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002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1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docx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

 

引言:

建设现代化地下停车场的社会背景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并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在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历史阶段,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和广阔的前景。

现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生存空间缩小,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城市的加速发展使城市矛盾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城市立体化改造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一些城市把开发地下空间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步行化是21世纪上半叶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商业街往往和地下连接通道、广场等相联系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激发了区域活力,将城市的地下空间联成系统,增强了城市的内聚力,使其成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对人的关怀,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城市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日趋重视的课题,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地区较早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貌复杂,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方面,相比较国外较早起步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下停车场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规模地下空间均有停车场的规划,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车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相应停车场不足,城市汽车“行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对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人防民防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二战以来,城市地下人防工程在战争中发挥了较大的居民防护作用。

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依靠其强大的地下人防工程防护体系,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有效地保护了战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在平时的防灾减灾中人防工程亦发挥了独特作用。

 

第一章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

1.1设计内容:

1.总图——马

2.智能化管理系统——马

3.库内交通设计——马

4.坡道、进出口设计——陈

5.库内通风设计——方

6.库内防火设计——吕

7.电气照明设计——付

8.防排水设计——岳

9.平战结合设计——杭

1.2考虑的因素:

1.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

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2.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

3.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

4.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

5.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

6.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

7.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的距离,距立交应大于50m;

8.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

9.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10.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11.要考虑所在地区的主导风向、温湿度变化情况等,地下车库的排风口应设在下风口,不应朝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的高度应大于2.5m,并做消声处理。

1.3设计原则

1.3.1安全性原则

停车场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在部分恶劣环境下使用,可实时监控与其他系统联动功能,并充分保证使用者的环境安全性。

1.3.2实用性原则

在产品的选择上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单纯追求先进而不实用的产品,系统应有良好的可学习性和操作性,是使用人员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正常操作使用。

1.3.3稳定性原则

停车场一般24小时不间断工作,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1.3.4易维护性原则

在设计、生产上使用好的配件,使系统的故障率达到最低。

系统出现故障的时通过简单的工具即可进行维护,在系统出现问题时,数据自动保存并能快速恢复,同时保证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可正常使用。

1.4设计依据

1.4.1设计规范

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05J927-1)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9.《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014-2001)

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5.《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7.《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8.《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1987)

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60116-1998)

2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4.2其他参考资料

1.《工业通风》(第三版)孙一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2.《简明工业通风手册》孙一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年;

3.《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7年;

4.《通风除尘与净化》唐中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5.《电气照明技术》孙建民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智能建筑课程设计与项目实例》于军琪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二章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

传统的停车场系统由于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车辆的进出、停放都由人工引导,计费也有人工收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的随意向较大。

随着现代建筑进入智能建筑时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发布技术、智能信息及其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停车场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都日臻成熟,其成本在逐渐降低,而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则在不断提升。

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停车场能够实现:

车辆出入的自动提示,车辆进出的自动化监控联动、自动记录基础车辆的相关信息及历史数据,对进出车辆和人员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控。

目前最先进的专用自动化停车系统(如立体车库)智能化程度更高,车辆入库只需取卡后定点等待,自动化传输设备自动完成车辆的传送、托举、入库、计时及出库过程。

整个停车场系统实现了全程高度智能化,停取车过程高度自动化。

2.1智能停车场系统的构成

根据该地下停车场的现场情况,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出入口管理系统;

2.安防监控系统;

3.车位引导系统;

4.车库照明系统;

5.行车指示系统。

2.2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2.2.1车辆出入场管理流程

车辆入场管理流程见图2-1

图2-1停车场车辆入口管理示意图

1)固定卡持有者.车辆行驶至远距离微波卡读卡器的读卡范围时(6m~12m),读卡器自动读取用户数据,如读卡有效,车闸自动升起(也可设为操作员确认开闸);如读卡有误,中文电子显示屏亦会显示原因,车闸不会开启;司机开车入场,进场后车闸自动关闭。

2)临时泊车者。

司机将车驶至读卡机前,值班人员通过键盘输入车牌号,进行车牌预置(也可不预置车牌);司机按动位于读卡机盘面的出卡按钮取卡(也可由操作员手工发卡或电脑出卡);卡片出卡即读或在读卡机感应区读卡,司机将卡取至手中后,车闸自动开启,司机开车入场,进场后车闸自动关闭。

