹治水方法的句子时,我抓“开凿”这一动词,抓“九条河”这一量词,通过引读和渲染,让孩子体会到大禹治水这一工程是如此的巨大和不容易。

4、大禹的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象贴标签似的讲读,也没有让孩子直接说出大禹有什么样的精神,而是让他们边读边勾画感动的句子,圈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谈自己的体会。

抓“常常”“又”体会到大禹不只是一次这样,而是经常,多次。

体会到大禹为治水风餐露宿都是常有之事。

当孩子说到“天蒙蒙亮”能体会出大禹很早很早就起床。

抓长年,理解一年很长时间大禹的脚都泡在泥水中,抓“脚跟都烂了”体会连最不容易烂的地方都烂了。

抓“才”字体会到大禹为了治水结婚很晚,抓“仅仅”体会到大禹为了治水在家住的时间之短。

抓“却顾不得回家看一看”中的‘却’字时,通过“十年”和“三次”的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本来回家次数就很少了,就该进去看看,但大禹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这里,我还声情并茂补充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又一次回扣了“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让孩子们更理解“却”字的语法意义,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大禹为了治水,抛下小家而为大家,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越发高大。

另外,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孩子感受到哪句就出示哪句,我完全尊重他们的选择,让孩子们更自主地学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课后,我发现还存在着不足,在引导孩子自读自悟时,应根据他们的理解和体会,适时地加入朗读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这样,读和悟才能更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

《熟悉的脚印》

《熟悉的脚印》讲述了尼基申和孩子怎样走出森林的前后经过。

告诉孩子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课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形式进行叙述,内容浅显易懂。

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故事表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爷爷带尼基申认各种动物的脚印,还说:

“什么东西都得学,各种知识对人都是有帮助的”。

结尾处写尼基申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说是:

“狗的脚印带我们走出森林的”,还说:

“这是爷爷告诉我的”。

这种首尾照应的写法十分明显。

初步让学生了解课文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老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田字格本、铅笔。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熟悉的脚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

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预习时圈画的生字词,借助注音把生字读准确。

2.教师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3.认读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

4.引导学生按结构分类记忆字形,重点指导写正确易错字“熟”、“突”、“即”。

5.交流积累的词语,并把生字词放回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默读课文,整体理解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个别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课文插图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

印:

左窄右宽。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

“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

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找出句子读一读,交流。

(3)启发想象:

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预设:

焦急、恐惧、哭闹……

和这些对比,尼基申很冷静。

(4)读第二个问句:

“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

思考:

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

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

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交流。

(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读全文

思考:

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得益于爷爷的教诲,得益于不断的学习。

二、思路拓展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学生充分交流,选取若干代表发表看法。

2.老师小结:

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3.有哪些知识曾经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你?

思考一下。

三、指导朗读

1.把课文读正确。

2.把课文读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读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四、总结

尼基申凭着对于狗的脚印的认识,把大家带出了森林,同学们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回家呢?

靠什么辨别方向呢?

课下搜集一下资料,课上交流。

五、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好句。

2.搜集辨别方向的一般方法。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