车辆出场管理流程与入场类似,此处不作赘述。

2.2.2防止砸车功能

在自动车闸的前后均设有地感线圈,进口车闸的前部地感线圈感应到有车辆存在时,入E1读卡机才发放临时卡,避免临时卡被恶意取出。

车辆经过车闸后部的地感线圈后,车闸杆才落下,地感线圈的灵敏度根据现场安装情况调节,使得车闸落杆时间在车辆安全通行后,并确保一车一杆。

2.2.3应急功能

进出口处均设置对讲分机,在进出设备出现故障时,司机可通过对讲机呼叫停车场管理人员。

停车场管理人员可以采用手动方式打开车闸放行车辆。

系统对手动放行的车辆也进行记录。

2.3图像识别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高清晰度带背景光补偿摄像机、广角自动光圈镜头、防护罩、室外支架、聚光灯、视频捕获卡、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

镜头采用自动光圈,便于图像信号自动调节图像的亮度,广角型是为了扩大摄像的范围。

聚光灯用在当环境光线太暗时,提供摄像照明用。

视频捕捉卡具有图像抓拍,图像压缩存档功能。

系统通过图像对比与IC卡配合使用,彻底达到防盗车的目的,进出图像存档,杜绝了谎报免费车辆。

车辆进场读卡时,摄下车辆图像,经电脑处理,将与车主所持卡的信息一并存入电脑数据库。

当车辆出场时,摄像系统再次工作,摄下出场车辆,调出进场时的图像,同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确认,有效防止车辆被盗。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视出口的状况。

常驻车、月保车、临时车进出场图像均有保存,以备查询时所用。

2.4车位引导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由如下一些设备组成:

车位引导软件、超声波探测器、车位指示牌、智能转向灯、信息显示屏、地感检测器。

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置1×8(1行8字)或2×8(2行8字)的全点阵条屏幕,信息显示内容方便直观。

在每个停车位安装一个超声波探测器,准确地检测出每个车位的停车情况。

每个探测器将车位有无车辆的信息通过RS485通讯总线传给控制计算机。

同时为了司机能够直观,快速的看到引导车位,在每个车位上设计了一个S04车位闪烁指示牌,当指引停本车位时,该指示牌会不断的闪烁提示司机。

在车场的各个道口设置LED箭头指示牌,可以指示向前、向左、向右方向行驶。

在指引行驶方向时,该方向箭头会不断的闪烁提示司机行驶路线,确保司机能准确、方便的找到指引的车位。

数据实时性保障:

在重要路口或车场入口都设计地感检测器,一旦车辆经过后,系统立即更新前进区域的剩余车位数量,保证系统数据的及时性。

系统引导流程为:

进场→引导→停放→离场。

2.5安防系统

在停车场内的重要出入口,主要行车道和停车位设置摄像机,在停车场管理中心通过监视器对停车场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可实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停车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巡更点,保安人员定时巡视,确保场内车辆的安全。

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车辆被盗、被破坏等,提高停车场的安全系数。

2.6车库照明系统

车库照明系统包括安装地面路灯、地下照明灯、车道灯和进出指示标识灯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正常照明和应急疏散照明。

地下停车场出于安全防范的考虑。

有些灯是24小时常亮的,有些是临时的。

因此设计成智能照明系统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合理的利用资源。

2.7行车指示系统

为帮助司机方便、快捷、安全的停放车辆,行车指示系统里包括安装车辆车库标识牌、行车指示牌、墙面防撞反光板、凸透镜和减速拱等。

2.8小结

大型停车场的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到车辆的出入安全、防盗,收费安全,车辆出入的快速停车的方便等多个方面。

智能停车场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考虑现场情况,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停车场管理收费模式,降低停车场的运营费用、保障场内车辆的安全,实现停车场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第三章库内交通组织设计

3.1设计说明

库内交通组织是地下汽车库建筑布置的重要内容,要组织好车辆在停车间内的进、出、上、下和水平行驶,使进出顺畅,上下方便,行驶路线短捷,避免交叉和逆行。

由于停车间内人员较少,故人流的组织一般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使人员进出方便和行走安全即可。

库内水平交通组织首先应保证出入口、坡道和行车通道有足够的宽度和必要的转弯半径。

在建筑布置上,主要应协调好行车通道与停车位的关系以及行车通道与坡道及出入口位置的关系。

行车通道与停车位的关系常见的有一侧通道一侧停车,中间通道两侧停车,两侧通道中间停车,和环形通道四周停车等多种。

行车通道可以是单车道,车辆一律单向顺行;也可以是双车道,车辆双向相对行驶。

根据本次设计图纸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小型停车库停车数量较小,故而车道设计成单车道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也能保证库内行车的通畅。

车辆由一侧的入口进入,再由另一侧的出口驶出。

根据车辆的摆放的要求,行车通道与停车位的关系为中间通道两侧停车(见附图2-2),库内的垂直交通,通过坡道进出地面。

详细设计见出入口设计。

3.2设计条件

该地下车库共有24个停车位,建筑总面积3582.09为平方米。

其中,停车场面积为3150.00平方米,设备房(包括卫生间,消防间)面积为215.43平方米,两个楼梯间面积为32.4平方米.

主要停放中型货车,属于小型地下车库。

为了方便施工,选用500*500mm的方柱。

方柱东西间隔10m,南北间隔6m。

(具体尺寸见附图2-1,平面总图)

汽车尺寸,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1,选择中型货车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

中型货车的尺寸为(9.00*2.50*4.00)。

(此次设计采用江淮汽车大功臣中型货车的车身尺寸为参考样本,以下为该型汽车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品牌:

江淮汽车大功臣

车身参数

额定载质量:

12820kg整备质量:

12000kg总质量:

24950kg整车长度:

8600mm整车宽度:

2495mm整车高度:

3500mm货箱长度:

6000mm货箱宽度:

2300mm货箱高度:

1080mm轴距:

1700+3950mm前轮距1940/1940mm后轮距:

1847mm前悬:

1530mm后悬:

1420mm

3.3停放停车方式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3,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30°、45°、60°)和垂直式(图4.1.3),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该地下停车场的设计选择斜列式(倾角30°)。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选择停车方式为前进停车方式。

3.4车库净高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符合表4.1.13的规定。

              

中型货车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为4.2m,因而此汽车库室内净高设计取值为5.5m。

3.5行车通道宽度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通车道的最小宽度Wd为4.5m。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5,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应等于或大于3.0m。

式中α=30°Wd——通车道宽度

S——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取300mm)

Z——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取500~1000mm)

Re——汽车回转中心至汽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

c——车与车的间距(取1000mm)r——汽车环行内半径

a——汽车长度b——汽车宽度

e——汽车后悬尺寸R——汽车环行外半径

α——汽车停车角度d——汽车前悬尺寸

l——汽车轴距n——汽车前轮距

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9

可知中型货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8.00~10.00m,此处计算取最小转弯半径r1为10m。

则有计算公式得数据如下:

 

a

b

z

s

c

e

r1

l

d

n

8600

2495

800

300

1000

1420

10000

5650

1530

1940

r

Re

R

Lr

Wd

6034

8647

11149

7766

5233

根据计算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为5233mm>4.5m,因此车库内通车道宽度设计值取6m。

 

3.6停车位尺寸设计

本次设计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1中型货车尺寸,并

保证一定的富裕尺寸,停车位的设计尺寸为3×9.8m,满足中型货车(2.5×9m)要求。

3.7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We为6.2m。

由中型货车的尺寸(9.00*2.50*4.00),计算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

We=9.00×sin30°+2.5×sin60°=6.66m

由计算所得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为6.66m>6.2m,设计停车位的停车宽度为9.80×sin30°+3.00×sin60°=7.50m>6.6m.

柱子到墙的垂直通道方向的距离为8m>7.5m满足设计要求。

3.8平行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平行通车道方向的最小停车位宽度Lt为7m。

由中型货车的尺寸(9.00*2.50*4.00),计算平行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

We=2.5+0.4×2=3.3m

由计算所得平行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为3.3m<7m,又因为柱子平行通车道方向的距离为10m,只能放下一个车位,故而平行通车道方向的停车位宽度Lt为10m。

 

3.9内部调车弯道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1.10,汽车库内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内半径和外半径按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得到的数据如下:

(单位:

mm)

a

b

e

d

l

n

m

r1

X

Y

8600

2495

2495

1530

5650

1940

1847

10000

250

250

r2

r

R

R0

W

5783

6033

11148

11398

5615

考虑实际使用中的诸多因素,环形道尺寸应有所加大。

根据所给图纸的尺寸要求,内部调车弯道内径r为8.5m>6033mm,外径为14.5m>11398mm,因此内部调车弯道的尺寸符合要求。

3.10净距校检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4

斜列式停车方式汽车间纵向最小净距为0.8m,汽车间横向最小净距为1.00m,汽车与柱间最小净距为0.4m,汽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间的纵向最小净距为0.5m、横向最小净距为1.0m;

为满足上述要求,设计车位如附图(2-2)的方式排列。

车位间距1200mm,满足汽车件横向最小间距要求。

车位与柱的最小净距为417mm,满足汽车与柱的最小净距要求。

车位与墙的纵向最小净距为500mm,满足汽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间的纵向最小净距要求。

车位与墙的横向最小净距为3463mm,满足汽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间的横向最小净距要求。

3.11柱网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格的综合指标,并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⑴、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车方式、通道布置,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⑵、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

⑶、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

⑷、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⑸、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第四章坡道、进出口设计

4.1设计说明

拟建停车场为专门的物流公司使用,停车场场区在广场之下,考虑到停车的方便,地下停车场长边与东西公路平行,使用者可以从公路通过入口进入停车场,然后通过出口回到公路,这样大大减少了停车的距离。

将地下停车场与东西公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动态交通系统与静态交通系统的结合。

拟建地下停车场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共设置入口一个,出口一个。

出口与入口在地下停车场中连通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使停车场交通发便。

布置人行通道两个,南北方向各一个。

车主停车后可通过人行通道直接上广场,十分方便。

人行通道将地下停车场与地面广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平时用于车主的通行,灾情发生作为人员的安全出口,战争时作为人员掩蔽通道。

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本车库容量24台,为小型车库。

设置入口一个,出口一个,修建两条坡道,均为组合坡道。

设计直线坡道出入口宽度6m,层高6.0m。

详细设计如下。

4.2出入口的坡道设计

4.2.1坡道的设计原则:

1.坡道设计要同出入口和主体有顺畅的连接,同地段环境相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

2.要有一定的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转坡道有转变半径的要求。

3.有防护要求的国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内,并保证有足够的坚固程度。

4.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紧凑。

坡道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直线形坡道,另一种是曲线形坡道。

直线形坡道的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达,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觉效果差,进去不太方便。

此次设计出入口均采用直线与曲线组合的单行坡道,宽度为6m.(满足《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6)

4.2.2坡道技术参数

(1)车库出入口采用组合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入口直线坡道坡度取为i=12%,曲线坡道坡度取7.6%(与出口坡道在交汇平面协调)。

出口两处直线坡道均取坡度i=12%,一处曲线坡道取坡度i=10%。

(注:

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2)缓坡段

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段,以防止汽车的前端或后端擦地。

缓坡段有直线缓坡段曲线缓坡段,此次设计采用曲线缓坡段,上、下缓坡段相同,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

缓坡段参数:

确定曲线缓坡段的曲线半径R是25m,则水平投影长度L=R×sin(arctan12%)=2.98m,垂直下降的距离H=R-R×(cosarctan12%)=0.18m。

(3)入口坡道

入口坡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曲线坡道,第二部分因与出口坡道交汇,设为水平面,第三部分为直线坡道。

直线坡道段坡度i=12%,两端需设置缓坡段。

曲线坡道段坡度i=10%,不需要设置缓坡段。

曲线坡道段

环道内半径17m,环道外半径23m,路宽6m。

车道中心线总长度:

2×3.14×(3+17)/4=31.4m

车道竖直上升高度:

31.4×7.6%=2.4m

水平面段

长度6m。

直线坡道段

两个缓坡段上升高度均为0.18m,水平长度2.98m。

层高6m,排水坡高度0.3m。

直线坡段竖直上升高度:

(6+0.3)-2.4-2×0.18=3.54m

直线坡段水平投影长度:

3.36/12%=29.5m

(4)出口坡道

出口坡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线坡道,第二部分为水平面,第三部分为曲线坡道,第四部分为直线坡道。

第一段直线坡道坡度i=12%,两端需设置缓坡段。

曲线坡道坡度i=10%,不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